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应该是汉字发展史的分水岭。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画转变,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隶书对小篆的笔画、笔势、结构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形成了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将汉字改造成为棱角分明的扁方块。古代汉字图画痕迹,经过隶书后完全消失,汉字符号化了。因此,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在汉字的发展中,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被称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它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去除了原先的象形性,把象形文字变为“不象形的象形文字。”与小篆相比在字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古文、篆文的象形面貌。隶书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隶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发展,但终有规律可寻。笔画由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表现出彻底的符号化;结构上形体分化、合并、简省、突变,是汉字在形体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从小篆到我国目前的现代汉语通行字,汉字经过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简化字等发展阶段。在汉字的发展中,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被称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它彻底破坏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意味,变曲为直、变断为连,线条符号化;有意无意的简省、合并、讹变,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去除了原先的象形性,改变了汉字的结构理据;促进了秦以后二千年的方块表意兼表音文字,巩固了一个新的文字体系。隶书是由小篆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始于战国后期至秦代,通行于汉代。圆润俊秀的小篆的使用寿命,竟然和残暴的秦王朝一样短暂。在秦灭之后,小篆在西汉初使用了一段时期后便被另一种字体所替代,而就像秦王朝是被奴隶、农民起义所推翻的那样,替代小篆的也是一种创自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的字体,它就是隶书。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隶书的形成过程、隶变的规律及其对汉字所产生的影响。一、隶变的过程
隶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发展。隶变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小篆到古隶,第二阶段从古隶到今隶。这两个阶段自身和两个阶段之间都具有渐变性和连续性。
1.秦小篆产生之前的隶变。近年来出土的四川木牍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竹简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无可驳辩地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过度性字体。青川木牍属战国中期作品,大多数字形出现了隶书的拔势、笔顺、笔画连接方式。与篆书相比,它减者盘屈,化繁为简,圆者使方,变字形的狭长形为正方形,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由篆向隶演变的过度性字体的书法作品。天水放马滩秦简则在快速书写横画时自然形成的起笔重驻,收笔轻佻当是汉隶的典型笔画“蚕头燕尾”的雏形。
2.与秦小篆同时的隶变。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1100余枚秦简在书风上是丰富多彩的。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字,秦简结体欹、侧、倾斜;圆转与方折初见端倪。秦简用笔出现了提按和运动的节奏感,出现了横细竖粗,并开始出现波挑与掠笔……这一切初步展示了篆书与隶书对比过度之复杂关系的成果。
3.西汉早中期的隶变。到了西汉早中期的时候,隶书已经成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可以证明。它由尚残留有篆书的封闭空间转变为一种开放式的空间结构,没有固定的外轮廓,笔画长短已不再以本字的方形轮廓为其限度,常常出人意料地拉长或缩短。
4.东汉的隶变。到了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建议正定经本文字,写定《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仪》、《论语》等七经文字共刻46块石碑。立于太学门前,世称“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上的字书体一致,均形体方正,笔画匀称,波挑工整,庄平典雅,在东汉晚期被作为标准书体的隶书,世称“八分”体。后由王次仲所作的“八分”体方正而波势规整,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楷模,所以后世又称“八分”为楷隶。到此隶书的演变也基本完成,但隶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这还有待确定。
二、隶变的规律“隶变”把象形文字变为“不象形的象形文字”。与小篆相比在字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古文。篆文的象形面貌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①隶书从小篆的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为平直方折的笔画。②隶书的字形从小篆的竖长方形变为扁方形。③古文字属于线条文字,隶书已演变成为初期的笔画文字,已具有横、竖、撇、点、捺、钩、折等笔画。(楷书则是成熟的笔画文字)。④隶书的笔画,已从小篆的粗细一律演变为粗细不一。⑤隶书的字形与篆书相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字体结构比小篆简省。⑥隶书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象征的特征在隶书中已完全消失。下面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来对隶变作个具体的说明。
