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心基层事业编也行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百感交集,有太想说的话。
公务员这个职业足够稳定,可能对比很多职业都有其优越的地方。
但同样是公务员,也有好与坏,常听说的一句话“异地不乡镇,乡镇不异地”,就充分说明了乡镇基层公务员的状况。
认真想想,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我最关注哪些问题?
首先肯定是前程问题。
这也是体制内最核心的诉求,乡镇基层的苦一半以上都是这个原因。
这与乡镇的级别有关。大部分的乡镇都只是正科级,位于金字塔的塔基。
在乡镇,公务员想要提拔为中层干部,并不难,努力工作就行了,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现在很多部门的主任要求公务员担任,却不够公务员可以任命,只能将事业编制人员任命为部门负责人,无法正式任命。
其实并不是公务员的人数少了,而是年龄结构问题。
以我们镇为例,坐标是广东省珠三角边缘乡镇,非广深佛莞地区,较大镇,整个镇政府工作人员约有400人,其中约100人作为辅警派驻到交警中队和派出所协助工作,其余约300人在镇政府工作。
这300人里面,约有100人是事业编制+工勤编制,40人是公务员,其他约160人是非编制人员。
这40个公务员里面,16个三套班子成员,14个退二线的老领导,剩余10个年轻公务员,除了刚入职的年轻公务员和几个女公务员,其他都任命为各部门的主任。
但要进一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就难度大很多了,约有一半以上的公务员一辈子都提拔不了副科级职务。
虽然看起来才10个年轻公务员,每年都有1-2个公务员获得提拔,但每年也招录2-3个新公务员。
而且,这个不是排队,并不是时间长了就轮到你了,总有人插队的,而且你到了一定年龄(35岁),就不能提拔了。
也许有人说,没有了副科级职务提拔,可以走职级晋升。
实际上,职级也是有人数限制的,整个单位的一至四级主任科员总数是确定的,要有人退出,才有人晋升,这个难度并不比提拔小多少。
而且职级晋升基本上只体现在工资收入上,没有担任过副科级职务的三级主任科员,并不会有资格跟担任过副科级职务的四级主任科员共同竞争正科级职务的机会。
也就是说,35岁之前提拔不了副科级职务,基本上就一辈子在乡镇中层以下职位呆着了,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酸爽可想而知。
其次是工作忙杂乱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比工资收入更迫切,更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乡镇基层很忙,因为事情太多,能用的人太少。
一方面是本职工作越来越多。以我们部门为例,这几年增加了五六项工作,原有工作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办公室里却还是那么几个人,人数没有增加,任务翻了五倍都不止。
另一方面是镇政府的中心工作越来越多。所谓的中心工作,就是跨部门的,需要全部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比如之前的精准扶贫,现在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禁毒排查,焚烧秸秆排查,两违排查,双非人员排查,双反排查,自建房安全排查,燃气安全排查,疫情防控,征地拆迁,防汛,防森林山火……
然而,哪怕是这样也就算了,还动不动就被打乱了工作计划。
好不容易不用下村了,想花点时间把拖了很久的工作方案写一写,县里来电话,说要下来检查某一项工作,只好又丢下手头上的工作,陪着县里领导去检查工作,去实地走访,最终只能晚上加班来写方案。
乡镇里面不缺干体力活的人,搞宣传活动的时候搬桌子,外出执法行动的时候维持秩序,这种不需要动脑筋的活,不缺人。
缺的是能够解决疑难杂症的人,农村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矛盾纠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磨平;
缺的是能够写材料的人,哪怕是写一篇简报,也很多人写不来;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面还要有分小组;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下面还有分方案;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预案,预案下面还要有分预案;
每一项工作都要写简报,简报编号从年头到年尾,到了三位数;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月报、季报和年终总结报告;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宣传,都有五进、六进、七进,挂了多少条横幅,LED显示屏播放了多少条标语,搞了多少场宣传活动,参加群众多少人次,派发了多少宣传资料,举办了多少场宣传讲座……
最关键的是,没有照片,谁知道你做了这个工作?
