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古时哪些礼节需发扬光大?

墨家提倡的“天下为公,人人平等,讲诚修睦,选贤任能,勤俭持家,名鬼祭祀”的思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墨者,父以影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严父的影响。母以身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慈母的关爱,墨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永远知道发扬光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顾炎武的一句名言。多少年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而前仆后继。在顾炎武的那个时代,汉族的统治衰微不堪,强悍的满族乘虚而入。面对着明朝的覆灭,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虽在当时他指的“天下”是封建的汉族王朝统治,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以后这“天下”二字便慢慢地演化为国家的代称,指整个中华民族了。这句话之所以流传至今,就在于其发人深省的“匹夫”二字。这两个字道出了一个不朽的真理:“天下”者乃是平常人——群众的天下,而不是个人的天下。因此,对于“天下”的兴亡,每个国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国家衰微,民族落后的时候,在我们世代生息的这块土地上,就会有无数的“匹夫”为之奋斗,肩负起自己的一分责任。当外族入倾时,岳飞,戚继光,文天祥便挺身而起,为抵御外倾而驰骋沙场;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候,便有陈胜,吴广,洪秀全揭竿而起,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疾病流行时,便有李时珍,孙思邈遍寻民间良方救死扶伤可以这样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历代仁人志士爱国为民历史的概括。因此,到了近代当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中华大地的时候这句名言便激励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为祖国的振兴而甘愿献出满腔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竭尽自己的匹夫之责。今天,我们的祖国已远非昔日可比。“神5”“神6”“神7”的发射以及太空行走拉开了中国宇航科技的新局面,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中国强盛的国力但我们还比较落后,同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历史已把振兴祖国的重担推到了我们的肩上。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许有人会说:“我一个人会有多大的力量?”诚然,一木不成林,然而森林却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当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些人因为国内的生活不如国外,就一走了之,去过他们所谓的幸福生活了。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不会抛弃自己的祖国的。相信我们今天每个真正的炎黄子孙都会毫不忧郁地接过父辈手中的纤绳,肩起我们的责任,迈着时代的步伐,唱一曲正国兴邦的正气之歌!


古时候的礼节很多,到现代人们早就把好好的礼节就忘得一甘二尽了。我认为没有古时的礼节,现代人就有了好多的自由生活不爱约束。文明就会受到遭踏,所以现代的高科技骗子就多,做生意的心就特黑、以假乱真、短斤少两、乱用化学添加剂、保鲜剂及其它危害人的身体而自己得利益。伤天害理,目无道德二字,真是做人不讲良心,更不讲礼节。这样不去不被外国人来侵略,中国人就被中国人自己都整完蛋了。

我认为礼节礼貌很重要,古代的礼节应该重树,适合现代人的礼节应该拿出来大大的宜传和传承,这样对中华复兴有推动力。


●古代礼仪

古代礼仪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礼仪包括:

①祭天

②祭地

③宗庙之祭

④祭先师先圣

⑤尊师乡饮酒礼

⑥相见礼

⑦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包括:

①诞生礼

②成年礼

③飨燕饮食礼仪

④宾礼

⑤五祀

⑥傩仪等

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新时代的今天,立家风,传家训,做人不能忘根本。吃有吃相,坐有坐相,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注意事项,我们更应该遵循。

◎1.吃饭时长幼有序入座,身份最高的坐在正对门口的位子上,长辈不动筷子,小辈不能先动筷。

◎2.筷子不能竖直插在米饭上,只有祭奠先祖时才这样做。

◎3.等吃饭时,不要拿筷子敲碗,像乞丐在讨饭。

◎4.吃鱼不能翻鱼,翻鱼意味着翻船。要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5.梨不能分着吃。分梨分梨,谐音“分离”,意味着不吉利。

◎6.跟别人讲话时嘴里不要嚼着东西,会显得没有礼貌。

◎7.敬酒时要起身,双手举杯以表尊重。敬酒碰杯前一定要有祝酒词,不能干喝。

◎8.打碎厨具要说“碎碎平安”,讨个吉利。

◎9.不管到谁家去,一进门从长辈开始要挨个叫一遍,见着长辈,必打招呼。

◎10.朋友让常来玩,一定要等人家真的来邀请再去,不要将别人的客气话当真。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自古最重礼仪、礼节。古代有五礼之说,即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间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礼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所说:“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传统文化中的礼,即约束人的道德品质,又作为人的行为规范。孔子主张“齐之以礼”,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荀子著有《礼论》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仪礼》、《礼记》、《周礼》等关于礼的书籍,对“礼仪”“礼节”做了详细论述。

客观来讲,这些古典礼仪礼节,与礼教结合,为封建伦理道德服务,现代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吸收。

按照人的一生时间顺序来看

其一出生

人之初生,是重大事件,保留古代礼节不为过,只要不搞封建迷信就行。古代诞生礼包括三期、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期是出生三天时亲友祝贺;满月通常剃胎毛;百日又称百岁,一般为命名礼,周岁时抓周预测孩子未来兴趣志向。

