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孩子才是你的,优秀的孩子属于天边,在远方。
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读一个大学,是不是985、211不重要,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喜乐平顺一生就好。
我能接受。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也不喜欢跟别人比,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所以如果我的孩子跟我一样平庸,我完全可以接受。
接受孩子的平庸,不代表放弃了孩子,我们还是一样可以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正如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优秀呢?
什么是优秀?
我们希望孩子变得优秀,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优秀的含义,这样才能指导我们用什么方法培养孩子。
如果我们对优秀的定义是:比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赚钱更多。那我认为这个定义是自私的,很多家长也许就是用这个定义来指导自己,逼着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提升班,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孩子并未从中体会到一丝丝学习的乐趣。
我觉得优秀的定义应该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及受到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的精神。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会注意他对什么感兴趣,让他专心致志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过程中遭遇了失败,我会鼓励他不要放弃,相信他会成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为什么我要这样定义“优秀”?
我常常听成年人抱怨自己为了生活一天到晚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当然这样是不快乐的。而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快乐的,所以我会尽量让他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可以以此谋生也不错,总比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来谋生要更好一点。
其次,现在很多人都很丧,甚至很多小学生都已经开始很丧了。为什么这么容易丧?
我觉得这可能是从小没有培养“抗挫折能力”导致的后果。
所以我希望可以从小培养我的孩子遇到挫折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只要在一个领域不放弃深耕钻研,至少不会过上很困苦的生活。
孩子平庸可怕吗?
孩子平庸是一件可怕的事吗?我觉得平庸其实并不可怕,接受了、躺平了也就风平浪静了。
问题是,很多人根本无法躺平,因此暗潮汹涌,这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时常过得不快乐的很大原因。
孩子平庸不可怕,我怕的是孩子像大部分人一样平庸着但又不能彻底接受自己的平庸。
所以我不会告诉我的孩子你很聪明,我会告诉他你是努力的孩子,正是你的努力会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
被夸聪明的孩子有一天会发现,是不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聪明,从小就凭天赋吃饭的我,难道现在要开始用努力吃饭了吗?他来不了这个了,遇到挫折他会更容易放弃。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不管他聪不聪明,但是他会努力,他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他走得更好更远。
总结
大部分的孩子本身就是郭靖这样天资一般的,我们最好不要希望他靠天赋吃饭,帮助他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帮助他建立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才是让他的人生更幸福快乐的两件最大的法宝。
我是桐桐妈妈,一个平庸没有天赋,但努力码字的宝妈,如果我的文字对您有一丢丢帮助,麻烦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哦!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优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优秀,就有平庸。优秀的孩子,受到老师的宠爱,平庸的孩子连同他们的父母一起受到老师的责难和排挤。心酸的是,很多平庸的孩子一样很努力。别人玩耍时他们在写作业,别人放学回到家已经睡了,他们依然还在写作业,哪怕完全不会,也要象征性地将作业写满。即使这样做了,他们还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于是不断地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家长能怎么做?打一顿吗?如果打一顿就能让孩子不那么平庸的话,我想很多家长愿意做。很父母接受孩子的平庸,但如何让孩子的老师也能包容孩子的平庸呢?
不接受也得接受。
如果你自己就很平庸,那么得先问问孩子能不能接受你的平庸。
如果你自己很优秀,大概率也逃不过“回归效应”——一种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什么叫回归效应?
举个例子:高个父母的孩子比父母矮的概率更大,矮个父母的孩子比父母高的概率更大,后代身高都在向人群均值“回归”。这是很早就被统计学证明的真实现象。
智商同样存在回归效应。决定智商的基因调控方式非常复杂,在父辈基因组中碰巧凑成一副王炸,下一代很可能又被洗牌重组。至于莫扎特、爱因斯坦这种王炸中的王炸,想遗传就更难了。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回归效应,爱因斯坦的后代智商会越来越高,直至突破天际……然而现实中,爱因斯坦的儿子据说只是个水利工程师;至于爱因斯坦的孙子,好像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更不用说,在现实世界中,决定是否“平庸”的除了智商,还有很多因素,比如机遇。
小孩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天才,北漂失败最后回县城相亲结婚混吃等死,是不是更难让家长接受?