1.笔画方面。隶变是“隶定”的结果。《晋书・卫恒传》所引卫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这不仅指出了隶、篆的渊源关系,而且指出了隶书的特点:篆书快写即成隶书。在笔画上主要表现为: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表现出彻底的符号化。如:这种隶变方式,汉字学家称为“隶古定”,以后又简称“隶定”,意思是把汉字的形体用隶书写法固定下来。
2.结构与形体方面。
(1)隶变在笔画转变的基础上,不顾原文字的结构原则,把小篆的一个形体分化为隶书的许多形体或者把小篆的好几个形体混同成隶书的一个形体。
(2)笔画的合并简省。隶书往往把篆字的两笔合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所包含的部件合并起来,或省去一些笔画,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3)用简化变化的偏旁代替繁复或难写的偏旁,如:
(4)由于隶书变小篆的长圆形为扁形,从而也引起了字的偏旁布局和写法的调整,在布局上一些篆书为上下结构的字,在隶书中则变为了左右结构。
(5)还有一种不合一般转变对应规律的形变,这钟方式的隶变几乎无迹可寻,找不出什么转变线索,称为突变,例如,在形体方面已看不出小篆和隶书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了,等等,都与一般的转变规律不太相符,人们无法明白它们是怎样演变而来的。这种突变无规律可寻,可说是乱变。
总之,秦汉隶书对小篆一个根本的背叛是彻底打破了小篆的僵化之气,代之而起的是开放结构和运动的线条,促进了汉字形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了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彻底地符号化,从而使汉字的书写速度大大提高,汉字作为记录传达语言的工具,又向完美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成为了古今汉字形体演变的分水岭。
秦始皇的书同文!
隶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隶书。
汉字最早产生的时间目前无法判定,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金文,甲骨文指的是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金文指的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然后随着发展,到了周朝时出现了大篆,也叫做籀文、籀篆、籀书等。再之后,大篆经过简化形成了小篆。
主要有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是从观察世界,到形成象形的起源。这个象形不是文字,而是把周围用文字符号的跨越,这是出现的开端。
二是分与统的阶段,当文字出现,被使用的时候,各种演化,最后共识。然后被广泛接受,大量学问得以传播。
三是简体与太古文字的巨大差异,形成的本源丢失。这个最可怕也最痛心。这是巨大的损失,如果再不补救,会变成现代埃及人,或是现代玛雅人,现代波斯人。某些人自然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很多事物都能称作是我们文明的瑰宝。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大概就是汉字了吧。细数汉字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赞叹于古人的智慧,从最初的象形字到现在的汉字,里面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
在秦朝的历史上不止有首次统一的壮举,还有汉字发展的重要一环。程邈,就是相传隶书的创始人。他是秦代的一位书法大家,祖籍应该是现在的陕西。根据唐代“书断”里面记载,程邈开始时是一个善于写大篆的县里狱中的官吏,但是不幸得罪了秦始皇,在狱中呆了十年之久。在狱里的时候,他钻研大小篆书的笔法,创造了三千字之多的隶属,秦始皇知道了之后,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封他为御吏。而隶书因为是便于官狱里面的隶人写字,所以叫这个名字。
隶书在汉字的历史上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被称作是分水岭一般的存在,为很多的字体的产生都奠定了基础。
程邈的详细信息已经太过久远不可考察,知道的便是他下狱之后刻苦钻研的事情。据说他是秦朝的一个小官,因为太过直接就得罪了始皇帝,就被关进了监狱里面。在监狱中他觉得非常聊赖没有事情能做,但是把时间都白白的浪费了他又觉得非常的可惜。所以,在想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做出一番成绩,能让秦始皇赦免他之前的罪过。
但实际情况是他身处在监狱中,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他能做什么呢?思来想去之后,他想到当时秦始皇正在以小篆为标准,去统一文字的时候,就决定去钻研字体,希望能够创造出一种容易识别又好写的新字体。因为曾经当过狱吏,所以程邈深知使用小篆去处理政务是多么的麻烦,不仅不便于很快的书写出来,还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开始行动起来。他将在民间流传的所有字体都搜集起来,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将字体中不必要的东西都去除,只剩下那些精华部分。把篆书的圆滑变得方方正正,经过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做出了书写简单,又非常容易辨认的三千字。果然,在他把这个成果献给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果然是非常的高兴,赦免了他之前的罪过。
因为在秦始皇年轻的时候,工作就非常的认真,是一个办事情非常讲究效率的一个人。这一切都是由于同意了天下之后,他要改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忙不过来。据记载,他每天批示的文书都有一石的重量,使用小篆实在是非常的繁琐。所以他看到程邈整理的文字之后,就非常的开心,还提拔他做官。
程邈的隶书和之前的小篆相比,有着很多的有点。为了和汉朝的隶属分开来,就被成为“秦隶”。