其二入学

求学礼仪中,“入学礼”应保留,以体现尊师重教。古代孩子一般四岁至七岁入学读书,称为“破蒙”“开蒙”,要举行隆重的入学礼,包括正衣冠、拜师尊、朱砂开智等流程。

其三成人

成人即跨入成年人行列,代表长大了,可以独立了。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之后可以娶妻。女子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现代孩子举办成人礼,一般是在高中阶段,通过成人礼强化孩子独立意识和责任心。

其三婚嫁

古代的婚姻中间有许多繁琐的程序,最终目的是使婚姻得到社会的确认,并为新婚夫妇祈求美满幸福的生活,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现在社会婚恋自由,不必要这些繁文缛节,一般迎亲礼、回门礼在民间基本仍存在,代表着对婚姻的重视、对父母的感恩。但需要注意摈弃其中不健康的成分,如过分闹洞房、过分追求彩礼等。

其四丧仪

“礼莫大于丧”。古文化中丧礼最受重视,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既然人活着要遵循礼制,那么人死后也应当遵循礼制。古代完整的丧礼包括丧、葬、祭三部分,其步骤如下:初丧→复→设奠立帷堂→讣告,为位,为铭→吊丧赠禭→沐浴→饭含→袭→设重→小敛→大敛→成服。丧礼除了葬前礼,还有居丧、守孝等。守孝也叫丁忧,即父母过世后子女需守孝三年,其间不得婚嫁,不得参加庆典,且为官者并须离职。

丧礼的大多是古代礼仪在现在社会都不具备实操性,但是最基本的奔丧、送灵、清明扫墓等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礼仪,应该发扬光大。

其五其他

一些封建糟粕的礼节,如体现男尊女卑的三从四德、上下职位高低的三跪九叩等,就该彻底摒弃。尊重他人、礼貌交往的基本礼仪礼节需重视,例如长者为先、使用谦辞等。


古时哪些礼节需要发扬光大?我国古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谓,“礼仪”作为治国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礼仪”显然也已不合时宜,比如说,古代官员见了皇帝或低级的官员见了高级的官员要行跪拜礼,在我们提倡“人人平等”的今天,这种“礼仪”显然不合时宜,还有,古代的“厚葬”的各种礼仪习俗等等,都应当废除。

古代的礼仪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机械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既不可全盘否定,也没必要全盘接受,一些好的“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发挥出新的活力。那哪些好的礼仪值得继续传承和发言光大呢?

1.婚礼上的一些礼仪。婚礼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有人把它戏称为“人生中的第二次生命”,既然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自然应该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而婚礼中各种礼仪增强了婚礼的隆重感和仪式感,这种感觉愈强烈愈明显,就愈能起到稳定婚姻的作用,在今天离婚率这么高的情形下,婚姻中的这种隆重感和仪式感更显得必要。

2.丧葬中的一些礼仪。如果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生命,那么“死亡”是人所有生命的结束。我国传统的丧葬礼仪中,虽保留了一些封建落后的东西,但“丧礼”是一个人和世界体面的告别,有了这么一个仪式,无论是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了结,否则,死去的人一直无法坦然的离开这个世界,而活着的人也会长久生活在一种思念和忏悔中。有了丧礼这个仪式,对死去和活着的人都会有好处。

3.重要节日的一些礼仪。重要节日的一些礼仪,同样值得我们去继承,比如,清明节上坟去祭奠先人。我觉得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孝”文化的一部分,追思缅怀先人,这正是一个人不忘根、不忘本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此外,还有新年里走亲访友的一些礼仪和习俗等等,同样需要我们继承,因为这是维系血缘关系,增进亲情的有力举措。

4.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些礼仪。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些小礼仪,虽不会直接影响一个人智力,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比如,见生人,应主动向人问好,客人来了,应主动起身门口相迎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或许不能决定你挣多少钱,却能决定有多少人愿意和你打交道。

5.餐桌上的一些礼仪。餐桌上的一些礼仪也很重要。比如说,请客吃饭,怎么坐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礼仪既很重要,也能凸现“尊贵者”的身份和地位。还有,吃饭时的一些基本要求,比方说,先请客人动筷子,别人敬酒也要回敬别人等等,这些小的礼仪,既能显示主人的热情,又能使客人感到被重视的满足。

6.为人处世的一些礼仪。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礼仪也应注意,处理好了,为我们为人处世加分,处理不当则可能因小失大。比方说,邻居或朋友家里有“大事”的时候,我们应主动表示,登门祝贺或上一定“贺礼”,尤其是人家上“贺礼”在前时,更不能犹豫。至于数量,可根据个人自身情况,朋友关系的远近,以及别人上礼的数量等等来定。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看来,古人都知道,“不知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道理,我们今天更不得不慎,不仅要重视“礼”,更要继承传统中的“好礼仪”,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原始地址:/xinwen/1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