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很多西方人非常奇怪,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居然没有一个统一信仰的宗教,但却没有分裂。

这其实就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行了宗教的功能,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普适的价值观,保持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这个角度上讲,《论语》堪称中华民族的圣经。而儒家文化又被称之为儒教,与同样深远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佛家和道家,并称为“儒释道”三教。

而且,有趣的是,《论语》采用的也是语录体,记载着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形式上和基督教的圣经新约、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最早的典籍阿含经等都一样,只不过其他书中的老师都变成各自宗教中的神,唯独孔子始终是个凡人。

但我以为,这也正是孔子的可贵之处,《论语》的可贵之处,中华民族的可贵之处!


《论语》是我国国学经典的重要著作之一,虽然他只是孔子的学生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讲课时的一些对话内容,但是由于孔子的回答以及学生提问的问题非常经典,对国家的发展有极好的意义。

宋朝的宰相赵普在宋朝管理国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的大臣就问赵普,你爱读这么多书,究竟哪一本书对你有作用,你学了这么多的知识,结果赵普回答:″我并没有多高的知识,一生只你读了一本书,就是《论语》,就因为这部《论语》指导了我的所有工作″。从那时候起就流传着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直到我们现在,我们国家的习总书记一直在崇尚读书为尚的思想,这部《论语》成了全国人民特别喜爱非常有意义的一本著作。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一章,孔子的表述得非常的重要。他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家一致公认的意思是学习啦,还要时常的温习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找自己来聊天,喝茶也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儿,人们不理解自己,而自己反而不怨恨别人,不也是君子的行为。这里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好的方法。而且对于外交,对待朋友的一些方法,礼仪非常的重要,对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也有的学者把这段话的翻译说成了是这样的。认为习″不是温习,而是实践,就是有人赞同我的观点并付注实践,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啊,有朋友从远方来来干什么,来跟我探讨我的观点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另外如果有朋友不理解我的观点,也不接受,而我自己呢,又不生气也不怨恨别人,这也是一种君子的行为。

后一种解释就把这三句话联系起来了,成为了一个整体。现在习总书记提倡的学习的这个观点,全国人民都已经理解并接受了,包括全世界的人都在提高学习意识,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嘛,这件事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多大的意义呀,所以这部国学经典《论语》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虽是夸张的说法,但强调了学习《论语》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学习《论语》是否也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而孔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应该说,《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学习《论语》,自然可以学到智慧并且增进智慧。《论语》又是儒家经典著作,儒家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学习《论语》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个人感触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观。《论语》的核心是讲做人,而做人的首要问题是立志。孔子是“志存高远”的典范,“修己以安百姓”(即“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是孔子向君子提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不懈地要去实现它,周游列国14年之久,力争改变无道的现实,所以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之说。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执着追求理想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当代很多人所缺少的。

价值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即“长久处于贫困中”)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中的“利”,是指个人的物质利益,是物质的、自然的方面;“义”是指反映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规范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是人文的、精神的方面。孔子肯定人们都希望富贵,厌恶贫贱,同时又要求按照义的标准来决定对富贵贫贱的取舍,自觉地把义放在第一位,以道义的要求约束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孔子还指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和利关系的不同态度,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孔子视为“浮云”,对其是不屑一顾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古今中外都适用的道德准则,当今社会那些“一切向钱看”、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唯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的人难道不应该对照这一准则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么?

孝悌之道。孔子讲究孝悌之道,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即“弟子在家要讲孝,出外要讲悌”),孝悌已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渐渐丢失。我们经常能听到老人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甚至被子女赶出家门等不孝之事。那么,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就是孝了吗?孔子在回答其弟子什么是孝时曾说,赡养父母要“敬”,如不敬,那就与饲养狗马没什么区别;孝敬父母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如果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不能算孝。在向孟武伯解释什么是孝时还说道:“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让你的父母只为你的疾病担忧,不必为自己其他方面担忧。因此,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全部,还要尊重父母,按父母的意愿行事做人,即使事父母竭其力了,但如果在社会上行事不检点,违法乱纪,使父母担忧,也不能算是孝。

为人处世之道。《论语》中有很多篇幅是在讲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很实用。例如,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和谐是贯穿在孔子仁礼思想中的根本价值追求,为了达到和谐的目标,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和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中”是“和”的基础,过或不及都不利于“和”。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其实不然,孔子说过:“乡原,德之贼也”,乡原是指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讲原则,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可见,孔子是厌恶那些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的。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之说实属对中庸之道的偏见,是后人的错误理解。

为政之道。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如果为政以德,就可以像北斗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在它周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将政治归结为正人正己,而且正人要先正己。为政以德首先要求当政者“帅以正”,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当权者、领导者走歪门邪道,违反党纪国法,下面的风气自然会歪,更谈不上对政事的治理能奏效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集合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过去各个朝代王权的有力维护武器,也是王权集中的保证,所以基本上《论语》在历史上都是受到尊重的,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废除旧文学,打倒孔家店)……但绝大多数,是它在维护中央集权。比如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总之,在古代,《论语》是中央集权的有力武器,是统治者都不会忽视的一部经典,不然怎么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来看看《论语》中到底都说了些啥?

在《论语》中,“仁”的理念贯穿婚终。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国”,要重视个人品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也是要求领导者要给民众实惠。这更是对管理者个人素质修养的要求。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第二个重要的理念。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误会“中庸”之义,中庸绝对不是提倡人们搞折中主义,遇事和稀泥,不讲原则。中庸也不是让人懦弱和畏缩,它强调的是处理任何问题时要把握分寸,以兔物极比反。

《论语》重视礼仪的作用。孔子一生追求“复礼”,思想虽然保守,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一主张的价值。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中,秩序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乃至真理性建议,譬如求真、求善、讲究宽容和坚持正气等,这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说,《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用还是十分重大的。


原始地址:/xinwen/3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