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日本进过明治维新的变革后,国力日渐强胜,野心不断膨胀。因为本国面积狭小,资源有限,终于在1894年对大陆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而此时的大陆清政府掀起自强,富国,强兵为口号的洋务运动。购买大量先进战舰,武器,建立了当时亚洲强大的北洋水师。但是国家制度没有改变再加上当时政治的腐败,当权者的无能,观念的陈旧。致使在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最后导致战败。乃至于把当时本来就孱弱的清朝拖入深渊。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中国的国际影响急剧下降。
自此这段时期成了中国屈辱史,在中国中学的历史教学中,也都会着重强调甲午战争的标志,因为中国人要铭记历史才能不断向前。特别是青少年,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激起内心的一腔怒血从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让历史终究成为历史,这样才能不会重蹈覆辙。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成为“日清战争”),爆发于1894年,按中国干支纪年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清军参战63万余人,伤亡31500余人,日军参战24万余人,伤亡13300余人。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结束,清朝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战争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19世纪末的清朝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做着各种各样的“垂死挣扎”。虽然经过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方面向欧美学习。但是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变个国家制度,也就没有向日本那样从根本上改变腐朽的统治阶级达到改革的目的。此时的清政府朝堂腐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形同虚设。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使曾经强大无比的清朝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弱小。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也就不难而知了。
二,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日本所需要的资源、商品越来越多,而其本身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资源严重匮乏。从各方面来讲其本身都不能满足变革后经济,工业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此时,日本“看上”了地大物博而又羸弱的中国,制定了“大陆政策”,通过侵略清朝的附属国朝鲜从而蓄意挑起战争。
三,列宁曾指出:“日本掠夺东方各国,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他就没有财政及军事上的独立力量”。事实上,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各自的利益,暗中支持了日本对清朝的侵略。日本政府看到西方的态度也就坚定了于清政府开战的想法。在战争前夕,清政府一直都寄希望于西方各国的调停,而没有对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是甲午战争清政府迅速溃败的一个原因。
甲午海战爆发的背景从历史来看,个人认为分为两个情况,一是国际大背景,二是中日两国关系背景。
一,国际大背景,当时恰逢朝鲜国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进行镇压,加之日本之前对朝鲜怀有吞并的野心,在清朝派载有士兵的运输船及负责护航的舰船到达大东沟海域时,与日本前来伏击中国舰队的日本联合舰队遭遇,爆发激烈的海战,这一战也可以认为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开端,在这一战中中国损失惨重,虽然以邓世昌为首的爱国官兵英勇拼死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全部为国捐躯,海战的失利也为在朝清朝陆军的失败埋下了祸根,致使日军登录朝鲜,占领朝鲜,一路杀向鸭绿江,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旅顺,乃至整个大清。
二,中日两国关系,近代日本因为美国的培里舰队打开国门,从此走向开化民智的资本主义道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明治维新,使国家走向近代化,在18到19世纪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强国,随着国力强盛,对外的野心越来越严重,目标不止朝鲜半岛,而是土地人口更大的大清国。反观我们,自从鸦片战争以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实施了维新运动,发起了轰轰烈烈洋务运动,想让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强国之路,但是举步维艰,我们虽然通过洋务运动建立了亚洲规模庞大的北洋海军,但是我们海军的经费,质量,装备更新速度与对岸的日本相比,差距甚大,战力堪忧。日本正是在与清朝不断的交往和派出大量谍报人员收集中国情报,苦心经营多年后下定决心要与自己曾经的老师一决高下,而朝鲜东学党起义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和最佳时机,就像火山爆发前,总有个零界点,一旦突破,一发不可收拾。趁着东学党起义的时机,日本终于发动了战争,在大东沟海域打垮邓世昌所属的北洋海军一部份,致使清军驻朝鲜国陆军溃败,日军占领朝鲜,战争的祸水流向中国,经过水陆两路的战略进攻,最终包围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海军未出战,全军覆没,历史上亚洲最强大舰队消失在历史舞台,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差点让中国走向亡国灭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程度更深,当然这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为辛亥革命准备了铺垫和基础。
