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三岁的宝宝自己玩,不黏大人?

买一些益智玩具,让孩子体会玩益智玩具的乐趣,一旦孩子喜欢了这种玩具,就可以专心致志的玩了,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简单的绘本,三岁左右可以引导孩子读绘本了,只有孩子融入了玩乐的时候,家长才可以摆脱孩子的粘人。




三岁宝宝,即将去幼儿园的月龄段,甚至有些宝宝已经在幼儿园了,这个时候宝宝还黏着大人,确实是做父母担心的地方。

1.首先这种情况是分离焦虑没有锻炼好,分离焦虑在1岁就产生了,随着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寄托,宝宝会特别粘人,分离焦虑的话需要父母引导减轻的,多接触小朋友,提供给小朋友一个同龄有效的社交环境,社交对于分离焦虑来说很重要,父母应该作为孩子的榜样,为孩子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

2.提高宝宝的专注力,宝宝3岁之前对潜能的开发很注重,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艺术力、音乐素养等。对于专注力来说,能够让宝宝专注于某件事,这对于将来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搭建类的玩具,多鼓励宝宝,给予宝宝肯定。

如果需要,我也整理了50个适合小朋友亲自互动的游戏,关注我找我要吧。[机智]




只要你多生几个孩子,孩子们自己就互相玩耍啦,就不会黏着你大人了呀!孩子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她们觉得非常高兴的,也会让她们伴随终身的。




三岁的宝宝很喜欢涂鸦,给他一些带颜色的油画棒,让他随意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找些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从而摆脱对大人的依赖。




很多孩子都喜欢粘人。粘人的孩子的性格多偏向胆小自卑,依赖性强。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玩儿不粘人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很多时候,为心疼孩子,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养成胆儿小,依赖性强的性格。

2、让孩子学会自己玩,但并不是真正的让他独立,让孩子和大人在一个空间,给他准备一些玩具。让他自己玩,父母不去打扰,更不要去抱,不要打扰他一个人的时间。

3、让孩子学会独立,当他呼唤父母的时候,要先观察,只要他没有危险,就在原地,先尝试安慰,不要一下子跑过去。

4、建立信任感,当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不要说谎话吓唬他。这样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更加忧虑。

5、不要偷偷的离开孩子。在离开之前,让信任的人来照顾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只是短暂的离开,一会就回来,必须说到做到。

6、树立榜样。看到其他小朋友离开父母没有哭闹的时候。就跟他说:他好棒,一个人玩的很好。

做家长的平时多了解孩子心里,多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煜妈妈




我是@安心育儿育己家有俩萌娃的宝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回想起我平时和儿子相处的细节:我和儿子都在家时,只要不是他睡着的时间。如果和他不在同一个房间里,不管是在干什么,总是会间隔一小会儿就来到我的身边说,妈妈你在干什么呢?和我一起去玩吧,如果我出门就算只是到楼下去丢个垃圾,他也要一起去,不让他去的话,就会哭着说,妈妈我会想你的,很想你的。

这让我甜蜜也让我忧啊。其实在家时,我除了在手机上和电脑上工作的时间之外,几乎都和他在一起相处,可是他却依然表现出如此黏我。

让我不禁在想,是否可以帮助孩子,用他想要的方式感觉到我的爱和他是被爱的。这样也能让孩子在生命的每个层面里,都对我的引导有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话或配合。

又不能强制孩子听我的,总觉得有很多好的方法用不出来。

于是我在想:既然不是方法的错,那一定就是我和孩子的关系没建立正确。

美国心理学者GaryChapman博士。有个著名的“爱的5种语言”理论。以前更多的被应用于夫妻相处,而他说,其实孩子也有这5种语言。

第一: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拍拍背,肩膀,手臂。

第二:肯定的言辞——发掘并在此言辞中肯定孩子所做的事情。

第三:精心的时刻——付出个人时间,专门和孩子在一起,”专注于此时此刻”。

第四:服务的行动——为孩子做的事情,做饭,洗衣服,准备生活用品等等。

第五,接受礼物——送给孩子,能够表达出”我很爱你“,“我很在乎你”的礼物。

Gary博士说,表达孩子的“爱语”,相当于把孩子的情绪盒子“填满爱”,当孩子觉得被爱时,实行管教与训练,比在他的“情绪盒子”接近真空时要容易的太多了。

这好比孩子爱的语言是身体的接触,我们却一直在做服务的行动,为整洁干净而打扫清洗;为健康成长而洗煮蒸;为生活在家或在外忙这忙那。

却常常忘记多给孩子一个吻,一个拥抱,一个充满爱的微笑,一句鼓励和想念的话语。孩子可能就没有办法深刻的理解——妈妈是爱我的。

爱的语言的识别和给予就相当于广播调频,若孩子是想多听音乐,而父母不明白啊,却一直在播放“交通路况”。

孩子希望在属于和父母的专属时间里,父母能心无旁骛,若父母总是接电话,看消息,三心二意的样子,孩子仍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可能会因此而生气和愤怒。

Gary博士说:通常孩子三岁起,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喜欢的“爱的语言”了。父母可以从孩子出生起就尽量每种“语言”都给一些,让孩子能通过各种形式感受到爱,不过孩子还是会有自己的偏爱。

我们怎么正确识别孩子“爱的语言”呢?

