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论语》中贯穿整本书的是什么?

仁,就是长贯穿全书的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行仁的基础是“孝悌”,推及是“忠恕”。克己复礼是孔子为了维护封建最高统治者,要求人们服从周天子的统治。



正在看南怀瑾讲《论语》,看了一大半,还没有看完。

《论语》贯穿全文的主线应该是仁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到颜回,安贫乐道……从春秋时期到现在,深深地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中国人的特别个性。

这种个性,在中华民族遭受灾难时,可以团结一心,战胜苦难。


从黄帝到姜太公和周文王,传统哲学思想始终是“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以民为本,以道生法,贵柔守雌,谦恭自律,清净朴实,实事求是”。老子的学生计然称之为黄老思想。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进行思想变革,突出“君权天授”的观念。并编写《礼记》,制定官吏制度和强调君臣礼仪来巩固君权。

儒家思想从而诞生,周公为儒家元圣。在周公的政治影响力下,儒家成为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变复杂了。

孔子传承周公的思想,以梦遇周公为殊荣!所以贯穿《论语》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宣扬礼教来巩固“君权天授”的理念。

所以孔子强调法先王,尊圣贤,学古人,兴礼教。具体是效法文王的仁政和德政。尊崇和学习周公的礼教和尧舜的仁义。

这是把原本简单的制度敢复杂了。把原本是注重平常心和自律的思想转变成诸多繁文缛节,尊圣贤,敬权威,复古而不鼓励创新的复杂体制。

所以在春秋时代儒家思想就被姜太公的齐国黄老思想给比下去了!孔子本人也被晏子碾压!不得齐景公所青睐。


《论语》是一本语言集,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后,每个人回忆一下老师当年都说过哪些话,然后由弟子们编撰而成的怎么一本书。

这种语录体的文章,本来就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很难有明确的主题思想,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矛盾的话。

语录体而且还是弟子们回忆的语录体,本来就是非常凌乱的,而且当时的人们也并不把论语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几年来出土的竹简已经能够明显的看出来这个问题,五经都是用大竹简写的,论语这类书目,都是用小竹简写的。

由此可见,在先秦和汉代,论语是作为一本非常普通的书出现的,那么后来为什么论语的地位越来越高的。

主要是因为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很自然的水涨船高论语的地位也跟着高了气来,但是你不管有多高,也无法改变论语是一本小书,是一门可有可无的书。

读经典不能跪着读,但凡是把论语碰上天的,都是跪着读书造成的,孔子生前最重视的是自己编订的那些书,也根本不是什么论语。

综合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论语是一本语录集,是孔子的弟子东一句西一句回忆而成的,所以不可能有一以贯之的思想,你要非常找出来说这就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也能找的出来的,只不过那就偏离论语本身太远了。

读经典不能跪着读,要站起来读,正视及经典才是对经典最好的传承。

说这么多可不是贬低论语,论语的确是一本好书,尤其是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比起其他儒家经典,论语是最简单易懂的。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大概是学术界取得的一个共识。在《论语》里,“礼”出现了75次,而“仁”多达108次,仅仅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仁”无疑是最为孔子所看重的价值概念。这种数字式的粗略统计当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相对于108次的“仁”来说,75次的“礼”没有绝对优势,但毋庸置疑,相比于《论语》里其他概念,“礼”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从孟子的“四端”说将“仁”赋予人的道德实践的先验性到宋明理学把“仁”视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形而上学本体地位,显然“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历来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挥,而与孟子齐名的非常重视“礼”外在规范性的荀子则在历史中背负了沉重的包袱。那么,同样显得十分重要的“礼”何以在孔子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式微,“礼”又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如果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努力去寻找其真相的话,从思想发展的现实来看,“礼”在孔子思想的成书和发展过程中则比“仁”更具原始意义。

如果说“仁”是孔子所特别赋予的价值理念的话,根据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礼”则是孔子所遵循的对象。《论语》中孔子一直在感喟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无礼可循的社会现实: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孔子对于“夏礼”和“殷礼”是非常熟悉的,而对于“礼”的学习一方面是孔子一生“信而好古”的对象,如孔子“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另一方面,“礼”成了孔子思想的起点。

孔子以前的“礼”是天子乃至贵族的专属权利,是沟通天子和民众的桥梁,体现着天子执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但尚未落实到个体生命的自觉上,换言之,是与个人没有多大关系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但在《论语》里,孔子却悄悄地改变了这个局面,将君主贵族的特权转化为每个人内心的自觉。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自然要淡化“礼”的阶级性和仪式性,凸显它的主体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礼”也是由人来施行的,于是孔子成功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施“礼”的主体的自觉,从而降低了“礼”的“门槛”,使“礼”更接近每个人的内心,成为内在的道德责任而非外在的礼教束缚。这个转化使“礼”一下子由士大夫把持的属于特权阶层的专属权利变成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循的道德责任和情感寄托,这无疑是对之前的“礼”的一个极大的突破和超越,“礼”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无物的“天之经,地之义”,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礼仪规范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礼”在孔子那里获得了重生。

