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得看你考研的目的性强不强
如果,只是想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更高的追求
并且觉得就这所学校满足自己心中的渴望
而不是一门心思的想只有读研才是自己出路的
可以坚持努力一下
但如果是只是专注考研,只想通过考研这条路径去实现自己
那最好是选择止损呢
一战,并且觉得自己复习的不错的,死磕,二战求稳就算了吧,换学校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损失,哪来的损失?
随着推免生力度加大,考验录取名额会越来越少,但考研的人数将越来越多。
年轻就是资本,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看你复习的程度,备考是否充分。如果你准备充分,基础扎实,可以选择冲一冲,否则建议及时止损,换一所学校。
其实考研的初试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国家政策决定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差不多,考试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所以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的话可以换一个相对易考的学校,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可以搏一搏。
如果你想换一种读硕士的方式,可以考虑BCC国际教育集团的“TSC赴美汉语教师”项目,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读教育学硕士的同时,在当地公/私立中小学教汉语,毕业时同时颁发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和美国教师资格证。教汉语每个月可享受一定金额的补助,两年累计可获得不低于3万美金的实习补助。留学期间还享受美国医疗保险。
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会选择在这里发出问题,你非常纠结。但是,说心里话,我不是你,对你不了解,我也无法帮你做这样的决定。唯一想说的是如果按照我的性格,如果202。年没有大的变化,还有时间可以重来的话,我会选择死磕到底。
不管是哪一年的考研学生必须将考研的前期工作做好,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很好的处理,那么将直接影响后面的考研复习效果,甚至可以决定自己考研的成败,因此每一个考研学生都要在这一段时间将这个做到极致,以保证自己的考研整体复习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为考研复习准备一个好的开始。
而这些工作中必然会包括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这是一个很严肃多的问题,不仅仅要考虑院校每年的考研录取情况,还要科学的分析自己考研复习的效果等等方面,然后综合各种因素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但是这期间我们只能够找到高校的前几年的考研大数据,也只能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来分析自己今年的考研情况,所以往往到最后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于是就有很多的考研学生发现目标院校公布招生简介,很多专业都相对之前严重缩招,那么这时的我们是应该死磕还是及时止损呢?
其实,当我们看到目标院校的考研减价时,我们的考研复习已经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一半的路程,马上就要进入强化期了,这时候目标院校缩招,这却是对我们是一个很不利的消息,但是这却无法解决,绝对不能因为院校缩招而放弃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选择报考其他院校,毕竟每个院校的考题特点不同,毕竟每个院校的参考书目不同,这就导致我们只能是要求自己更加的追求复习效果,更加的努力,以保证顺利进入复试。
此外,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有的高校时缩招,有的高校时临时换了参考书目等等,这些情况对于所有的考研学生来说是最不想看到的,所以对此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高校的政策有怎样的新变化,但是我们的复习节奏和复习效果不要因此而受到影响,因为报考这所高校的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遭遇,这时就要看谁能够以高校的复习状态坚持到最后了。
当然,或许你会觉得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吗?可是如果你换一所高校,那么你的难度是不是也会增加?这不是由高校的考研难度所决定,而是由当下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精力所造成的难度,一旦换学校这很大程度上我们之前的专业课复习效果将会付之东流,所以一定不要武断的换目标院校。
总之,考研复习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管怎样作为考研学生的我们,只要保持自己的复习效率就可以了,这是破解所欲对我们不利消息的最佳武器,也是我们考研成功的保证,至于高校的招生政策的变化,只会有小的调整绝对不会有质的变化。
招生简章出来了,突然发现目标院校缩招严重,只留个位数的名额留给统考生。招收人数在10人以下,立刻换学校及时止损。神仙打架,不要凑热闹!
招生简章出来之后,每年都有个别学校的一些专业出现大比例的缩招,只招1人,甚至,不再招收统考生。针对这种情况果断放弃报考。如果只录取一人,哪怕你考初试第1名也不一定能被录取,风险太大。你能保证初试复试都是第1名吗?你是985/211的学生吗?如果遇见本校的学生,你有什么绝对优势吗?对于招生人数在10位以下的专业,也不要去报,那基本上就是神仙打架,谁愿意去争谁去争,咱不要去冒这个的风险。
只有个位数的招生名额也是有原因的,在高校招收人数只有个位数是非常反常的,一个课题组最少也有3~5位导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把招收名额留给了保研的学生,计划招收20人,招18个保研学生,留出2个名额给统考生。这意思就是学校压根儿没打算招统考生。之所以放出一两个名额是为了程序合规,你看我不是不招人,只是招的少,你们谁愿意报谁报,言外之意有没有这一两个人都没关系,专业课再压压分,最后一个都不录,从985的落榜生中调剂2人,谁有意见!