所以客观地说,在统计意义上,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功父母的孩子更容易比父辈平庸。
读了两个博士+一个硕士学位的高龄产妇,每天韭韭六随时可能猝死的打工人精英,在酒桌上拼茅台直到脑溢血脂肪肝的上市公司高管——这些成功家长拖着残躯生出的小孩,只要没病没灾,就是福报,真的。
降低预期吧。
你养过孩子吗?你现在正处在哪个阶段?
我们先来看看刚刚生娃的家长。
大家应该都看过,那些刚刚生了娃的父母,尤其是妈妈,每一天都要发朋友圈,每次必定九宫格,而每一张照片里的孩子都差不多,动作差不多,拍照的画面也差不多,不仔细看,反正我们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这种情况,会持续将近一年。
这个阶段的妈妈,虽然过得疲惫些,但却是最最宝贝自己的娃的。
孩子开始会走,会跑,会说话了。
妈妈们也开始进入小范围的攀比阶段。
A妈妈:我家娃10个月就会走路了。
B妈妈:我家娃11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了。
C妈妈:我家娃一岁不到,就会走路了,爸爸妈妈啊,早就会喊了。
那些稍微落后的妈妈,也不急,因为网上都说了,晚点会走路,以后没那么奔波;晚点会说话,因为男孩子嘛,一般说得都比女孩晚……
接下来,有些鸡娃的家长,就开始了昂贵的早教班环节了。
对,没错。这个时候,慢慢的,就开始对娃有了期待。全脑开发,思维逻辑训练,右脑识字,英语启蒙……一堆的启蒙早教课程,鸡娃要趁早,不然连幼儿园的面试都过不了。
这个时候的家长,对自家娃,那是信心满满。我的宝贝一定天赋异禀,逻辑满分,能力一级棒,英语开口成章,学什么会什么,道路畅通无阻!
为什么可以这么有自信,可以去问问那些早教班以及各种兴趣班的老师。
小朋友开始上幼儿园了。
有些家长从娃一生下来,或者从怀孕开始,就已经计划要在哪上幼儿园,在哪买房了。
家长卷,小孩子也跟着卷。
幼儿园都学什么啊?不学哪行,上了小学,可是要面试的。
于是,那些有技能的幼儿园成了香饽饽。
大家都经历过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吧。
那些作业做完,家长可能唯一能感觉到的就只有累,哪怕自家娃不会做,也可以很好的安慰自己,孩子还小嘛,这个不会很正常。
没错,这个时候,在家长眼里,哪怕孩子不会做手工也没关系,宝贝还是超级无敌厉害,都认识数字了呢,还会唱字母歌,这肯定是个小天才啊。
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看着孩子们每年在台上表演弹钢琴,弹古筝,弹吉他,弹尤克里里,拉小提琴,打架子鼓,走模特,跳舞,口才……老母亲的手机内存可能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表演中不知不觉满的。
别问,问就是在录视频。宝贝的耀眼时刻,怎能错过!
当然要好好记录下来,等她(他)长大了,告诉她(他),小时候多棒啊!
家里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奖杯,证书,还有孩子写的字,画的画…这些都是孩子进步的表现,怎么能收起来不让来家里的朋友看到呢?不看到,怎么知道我的娃厉害呢?
或许到这,有些家长开始紧张了。
对,没错,即将进入让人闻风丧胆的小学生活。
看多了其他家长因辅导作业而进医院的新闻后,很多家长会在幼儿园毕业的那个暑假,给孩子报读了幼小衔接班。
也正是这个阶段,父母对于自家孩子是天才的这个想法,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的质疑。
当老师安慰说,这样已经是进步很快的了,其他很多小朋友到现在还没学会,而她(他)已经会1+2=3了呢。
额,好像又要开始相信了,兴许还是个天才的吧。
今天,是上小学的第一天!
