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以二战史德国“黄色计划”为例回答。挺准确但有意思何在?说简单了。其实,当时德军入侵西欧的“黄色计划”已全部准备完毕,原定39年底前发动。而希特勒虽然对计划不满意,但一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清楚一旦修改,涉及面太大,所有准备也要推倒重来,他不想贻误战机。二是当时,波兰战役全胜,希特勒与德军高层关系处于蜜月期,他需要这些家伙以后更听话卖命。而曼施坦因向他越级反映“黄色计划”的缺陷,已惹恼了大批比他资历深军衔高的军官,尤其是德军总部层面。希特勒出于政治与未来战争需要,不愿为一个集团军参谋长(曼施坦因当时的职务)得罪那么多高级将领。但历史的有意思出现了!首先老天爷出手帮德国人,39年冬季西欧天气恶劣,雨雪交加,德军进攻日期一拖再拖。然后,又突发意外,一架德军前线联络飞机因气候恶劣迷航,迫降在预定的战场比利时境内,随行参谋军官带着全套“黄色计划”文本和进攻命令(原定给前线一个军的),被比利时军队俘虏缴获。最重要机密完全曝光。这一下,希特勒一面大发雷霆之怒,整肃军纪,一面借机全面推翻“黄色计划”,以曼施坦因的修订版为基础,重新再来。二战历史由此拐了大弯!如果德国当年依旧执行,那战争和历史就肯定不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模样。这次的选择根本上改变了一切。
二战德军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就是一道有意思的选择题。
“黄色”方案与“曼斯坦因”计划。
在德军对西欧发动进攻前,由德军总参谋部提出的主要作战方案“黄色”方案与一战时期的施里芬计划雷同太多。
主要思路就是主力军队放在右翼,重点进攻比利时的海岸一侧,绕路进攻法国,而且在作战细节上也很相似。
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因对这个方案表示怀疑,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集中兵力在中路,用装甲力量从阿登森林(此处没有马其诺防线)突破,然后一路杀到海边,如同镰刀一样把堆积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包围歼灭。
两种思路各有侧重,前者更强调打出“战略性会战”,后者更强调“歼灭性会战”。
德军总参谋部对曼斯坦因的计划嗤之以鼻,并未搭理这个提案。
曼斯坦因遂在一次面见希特勒的过程中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方案,希特勒大加赞赏,非常喜欢这个方案。尽管陆军总司令布劳西奇和参谋总长哈尔德强烈反对这个方案,但是希特勒力排众议,最终选择了曼斯坦因的计划。
事实证明,曼斯坦因是正确的。
英法联军加强了在比利时的防线,并在此准备了数十万大军,德军猛攻此处的突破能力会非常有限,而德国是经不起长期战争的。
曼斯坦因反其道而行,在古德里安的帮助下成功突破被联军认为无法突破的阿登森林,并且由于装甲部队和俯冲轰炸机为步兵单位提供了必备的掩护,德军面对敌军防线不再需要一战那样的重炮支援,很快就渡过了在一战时期浪费了大量时间的默兹河,形成了对英法联军的包夹,最终为消灭法国奠定基础。
试想,假如希特勒没有选择曼斯坦因计划,二战会如何发展呢?
选择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意想不到选择之后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很多看起来不太划算的选择,往往能带来惊喜。
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俘虏的日本战俘要进行劳动改造。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好,身强力壮的日本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西伯利亚劳动,时间短,但是那里环境恶劣;另一个选择是去中亚,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当时很多人都想着早点回家,环境恶劣点也没事,他们也不知道选择之后意味着什么,觉得在哪都是干活,只想早点回家。很多人选择了去西伯利亚。
而选择去中亚的日本人发现,苏联允许少数日本战俘同苏联女性结婚。因为战争结束后,苏联男女比例失衡,男女比为1:2.7,就是说每3个苏联女子中,就有两人找不到男子结婚。所以苏联当时允许了少数日本战俘和苏联女子结婚。苏联是不允许德国和意大利战俘和苏联女子结婚的,这个大家都明白,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战争,伤亡巨大,是不会接受与其结婚的。
即使是允许了日本战俘和苏联女子结婚,审查也是很严格,不是谁都可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中亚劳动的日本战俘时间要长一些,因为要考察他们。本来选择来中亚是怕西伯利亚环境太恶劣,结果遇到了这样的事,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留在苏联就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家了,不答应吧,还不知道会怎么对待他们,已经成战俘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而选择了去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有的人有好运气,讨好苏联姑娘,便被提前送回国,但是有的人就被冻死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宁可选择时间长一倍也不敢去西伯利亚。
选择的乐趣在于未知,恐惧也来源于未知,选择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需要自己承受的。
选择是每一个人面临的人生课题,如何去走?一定要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选对了,余下的道路会阳光灿烂;选错了,余下的道路会遗恨终生。为此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声鹤立的大人物,就是那位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起初他的人生选择是十分英明的,没有在意管仲射他的一箭之仇。听了鲍叔牙的劝导,拜管仲为相。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为实现霸业,推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政策。使得齐国逐渐开始强大起来。在管仲的主持之下,打出来“尊王攘夷”的口号,也就是说打出了周天子这张王牌,借此号令天下。
万事俱备之后,齐桓公开始他的人生选择,那就是称霸天下。公元前681年在北杏会盟,有宋、陈、蔡、邾四国。目的是平定宋国内乱。后来宋国违背盟约,于是齐桓公借着周天子的名义,联合几国共同讨伐宋国,最后迫使宋国求和。这是齐桓公称霸之路走出的第一步,终于尝到了霸主的滋味。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他的称霸之路。
先后与鲁会盟,幽地会盟,救援燕国,北击山戎,南伐楚国,还有葵丘会盟。这些会盟让齐桓公得到了周天子的最高赏赐,并伴有天下诸侯的鲜花和掌声。于是乎姜小白同志开始飘飘然了。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荣耀,让齐桓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他身旁有三位近臣分别是:竖刁、开方、易牙这三人。管仲临终时告诫齐桓公千万不要重要这三人,而且要驱除出去。
开始时确实将竖刁、开方、易牙三人赶走了,晚年的齐桓公感到了寂寞无聊,想起来这三人在身边,如何逗他开心快乐;如何让他天天快活舒畅。于是不顾管仲的劝告,将三人招了回来。这三人回来之后,怀恨在心,继续让齐桓公开心,继续给他们的主子找乐。渐渐的他们又获得宠信和权威,开始目中无人,开始试机报复。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竖刁、开方、易牙这三个阴险之徒,趁机封锁齐桓公所住的宫殿,外面筑起高墙,将这位昔日的霸主困在里面。渴了无人送水,饿了无人送饭。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齐桓公悔悟地说到:“悔不听仲父之言啊”。到9月12日一代霸主与世长辞,告别了这个世界。
总结:齐桓公晚年昏庸,在用人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一念之差没有听管仲的话,结果导致身亡国乱。没有选择听良言忠告,而是选择听小人的甜言蜜语。这道选择题霸主答错了,再无机会去重新再来了。人生都是如此一旦选择出现了错误,满盘皆输。慎重一定要慎重!
欢迎关注(咸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