大家不妨参考这几个办法:

第一:观察孩子如何向你表达爱

我家儿子平时像“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你”,”妈妈你的心情好点了吗”,“妈妈你看我棒不棒”“类似这些表达爱的言语很多,很明显,他的主要爱的语言是“肯定的言辞“。

在行动上也会有:帮忙去另一个房间拿东西或帮忙提重的东西,也会送我他拼的拼图和花等。

第二:观察孩子如何向别人表达爱

比如:孩子面对他特别喜欢的大人和小朋友,他通常会怎么表示呢?说我想你?把喜欢的玩具分享给朋友玩?自己喜欢的零食分享给小朋友?我家的小朋友会说:我想你,你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吗?

第三:听听孩子最常要求的是什么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被关注和陪伴,若孩子在某一方面要求的时间会多于其他孩子和其他形式,可能就是他喜欢的”爱的语言“了。

我家的小朋友平时最喜欢问:”妈妈,我的力量又变大了吧“,”妈妈,你看我这样棒不帮“,妈妈,我接球很不错吧”,没错,我家小子最喜欢确实是肯定的言辞”。

第四:注意孩子最常抱怨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你已经好久没有陪我一起玩了”,“已经好久没有去带我去公园了”,这是在表达对“精心时刻”的需要。

还有一些孩子很难受,父母总是要求什么都自己做,特别渴望父母来帮忙,那并不一定是孩子想偷懒,而只是他们在渴望爱的语言——服务的行动。

第五:给孩子二选一的机会

这也是个好方法,可以引导孩子在两种“爱的语言”中作出选择,连续几次之后,大概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今天我们是一起出去玩,还是在家我给你做你爱吃的披萨(精心时刻vs服务的行动);你是想我抱着你转圈圈,还是给你读个故事(身体的接触vs精心时刻);现在是我替你把玩具修好,还是我们来玩“我喜欢你,是因为········”的游戏(服务的行动vs肯定的言辞)

无论孩子“爱的语言”是什么,表达所有五种语言都是必要的。而拥有多种爱的语言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孩子更容易感到被爱,也会更有爱人的能力。

了解了自己家的孩子,然后给他需要的,想要的爱。慢慢的,孩子应该就会有更多自己玩的时间了。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安心育儿育己:家有俩萌娃的宝妈。与你分享育儿点滴;探讨家庭教育;畅聊人生百态。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




三岁宝宝为什么爱黏大人、不爱自己玩?

1.三岁的孩子爱黏大人、不自己玩,多半是家长“惯”的。

如果家长,比如全职妈妈们平时有很多时间陪孩子玩,孩子也习惯了妈妈陪着玩,自然就不爱自己一个人玩了。

2.孩子“太闲了”,觉得一个人不好玩,或是没有安全感,要人陪。

对于专注力不太强的孩子来说,自己玩容易没有“目标”而很难坚持下去,有家长带着玩会因为有“主题”而更有趣。

3.孩子的玩具“不够”,或者是孩子对已有的玩具已失去兴趣,没有新鲜感。

4.人都是群居动物,孩子也有与人交流的需求。

3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爆发期,他黏着大人也是因为想要与大人交流互动,这样能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5.家长真正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

有些家长虽然看起来是在陪孩子玩,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拿着手机在看,或只是很“敷衍式”的陪孩子玩,跟孩子之间并没有很多的互动和交流。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家长足够的有效陪伴,就会很容易一直黏着大人。

那么,怎样才能让三岁的宝宝自己玩、不黏大人呢?

1.制定每日计划,规律作息和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人的生活之所以充实,是因为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孩子也是一样,如果给孩子制定每日作息时间表,规定起床、吃饭、玩耍和睡觉的具体时间段和项目,孩子就会有“规”可循。

2.了解孩子的玩耍习惯,记录孩子能独立玩耍的时间段,鼓励表扬孩子独自玩耍。

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平时喜欢和不喜欢玩的玩具,以及在哪些时间段能独立玩耍。比如,我家孩子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以及晚上洗完澡后都能自己独立玩一会。然后在这些时候表扬、鼓励孩子,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很棒的,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也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可玩性强的玩具或绘本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玩具比如:积木、沙子、水等。

绘本比如:有趣的翻翻书、立体书等。

4.给孩子布置任务,让孩子忙起来。

当家长在忙,无法陪伴孩子,可孩子又非要黏着大人时,家长可以试试给孩子布置“小任务”,激发孩子自己玩的兴趣。

比如:

我们可以拿一本孩子以前没看过的绘本给他看,然后告诉他等会会提问题。或者是让他自己预习一下这本书,等家长有空后再陪他一起看。

也可以提出让孩子自己用积木搭一个火车,等会家长来看他搭得怎么样。

还可以让孩子去做做家务,如扫地、拖地、叠衣服等。

5.增加有效陪玩的时间

家长每天在百忙之中,还是应该抽出时间来有效地陪伴孩子。

比如:绘声绘色地给孩子朗读一本绘本,或是跟孩子一起比赛搭积木,认真、积极地参与到陪孩子玩之中。或者跟孩子约定好父母陪孩子玩半小时,然后孩子自己玩半小时,让孩子有时间意识。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注意:

1.当孩子哭闹着要家长陪玩时,有时只是在考验家长的反应,可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此时家长如果很轻易就妥协,那么孩子下次就会“变本加利”,更加“放肆”。

相反,家长如果能淡定地面对孩子的哭闹,并在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后给孩子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好说话”了。

2.家长自己首先不要把“孩子爱黏大人”定义为“不好的行为”,也不要因此而嫌孩子“烦”。

而是应该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很多时候,当家长换一种方式跟孩子交流时,孩子的反应也会完全不一样的。

我是@可妈育儿,请关注我,了解更多孕产、育儿知识。




原始地址:/yanjie/5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