秦隶的产生,是我们国家汉字历史以及书法历史的一次重要的变革,逐渐成为了官方代表的书写方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文字就告别了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文字,而开始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文字。到了东汉时期,隶书又有了一次改变,变得更加富有可变性,到了现在,隶书依旧是我们一直常用的字体,还是一种书法的艺术。
随着秦朝文物的出土,我们不仅有幸见到了秦朝隶书的真实面目,还对于程邈创造隶书这一说法有了新的了解。其实,程邈所说创造的新的书体,在很早的战国时期的民间就开始流行并且使用了这些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上证明。从考古学家的发现来看,隶书在周朝就有了苗头,到了战国时期,文字就已将开始了有篆书像隶书转变的过程。这么来看,其实隶书并不是由程邈创造出来的,而是他整理出来的而已。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隶书是很多人一起依靠着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创造的,不可能是依靠着一个人的实力就能够完成的。但是,虽然这么说了,程邈所做的工作依旧是十分的伟大。因为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隶书都收集整理起来,进行编排,实在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他在监狱里面还能够不放弃自己,依旧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一种拯救自己的方式。把困难当成向上的动力,有几个人能够完全做到呢。正因为他做到了,我们才可以见到这些散落在民间的隶书。
应该是“隶变”的发生。因为由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隶书出现以前,属于古文字时期,这个时期包括从文字出现到秦始皇的“书同文”——小篆,一般人不易辨识。隶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发展就慢慢接近现代文字啦。
隶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2.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3.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颁布了“书同文”,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对其他的文字进行优化统一,创制了统一的标准文字形式:小篆。
小篆有着古今文字的综合特征,它既有古文字的特点,又初露今文字的端倪,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隶书、楷书和现代汉字,可以说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小篆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更体现了汉字构形的全部精神。它的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美感,呈现出庄严大方,优雅美丽的风格。加之字体结构的简约固定,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同时,小篆对后世隶书的出现与演变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秦统一之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不同地方的文字结构与写法方面也没有形成规律和联系,给文化的传播及社会交流发展造成了诸多不便。
而文字统一后,尤其是小篆的标准化和文字本身蕴含的丰富意义,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后世虽有数次战乱分裂,但是统一的文字就变成了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条不可磨灭的脉络,有效保持了民族独立及抵御外辱,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我感觉汉字发展的分水岭有两次。
一是造纸术的发明
在没有纸张之前,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更早的刻在鼎或龟甲上,这个时期文字虽然已经存在,但传播范围十分有限,而且不易保存,知识的传播仅限于小部分人,汉字还不能普及。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造造纸术使纸张能大幅度生产,汉字有了更好的载体,这可以极大的丰富汉字和加快汉字传播,使得大多数人可以接触到知识,让汉字进入了平民百姓中。造纸术的发明让汉字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二是科举制度的兴起
虽然造纸术使汉字可以快速传播,但并没有激起大众的学习热情。汉字的传播范围仍然局限在皇家贵族中。科举制度兴起后,许多人为了追求功名,便勤读苦学,朝廷也支持创办书院,成就了一大批知识分子,这个时期汉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科举制度下文人骚客创造出来的汉字文明。
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
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隶变”。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由象形为主转为会意为主,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隶变”代表了古体字向今体字的转变。古体字包括古符号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而今体字指的是所谓的方块字,它包括隶书,行书,草书,楷书。而这一转变时期发生在秦汉时代。汉代取消了书写颇为不易的秦代官方字体小篆转而使用隶书作为官方字体,但文字书写上字体的转变却始于秦代,汉代只是完成了这种转变。这一点有今天通过考古发现的秦简为证。
汉字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楷书。
汉字发展史上有二分水岭,一次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文字统一,这个就是小篆。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融会各地书风而成,这是中国第一次统一字体,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大事,影响深远!
