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是怎样的?

谢邀!这是一个大问题,三句话讲不完。三皇五帝,女娲造人,中华文明起源大多为上古传说。炎、黄二帝到尧、舜、禹,还是传说。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启建立夏朝,仍然是传说。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到商朝才开始,殷墟里的甲骨文是中华文明最早文字。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因为中华文明在这五千里,一直血脉相连,不曾间断和停止过,一直在发展、壮大和传承。这才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这个问题太难了,其一、是因为相关事物、情况与今天的时间距离,其二、是由于概念与观念的问题,比如提问中“文明”的定义是怎样的,此定义下的“文明”能够很好地说明历史吗?

如果把历史当作科学,那么“三皇五帝”这类被斥为“传说”的东西,因未经科学手段得以验证,难道我们就敢说那不是历史?无法验证,却能坚信的,这是信仰。如果“三皇五帝”只是祖先崇拜,那又如何解释这些“传说”中对人类进步的描述?世界其他一些文明可是有史诗的。

如果把“文明”视为国家的同义词,同时又坚信夏以前没有国家,那么,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必然以夏的建立为堑壕而形成割裂;如果“文明”即“国家”,那么“中华文明”的概念又如何安放那些并列的政权、伸缩的疆域、复杂的民族关系等等?

不同的认知目标、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同的研究对象,就会有不同的概念。西方的“文明”概念可能并不适合于认识人类历史。

而我相信,了解以下内容,对题主的问题而言,是必要的:

1、先有农业,然后有定居。所发现的最早的种植水稻的遗迹是14000年前的,但大规模种植水稻的痕迹现只追溯到6000年前,但人类文明史只说“五千年”。从文明要素的出现,到国家出现,中间有漫长的时间,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古人在那个时间跨入今天所说的“文明”的界线?想要回答起源,必须解说动因。

2、《史记》上有,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东周列国争霸、兼并,至秦实现一统。所以,中国是“百国之合”。之后的王朝时代,周边时有并立的民族政权,如汉时匈奴,唐时突厥、吐蕃,宋时辽、金、西夏,最后竟渐趋熔融一炉,至上世纪初以清代之继承、西方之理念建起“五族共和”的民国,(五族实五域),而至49年才真正实现统一的现代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一条融合之路。黄帝监“万国”,尧询问“四岳”,禹定“九州”之贡而划定“五服”,南匈奴的“内附”,“天可汗”的威望,西南的土司,东北的羁縻,内属与外藩,觐见与朝贡……这些都是与今天的国内政治及现代国家关系所明显不同的。(今之中国是一个国家,古之中国是文明的秩序和进程)

3、铲形门齿这一体质特征,在今天中国人口中的比例在80%以上,在标记为汉族的人口中更超出九成,而在欧洲人、黑人、澳洲土著中比例都极其低。此一特征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中没有不显现的。(血缘之稳定超出文明史)

4、中国发现的石器,按西方分类标准,长期处于第一模式,只在数万年前的个别地方有第二或第三模式,这完全不同于欧洲、西亚的换代。(文化之稳定超出文明史)

5、考古所反映出各地对后世中国文化的贡献,表明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良渚文明的玉琮,石峁的石城。

6、考古所反映的同时代各地在文化上的联系。比如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在陶器器形上所反映的关系。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是怎样的?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那么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什么?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呢?


《周易》隐藏着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密码

只回答起源方面的问题。

一,学界对汉文字的发明与周易关系的看法

近代刘师培《小学发微》:“大约《易经》六十四卦为文字之祖矣。”刘氏此论对周易奉之甚伟,言下之意,周易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其说本来不错,然终因不知何者为象而对周易何以是文字之祖提不出任何实据,仅得泛泛虚论。至于奉阴阳五行为圭臬的大师们,他们既不知何谓周易,何者谓象,自然对周易与文字的发明之间的关系是不清不楚的,因而对周易是不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虽然他们心里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兴趣。

郭沫若说:“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郭氏此论没有提到周易,但言下之意其实是说文字的发明不关周易什么事——因为周易是最早的王(首领)发明的,在早期是王室的秘器,“三公”们在用周易“坐而论道”的时候创造了文字,——王和三公大概称不上劳动人民吧。

顾颉刚说得更直白:“就是伏羲画卦和孔子作《易传》的话,从我们看来,也何曾有坚实的根据。”又说:“我们看了他们的话,简直可以说,中国的古文化都发源于卦象;如果没有伏羲画卦和某人的重卦,就不会有中国文化。”顾氏以几篇关于周易的文章起家,以至于在中国的最高学府谋得教授之职,占据学术一席,但顾氏显然对周易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因而肤浅地把三画卦和六画重卦定论为卦象(这是通病),由此轻易否定周易对古代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根本意义。

由于奉易者自己也不知何者为象,因而在贬易者的刀枪棍棒面前,只能徒呼奈何,——是的,就算他们顿足捶胸,也是于事无补。在贬易者的滔天洪水之下,不知从何时起,奉易者之声被完全淹没,周易终沦为笑柄,——君不见现如今人们都把娱乐圈的花边新闻美其名曰“八卦”?言下之意是说,八卦是人人常挂于嘴上的华而不实可有可无的货色。