尤其是双非的学生,千万不要报这种学校,因为你如果没考上连调剂都没有机会。985的学生没有考上还可以往211调剂,但是双非的学校想要调剂真的是太难了。
就我本人和同学当初的经历做回答。
当初我报名的是一所985高校,一心想能够进入985高校,改变自己本科是一所双非的学历。我的心路历程是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暑假结束时有点慌,到最后考前没底,就因为数学没有学好,所以初试结果出后,就没有被录取,这时真是怨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报考一个简单点的211高校,看着自己的同学当初报的低的,都被录取到211、或者一流专业大学,自己却面临调剂,真的很恨自己。
然后我的一个同学,最开始志向报考浙大,就在暑假快要结束时,他决定改变志愿,改到了华东师范,最后成功了录取。
我想说自己和朋友的经历就是说,选择志愿是很重要的,临时更换志愿也是常有的事,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复习状况,院校招生情况,适当的进行志愿的调整,没有必要去争抢那几个名额,还是去报考录取名额多的学校比较保险。
在转换目标时,之前的复习也不是毫无用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然后报考跟之前复习的科目相同或者相近的学校,这样就可以不用重新复习专业课,最大程度的利用时间。
如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感谢!@大学电商人
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考研预报名已经结束,很多考生已经通过预报名选择了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也选了报考点。不过,在10月10号正式报名后考生还是可以重新报名,选择新的学校和专业,生成新的报名号,以缴费确认时的报名号为准,没有确认的报名号自然作废,有些考生填写信息时不小心填错了问怎么办,重新报名生成新的报名号,以新的报名号为准即可,如果以前的报名号已经交了费,如果没有确认费用会退回的。
所以,如果目标院校招生计划有调整,即使已经预报名,在正式报名时仍然可以重新选择,那么,如果目标院校招生名额大幅缩招,只有个位数,是继续死磕原学校还是及时止损换学校呢?
叶秋完全能想象招生名额大幅缩减对考生的冲击力,有的考生估计直接崩溃了,考研的整个节奏被完全打乱了,能缩减到个位数说明以前统招生的名额就不会太多,可能也就10来个,现在一下子可能只有两个,或者三四个,难度大幅增加,到底何去何从,确实十分纠结!
一方面,现在满打满算离考研也就两个多月时间了,再换学校的话太仓促。因为正常来说,现在在目标院校的各种情况都比较了解了,专业课也复习到一定程度了,有心的同学应该在各学校的考研群中拿到了专业课历年题,也从学长那里打听到了部分出题特点,很可能目标院校的目标导师都选好了,如果贸然换一个新学校报考,很可能要从头开始,这个代价确实很大。
另一方面,如果和目标院校同档次的学校招生名额没变,或者说招生名额比较多,换过去的话很可能有更高的录取概率。毕竟,专业课的内容就是那些,换目标院校的话只需要找到历年真题好好研究一番,说不定考试重点正好自己非常擅长,岂不美哉!但另一个很可能的结果是因为不同学校的考察重点相差很大,考察形式也相差很大,新的学校的考察内容自己完全不适应,短时间内很难突破。
所以,究竟需不需要换学校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如果目标院校难度太大,而同档次的学校专业课历年题自己做起来并没有多费劲(有的考生可能准备比较充分,会加好多学校的考研交流群,能搞到很多学校的历年题,报考之前可能有几个目标院校),这个时候可以果断换学校,毕竟,考同档次的学校,内容自己都比较适应,而难度却相差很大,当然选一个更容易考上的学校!
如果只准备了一所学校,新学校的历年题自己做起来很不适用,那还是死磕原学校吧,虽然统招名额只有个位数,但好好复习,说不定你就是个位数里的一员。
不过,不管是换学校还是不换,一定要尽快作出决定!叶秋的建议是:除非临时换的学校考试内容确实非常适合自己,最好还是不要换学校!因为,随后这两个月正是冲刺期,对提高最后的成绩非常重要,不要因为换学校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要更改了,抓紧时间复习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