汉字发展史上第二次分水岭是新中国的汉字简化。简化后的汉字笔画少,容易记忆,人们乐于接受,人民群众的识字率大大提高,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今天,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港澳台地区和北美华人圈中,后者用于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汉字的分水岭一定是那种可以影响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的重大变革。
诸如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其实只是字体沿革而已,并不能算作重要变革。
在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决定了汉字是否能够一直沿用下去。
“造字法”的变革,让汉字在“穷途”之中开拓新天地
说起“造字”,世界上很多民族在早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所造出来的文字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先来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字会被优先创造。
很多人可能想都不想直接就认为是“象形文字”,其实不只是象形文字,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象形文字。
汉语的象形文字中,太阳就画个圈,水就画几条波浪线,山就画几个三角形,至于圈画得圆不圆、波浪线和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其实都没有规定,我们今天能看到实物中同一个字就有很多不同的形态。
那么,如此看来,这些所谓的早期“象形”文字更多的是“画”,而不是“字”。
这些具体事物可以用“画”来表示,但是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抽象内容,比如高低上下、东西南北这样的涵义该如何表示?
显然,这些内容都是“画”不出来的,于是只能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设定一个固有的符号来表示,这就是最早被创造出来的文字。
比如表达“上下”的涵义,就用两个长度不等的线条,短的那一个在上,就是“上”;在下,就是“下”。当然这个短线条有时候会用一个“点”来表示。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也是很多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
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越来越广泛,创造文字的速度跟不上认识新事物的速度,该怎么办?
简单来说就是,被创造出来的“字”不够用了。
比如说曾经用波浪线来表示“水”的含义,但是“水”存在于江河湖海之中,又该以何种方式来区分“江河湖海”的不同呢?
很多民族的语言就是从这里放弃了文字的“表意”功能,开始走了“表音”的路线。
也就是,文字的形态以及不再拥有具体涵义了,真正能区分字意的是这个符号的读音。
英语、拉丁语甚至出现较晚的韩语、日语,都是这样的情况。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造字特别方便,比如英文当中其实只有26个字母而已,但却可以创造出海量的词汇来。
然而,汉语在面临这一关口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放弃“表意”系统,而是将“表意”和“表音”两种功能融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形声字”的出现。
《说文解字》当中如此描述这一“造字法”: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是说,这一类字在创造的时候,比如和“水”有关的词汇,就用之前的“水”做一个意符,而用其他的字比如“可”、“胡”等等作为声符,两者结合就出现了“河”、“湖”这样的文字。
同一意符,说明是同一类事物,而不同声符,用以区别读音,这种方式在现在依然使用,比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各项元素。
其实就是用固有的汉字进行重新组合,一样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甚至要比纯粹的“表音”文字更为方便。
就拿英语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位正常公民一生中掌握的词汇量大概在3万左右,而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们学习英语用以交流,最起码的词汇量储备也在8000以上。
但汉字常用字却只有约3500个。
就是因为“形声字”在整个汉语的文字系统中占了八成以上,而这种比例随着时间的推进,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汉字之所以还能继续保留原有的功能不变,就是因为“形声”这一造字法的出现,这是汉字本身最为重要的一道“分水岭”。
一个现在经常能见到的现象是,外国出土了很多不明意义的符号,认为是古老的文字,但完全不可破解,而中国出土了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如今依然有些文字可以认识。
其原因就在于汉字从始至终都在使用,是目前唯一一个还在使用中的“音意文字”,而其他文字都已经放弃了“表意”系统,出现了隔断,这是文化上的断层。
“书法”的出现,汉字融入了民族的审美心理
不过“汉语”难学,这也是事实,一个是因为写起来不容易,另一个也是因为涵义太过丰富。
对比来说,汉语词汇的涵义是英语的5到6倍,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词有很多种涵义,具体区分需要根据语境。
那么,为什么我们民族没有选择将汉语也进行“拉丁化”呢?