看看,朋友圈里都是妈妈晒的照片,清一色的校服,统一的文案,照片里孩子天真的笑容仿佛在告诉大家:我又来学校玩滑滑梯咯。
然而鸡飞狗跳这个词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接近这些既担心又兴奋的家长:宝宝们,我来了,请备好速效救心丸,张开双臂,热情的迎接我吧。
当孩子把一张张几分的试卷拿回家让你签字的时候,你首先不是生气,而是会拿起手机,在朋友圈发一条求助信息:谁给我介绍一个学拼音的老师。
没错,孩子还能抢救一下。很多孩子拼音都没学好,这个是正常现象,速度太快了,内容太多了,她(他)还这么小,这个换我我也不会啊,而且一个班五十多个小朋友,老师上课怎么可能顾得过来,课后在外面找老师补补就好啦,不是什么大问题。
大家都在自我安慰。
是的,不是大问题。于是每天下课之后饭还没来得及吃几口,或者直接在车上车,吃完就开始上课了,不是兴趣班,就是写字,或者补拼音,补数学,外加一个英语课。
小朋友累,家长也累。上完课回家之后,开始忙乎钉钉班级群里的各种打卡。
十一点了,孩子终于能睡觉了。
家长也终于可以玩会手机了。
哎嘛,就一点了?!会不会秃头?!会不会猝死?!赶紧打开抖音查一查。
三年级了。我想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小范围放弃阶段了,但是,还不认命的想再救一救,毕竟那些花出去的真金白银,总得回馈些什么给我吧。
怎么拼音还不会拼?这个数学这么简单的也不会算?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每星期上的英语课,你会念几个单词啦?
虽然但是,文化成绩拿不出手,好在钢琴6级在手,再考几级,以后上初中可以加分。
啊,又有信心了!我的娃还是挺不错的。
终于小学毕业,来到了人身的另一个阶段。
此时,各位爸爸妈妈或许已经发现了,小学的很多题目都望尘莫及,更别提初中。家长已经从学业辅助位置,自动下调到后勤位置了。
而对于孩子的成绩,也已经默默来到了认可(认命)阶段。
只要孩子青春期不叛逆,不作妖,我想,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吧。
这个阶段的家长,不用把孩子放称上,就知道有几斤几两了。再报补习班,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不垫底,是我最后的骄傲!
然而,作妖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饶过统治他们多年的粑粑与麻麻。
这不,恋爱来了,逃课来了,打架来了,网吧通宵了,生活费必须涨了……
不给?一下转身就来到了楼顶,看看你的老年心脏扑通不扑通。
熬过了这个让人身心俱疲的青春期,终于迎来了孩子人身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此时的家长,不管是从心里也好,情感也好,经济上也好,都已经几乎要被掏空。
然而黑色的高中生活,形容的不止是学生,还有家长们。从一开始的天才儿童,到救救还能要,到现在的我已认清现实。
不过,你以为你接受了孩子现在的所有,接受了成绩不好,接受了体育不好,接受了就是不听话,接受了能少给我惹事别被学校请家长就万事大吉就行了吗,,万万没想到,除了这些,还得接受他要补习的巨额费用!
相信到了这,对于能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这件事,已经有了答案了。
这还仅仅是学习阶段,上大学的呢?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呢?结婚买房买车呢?她(他)的孩子出生呢?
又开始新的一轮期待了,我就不bb那么多了。
在这个大千世界,我们也只是小小的不起眼的那一个,怎么可能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超级学霸?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天才还是有的。但,那毕竟是少数。
所以,当你看到你的宝贝拿了一张分数不怎么理想的成绩单回来,也希望你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毕竟,保命要紧。
首先,你需要定义平庸对你和你的孩子意味着什么。是关于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个人目标还是其他什么?你如何衡量平庸和优秀?你对孩子的期望和标准是什么?
