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也酷爱与人下棋。一次他在攻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撤军治疗。关羽决心攻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如此容易,何用柱环?”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只见华佗取出尖刀,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发出滋滋声,在场的人都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若无其事。华佗刮尽骨毒,敷上药,以线缝好伤口。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真乃神人也。”有诗云:棋国大师今几许,神威终古是云长。
我国围棋历史由来已久,第一个有记载的国手是战国初期的弈秋,他可以说是“国手”的鼻祖,在《孟子》中有记载。我们大家熟悉的墨子(墨家的创始人)、鬼谷子(纵横家鼻祖、苏秦张仪的师父)等,也都是下围棋的高手,所以与围棋有关的故事不胜枚举。
一,王积薪
唐玄宗时的棋手。据《西阳杂俎》记载,开元年间,王积薪曾在丞相张说家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和一行和尚下过棋。王积薪自知棋力不差,不久便去投考翰林。果然一战告捷,成为“棋待诏”。以后他就常在宫中陪唐玄宗下棋。王积薪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在棋艺上则刻意求精,勤勉好业。
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王积薪成名后,从不以名家自居,每次外出游玩,身边总带着一个竹筒,里面放着棋子和纸画的棋盘。他常把竹筒系在马车的辕上,途中不管遇见谁,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会下棋,都要下马来对弈一盘。谁要赢了他,还可以享用他款待的一顿佳肴。
据薛用弱《集异记》说:安史之乱,唐玄宗避祸远遁蜀地,王积薪也是队伍中的一员。寓宿荒山孤老人家,夜半,婆媳二人不寐,各居一室,口说成棋,共三十六招止。婆曰媳败九路,媳称臣。王积薪差点石化了,这房东婆媳二人到底是谁啊,下盲棋,还三十六招定乾坤,我还是先晕过去再说吧!
翌日清晨,王积薪特意换了一身新衣裳,拜见了房东老婆婆,想请老婆婆指点一下,这三十六招后面会怎样。婆婆批评他太贪心了,这三十六招传给你,够你在人间无敌了。接着,把三十六招中包涵的各种变化演示给王积薪看。老王聪明,基本过目不忘。但正为棋局之玄妙变化陶醉时,山中这几座茅草屋和婆媳二人瞬间消失不见。
他把围棋的基本战略方针,浓缩为四十个字的《围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二,过百龄
名文年,明末清初棋手,无锡人。十一岁解弈,与人对局无对手,名噪江南。长大后与前辈国手林符卿激战百余局,占有优势。以后数十年间,天下论弈者咸推伯龄为宗,奉为国手。
过百龄熟悉当时流传棋式,所著《四子谱》以让四子为重点,参考古谱,有所创新。周览予:名嘉锡,明末清初棋手,浙江嘉兴人。幼年学棋,棋艺渐至妙境。后与前辈国手年已古稀之过百龄对局,多胜。越数年,与名手十余人会于杭州,时人以其名高,由诸名手轮番挑战他应付自如。
周览予又与当时国手安徽二虎周东侯和汪汉年角逐,亦占优势。其人棋艺虽高,但为人谦虚,棋风绵密细腻,以柔制刚.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人。据《兼山堂弈谱》和《弈雅堂文集》记载,他生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黄龙士家座落在离泰县几十里的姜堰镇。他自幼学棋,乡里无敌手,十六岁即达到国手水平。他同久负盛名的老一辈国手盛在友对阵,锐气逼人,七战七捷。一时诸多名手,对他无不折服。棋界予以评价。
吕书艄公夸将他犹如“淮阴用兵,战无不胜。”王彦侗称赞说:“国初(指清代初期)以弈名家者,自过百龄而后,群贤蔚起,竞相争雄,迨黄龙士出一切俯视之,神手技矣。”李汝珍赞美道:“自黄月天出,异想天开,别开生面,极尽心思之巧,遂开一代之盛。”邓元鏸推崇说:“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至今日本棋界仍然钦佩他的高超棋艺。黄龙士对局轻灵多变,思路浑元,局面开阔,气魄雄大。
三,徐星友
名远,钱塘人,书法绘画都很好,尤其擅长围棋,据说徐星友学棋时间较晚,最初是从师黄龙士,人说名师出高徒,上徐星友专心致志,刻苦用功,所以棋艺进步很快。
当他达到和黄龙士相差二子的程度时,黄龙士仍以三子相让与徐星友下了十局棋。因为多让了一子,先生要重展昔日之雄风已很困难了。这十局棋下得异常激烈,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血泪篇”。这十局棋之后,徐星友棋艺猛进,终于达到了与先生齐名的水平。
徐星友在棋坛上大约风云了四十余年,康熙末期,徐星友在京遇到新星程兰如,这回是徐星友自己落入周东侯当年的境地,成了程兰如手下败将。徐星友自知大势已去,从此隐归故乡,开始他的著作生涯。汪汉年:安徽。清顺治年间,“汉年与周东侯遇于广陵,争胜负十余局,一时名噪,遂分秦晋。”据《眉山墅隐·跋》引录程兰如的话说:“汉年天分高,用意曲其精微奥妙。
”汪汉年的著作,有《眉山墅隐》一卷,这是我国古代棋艺家编选时局谱中少偏见的典范。徐星友曾说:“季心雪《弈墨》、(周)东侯《弈悟》、(盛)大有《弈府阳秋》,皆抑人扬己,各有存私。此谱(指《眉山墅隐》)随弈随梓(出版),一秉至公。它如《不古编》有篡改之弊,《弈慧》《弈涂》《弈遇》之类,更不足道。《眉山(墅隐)》一谱,虽不无利钝,然大方正派,无纤巧之习,固当做视诸谱也。”
结语:
