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听教育怎么办?

我家两个小孩,大的11,小的8岁。因为本人性格原因,不太有威严,都不太服从指令。我一般只能搬救兵,爸爸出马,没有救兵时冷处理,不搭理他,小的一会就过来表忠心了,大的要过两小时才正常,没有特别原则性事情,不服从就不服从了,严重错误得揍




这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了!先了解小孩陪同小孩再慢慢引导小孩!




那你就让他去做就好了,做完之后和他分析他做的这件事的对与错,有哪些好坏。必要时,可以将坏处放大让他知道后果。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大人有时做的也不一定都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能力。




看到了你的提问,我想从问题的解释与矫正两个方面来交流。

第一,从孩子的气质方面讲。

气质是每人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行为方式,是以生活活动中的情绪反应和稳定的行为风格为基础的。大多是由遗传决定的。气质是天生的一种行为反应方式,是除了高矮胖瘦等生理上的差别和智力差别之外的另一种个体差异。

儿童时期的气质就是个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能说一个哭声大的小孩,气质不好,另外一个哭声小的孩子气质好。气质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照顾,不同气质特点会影响亲子关系。

气质的维度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活动水平:在活动时,儿童动作的多少和速度的快慢(吃饭、睡觉、穿衣、洗澡、洗头、剪指甲、游戏、学习)2:节律性:饥饿、睡眠和排泄等生理机能是否规律3:趋/避性: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特点是趋近还是躲避。4:适应能力:儿童对新环境或新刺激的适应过程5:反应阈限:指能够引起儿童注意和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视、听、触、味、嗅、社会觉)6:反应强度:表达情绪反应的能量水平7:心境:指儿童睡醒后几小时内的优势情绪。8:注意力分散度:指儿童的注意力是否容易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9:注意广度和持久性:指儿童从事某种单一活动时稳定注意时间的长短。

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往往并不是要家长们都成为完美无缺的父母,而是希望父母能够正确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且尽量满足孩子在早期环境的丰富刺激、教育、爱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使孩子能够健康顺利地成长。

第二,从感觉寻求的感念讲。

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是对变化的、奇异的、复杂的、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为了获得这些体验情愿承担生理上、社会上、法律上和经济上的风险。

感觉寻求高的儿童,阈值高,需要大量的刺激才能获得足够的感觉。

应对策略是增加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求:荡秋千,跑步等。

感觉寻求低的儿童,阈值低,稍微有点刺激就能满足,表现敏感,可能反应过度。

应对策略:应该让儿童慢慢适应。或者是设计多感觉的活动,分散儿童对此反应过度的注意力。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应该以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综上,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是感觉寻求高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他创设更开放,多样,复杂的环境,这样更能促进他的发展。

喜欢就关注我吧,@带娃ABC。




家长期望孩子说了就听,其实是希望孩子服从自己。

听话应该有两个含义:你听我的,我听你的。

往往彼此倾听得出的结果执行力更好。

“我以前凶吧,态度不好,他不听我理解,可是现在我好好说了,他还是不听。”这是家长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长会走进一个误区,是什么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说,那么一定能到达我的目的:“让你好好听我的话。”

家长的目的就是要:你听我的。

这个想法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间如果这么要求对方:你要听我的,显然会有矛盾,那么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迟早会出现矛盾,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矛盾会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比如在睡觉和吃饭这件事上,大人的期望是,我一叫,你就得赶紧行动,说吃饭了,你就要赶紧把玩具放下,去洗手;说睡觉了,你就得收拾好玩具,赶紧上床躺下;

那么孩子的想法呢?我还没玩够呢,等我玩够了再说啊

所以家长的期望和现实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听话

(2)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一而再而三地尝试

比如说,商场里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贵,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材质没有概念,他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他也没有办法以预判形式是什么样。他没有我们大人的社会概念,比如说碰坏了要赔,赔还要不少钱,而且这个钱赔出去没有回报,是冤枉钱,这些孩子统统没有概念;即使家长跟他说:“不要碰哦,坏了妈妈要陪的”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听,对他来说,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商品呈现出来的漂亮的样子或者功能在实际地吸引他,让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没法听大人的“离得远远的”

给大人的感受就是,这孩子越说越做,不听话

(3)这是孩子一个个性化过程,对说“不”的产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时候孩子说“不”或者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激烈反应,让孩子体会到“不”这个词真的很有力量,那么大的孩子很享受这样的力量感。

比如说今天是规定的穿校服上学的日子,孩子说“我不想穿校服”。家长就着急了,“今天是规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么?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长就哒哒哒,一顿讲道理,目的是要说服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觉到我只要说“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鸡飞狗跳,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他会常常来刺探一下大人

给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真不听话

(4)孩子对“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

比如说,过马路,大人认为过马路就是快步走,谨慎前行,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啊,拐弯的车辆啊,总而言之要小心地尽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听到大人说过马路不要跑,他拉着你的手,一蹦一跳,因为红灯变绿了,大家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让人兴奋啊,我是其中一个很让人开心啊,刚才停着等,现在齐步走,这个很让人激动啊,所以他的动作完全表现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没法理解那些个危险和紧张。

那么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真是越是危险,他就越做危险动作,真是不会听话的熊孩子

(5)大人不倾听孩子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孩子说:“妈妈,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觉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头、玩具或者水桶顶上头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创意,通常家长们没有感受到危险,或者正在忙着的时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烦“唉呀,正忙着呢,没看到吗”于是这样的反应也给孩子做了个榜样,他也学到了,下一次,他也会这样对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饭啦,睡觉啦

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示范,他只感受到当下孩子的行为:怎么叫都不听,真是不听话哦。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审视自己的行为

每次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你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认真地听孩子说话,你有没有敷衍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做“不听话”的榜样?