其次,你需要解释为什么接受孩子的平庸对你们双方都是重要和有益的。你可以用你自己的经历或研究中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一些可能的好处是:
接受孩子的平庸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他们不会因为满足不切实际的期望或与他人比较而感到压力。他们将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接受孩子的平庸可以培养你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你不会因为他们的失败或错误而严厉地批评或评判他们。不管他们的成就如何,你都要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你要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热情和兴趣,而不是强加你自己的议程。
接受孩子的平庸可以激励他们提高自己,成长为一个人。他们不会满足于低于自己能力的要求,也不会在面临挑战时轻易放弃。他们会从你和其他关心他们的人那里寻求反馈和指导。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第三,你需要承认接受孩子的平庸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弊端。你也可以用你自己的经历或研究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一些可能的挑战是:
接受孩子的平庸会让他们自满或懒惰。他们可能不够努力或不够挑战自己去取得更多成就。他们可能会错过可以丰富他们生活的机会或经历。
接受孩子的平庸会让他们变得脆弱或依赖他人。他们可能没有培养出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或失败所需的技能或适应力。他们可能过于依赖你或其他人的认可或帮助。
接受孩子的平庸可能会与那些对孩子有不同看法或期望的人产生冲突或误解。你可能会面临来自家人、朋友、老师、教练等的批评或压力,他们认为你为孩子做得不够,或者你降低了标准。
我认为接受孩子的平庸是一种积极和必要的态度,为了培养健康、快乐和成功的孩子,父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接受孩子的平庸,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现实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建立一个强大的和他们建立起支持性的纽带,激励他们提高自己实现他们的目标。
当然,接受一个人的孩子的平庸,不代表忽略或忽视他们的潜力或愿望。父母也应该鼓励他们的孩子为了在自己有才能的领域出类拔萃,充满激情,并为他们提供机会和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和学习。父母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孩子的选择,偏好和意见,即使它们与我们不同。
“很多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审判者,有时会让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甚至贬低自己。”
——吉塔雅各布《0次到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你有问过你的孩子能接受他的父母平庸吗?”你做了孩子的审判者,你同意孩子同样如此审判你么?
最近读了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吉塔雅各布的《0次到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书中提出,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源于身体里的四部分内在人格决定: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和成人自我。
内在小孩:童年时期的自己,象征着记忆深处强烈的情绪、未被处理的情绪。
内在审判者:苛刻和惩罚性的审判者象征着那些来自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的声音,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应对方式:为了应付情绪上的压力和一些困境,我们在童年时期采取了一些行为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成人自我:活跃、强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们活得舒适轻松,有很好的社会属性,可以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也有重复感受和幸福的意义。
现在很多的父母被社会上的竞争压力所裹挟,对孩子的教育也日益功利化,父母拼尽全力工作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寻找更有利于成绩提升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为的就是让孩子比自己更好,也就是想要打造一个不平庸的孩子。
日益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家长看到更多的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忽视孩子努力的过程,更加缺少温情和包容,对孩子过度苛刻以追求完美。
孩子考试成绩中等家长看不到孩子比上次进步了一名,赶紧给孩子找补课老师,力求快速提升成绩;孩子考取班级第一高高兴兴回家等到的不是奖励和夸赞而是家长的一句:“你要更努力,你的目标是xx国际学校,年级前十名才有机会进去。”
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是孩子的外在审判者,长此以往孩子对自己要求更加苛刻,不断努力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越是如此孩子承受的压力越大,对孩子来说心理影响最大,孩子内心渐渐存在了一个内在审判者。孩子以后的成长乃至成年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这个内在审判者的影响,过分地追求完美对自己不自信,对待他人不信任。