这件事情要从魏晋南北朝说起。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书法”作品其实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流传的,之前除了一些石刻之外,并没有“书法”这一概念。
而即使的后世认为的一些较为著名的“石刻”,其实将其认定为书法作品也是以后来者的眼光来说的。
这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汉字的使用进入到了审美的层次。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作品的内容,还对如何将文字写得好看当做了一种追求。
而这种追求并不仅仅是工整、美观就可以的,还要符合文字所表达出的内涵。也就是说,“书法”这门艺术所塑造的文字形态也开始和文字的内容产生了联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书法”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汉字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如英文、法文等西方语言,甚至形体和汉字相近的韩文、日文等等,它们所谓的“书法”其实只不过是对写下的文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追求也仅仅在于视觉而已。
但是汉字不同,汉字的“书法”不仅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更是在审美心理层面上引起人的共鸣。
这是汉字具有“表意”功能所造成的结果。
因为如果一种文字没有“表意”的功用,那么其形体如何变化其实对于文字本身来说都毫无意义。
也正是因为汉字这一特性,没有放弃“表意”功用,所以才能在魏晋时期将其文字的形体观感融入到了民族的审美心理之中。
我们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朝代、江山都可以变化,但只要我们的文化没有断层,那么审美心理在魏晋时期和在先进阶段其实都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古人遗留下来的一些文物非常精美?其实不仅我们现代人如此认为,古人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这就是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固性。
那么,当汉字通过“书法”的艺术和民族审美心理取得深远联系之后,只要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没有颠覆性的变化,那么汉字就会一直沿用下去。
造字法“形声”的出现,挽救了汉字自身的危局;而民族审美心理的介入,让汉字的发展更为稳固。
这才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分水岭”。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什么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如果我们站在历史航拍的焦点上来看中国汉字的发展,毫无疑问,隶书登上汉字的历史舞台之日,就是汉字发展产生分水岭之时。隶书登上汉字的舞台,一边是过去的古文字,一边是未来的现代楷书。隶书就处在汉字发展的过去和未来之间,这在中国的汉字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它改变了在隶书之前以篆书体系为主的纯官方书法体系
第二,它脱离了文字图式的尾巴,用符号独立出表意体系的汉字文字体系,并且孕育了现代汉字楷书的形成和改革
隶书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或者汉字发展史上,也被称为“隶变”或者叫做汉字发展的古今分水岭。
1.汉字的创造以符号为体系
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说汉字起源于图画。例如《说文解字序》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现代书法家于立群的隶书书法作品
中国汉字最初的一部分篆书体系,尤其是甲骨文,确实带有一些图画的特色,但是,这些图画的文字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绝大部分的文字仍然是符号化的文字。
在甲骨文之前,还有一个体系叫做陶文体系或者刻符文字体系,这些体系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并没有产生图画。
这就说明,中国文字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轨道。他一开始就是跟图画是脱离的。这说明我们古人的智慧是非常清楚的,图画就是图画,文字就是文字,图画是不能代替文字的。所以在我们汉字的起源上还没有出现用纯粹的图画来表示文字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高度的自信和赞赏的。
但是,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文字,还是一个非常小范围使用的文字,还没有进入社会化的程度,也是不成熟的文字肇创时期的文字。所以,仍然不能算是有系统的成熟文字。只能说是个别的文字行为现象。但是从整个人类的文字发展史来看,这些刻刻画画的符号都可以看作是文字的肇始,或者人类使用文字行为的开端。