有了照片,没有文字说明,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
没有台账,一切等于零。
最后才是工资待遇问题。
可能我们这里稍好一些,毕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但也只能是稍好一些,温饱有余,小康不足。
比不了省市县,比不了企业的管理层,充其量也就能够跟企业的生产小主管比一比。
前几年有个劳资纠纷,我看到了工人的工资条,只是一个开机器的工人,也就是中专毕业生,月平均工资竟然比我还高,那一刻真有辞职的冲动。
认为我说的有道理,麻烦给我点赞。
网友咨询:
基层公务员最关心哪些问题?
我的答复:
我是在西部省份一个小县城工作,对于本地体制的情况比较了解,也认识很多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对于他们的一些想法,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在基层当一名公务员工作压力会比较大,因为基层是所有工作末端落实的地方,也是迎检任务最重的地方,在基层当一名公务员,需要锻炼你非常全面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我认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样才能够梳理出比较好的工作思路
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他们第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面对这么多头绪的工作,怎么样才能够理清思路,怎么样才能够将这些工作完成好,这是大部分进行公务员的心声。
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是所有工作末端落实的人,基本上每一个公务员身上都肩负着十几项工作任务,甚至有一些工作任务需要齐头并进,这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轻重缓急,也必须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比较强的工作能力。
也许你正在推进这一项工作,但是马上又会有另外一项工作在催着你,尤其是上级部门要求填报的材料比较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整个人都要爆炸掉,恨不得分身几个人出来和你一起干活。
长期在基层当公务员的人,通常都会感觉比较疲惫,因为你刚完成一项工作,马上又会有另外好几项新的工作等着你,感觉工作永远都干不完,这就是基层比较真实的情况。
所以基层公务员比较关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怎么样才能够理清工作思路,怎么样才能够将当前的工作完成好。
二、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基层公务员是否能够获得优先提拔的机会
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还有第二个经常讨论的问题,就是每次在选人用人的时候,都会比较关注基层公务员能够优先提拔的情况,如果一个地区基层公务员的导向比较鲜明,能够获得优先提拔,基层公务员的干劲就会比较足。
在基层工作和在机关工作毕竟不一样,通常在基层面对的工作压力更大一些,在机关工作虽然说也有工作压力,但是都比较单线,不会像基层这么繁杂。
所以各地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偏向于优先提拔在基层工作的人,尤其是从科员提拔到副科,基本上都会优先考虑在基层工作的年轻公务员。
从我所在地区情况来看,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基层公务员,只要你在头五年时间工作成绩比较好,一般都能够获得晋升到副科级领导岗位的机会,即时晋升不到副科,也能够享受副科待遇。
三、什么时候有机会选调到县城或者市区工作,这也是比较关注的问题
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还会有第三个经常讨论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去县城或者市区工作,这也是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刚刚入职的公务员,他还比较年轻,这时候还没有成家立业,选择在基层工作确实没有任何的家庭压力,但是随着成家立业,随着小孩的出生,不少人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城区工作,或者是到离城区比较近的乡镇工作。
在我身边认识的不少在基层工作的,他们一直都在想办法调动到县城或者市区工作,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毕竟县城或者市区的工作岗位有限,基层才是编制最多的地方。
基层公务员想到县城或者市区工作,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就是参加体制内的遴选考试,如果你能够顺利通过遴选考试,就可以直接去上级机关和部门工作,直接选调到你想去的地方。
四、每隔两年左右的时间,是否可以获得涨工资的机会
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还有一个问题会比较关注,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增加工资,毕竟在绝大部分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不算多高。
比如说在我所在地区,如果是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是4000块钱左右,年底能够达到2万块钱的绩效,这个工资待遇在小地方,虽然说生活不会太差,但是想要过上比较优质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已经成家立业的青年,他们有了小孩以后,各方面开支都比较大,父母年长以后,也会有比较大的开销,这时候能够增加一点工资,他的生活质量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在体制内工作通常都是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待遇,这也就意味着每隔两年就获得一次普涨工资,这时候工资涨幅有多少,他自己的级别涨幅有多少,这就成为了比较关注的问题。