从民国以来,大师们一直在努力构建一座关于中国文化源脉的大厦,他们已建到了第一百层,在貌似将要封顶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有一块砖放在哪里都不合适,这块砖就是周易!周易被“正统”彻底抛弃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变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在此尴尬下,一些大史家为了要证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历史久远的需要,搬出伏羲画卦事件作为佐证。但是,既然否定八卦的发明与文字起源的关系,你搬伏羲出来干什么!二是导致一些文字失去本义。文字源于周易是基本事实,离开周易去解字,出错是避免不了的。

到了该还周易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二,《周易》关于象的论述,不是为了欺骗后人的

《系辞上》第三章:“是故易者,象也;象者,象也。”意思是说,所谓周易,它的变化产生卦象;所谓卦象,具有表象功能,能够抽象概念。

《系辞上》第八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意思是说,圣人见到天下诸事概念不明难于表达,从而发明周易以模拟事物的形象,恰当地表象事物(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称为卦象。

《系辞下》第十二章:“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意思是说,所谓卦象,是圣人利用周易模型的天盘旋转以表象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从而达到模拟事物的形象,恰当地表象事物(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称为卦象。

《系辞上》第三章:“夫彖,言乎象者也。”意思是说,《彖辞》,是用卦象抽象出来的概念和演绎出来的文字的堆砌。事实上,包括《卦辞》《爻辞》《象辞》在内,都是“言乎象者也”。

《系辞上》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意思是说,周易包含了圣人设定的四种应用功能:喜欢研究语言文字的人,可用它来抽象以演绎《卦辞》《爻辞》《象辞》《彖辞》;重视行动的人,可以用它的卦象变化来指导行动;喜欢器具制造的人,可以通过对卦象的观察以达到观象制器的目的;喜欢卜卦的人,可以用它来占卦。事实上,周易还能够纪时,能够演绎宇宙万物的生灭和更新换代循环往复(太极原理),等等。

《周易》还有许多涉及象的论述,但读过顾氏们上述那些话之后,人们觉得,古人在几千年前写《周易》的时候,一定是用一个无用的“象”来跟自己的后代开玩笑,其至可以说,古人在书中反复地论述到“象”,目的是为了在几千年之后欺骗自己的后代的。

古人在几千年前对象的一系列论述,当然不是为了对自己的后代寻开心,更不是为了欺骗他们。那为什么顾氏们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根本的原因是,顾氏们所理解的“象”并非《周易》所提到的“象”,即古人的象,不是简单地指三画卦和六画卦。古人的“象”,能够表象和抽象概念,是万能的,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所以,贬易者们之所以贬低周易,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周易,更不懂得什么是象,而世人在周易模型失传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并没有搞清楚“周易”这个基本概念,也不知何者为象,因而对顾氏们无力反驳。

三,周易的概念和卦象的概念及其作用

自邵雍抛出所谓“先天八卦”和所谓“方圆图”之后,五行大师不问根源,便奉邵氏为祖师爷,终导致学界犯了顾氏一样肤浅的错误,误判三画卦和六画重卦就是卦象,甚至把它们等同于周易,由此导致周易无以为象的错误结论——周易既然无象,留它何用,终有一天,它被扫出了正统的大门,此时,奉周易为圭臬的大师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大师们,用脚趾头去想一想吧,古人推演出两个卦图用来做什么?两个卦图之中,一个是用来做天的模型,另一个是用来做地的模型(“崇效天,卑法地”),二者组成一个能够模拟宇宙的立体(错层,八卦相错)宇宙模型,此所谓“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

古人发明的这个模型配置有纪时要素(干支,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等),天盘周旋能够纪时,故周者,时间也;古人把天盘称为易,天盘者天空也,空间也,故易者,空间也。是故,周易者,时空也,宇宙模型是也。

周易模型天盘旋转一周得到八个基本卦象图,称为图1,图2,……图8。用相连续关系的基本卦象图来组合,得到连山象。详见太愚前文,在此不复述。古人用这八个基本卦象和连山象来抽象概念解释一切,此所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抽象出概念之后,必定想到要去记录这些概念,由此就演绎出象形文字,《周易》之中的《卦辞》《爻辞》《象辞》《彖辞》都是基本卦象和连山象的应用成果。

四,周易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这个本原决定中华文明独立起源

周易模型的失传,导致人们对汉文字的发明发明重大误判,终使一种谬论找到可寻之机——有人居然说中华文明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的。周易模型复原之后,这个观点的谎谬就不值一提了。文字的发明、信仰和建筑设施,是构成古代文明的三个重要要素。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论述周易与古代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华文明的关系。

(1)汉文字源于周易。第一,周易是远古的王(首领)发明的。《系辞下》第二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伏羲(又称为包牺、庖牺、伏牺、宓羲)创造“八卦”的最早的出处。这里的八卦,是指由天盘八卦和地盘八卦所构成的简易宇宙模型,当时还没有配置完成纪时要素,也没有“周易”这个概念。