回首百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对于今天的日本我们还是要报以戒心,只要它在走军国主义的道路,就要打残它,因为倭人亡我之心不死。当然今天我们很庆幸生活在强大的祖国,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我们也有能力不让历史重演。
甲午海战的背景有,当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区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开始变得国力强盛。当时日本又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中,产业革命过剩,因此此时的日本急需打开国外市场,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而当时中国又是最大商品消耗国,离日本又近。
当时中国政府正处于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加重,刚结束鸦片战争,战斗力低弱。而清朝的决策者认为清朝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取得成绩,开始轻视日本,认为日本区区弹丸小国,不敢侵略中国,并且大大缩减军费开支,导致北洋舰队武器军舰不能及时更新,战斗力大大落后于日本海军。
且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都进行着资本输出,激烈的争夺着殖民地,日本的这种侵略行径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默许,更加刺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欲望。
您的提问,已经有数人回答了。
我这儿多句嘴,与您的提问无关。
甲午战争由陆战和海战组成,其中比较大的陆战约44场,海战是2场——丰岛海战与黄海海战。
除了平壤之战,甲午战争中的46场战斗发生地,我都走了一遍——下图是各场战斗的发生地。
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当时的大清帝国被来自于西方欧洲的英法等国打的已经没有了脾气,也没有了傲气。
但是面对着来自于东方的邻居日本,仍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老大心态。
而此时的日本国在还未被西方国家大开大门之前,仍然还是唯中华文明为马首是瞻,仍然处于仰视心态。
在甲午海战之前的大清帝国和日本仍属正常的邦交国家。
但日本对于朝鲜有领土野心,而当时的朝鲜却是属于大清帝国的藩属国家。
这应该说是中日两国最终发生甲午海战的导火索。
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的大清帝国与日本都不约而同的搞起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运动,但此时双方并不是互为对手,而是力图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同时也主要是为了对付来自与西方列强的威胁,甚至说还有相互联手的意愿。
这一点从后来的丁如昌率领北洋水师访问日本就可以看出,遗憾的是后来不仅没能联手,而且还成为了生死冤家。
关于大清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海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和不解之谜。
但远远的不是像大家一贯地看到的和认为的那样,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我在此给大家略述一二!
第一当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在面对着北洋水师的上,技术兵器其实并不占优。
在甲午海战之前,当时的大清国水师还仍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即便是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相比在火力上仍占优势。
并且大清国在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方面,日本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比,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第二1886年,丁如昌水北洋水师的四艘军舰造访日本,其巨舰大炮的场面震惊日本朝野。
舰上的水兵上岸购物,与当地商贩发生冲突且用刀捅伤人,此事引发了当地民众和水师官兵的武装冲突。
当时北洋水师上的12英寸的舰炮立刻就对准了长崎市区,最后日本不得不忍下这口恶气。
第三日本染指朝鲜问题之后,面对着日本的嚣张,清廷上下发出了“教训一下小小的岛国刁民”的呼声!
这说明一是大清国面对着日本的联合舰队,绝不是那种缩头缩尾的表现,而是打算给日本这个岛国刁民一点苦头尝尝。
二是当时的大清国压根就没有看起日本,在大清国的眼里,日本的分量和朝鲜并没啥区别。
第四,大家有空可以查查历史资料,是大清国宣战在先,日本迎战在后。
这就是甲午海战也就是黄海大海战之前发生的事情!