方寸棋盘、黑白双子,是大千世界的阴阳化生,中国围棋的历史嬗变,沉淀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棋道精神,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时代的价值。而由此展开的故事和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一生,博弈不仅仅在一方棋盘之上,更在于每个人的人生博弈上。
围棋的起源
围棋起源于什么时候?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根据战国末年《世本》的记载,提到“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也就是说尧发明了围棋,他的儿子丹朱擅长下围棋。
晋朝张华的《博物志》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舜因为他的儿子不聪明,所以发明围棋教导他。
显然,这两种说法都只是传说,事实上围棋的发明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围棋的起源非常早,即使不是五帝时期,至少也是战国时期。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围棋的有趣故事。
谢安下围棋
公元383年冬天,前秦天王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进攻晋朝,所有人都十分惊慌,但是主帅谢安却十分平静。
他的侄子谢玄问他怎么办,谢安说已经有安排了,然后就不再说话。
谢玄见状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派了一个叫张玄的人去问,谢安也没有回复张玄,只是叫手下人去山间别墅聚会。
谢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被谢安拉着去下围棋了,谢玄将别墅作为赌注,两人开始下棋。
谢玄平时都是赢得多,但是这次由于心里紧张,因此反而输了。
谢安赢了后把别墅送给了外甥羊昙,一直到晚上才回去进行军事部署。
看到谢安临危不惧,民心和军心都被稳定了下来,最终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队。
当前方的捷报传给谢安的时候,这时候谢安又在和客人下棋,脸色十分平淡,客人问是什么事情,谢安淡淡的说道:“孩子们已经击败了敌人。”
但实际上谢安内心十分高兴,下完棋后,谢安往内庭走,在过门槛时竟然没有发现脚上穿的木屐齿碰折了。
这就是谢安作为一代名臣的风度。
梁武帝下围棋
南梁时有一位高僧,人们称他为磕头师,由于梁武帝信佛,因此很尊重这位高僧。
有一天,梁武帝派使者去请这位高僧,高僧来了后在外面等待,使者进去告诉梁武帝人带来了,梁武帝也没有注意到使者进来了,只顾着下围棋。
突然,梁武帝说了一句“杀”,使者听了马上去把高僧杀了。
梁武帝下完棋,出来问使者高僧在哪里,使者说已经按照吩咐杀了,梁武帝莫名其妙,于是使者把刚才梁武帝的话说了一遍,梁武帝这时才感到后悔。
裴寂下围棋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世民也权父亲李渊起兵反隋。
李渊十分犹豫,李世民见李渊不愿意起兵,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没有用,于是想让一个叫裴寂的人去劝李渊。
但是怎么样才能跟裴寂拉上关系呢?李世民想了想,拿出数百万钱财,交给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在赌博时故意输给裴寂,其中有一项赌博就是下围棋。
终于,李世民和裴寂拉上了关系,裴寂知道是李世民故意找人输给他后十分高兴,他很快就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最后成功劝李渊起兵。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将其称之为“弈”,下围棋则叫做“对弈”。
隋唐时,万国来朝,这种游戏传入周边邻国,之后又传入了欧美国家,现如今东亚文化圈(中、日、韩、朝)仍流行着这类游戏。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中日韩三分天下,但现如今日本已经远远掉队,只剩下中韩争霸,而且中国棋手排名占很大优势(排名前20的棋手有17名是中国人)。
今天说的是“大唐第一国手”王积薪的故事
王积薪是唐玄宗时期的棋手,进宫之前,他曾住在当时的宰相张说家中,这段时间经常与僧人对弈,棋技逐渐精湛起来,便想通过自身棋艺来谋求一官半职。果真不负自己的期望,王积薪成为了一名“旗待诏”。(这是唐玄宗时期特有的官职,早前也有此名称,但不设官职,候命于翰林院,随时等待皇帝召见)
虽然官职品阶不高,但好在可以经常和皇帝见面,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王积薪凭此获得了玄宗大量赏赐。后来安禄山造反,玄宗落难逃往四川,王积薪也跟着去了四川,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他旅居四川的时候。
因为当时跟随玄宗的朝臣太多,驿馆住不下太多人,所以王积薪只能自找住处,最终落脚在一间小旅馆。
夜深时分,王积薪听到一屋中儿媳对另一屋的婆婆说:“如此美好的夜晚不能浪费掉,咱们婆媳俩下盘围棋怎么样?”婆婆同意了媳妇请求。王积薪觉得十分奇怪:屋里没有点灯照明,婆媳又分居两屋,她们是怎么下的围棋呢?
于是他将耳朵贴于地面静听,才发现二人下的的是盲棋,只报落子位置,不会用到棋盘和棋子。王积薪暗自记下了二人落子顺序,第二天一早便在棋盘上复原昨日棋局。从二人对弈过程来看,二人对围棋的理解都远超自己,王积薪想到自己常以“第一国手”自诩,顿时感到汗颜。他明白了“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对待围棋更加谦虚谨慎,经过不断终成一代旗圣。
传闻王积薪在蜀中遇到多位仙人,并与之对弈,经过不断的实战,王的棋艺逐渐走向巅峰。
上述就是有名的“王积薪闻棋”的故事,这个故事记录于唐·李肇的《国史补》,原文如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