第二,早期的古人利用周易模型发明了甲骨文文字。估计,伏羲创造了这个简易模型之后,传至黄帝时期(甚至,伏羲与黄帝可能就是同一个人),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利用这个模型抽象演绎完成一~十数和干支书写符号,这就是所谓“仓颉造字”说的来由了。这些符号是最早的汉文字,也是构成汉文字的基本字根。

第三,到了尧舜时期,古人又通过观测,完成了北斗星、二十八宿和二十四节气等纪时要素的配置,这就是《尚书尧典》《尚书舜典》之中载有历法的原因所在。很有可能,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是在夏朝时期才完善的。

多说几句。《尚书》的文字,越古老的事迹,用辞越艰涩;越晚近的事迹,用辞越浅易,符合汉字汉语的发展规律。《尚书》之中有许多关于九数、五数的论述,诸如“九功惟叙,九叙为歌……劝之以九歌”“徽慎五典,五典克从”“五命五章”“五名五用”,等等,乃源于乾卦(天)之数为九(包括后来夏禹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也源于乾之数为九),坤卦(地)代替五数。有人说,《尚书》是西汉之人所伪,西汉时期,周易模型已失传(在此不详论),他造不出这些“九”“五”。所以,今传《尚书》虽然可能夹杂有后人的添加或抄录错误,但主体必源于先秦,且应当是各个不同时代的遗传。这是另话。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尚书》的记载绝不是空穴来风——太愚根据《周易》的论述复原了周易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合理地准确地解释了《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在给伏羲画卦事件提供了与实证证据同样有效的逻辑证据的同时,也证明了《尚书》的可信。太愚欢迎实证主义者据此作出合乎逻辑的反驳。

第四,周易模型传至殷商至西周早期,“三公”用这个模型“坐而论道”,进一步抽象演绎出一系列甲骨文文字。至西周早期,甲骨文已成为首次成熟的汉文字体系。

第五,到了西周中期至东周乃至秦朝,古人又用周易模型对早先发明的甲骨文文字作改进,从而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文字,其成果见诸于金文、古文、大篆、小篆——这些文字,都可以用周易模型来作出演绎和解析。举例为证。

太愚依靠所复原的周易模型,单凭这篇短文,无需什么宏篇巨制,就足以把那些如雷灌耳的大师关于汉文字的发明与周易无关的所谓定论挑翻落地!

文字的发明是原始文明进化为古代开化文明的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中国的汉文字源于周易,所以说,周易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

(2)中国古代的信仰源于周易。现在人们往往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但在古代,尤其是早期,古人是有信仰的。古人的信仰对象是天地和祖宗(鬼神)。中国古人的信仰与其他古代文明的信仰完全不同(不展开论述),这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周易的发明和应用成为中国古人信仰的根源,包括对信仰对象的解释,经书,宗庙的建设,莫不是从周易那里获取灵感,以提供理论根据。例如对天地鬼神的解释,完全是基于周易概念的理论。这是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重要证据。

(3)中国古代早期的建筑物风格自成系统,完全有别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罗马的建筑物,这也是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重要证据。古代早期的建筑物要从墓葬、宗庙、居宅三方面来考证。早期中国古人认为,“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精神离形,各归其真”(《列子天瑞第一》)。人死之死,灵魂归于天,骨骸归于地,此所谓各归其真(“真宅”)。由于中国的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自动升到上天,因此就没有必要(像古埃及人那样)修建高大雄伟的陵墓,这就是早期“不树不封”的根源所在。古代中式宗庙里也找不到古希腊神殿那些神祉、石柱和雕刻。至于早期古人的居宅,主要是木结构建筑,也有别于古希腊等其他古代文明的建筑——这也是现在无法找到早期建筑(遗址)的主要原因所在。

至此,可下一个结论:中华文明是独立起源的文明,而周易是这种文明的本原。


谢谢邀请!近代人类起源研究将现代人的起源归于非洲,但中国部分学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认为中国人起源于本土,最近也有国外学者赞成人类起源于中国的论断,所有这些学术见解都由于元谋人的发现(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根据考古发现的元谋人牙齿化石、使用石器,测定其生活于距今150~170万年前,其牙齿化石也具有铲型牙齿的特征与当代中国人一致,其使用的石器于后续发现的晚于元谋人生存年代的石器类型一致,由此可以肯定元谋人的后代一直在中国大地繁衍生息没有中断;元谋人后代经过不断进化迁徙在公元前10000年达到青藏高原边缘即甘肃青海交界处,发展出彩陶文化(马家窑出土的彩陶),公元前8000年发展到仰韶文化(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要早于任何其他地方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存),由此开启了人文始祖伏羲氏时代,因此中国人的原始祖先就是“元谋人”,这与当代考古发现是一致的,华夏文明的源头在甘肃天水!


原始地址:/wenhua/1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