我们知道,最后的黄海大海战大清国输掉了老本,邓世昌英勇殉国,丁如昌宁死不降、被迫服毒自杀。
这是很令人心痛的事情,但大家所看到的远不是明面上所看到的那样。
第一是北洋水师在技术兵器上并不落下风。
直到二次大战开始,当时的世界海军还在崇尚巨舰大炮的概念,当时的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舰排水量在7335吨,舰炮的口径是305毫米的大炮有4门,其它的“来远”、“致远”、“靖远”、“济远”舰,排水量都分别在2900到2300吨。
而联合舰队的最大吨位的“吉野”号,排水量是4216吨,舰炮口径是150毫米,其它的“浪速”号等舰炮口径大致一样,但吨位在三千吨左右。
因此无论是在吨位上还是在火力上,北洋水师是占上风的。
至于联合舰队速射炮的优势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大吨位的军舰不仅火力强大,而且在抗击火力打击方面也是有优势可言。
但如果小吨位的军舰,一旦被大口径火炮击中两发,就很有可能失去平衡。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英国和德国的日德兰海战,为什么这些海军大国都争相把军舰做的吨位大和大炮的口径大,这是一个常理。
第二,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的概念不能成立。
大家可以查一下有关资料,大清国在黄海大海战之前就已经对日宣战,既然已经宣战就应该做好战备工作,何来偷袭一谈?
并且当时大清国和日本的开战已经有了前奏,为什么会掉以如此的轻心?
第三,炮弹里倒出沙子不足为信。
炮弹是采购的德国的,如果西方国家在谈判时调高价格是可信的,但在对外推销上如果以沙子代替火药糊弄人,这就等于砸了自己的财路,要知道当时争先向大清国倾销军火的可不止一家,大家都在争先炫耀自己武器的先进性,炮弹里的那几斤火药才多少钱?
第四,邓世昌的撞沉吉野号无法得以证实。
应该说这是电影《甲午风云》的一种表演手法,属于一种艺术上的加工成分。
诚然,邓世昌是一位英雄,我们不应该去贬低他,但也应该面对一个问题事实。
事实上,邓世昌在全力对阵吉野号时,不幸中弹沉没,全舰三百多名官兵无一幸还。
因此邓世昌的这句话无法得到证实。
第五,日本人破译了大清国的密电码的事不能成立。
我以前记得某位军事专家谈过这一问题,而且在某些文章中也出现过。
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甲午海战是发生在1894年,而马可尼发明出无线电的时间是1895年。
当时的无线电还处于一个试验阶段,根本就无法投入实际应用。
直到进入到二十世纪的一战时期,无线电才开始应用于军事。
而有线电报虽说已经诞生和应用,但都像单线联系那样,由电报局的人直接送到收报人手中。
它不像无线电那样,随时都可以进行监听。
更有甚者,据说密电码泄密的问题居然是一个叫吴大五郎的日籍华裔的人窃取了一本清军的小册子。
既然是军用密电,当然应该归属高层管理,下层的普通军官怎么可以接触得到?
至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的问题,还有翁同龢不下拨北洋水师的采购费的问题,我在此就不啰嗦了。
我的看法是:即便是在开战之前的当时状态之下,大清国也是可以赢得这场战争的。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腐败、军事指挥失误、大战开始前掉以轻心、决战到底的意志不够坚定!
中日甲午海战是在满清最高权力交接的背景下发生的。
光绪真正拿到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什么?慈禧搬出紫禁城。
大致花费了3000万—4000万两白银建造的颐和园就是慈禧的养老别墅。
当时满清中央财政一年收入大致是8000万两白银,每年财政盈余不超过300万两(还是没有大灾难的前提下)。
在1888年动工,在1894年(慈禧60大寿)前需完工的颐和园必然要挤压其他地方的开支。
之一就包括:1891年翁同龢上书,请停南北洋水师对外购置洋枪洋炮与船只,被光绪帝批准。
你想想,北洋水师可是李鸿章的心尖肉,翁同龢一个折子就砍掉了北洋水师大部分军费(北洋水师年度军费大约是400万两,购置军火大约260万两)!李鸿章反而一声不吭?想当年左宗棠出兵新疆,因为军费耗资巨大影响了北洋水师的建设,李鸿章都能公然提出新疆可以不要了!
同样,奕缳拿到为海军募捐的260万两白银转身就送去修颐和园,李鸿章也只能保持沉默。
因为谁影响最高权力交接,谁就是整个满清统治集团的公敌!
国运背的时候往往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谁也不知道在这个帝国最高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日本偏偏会挑起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