清代书法家画家金农创造的新隶书
没有这样一个文字的开端,就没有后来甲骨文的成为一种成熟文字的肇启。
尽管我们说,在甲骨文的文字体系里边还带有一些图画的造字方式,但是这些图画性的符号也是极为简化的,这些简化的图像性符号,已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比如我们说,甲骨文的左右二字,都是表示手的,但是这种左右手的字表达方法,跟图画的左右手表达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由于文字表示方法的这个体系比较抽象,是需要我们通过对符号的认知来还原图画形象的,所以,这种符号化和图画的分离,我们认为就是从图画走出的一种努力。
不过,在整个的甲骨文、金文,即从商朝中晚期到西周这个时代包括东州很大一部分时间,大约有1500年左右,汉字一直还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的留着一些图画性的尾巴。
2.在篆书中产生了“草书”的需要
汉字进入一定的社会规模化和社会普及化程度之后,它的书写速度的问题和工作效率问题就有了突出的表现,这就需要产生对文字快速的写法。
东汉草书的隶书艺术代表作品之一《曹全碑》的优秀书风
到底什么时候产生了对文字快速的写法?难道在甲骨文时代就不会产生有快速写字的现象?
对此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甲骨文时代可以有快速写字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会在社会上产生普遍现象,因为在甲骨文时代掌握文字使用文字的人群体是非常有限的。写字也是很严肃的。所以,不会产生快速写字的需要。
汉字进入周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大的普及,可以说从周朝开始,汉字才真正的进入了社会化普及程度提高的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字的普及有了更大的提高,到了战国晚期或者战国的早期,写字已经产生了快速写字的需要,要把甲骨文体系经古文体系这样的篆书写得快一点,就需要一种潦草的写法,这种写法必然会对文字的结构带来变化。
这种“草书”的写法就是隶书产生的基础。
西周晚期的篆书《散氏盘》中篆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汉字的规范性经过整理,就叫做“小篆”向全国公布,成为国家规定的规范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统一颁布规范汉字。
于是中国的第一代标准字产生。
2.篆书退居幕后的必然性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秦始皇在颁布他的小篆的时候,当时的社会上已经比较普遍流行的书体,不是小篆也不是大篆金文,而是老百姓写的一种草书叫“隶书”。
这种“草书”就是低级官员和普通老百姓为了写字速度快,便于辨认而创造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在战国晚期已经在逐渐的产生。由于篆书写起来比较费时比较麻烦,所以就产生了篆书的潦草写法,统称就是“隶书”。隶书也可以叫做自由书体,也可以说是万民创造的万种写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有统一的依据,就是从篆书中来。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的小篆是楷书,那么隶书就是当时的行书和草书。
西周时代写的非常工整的篆书《虢季子白盘》
事实上,虽然说秦朝存在的时间短,小篆在秦朝并没有普遍的实施和使用,但是也不可能抵挡隶书的流行。
汉朝建立以后,官方规范的标准文字仍然是按照秦朝颁布的小篆作为标准字的,但是在民间,隶书仍然在继续流行持续发展。
西汉初期的隶书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普遍现象和秦朝是同样发达的,我们在秦始皇时代的一些青铜器上面,也可以看到隶书的使用,这说明隶书是比较广泛的。
那么到了汉朝,隶书当然不会消失,隶书之所以连续的持续的向前发展,而且是在并没有被规定为是官方标准文字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它有着必然的理由。
早期还不太成熟的隶书
因为隶书比篆书书写的社会效率要好很多,社会发展以效率为优先,这个主流是不可阻挡的,哪个字体效率高,哪一种字体就会得到优先的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一个历史潮流和社会择优先而发展的一般法则。所以隶书就得到了发展。
同时,我们要补充一下的是,在篆书体系里边是没有相对的行书和草书的,而隶书的流行就补充了篆书体系“行书”和“草书”缺席这样一个日常书写的地位。
3.隶书登上标准字的历史舞台官方默许认可
隶书从战国晚期的潦草,到东汉时期逐渐的端庄、秀逸,有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以强势的广泛被使用人数占据了汉字的重要地位,而中国真正的标准字小篆却在幕后默默无闻。
这个现象的存在,完全符合在楷书产生以后,以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的体系里边,行书是最流行字体的事实。不同的是,楷书并不像小篆是在幕后,但是,最流行的字体仍然是行书,这说明书写汉字是以效率优先为转移的。
在篆书体制下面,隶书当然是书写效率最好的一种书写方法。
