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最讨厌病人说什么?

1.可是百度不是这样的


最讨厌病人说出挑战医生权威的话——所有质疑医生的话都会被医生视为对其权威的挑战,而引起医生的反感。不管你说得有理、还是无理。


略微有病情的反复或者加重,想闹事的家属就会来一句: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一句话比较讨人厌,好好的你来医院干啥?


医生最讨厌病人说:你是不是医生啊?你到底会不会看病啊?在你这儿看还费钱,我还不如去找百度,送来的病人你又治不好,还要什么钱呢?像你这种人干脆趁早离职算了


我今天接到一个电话:医生,我家孩子出生14天发烧了,你们得管管啊,你们给接生的,看看她怎么了?

我还得耐着性子劝她去儿科看看,她还很生气的说了我几句然后挂电话了


我觉得医生护士最讨厌的就是,病人在自己生病多年以后,静脉萎缩了,细得没地方找的情况下,输液时扎针多次不是骂医生就是打医生,其实遇见这种人护士医生应该多一点沟通,更希望病人都能理解。

还有就是颅内手术或者是受伤的病人,病人痛苦,医生也害怕,有的人受不了就会发疯打骂医生,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亲生经历过的!

白衣天使真的不容易,希望医患关系能相互理解,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图一就是一个病人车祸受伤,打老婆,打医生护士,还有医院里的保安,还把我床给打垮了。但是没有打我,因为我也是车祸颅内受伤,很理解他,当时我只知道一有人讲话头就像打雷声的响,而且像锤子敲打的感觉,就是疼得要死。

他的老婆大嗓门哇哇叫,老是骂她老公,我也跟着疼,好可怜的!我也叫她不要大声说话,一听到响动我们头很痛,根本不听,那个男的疼起来就打老婆也是有原因的。


“我不懂啊!大夫,我不懂啊!我头一回住院。”

“大夫,我是患者啊!我是病人啊!我需要关心啊!”

“大夫也需要睡觉?”

“大夫也需要上厕所?”

“大夫还需要吃饭?”“就是大夫给治的!真黑啊!”(认真解释病情,听不懂)

“哦哦~就那个肝啊,心啊。啥肝?丙肝?他不爱吃那玩意儿。哦哦,乙肝呐!不是,大夫,我就问问他重不重。”(一个人听不懂,各种亲戚就反复来问一样的话,最后一起听不懂)

“大夫就知道忽悠咱!”“住院这么长时间就没有正经大夫来看过我,都他妈的是实习生!”(对年轻大夫)“啧啧,新来的实习生吧,连心电图都不会看。”(拍个视频发快手)(对主任)“啧啧,真高明啊!这主任!真牛!”(尽管还是没听懂,事后还得小大夫解释)

“胸疼吗?”“不疼。”“那是闷?”“也不闷。”“那到底怎么难受?”“哎呦,大夫,就是扎不约的难受,像有股气似的乱窜,哎呦,大夫,又开始窜了!”


患者进门诊室,你是位医生吗?复诊问大夫:吃了你上次开的药,一点作用也没有。住院病号:请立马办出院手续!


隔行如隔山,医生最怕业余的指导专业的愚蠢病家,一开口就给你下套:肺部感染有点小感冒,然后只让你治感冒忽略肺部感染。如果500元诊疗感冒就太坑了,500元治肺部感染肯定没有人会说什么啦。

一个年轻“知识份子”带着14岁男孩看病,一味强调找儿科医生。患儿排尿困难考虑尿道梗阻需要做B超检查,但病人家属纠结非得看儿科医生不可。

这只能为自己设限。并不是所有医院都配备足够的儿科医生,门急诊医生也可以看啊。然后细算起来必须是儿外科医生,还得是泌尿专科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儿科医生都很稀缺了,哪来那么多儿泌外科医生呢?

