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宿山寺》哪句话可以看出写的是夜晚的景色?

第二句诗。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第一句直言高,夸张手法;第二句侧面烘托其高,群星闪耀,伸手可摘。奇妙的夜空令人遐想,高声说话是否会惊扰了天上仙人?真是奇思妙想!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李白夜袭山寺的夸张写景诗、从手可摘星辰看出李白站在高高的古寺上、观望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好像伸手就能拿到一样证实是夜晚无疑。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李白的一首诗,入选过小学语文课本。

全诗如下: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按楼主的提问,这首诗那一句可以看出是写夜晚的景色的?其实,大家可以看题目就清楚。题目:夜宿山寺。夜宿,说的很明白,李白夜晚在山寺里过夜。那么整首诗所写的情况,就是他在晚上所看到的景色。

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危”,或者有人说,为什么不用“高”?咱们可以来还原一下具体的情况。寺是山寺,建在山上的,本身就有高度;楼又在山寺之上,自然更高。这么一来,李白说这座楼“高百尺”,虽有夸张,却也不过分。就看它的坐标点是什么了。之所以用“危”不用“高”,除了下面已有“高”字而诗中不宜出现重复字这个原因之外,“危”字强调的不仅是楼的高,而更在于人的心理感受。用大白话说,大晚上的,你去山上的寺庙里,并且还爬上了一座高楼,那会是什么感受呢?就是“危”!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这一句就确实在说楼的高。高到什么程度?高到只要伸出手去,就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送给心上人啦!能不高嘛!楼主,你看这句,也是在写夜晚嘛。什么时候会出现星星,星星不几乎都是在晚上的时候才有吗?(天稍微亮的时候也还有,但我们再结合题目就能明白,李白这时候肯定是在晚上啦)

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就是李白的夸张啦,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他就喜欢夸张。喜欢天啊、星星月亮啊、神仙啊这些字词。李白就说,他都不敢大声说话啦,连大气都不敢出!因为他怕被天上的神仙听见会笑话自己呢!咱们看,这两句和第一句的“危”,它是有呼应关系的。前面说“危”字强调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后这两句就是例子。那是因为心里觉得新奇,惊讶,紧张等等。

我是小阿蛮,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李白《夜宿山寺》中,描写夜晚的句子是:手可摘星辰。

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夜宿山寺》这首诗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山寺的高和夜晚的静写得非常逼真,使人身临其境。


“手可摘星辰”可以看出是写夜晚的景物。


《夜宿山寺》首先从题目就体现了是夜间,作者李白,夜间住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在高高的楼上,(试问,在唐代寺院里除了佛塔,还有那么高的楼)用手就可以摘下星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学学过的,朗朗上口,至今还记的。


夜半钟声到客船。


因为满天星斗,只有夜晚可见吧。

诗仙李白的《夜宿山寺》,整篇未见一个“夜”字。原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巅寺庙,神仙居所也。我们知道,无论是佛寺还是道观,都喜欢远离尘世,建在那大山之中。一则鸟语花香;二则空气清新;三则没有那么多的闲杂人等。不过,最牛的,要算是把寺庙建在山巅之上了。

高山之巅,往往被称为云顶。如果,穿过纷纷渺渺的云雾,再拔起一座百尺高楼,又如何呢?别的不说,楼上的人的感觉,一定是赛神仙啦。由于空气清新,绝少PM2.5,视野也一定比平时清晰了许多。当然,也只有在晴朗的夜空,那满天的星斗,才眨眼睛吧。

从追星到摘星,是从凡人到仙人的蜕变。此时,大概不必像平时那样,费劲地仰望星空了吧。可以想见,白衣长髯的李太白,一手抚栏,另一手摘星,可谓喜不自禁也。不过且慢,在醉意阑珊之余,勿要鼓噪,因为恐惊天上人呀。

李白号称是太白金星转世。另外,他的咏月的诗篇也有不少,比如这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那么问题来了,身处危楼之上的李白,除了满目星斗,他还能否看见月亮呢?如果能够看到,今晚,他怎么只字不提月亮的事呢?估计,那天晚上,天上没有月亮。

这里面,有一些科学的道理。因为,在某种程度之上,月亮和星星是不可兼得的。往往,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难以发现月亮。所以,在月亮挂在天边的时候,一般也就别想着摘星啦。

当然,并不是说两者相克。比如,在晴朗的天气环境之下,我们是可以清晰地看见,月亮和星星一起挂在天上的。只是,由于月亮太亮了,它那皎洁的月光,会把附近的星星的闪亮掩盖掉的。

按照现代天文学的解释,月亮会导致天上的星星的数量大幅减少。一般来说,会减少2个星等。也就是说,如果有月亮,李太白就只能看到平时的十分之一的星斗啦。另一位大诗人曹操,不是说过“月明星稀”嘛,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就算是看不见月亮,估计李白也应该不会遗憾。因为,李白是道家中人。他一定知道,稍许的缺憾,何尝不是适度的完满呢?