东汉成熟的隶书《礼器碑》
以至于东汉时期文字学家许慎他所写的《说文解字》正文部分是小篆,释文和注解是用隶书写的,这充分的说明隶书真正的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必然性。
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永元十二年(100)开始动手,历时二十一年,到建光元年(121)才得以完成,最后由他的儿子献给朝廷。许慎写作《说文解字》的这个时代也是隶书发展到鼎盛时代的一个时期。
许许多多的历史上最优秀的隶书作品碑刻都产生在这一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楷书,行书和草书。从考古的发现来看。虽然许慎这个时代仍然是一个隶书鼎盛的时代,但是我们从长沙出土的《东牌楼后汉简》书法来看,在隶书的这样一个体制下,仍然在孕育着楷书,行书和草书。
《长沙东牌楼后汉简》系统,东汉公元200年之前的楷书(出土于湖南郴州),也是许慎生活的年代
在汉代盛行隶书的时候,就历史明确记载的权威事件而言,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至东汉光和六年(183),皇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经典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历时8年,刻成46块石碑,《熹平石经》刻于刻成后,立于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门前。
太学是当时的国立大学,这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是用隶书一体写成,我们从官方的用意来说也是对隶书权威地位的一种认可。这是历史记载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汉字使用的证明。这一壮举,也非常庄严的宣告了隶书是汉代的主流书法,隶书也从默默无的战国时代闻登上了汉代历史的舞台。所以,隶书也叫“汉隶”。
西汉的隶书
当然我们不是说,隶书是在汉末的灵帝时代才成为权威汉字的。我们只是说,这是官方最高规格的使用隶书的历史见证。
汉代最早的隶书在西汉就出现了,这一时期的隶书,篆书的特点还比较明显,到了东汉东汉早期隶书已经非常独立了,所以说在汉代所有的碑刻中,隶书所占的比例几乎达到了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民间或者全社会在使用隶书的见证。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历史的记载上,可以看到有仓颉造字,有程邈创造隶书的传说,有秦始皇颁布小篆的号令,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看到汉代官方颁布过隶书作为标准字的这样一个号令。但是历史顺应潮流的选择了隶书,作为登上汉字主流的历史舞台。
4.隶书仍然不是最后的汉字
隶书发展到了东汉时期,进入鼎盛时期,从东汉到东晋这之间的这100多年一段时间里面,汉字是剧烈变化的一个时代,这种变化就像隶书的变化一样,是在不断的深化不断的改革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进入了东汉晚年,汉字有一部分人在探索向楷书的方向发展。
东晋时代的隶书《王兴之夫妇墓志》
这就产生了一个学习和继承非常有序的链条,从三国时代的钟繇开始,比较成熟的产生了楷书,再经过东晋王羲之的发展,楷书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新的一个高点上。
但是楷书产生的过程也是建立在隶书的基础上的,隶书为什么没有成为最终的汉字样式,这里边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这个道理我们仍然可以按照效率优先发展这样一个道理来推测。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楷书和隶书的区别,我们就会发现楷书比隶书要更加的干净利索,用笔比隶书要更加的简单,比如说隶书的一个横画叫做“一波三折”,同时还有“蚕头燕尾”这样明显的带有艺术装饰性的用笔。
但是到了楷书横画的一波三折和蚕头燕尾就变得比较模糊起来了,不是那么清晰了,反而更加的简洁明快,这是楷书的特点,那么这种简洁和明快在书写上来说,当然速度就要比隶书要加快了。
三国曹魏时代钟繇的楷书
由于隶书需要向前发展,那么哪一种书法写的比较快比较方便,当然就会得到优先的发展,所以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代,一直经过了南北朝时代和隋朝这样几百年的发展楷书,最终在唐代站在了历史的新的位置上,全面的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这个过程虽然经历了几百年比较漫长的时间,但是在历史上却是并不长的时间,而是比较快的时间,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隶书在中国的历史上大概存在了500年左右的时间,真正在历史上起到了主流书法地位,也就是200年的时间。