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注重内在的心理原则和“礼”——注重外在的规范约束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和谐统一:“仁”是“礼”的根据,而“礼”是“仁”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这个统一体的背后却隐藏着内在的矛盾,这个矛盾被此后的孟子和荀子所凸显:孟子显然更加强调孔子的心理原则,将“仁”的心理学基础与“性”、“天”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仁”获得了先验的道德心理基础,这一发挥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宋明理学;荀子则从现实人性的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礼”的外在规范。由此孔子的“依仁成礼”和“设礼显仁”成为此后儒学发展的两个趋向,二者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共同左右了儒学的发展。

这就是《论语》从“礼”到“仁”的过渡中孔子核心思想的展现。


这是我游览孔子的家乡之北边的仙山[九仙山],山顶往下一些有一座天然石头,极像孔子真人面向北部隔一条小山沟,有一座矮平的山头,山上有许多矮小石头像一些席地而坐听讲的学孑,圣人自有天象。话归正传,巜论语》中贯穿整部书的是‘忠恕′两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整部书的中心思想,一言贯之。个人之浅见请指导互相学习,勿喷。


《论语》中贯穿整本书的是就象孔子自己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那么这个一是什么?这个一就是人,就是从古到今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他那个时代以前的古人是怎么做人的,又是怎么处事的,我们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处事?这个人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生活的人,不是虚无飘渺的鬼神,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不研究物,不研究自然界,不象老子那样专门研究自然界,孔子专门研究人,最终人是由生命组成的,人要是死了也就不成为人了,那么这个生命是什么呢?就是先天的根基,所以《论语》最后的一句话就是对人最好的总结,这句话就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那么人活在这个现实社会最终目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这就是把吾道一以贯之进行了引申和细化,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孔子让人们按照他所说的君子文化修身,让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论语》全篇中列出了那么多君子,最终都是为了修身,让人人都成为君子不要变成小人,社会就美好了。比如《论语》宪问篇14.42子路问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就是修身的宗旨,修身最终的目的就是以安百姓。

齐家,孔子那个时代人们是以家族方式存在于社会中进行生活和生产的,家族的稳定对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做为孔子来讲研究人不能不研究家族。那么孔子是用什么方法来稳定这个家族?孔子用的方法就是孝道,也就是孝弟。比如《论语》学而篇1.2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只要人人都讲孝弟,人们就不会犯上作乱,那么这个家族就稳定了,孔子用的是孝弟来稳定家族,并没有说过什么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汉朝董仲舒把孔子的思想给扩大化了,缺少了仁爱的一面,这就违背了孔子的思想,就象《论语》里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是用仁爱来稳定家族,并非极端的谁是谁纲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是中庸之道。

治国平天下。治国和平天下是一个意思,每个国家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孔子推崇以德治国,比如《论语》为政篇2.1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推崇以德治国呢?孔子是让民心诚悦服,真正的信服。比如《论语》为政篇2.3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礼治国,人们犯错误了就会感到可耻,不仅能很快的改正错误还能心诚悦服。然后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最终是让人们信服。《论语》里很多篇章说的都是与从政有关的事,而且孔子很多弟子都是当了大官的,这都归功于孔子教育的结果。

总之,《论语》中贯穿整本书的就是人,怎么做人,怎么处事,做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共二十章,近万字,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但归纳起来主要讲的处世之道,对待学习的态度,还有如何治理国家等内容。而贯穿整本书的是中心思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就是一个人要有爱心。孔子赞扬的古之圣贤都是仁者,他宣扬的“仁,义,礼,智,信”也把“仁”放在首位。孔子认为有爱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人!


“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儒家学说的政治核心。即只有克制自己的本性,恃守这(具有尊卑贵贱等级的)封建专制的礼制制度的人,才是仁义之人。

但老子反对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即实行这封建专制的礼制,只会导致虚伪狡诈的盛行,并是造成社会动乱不断的罪魁祸首。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老子这一预言的无比正确性!


中庸之道是核心,不偏不倚!


《论语》里贯穿整本书的那句话就是“学而”的首句:

学而时习之。

这句话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不只是学习《论语》。所谓《论语》,就是一些了称“君子”或者“圣人”的人一起讨论而做的语录。他们一起讨论了人生哲学,做人道理,社会伦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事。

但是他们都是有修养之人,不是自以为是的人,是谦虚好学的。这些性格特点在《论语》里关于“君子”的论述都能找到。那么,他们,特别是孔子,就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时空局限性。据说是孔子为《易经》著十翼,为《易经》插上翅膀。这些都说明,这些圣哲是自知的,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时代的发展变化。是有“易”之思想的。

所以,先圣们就凑在一起讨论,在有关方面总结了一些高度概括,甚至有些“抽象”的,接近定律式的话语来。让后来之人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些参考。结合前面讲的,先哲们自知会有局限,虽然“时事”不尽相同,但是,一些大道理还是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就在书的前面告诉大家,这本书该怎样读。就是要,学而时习之。

