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不给你费用,你都得节俭,一个人的良好行为是从点滴养成的。
读书时认真给,毕业后一分不给。
现在的父母只是抚养孩子到十八岁吗,还有大学呢,成家生孩子呢,买房呢,现在的父母是穷其一生的为了孩子,周而复始。从不知道为自己活,辛苦一辈子,但公务员,老板们除外
这问题问的有点怪,既然子女还在读大学,生活费也应该父母给,可以叫他(她)们勤工俭学,减轻父母的负担就是。
从法规上看你说的有理,不过从国情来讲,一般父母多要到孩子上学,结好婚,生了小朋友上幼儿园才放靠一段落。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应该养成勤劳节价,不要浪费的好习惯。18岁的大学生是成人之年,确实设没有法律规定强别给生活费。但是18岁的孩子刚开始走向社会,还在上大学,这时候他的主要责任是读书学习,而不是挣钱。而且主要于情于理来说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有限,应该视家庭情况来帮助他安心把学业完成。如果家庭确实困难,也可以办理真正的助学贷款。
错,因为孩子还没能力挣钱,怎么可能有钱读书,而且是大笔的钱。
这是个人生常识问题。任何一个文明先进的社会,都不可能让父母一直养活孩子。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会先子女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到了四五十岁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收入降低。如果子女不能在20多岁后接替父母的班,独立支撑起自己生活,建立起自己生活来源和家庭。父母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收入大幅度下降,这后代的生活就惨了。
按照我国法律,18岁就算成人了。应该高中毕业,可以自己支撑自己生活了。所以,一般而言,父母支撑子女到18岁,就有法律支撑,可以不管子女了。但实际上,我国由于教育体制原因,通常大学毕业应该在20出头。所以,多数父母会选择儿女大学毕业,工作之后,不再支撑子女生活费用。
至于说子女节俭不节俭,要看他自己的能力的。如果自己在家“啃老”,恐怕,都不是“节俭”的问题了。等到他父母一旦丧失劳动能力,社会收入大幅度下降,这后代也因为在家里“习惯啃老”,也就丧失了社会需要的劳动能力,那么,他也就会被社会抛弃,找不到工作。最终可能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走入需要社会救济生活的悲惨境地了。
所以,父母从小养育孩子,培养孩子,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工作能力。以备父母年老收入降低及不能工作后,子女能独立生活、进入社会工作,保证自己有一个正常的人生生活。如果子女能力强,凭自己能力收入更高,为何还需要“节俭”?只不过,我们民族,有节俭的习惯,第一是节约资源,细水长流,第二是“节俭”是一种美德,有利于社会和家庭,应该提倡罢了。
自你“呱呱”落地开始,父母已养育你到18岁了。念完大学,你就算学完了吗?还有硕士,博士,院士,你没学。看你问出这个问题,我到想反问你几句:这十多年的学,你是怎么上的?你都学了些什么?你想让父母管你到什么时候?此时你的父母已五六十岁了,万一他们哪天因病住院做手术,你又能为他们付出些什么?
此时他们虽无法定义务管你了。但我相信:大多数父母仍不会放弃,仍旧会管你下去。但此时管你,是出于对你的情和爱,可此时他们的身体已经“力不从心”的很有限了,难道你就不能拿出一份孝心,替他们减轻一些负担去“勤工俭学”吗?
父母生了你、养了你,管你到现在,不是他们在“作孽”,更不是欠你什么,他们是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你,你就这么报答你的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