但是从唐代以后,楷书这种书写方法到我们今天为止,历经了1700多年,仍然没有衰落,仍然没有根本的变化,这说明隶书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古代书法,像现代书法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隶书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历史上就像一个风水岭,把过去的古代和未来的现代划分成了两半,而隶书正是连接古代和未来的一种书法,它的历史上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它的重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南北朝时代北魏漆器上的楷书
唐代以后中国的汉字是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的,其中楷书是规范的标准字,行书和草书是辅助性的文字。
我们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任何文字都需要一种辅助文字,在篆书时代,隶书起到了对篆书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书写的效率和速度就会得到提高,在楷书时代,行书和草书是楷书的辅助文字。同样的道理,有了行书和草书,对于楷书的书写速度也是会有提高的,但是为什么行书和草书没有像隶书那样,在楷书时代它也是一种草书上升为楷书呢?因为行书和草书是比较潦草的,这些书法的特点也就在于潦草,它不在于工整,因此,它的规范性不太突出,所以,他就没有成为楷书的地位,而只能作为楷书的辅助文字。
今天,隶书是历史,其实它成为历史从唐代已经开始了。但是成为历史不等于成为完全的过去,隶书,我们今天仍然在应用它。比如说,它我们的报纸上,在我们的杂志上,在我们的新闻电视上,在我们手机里面,都是有隶书这个字体的,隶书的艺术性,仍然很有魅力。隶书之所以还活跃在我们现代的汉字里面,是因为它是最接近楷书的一种书体。
而篆书相对来说就没有这样活跃的应用性。这是因为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而隶书却是比较年轻的汉字。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中华文明多亏了汉字才得以绵延不断地发展下来。在这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灵光四射,照亮了中华文明前行的道路。
数千年来,从文字图画到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的形体虽多有变异,但又一脉相承,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君不见,从传统思想学术上的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到古代文史典籍中的楚辞汉赋、二十四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哪一样不是用汉字写就。
汉字不仅传承着中华文化,它的形体及其变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可以映射出中华古代文化诸多信息的文化“化石”。这是由汉字形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文化现象。它是凸显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高度智慧的一个杰作,是我们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藏。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商)
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2.金文(商)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大篆(秦)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4.小篆(秦)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6.草书(汉)
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7.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隶书出现于战国晚期的秦国,关于它的产生,《说文解字·叙》云:“隶书乃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据历史考证,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与篆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认为,在隶书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文字的官府书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程邈此人可能对隶书做过一些加工整理,因此就产生了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
我们知道,社会对文字的要求之一便是简化。一种字体通行的时候,同时也就孕育着一种更为简便的新字体。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隶书只是官府用来处理日常事务或普通人抄书所用的俗体,直到西汉武帝以后,隶书才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