愚蠢的病家总是自以为是,不尊重临床医护最吃亏,因为没有谁会让他知道哪里做错了。聪明的病家能够让医护人员把自己几十年老经验全盘抖漏出来,还能节省费用和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医生,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的确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及家属。至于医生最讨厌病人说什么?我个人认为不至于用讨厌两个字去形容。如果非要用讨厌两个字去表述的话,其实,医患关系已经达到了不和谐,甚至出现的矛盾性。

在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指的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其中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然而,病人之所以去寻求医生的帮助,是因为医生的职能的专门性,即术业有专攻!病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生有依赖性!即有求于他。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维护病人的健康,减轻病人的痛苦。但事实上医生对大多数疾病只能“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因此就会导致医患关系不平等性和矛盾性。如病人花了钱,医生就应该给他看好病,等等。

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分以下三种。第一,主动被动型模式。这种模式是医生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病人仅仅是医务活动的被动接受者。病人就好像是不能自助的婴幼儿,医生则形同他们的父母。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医生为病人做什么”这种模式常见于手术麻醉,休克,昏迷,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第二,指导合作型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是依靠医生的权威性指导和病人在服从前提下的“主动”。适用于神志清醒,有正常的感知能力,情感,意志,行为上处于正常范围的病人。他们主动寻求医疗帮助,乐于合作,但在整个医疗情境中,医生的作用仍占优势,处于指导的地位。这种模式下,医生和病人仍然处于不同等的地位。实际上只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我国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大多数属于这种模式,即“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

第三,共同参与型模式。这种模式是医患双方以治疗疾病为共同愿望为基础。表现为医患双方的主动双向作用和双方有近似平等的权利。医生对病人的主导或控制地位逐渐削弱,为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医生不仅要充分发挥其技术特点,还要引导病人学会共同参与诊疗的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医生和病人两方面的积极性,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效果及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此模式的特征是“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病人,在你寻求医生帮助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种医患模式?我想你应该明白了吧!至于医生,我想大多数医生都不会讨厌病人的!医患之间还是要理解万岁吧!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医生最讨厌别人说什么。现在有很多病人自以为是。你给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具体分析如下。

昨天有一个病人。20多岁,手上好像有个外伤的伤口,可能缝了有三四天了。来了就说。医生把我的这个线拆了。我看了一下。他的伤口也没有包扎。裸露着。可能要有四五针吧。我问他,你这个缝了多少天了?他说。4天了。我说你这个伤口啊,因为在手上。前线可能要十到十二点左右。他说不会吧。要那么久吗?我看已经长好了。拆了吧。我说才可以。现在拆了有可能会裂开哦。我还跟他说。我说你这个伤口要包起来。不包起来很容易感染。他说没事。嗯,包着不透气。我一天消毒两三遍。给他说了好久。反正不管你怎么说。他都说我以为是应该这样。大人搞得晕晕乎乎的。我说你生病了,你要是听医生的。而不是医生要听你的指挥。

总之。现在也有很多的病人自以为是。因为自己什么都懂。不懂了就查百度。现在医生的权威都没了。很多时候都是跟着病的节奏走.他们有的时候自作聪明。所以医生也很无奈。

我是深漂光头医生老赵。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请点赞留言加关注哦,谢谢。


少部分病人对医生的态度,基本反映了一个人的家教,让医生心情郁闷的情况如下:

第一,进科室大门就大声嚷嚷,大夫两秒钟不站在他面前,就说不负责任,反过来这样的人还往往说你态度不好。

第二,听诊器还没放下,就来一句:咋回事!不是迫切,是那种好像医生给他弄有病似滴。

第三,交代病情时,心不在焉,觉得医生在吓唬他,也可能就没听,或听不懂。这种人还好,脾气好的,还是能慢慢沟通的。

第四,一提到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就暴跳如雷,告病危的,通知书拒不签字,认为医生在推脱责任,不相信吧,也不转院,一直和医生对抗,万一突然出现情况,这种人闹事的几率很高,所以,医生这时候就是极度弱势的群体,一边面对病情严重的病人,一边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医闹,心理压力会很大。

第五,入院时求医生,只要能治好,花多少钱都行,什么都用最好的,治不好也不埋怨,若病情一好转,就开始抱怨,各种不满,如果治不好,就怨恨医生。

第六,出尔反尔,当时什么都交代的好好的,过来拒不承认,非得拿出录音才行,能讹就讹。

第七,认为花钱就该治好病,就该治病顺利。

第八,觉得花钱多是医生造成的,他的钱都进了医生的腰包。

第九,疑难手术,无人敢做,下跪求你给做,你同情心泛滥,给他破例手术,若手术不成功,或自身发生严重合并症,就闹医。

第十,最让人反感的是,来时自以为是,反复指挥医生治病,拒不配合治疗,以最大恶意猜测医生,病情变化了,又说,你是医生,我们又不懂医学。


原始地址:/yanjie/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