其实我们想想我们作为家长这一行为是不是我们小时候最讨厌的我们的父母打着“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的旗号来审判我们所有的事情和决定?
你是不是活成了你最讨厌的样子?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既要随时在她身边关怀,帮助和支持,又要给她足够的自由去探索,给他自主决定的空间,让他能够成为自己,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
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孩子以后不平庸,那么你可以做一个不平庸的家长,千古流传的俗语“身教大于言传”经过历史演变却从未消失,证明它就是一句真理,存在即真理。
老师可能有感触,通过对班级孩子的了解,即使和他的父母素未谋面但是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已经知晓一半了,“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你不甘于平庸,你的每天都是努力向上拥有良好的习惯(阅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想让孩子爱上读书,从小就开始给孩子做好榜样吧!)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培养孩子的自信、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他的将来就不会是一个多么平庸的人。
必须接受现实!老子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能接受,因为我自已就是普通人,很平庸。
之前是不行的。但是经过几番内心及实战后,现在已经可以平静接受了。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上面这段话,用在这里并非十分恰当。但是形容我当下的心情确是非常的贴切。
我自身是毕业于知名高校硕士一枚,想着遗传基因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吧。可是~然鹅~生下小女一枚,自小从未表现出过人天赋、走路、说话也没有比同龄孩子早,现在上了小学,同班同学中,没有出类拔萃,只能说是平凡孩子一名。
之前我认不清形式,盲目鸡娃,各种培训班全上。经济压力暂且不提,效果倒是不好~~~
第一,并非每个手指纤长的孩子都适合弹钢琴
我们姑娘有一双纤长的手指,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加之上学前,听到歌曲会自主跟唱,怡然自得。我当下就觉得孩子也许可以走文艺的路子。不论将来干什么职业,自娱自乐和消遣,弹奏钢琴时的万众瞩目也是非常好的。
毅然决然的给她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钢琴搬回家中。我想虽然买时贵,但是长久用下去,折合到每年的费用也没有多少。至少不会像小提琴等需要随着学习的深入更换乐器。接着找了当地非常有名的老师进行每周1次的教学指导。每次去笔记一大堆,视频就差全程录制了。
最终因为老师的严厉,加之孩子越学越深,她自己背不下来曲谱,练习不再勤奋,最终导致中止了学琴
第二,喜欢看别人跳舞,但不是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曾几何时,孩子跟着姥姥参加了无数次广场舞的学习。也曾在幼儿园的联欢晚会上舞动身姿。看着台上光鲜亮丽的自己,孩子主动和我要求:要报名学习舞蹈。
我又开始在本地舞蹈协会中给孩子找适合的培训班。从最初的一对一教学,到后来的8-10人小班教学,最后又转入6人的小班制学习。
舞蹈练习都是从基本功开始的。孩子开始坚持的不错,每周2次课,回来还不时的练习,后来因为后空翻孩子总也学不会,在家练习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后放弃
第三,最爱在纸上涂鸦,绘画最终也是半途而废
每个孩子的幼时一定都会对颜色鲜艳的画卷,心生羡慕吧。我们孩子在参观了一次画展后,回家后手不释卷的看图片、动手画画也是有纸就画。连我们家的墙上,都被她画上我们看不懂的抽象画。这么爱涂鸦,干脆给她报班系统学习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坚持了一年后,看着每次全班基本一致的画作,孩子渐渐心不在焉、居然还染上了交头接耳的坏习惯。再送去培训班时,老师也规劝不要浪费钱了,随后,再次放弃
最近一年,我已经放弃对孩子的执念及坚持,我看她倒是乐在其中。没有我在弹琴时的暴跳如雷,也没有我在她跳舞时的录像视频,更没有在来客人时的绘画作品展示、、、、、、
元旦前,学校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有的同学绘画、有的同学跳舞、有的同学唱歌,班中氛围特别热闹,只有她静静的坐在座位上观看,不知道她是如何看待其他小朋友展示才艺的。我反正是看到老师的视频后,眼角有些潮湿。
算了,当我放手的时候,我已经在内心深处给自己安抚过了:接收孩子的平庸,也许她就是坐在台下为大家鼓掌的观众吧~~~
与其鸡飞狗跳,不如豁达开朗吧~
我们本就一般,我们也是爸妈的孩子
这是非常矛盾的,孩子平庸,需要大人的时候更多,他自己能力不足,会更多的依靠家长,才会留在家长身边;不平庸的孩子,出人头地,给父母荣耀,却注定是要远离原生家庭的。
平庸不好吗?好像平庸点也行。刚刚看完《零容忍》的纪录片,里面讲述的就是一些不平庸、不甘平庸的人走出的人生轨迹,我看到他们的不平庸,他们有出众的能力,因为出众,总是被人惦记,被人利用,欲望战胜良知,最后迈向深渊。再回过来看看那些平庸的人,没什么机会,没有舞台,在相对狭窄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过的平庸,过的安稳,能做到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
前两天看到一个独居老人晚年独白里最触动心弦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望子成龙。老人因为望子成龙,所以付出所有,换来四个孩子的出色人生,孩子都想更出色,所以再难回头去照顾年迈的父亲,晚年的老人大多独居,精神世界空虚,常年无人陪伴。
有一次跟母亲视频时,母亲无意中说过一句话:拼死拼活地供我们兄妹上学,最后身边一个都没留下,过个年都团圆不了,有个疾病都是自己去看。我想母亲也许已经有那个独居老人的心态了。母亲跟我聊起大姨家的情况:大姨的孩子都没读什么书,在大家眼里也许就是平庸吧,几个孩子后来安家都在大姨跟前,大姨家每年过年红红火火,平时也是互相帮忙,大姨有个头脑脑热,女儿就嫁在隔壁,就带着去上医院看病了,我想这也是孩子平庸的幸福吧。
所以,当我们孩子平庸的时候我们也要欣然接受,塞翁失马,焉知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