静夜繁星,独上危楼,唯恐惊扰了天人的清梦。窃喜之余,还欲他求?


从题目上就点出了夜晚住宿在山上的古寺里,第二句摘星辰也只有在夜晚,第四句恐惊天上人,也只有在夜晚的睡梦中高声语才能惊醒。


《夜宿山寺》是诗仙李白(701年——762年)在漫游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在61年的生命旅程中,可以说,李白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或者说是在漂泊。他从5岁开始读书,读书10年后,从15岁又开始学习剑术,到724年,23岁的李白,完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于是,在这一年,他挎着宝剑,从故乡四川江油出发,准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启了自己的漫游生活。

李白的漫游生活止于742年,这年底他有幸进入长安翰林院做了唐玄宗的御用文人。

然而,由于性格所致,李白在翰林院工作到744年,就不得不辞去工作,从此,踏上了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的生活更加艰难,甚至到了依靠朋友接济才能度日的地步。

从724年到742年这段时间,毫无疑问是李白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日子,他游遍了大部分名山大川,领略了许多美景,增长了许多见识和阅历,当然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生活上的富足,再加上此时的李白正年轻,意气风发,身上自有许多壮志豪情,他把这些壮志豪情完全体现在自己的诗歌里了。

《夜宿山寺》创作年代大约在730年,当时,李白漫游到湖北黄梅县,夜晚留宿在蔡山寺,登高远眺,看到了美丽的夜景,触景生情,就写出了这首五言绝句。

全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很显然,从第二句“手可摘星辰”完全能看出,这首诗是在描写夜景。在自然状态下,因为白天阳光太强,把星星的光芒给遮掩了,到了夜晚,由于地球自转到太阳的背面,人们看不到阳光,星光自然就出现了。

这首诗想象力十分丰富,表现手法夸张奇特,并且,炼字艺术极高,每一句里都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关键字,升华了诗句的张力。

第一句“危楼高百尺”里,“危”字用得相当巧妙,并不是指寺庙的楼宇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楼,而是指楼宇太高了,高耸入云,以至于人站上去会产生恐高症,心理上感到害怕。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里“摘”字很神奇,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星,进一步突出了楼宇的高大和挺拔,达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

第三局“不敢高声语”里的“语”字看似用得平常随意,实则非常细心,在万籁俱静时,任何轻微的声音都会打破安静的环境。

第三局“恐惊天上人”里,楼宇太高了,站在楼宇上,跟天上的神仙做了邻居,在楼上做任何事,都会惊动天上的神仙,其中,“惊”字用得很巧妙,从侧面凸显了楼宇的高大,也委婉地表达了古人庙宇建造水平的高超。

这首诗借助大胆的想象力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层层递进,把楼宇高耸、峻峭、奇崛的气势刻画得淋漓尽致,既赞美了景物——楼宇,又从侧面赞美了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建筑水平。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夜宿寒山寺》的诗。我认为全诗虽然没有写出夜景,但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已把夜表露的很清楚了。因为,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用前两句形容山寺的高,后两句才是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说明夜的安静。


答:诗仙李白的《夜宿山寺》全文: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中“手可摘星辰”描写夜晚的景色。


诗仙李白写的《夜宿山寺》用短短的20字,运用极其夸张和大胆想象的手法,描写了寺庙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技术的惊叹和对神仙般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与他所写的巜夜静思》和《独坐敬亭山》一样有一曲同工之妙。首句:危楼高百尺,百尺高的楼宇,就是在当下也算得上高楼了,按照现在的住房建筑层高的要求,百尺高应该是12层高的电梯楼房了,百尺高楼又建在山顶上,这山海拔应该不低,很自然的为第二句,手可摘星辰,作了最好的铺垫,紧接着第三句,不敢高声语,为何不敢高声语呢,第四句作了回答,恐惊天上人,你看狂放不羁的李白也有敬畏之心,大胆到天子呼来不上舟,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确对天上人产生了如此大的敬畏,恐怕他是相信天上是有人住的,既然手可摘星辰,那么离天人住的地方已经很近了,连大声说话都能够听到,如此一来惊扰了天上人,不知会带来什么样后果是未知的,所以还是不惊扰为好。

总之,李白《夜宿山寺》这首五言诗以大胆夸张的手法,首尾相连,丝丝入扣,读起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很容易理解,一、三、四句都极富想象力,只有第三句稍显循规蹈矩一点。夜宿山寺在诗中虽无夜字,但一句手可摘星辰,把山寺静谧的夜晚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一)


原始地址:/redian/4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