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时空,自己面临的“时事”来查阅和应用书中的话语和道理。其实古之圣哲是想为这个世界“立法”,定一些规则。有些话就很抽象。他们那话就像公式,比如1+1=2,后来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处境,把公式里的1和2赋上实物。你是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我也可以一车橘子加一头牛。只要2后面的单位描述合理,或者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公式就成立。

总之,这句话是告诉读者应该如何阅读和应用这本书。告诉读者要做到,结合时事的学,学习之后要和时事进行比对,对照。如果自己在现世生活中有困惑,可以查阅本书做个参考,但是也必须结合“时事”。阅读学习后还得有真切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去感悟所学,应用所学。不要让读书只是读书,让知识只是知识,用流行话说,要让读书学习,知识积累,实时“奔现”。


论语整本书说了很多,我觉得能够贯穿整本书的在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所学的东西落实到生活中能够常常产生喜悦之情,就是古人说的孔颜之乐,整部论语都是教我们如何把孔子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中并获得快乐的方法,这是整部书的精华之所在。


《论语》中贯穿整本书的是什么?

答:《论语》中贯穿整本书的就一个字“礼”,因为人是群居性的,就必须有一样东西规范,孔子把它归纳为“礼”,这个“礼”,是站在生命的高屋建瓴来说,是根据大同世界的要求来说的。我们现在说共产主义社会,那不就是大同世界吗?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说到对人心的自我约束与外界管理,以自我约束为主,而我们的老祖宗,早已经穿越了人类生存的总长度,提出了纲领性的标配。

礼的出发点是人心,最简单的说法,百姓语就是将心比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如何才能将心比心?就从学习开始。如何学习才会知道将心比心?就从内自省开始。学习的过程,都是寻找自己的不足与错处,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一个不知内自省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礼”,这个“礼”,不是会弯腰、能跪就算知道“礼”了。

它是指内心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对社会规则的遵行和不违。

所以,明儒家之“礼”,人必定堂堂正正,俯仰无愧;社会行“礼”,气象必定雍雍和和,无欺骗与奸诈。这就是老夫子告诉我们人类:可以过这种生活。儒家为后人寻觅的道路,我们听闻心驰神往。敬奉!


谢谢题主邀请!

贯穿《论语》整本书的核心是“仁”。那么“仁”是什么?

“仁”是伦理学中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道德标准,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和谐状态,不是仁慈、仁德、仁爱、善良等具体的个人道德。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但都有不同的内涵。如: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静。”“仁”便是仁德;又如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这里的仁是豁达的胸襟,意思是:仁义的人,先付出艰难的努力,不计较获得的结果,就可以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仁”是指对自我的约束,是自律。

如果人类社会生活达到了“仁”这种道德标准,就会实现孔子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论语》也阐释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状态,就如《礼记·礼运》大同章所描绘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实现“仁”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道德标准的方式便是“礼”。“礼”是实现“仁”的方法论,是“周礼”。他不是指具体的礼节、礼仪等含义,而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详实的道德行为。包括: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因此,孔子极其重视“孝”“悌”,因为“孝”“悌”是作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才能去尊重,善待别人,才能实现他所谓的”仁“。“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没有贯穿整本书的东西。

因为儒学没有科学的学术定义、完整的知识体系,连最核心的名词都没有准确的定义,只是些碎片化的语录、拍脑门的想法,表现在《论语》中就是很多说法自相矛盾,表现在实践中就是言行不一,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比如:子一会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也就是说孔子好古,克己复礼,就是返古。

子一会又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就是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代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你到底好古,还是反古,你自己能自圆其说不?

再如(《论语·子路篇》)子贡问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口称要尊卑有序,敬畏大人、为尊者讳,但从他被鲁定公和三桓们唾弃丢了大夫之位后,满口怨言,抨击鲁国朝臣是篼筲之徒,就这胸怀气量,有何脸说别人“斗筲”?说好的“不迁怒”呢?别人都不行,就你孔丘好?

一句话把同时代所有从政者都否定了,就这你都没被抓,还敢说自己的时代“礼崩乐坏”?别不知足了!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人们对《论语》这部精典国学的认可和肯定。

《论语》是记载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为政等多方面的智慧,它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影响其自身的生命力。为了弘扬国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因此,《论语》可以说是人人必读的人生智慧经典。

《论语》开启人们的智慧。

1⃣️作人之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仁"的论述贯穿《论语》始末。仁、义、礼、智、信、孝。

2⃣️交友之道。"里仁为美"择善而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3⃣️处世之道。原则是:诚信,爱人,中庸。其中"诚信"是最基本的信条。言必信,行必果。

4⃣️为政之道。"为政以德"。其身正,不令而行。

5⃣️治学之道。即使是仁、知、信、直、勇,刚这些美德都有,但为更好的认识和把握,也要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总之巜论语》内容及其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伦理,人际关系等等。儒家学说的核心仁、义、礼、乐、忠、孝、惠、慈、智、信、等伦理均包含其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吸取精华,发扬光大。


原始地址:/redian/3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