五、下周一不需要迎检,这样才能够过一个安心的周末
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还会有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下周一是否有上级安排的迎检任务,如果下周一有安排迎检任务,这个周末基本上不可能安心过,如果下周一没有迎检,这个周末还能够安心一点。
基层迎检工作是任务最重的一个层面,因为毕竟是所有工作末端落实的地方,如果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他下周一有迎检的任务,基本上就意味着周末两天不可能休息,因为需要准备迎检相关的台账资料。
对于一些在偏远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周末的时候,不要有加班的任务,因为他们一般情况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够回家,周一到周五因为通勤时间比较长,油费比较贵,不可能每天都往家里跑。
总体来说,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工作任务比较重,但是也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享受的工资待遇也要比城区的公务员更高一些,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机会,刚入职的公务员在基层锻炼几年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基层公务员,我们最关心的是待遇和前途。
待遇,现在基层很难留住人,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了,仅靠一个人的工资根本养不活全家,双职工家庭没有父母帮助,房贷、车贷、小孩教育的花销就已经很吃紧了。
说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们县里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不管是县直单位还是乡镇,身边的朋友一半以上都想考到市直机关去,大多是奔着市里的待遇去的。
相比于县直和乡镇的公务员,市直公务员虽然每月到手工资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公积金和年底奖金却高得多。
拿公积金来说,我们县每月个人和单位一起交1000元出头,市里是这个数据的两倍还要多。
再说年底绩效,我们这儿县里面一类也只有18000元,市里一类则有30000元。
奖金呢?
我们这儿县里只有综治奖,且每人只有2000元。市里奖项更多,奖金额度的更高,综治能拿8000元,其他的还有文明、卫生、进步奖可以发。
如此一对比,市里每年收入至少多出30000元,算上公积金等福利,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市里的工作环境更好,工作量也相对更少。
除了待遇,基层公务员最关心的莫过于前途了。
在县里,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很难突出重围,因为这里充斥着太多的人情世故,熟人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凡事讲关系。
想提拔个副科就已经很难了,除非是去乡镇当副职,但是去了乡镇再想回来就更难。
市里虽然也有熟人社会存在,但情况要好一些,处级领导不敢想,至少副科、正科还是稳稳当当的。
所以,为了前途,那些事业心强,能力强的基层公务员也纷纷选择“逃离”基层,留下的人则是一些因为超龄等原因走不了的人。
基层公务员最关注的问题,私以为,主要有三个:
1、待遇。经济基础决定事业基础。基层单位要留住人,不能光靠情怀、理想、道德,首要条件还是要待遇。待遇好,才能安心工作,筑梦基层,反过来留得一时恐怕也留不了一世。中西部地区基层乡镇为什么留不住人,某些边缘乡镇甚至有空心化的趋势,而东部地区乡镇情况相对好点,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此。
2、前途。很多人考公务员,除了看中公务员的稳定和待遇外,最大的一个因素便是前途。说白了就是能不能提拔,有多少机会可以走上领导岗位,谋个一官半职。乡镇因为平台低,行政规格低,相对扁平的晋升空间压制了很多基层公务员,使得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前途命运,由此引发的各种讨论、吐槽一直以来也是体制内的热点话题。中央及各地近年来通过顶层设计等各种方式加大对基层乡镇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冀望通过机构改革、职级并行等方式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期望值,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奋斗值,然而一直以来取得的效果都不甚理想,没有得到绝对面的肯定,从侧面也印证了基层公务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关注度。
3、环境。前途是事业的一部分,却不是事业的全部。能够到基层工作,并且义无反顾留在基层的公务员,是有一定情怀和事业心的。他们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获得群众的认可,留下良好的口碑。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既是老百姓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也是自身实绩的体现。而获取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有没有好的领导,同事团不团结,民风淳不淳朴,所在地有没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等等都是基层公务员比较在意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有了这些条件支撑,实话实说,其他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