这个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当孩子叫你们或者跟你们说什么事的时候,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记录下来

然后从现在开始,可以很认真地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里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关掉,然后蹲下来,看看孩子是什么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跟孩子说:“我听到你叫我啦,我现在正在炒菜,吃完饭我们一起玩,好吗?”或者你们可以约个时间,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起交流的,让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个时间去,这个固定时间称之为特殊时光。

(2)给孩子权力和选择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条纱裙子上学,可是天很冷;可以让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门口试一试,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穿;可以这么说:“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打算要穿绒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纱裙子的话,可能会冷,也可能不会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楼下走一走,再来决定穿不穿,好吗?”

当然也可以根据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打算在裙子里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呢,这个由你决定”——当然我们说这个有限选择给出的选项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刚才那个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给出来做为选项,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为选项来提供。

(3)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电饭煲,可以抱着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看一看你是怎样把米和水放进去的,是怎样按键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让他按正确的键。让他体会参与的快乐

等饭好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开一下锅盖,在安全的距离体会一下那个热度,孩子体验过了之后不会轻易去碰热气腾腾的东西。

或者是孩子睡觉前怎么也舍不得玩具,还想玩,可以跟他说:“嗯,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为止,现在是睡觉时间,是你自己收玩具还是妈妈和你一起收?”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让他觉得被关注到。

(4)运用幽默

比如说洗了澡,不及时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围起来,孩子通常很喜欢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很享受光鲁鲁在被子里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跟孩子玩游戏,拿着他的衣服说:“啧,这件衣服是谁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时间

通常我们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让孩子受打扰,就是在他看书,玩玩具的时候不让他在那个场景中被打断。如果刚好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呢?提前一点知会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要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

可以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过来?”

也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啦,你可以准备一下吗?需不需要小闹钟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么按个小闹钟,孩子可以听到闹铃响之后按计划行事。




感谢邀请。

小孩都喜欢赞扬和肯定,为什么一定要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毕竟那么小。家长想锻炼孩子的能力,最好是引导着他去完成,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有成就感。你命令他,对他凶,他不开心自然对着干,大人生气孩子管不好,得不偿失。所以,养娃是件斗智斗勇的事,硬碰硬基本效果不好,即使有也是短效的。推荐你一本书,名字是《正面管教》,里面讲到的“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不惩罚,不娇纵的有效管教孩子,非常有实用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说话不中听!




您好,关于小孩不听教育怎么办吗,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希望以下可以帮助到大家。

随着孩子年龄越大,教育他们就越难,尤其是那些处于叛逆时期的人。因此,儿童的教育应及早,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特点,不容易产生极端心理。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

一、父母应该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尝试不同的想法;第二,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更不要以命令的语气和他们交流;不要向你的孩子说教。这些方法可以缓解叛逆和儿童之间的障碍。相反,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远。叛逆时期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可能以一点粗心把孩子推向深渊。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时间和耐心,让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让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生活!

二、多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一般来说,儿童在叛逆时期有很多不正常的表现。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服从父母,经常和父母做事情;表现得太傲慢;脾气暴躁;或经常觉得自己在长大,父母的管教明显不耐烦,等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意味着你的孩子即将进入叛逆时期。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不要用力触摸,这样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多和老师沟通,多和老师沟通,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们一起走出森林!

三、孩子总是有一些小情绪,一些孩子善于表达,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第一时间分析和给出建议。但是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表达东西,他们需要父母小心,他们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变化。细心的父母可以随时和孩子交流,孩子会逐渐信任他们的父母。父母应该善于把握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充分利用这种信任,相信顽皮的孩子会服从父母。




给他更多的陪伴,多做些引导性的动作和交流,避免暴躁性教育




要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要打骂孩子。教育孩子时,要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然后根据儿童每一阶段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要了解孩子,现在的家长很多还是按照老一辈的教育的观念,让孩子“听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做法,如调皮任性、情绪多变、享乐主义倾向等。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然后根据儿童每一阶段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把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强加灌输给孩子。

2.要陪伴孩子,不管陪伴时间的长短,但是每天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家长在为孩子物质生活努力的同时,不要疏忽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灵性的生物,而教育孩子更要从精神教育方向出发,注重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注。

3.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家庭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成员之间要做到在行为上相互包容,礼貌相待。

4.要严格要求,不能一味迁就对于子女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坚决予以抵制,不能因为爱子女,就什么需要都满足,一味的迁就。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需要有个明确的判断,对于这些不合理、不正确的要求,哪怕孩子要求再强烈,家长也坚决不能予以满足,不能因为爱孩子,而一味姑息、放任孩子错误的做法。




人是朽木不搓不器,人是苦虫不打不成。




原始地址:/kepu/6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