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记》在西汉是禁书,到晋朝才流行起来?
作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写,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也就是历史最初记载的《太史公书》,它一共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从上古时期的黄帝时代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
司马迁在写这部史作的时候处境是十分的悲惨。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是,在长安做太史令,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迁从小就通习古文,后来游历天下。
在旅途中司马迁就会四处搜集来自当地的古闻史料,去跟百姓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后来司马迁又跟随孔安国和董仲舒二人学习,所以他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
后来父亲去世,司马迁从父亲那继任了太史令一职,并把父亲编撰历史的遗愿当做自己的人生志向。
不幸的是,在李陵自请五千兵马出击匈奴,战败被俘后,司马迁为李陵说清认为李陵上有父母,又忠君爱国,投降不是他所愿,实在是无奈之举,汉武帝听后十分生气,将司马迁打入天牢,还处以宫刑这一残忍的刑罚。
司马迁在饱受屈辱后,忍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倍痛苦,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到了创作之中。
根据当时流传的书籍以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经历了十四年之后,完成了《史记》这部著作。给世人留下来一大笔知识财富。
《史记》成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完整的版本一直是不准流传出来的,甚至连皇帝的亲属都难得一见。据《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
(东平王)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日:“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子。
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
意思就是说,在西汉的时候,皇帝的叔父,东平王上书请求阅读诸子书和《史记》,但是大将军王凤说到,诸子书有的违反经术,非难圣人,有的说鬼神,信鬼怪。
《太史公书》中有战国纵横家权诈欺骗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险要之地,都不宜放在诸王处。不能给。皇帝也接受了这个意见,没有将《史记》给他们看。从这段史记中也可以看出西汉当时的统治者并不认同《史记》的存在。
在西汉时期为什么将《史记》当作禁书呢?
《史记》不是一个为尊者讳的作品,哪个做的不行,司马迁照样在书里骂。《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有记载:
“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在永平十七年,汉明帝召见班固等人,非要让他们指出司马迁书里的错误,于是班固回答:司马迁错就错在“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绝也”这句话。
汉明帝很满意,于是就诏令天下,说司马迁怀恨汉武帝,微文刺讥啊,不是一个好臣子,让《史记》加上了“诽谤朝廷之书”的恶名。
每次提到太史公司马迁这个人物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替他惋惜,感觉汉武帝对他太残忍了,只不过说个公道话而已,却差点搭上一条命!
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嫁给了杨敞,就是那个在汉昭帝时期,当了宰相的杨敞。后来,此女生了杨忠和杨恽两个儿子。尤其是小儿子杨恽,好像继承了司马迁的脾气秉性,生来就好学且公正无私。
司马迁死后,司马英思念父亲的时候,就把珍藏起来的《史记》拿出来睹物思人。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她又常常给他们念《史记》上写的内容。杨恽着迷于《史记》中的故事,爱不释手,经常主动找母亲要这本书来看。即使成年了,杨恽看《史记》的习惯也没有改变,而且每次看完,他都会热泪盈眶,为外公感到叹息。
杨恽从小就很有名气,为人正直无私。杨恽的生母司马英早逝,父亲杨敞后来又娶回来一个续弦,杨恽把后母当做亲生母亲般侍奉。后母没有儿子,临死前留下遗嘱,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交给杨恽继承。
杨恽轻财好义,并没有独占这笔巨款,而是把这笔财产分给了后母的亲戚们。后来,杨敞去世,也留给杨恽一笔遗产,杨恽也经常把这些钱用来救济亲戚们。
当了官以后,杨恽更是铁面无私,见到有犯罪的官员,不管他是谁,他都要举报揭发。他的父亲生前和大司马霍光交好,但是霍光的儿子却要谋反,最后杨恽就告发了他。汉宣帝为了奖励杨恽,就把杨恽封为平通侯。
杨恽和司马迁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他看出汉宣帝是一位中兴之主,看到朝政清明,就想起了他的外祖父,要是外祖父也生活在这个时代该有多好。
杨恽上书给汉宣帝,将外祖父所著《史记》一事告诉了汉宣帝,并提出自己愿意献出《史记》,使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汉宣帝会答应杨恽,把《史记》公之于众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却经历了种种风浪,就连大司马霍光也不能完全说是他的对手,这样精明的皇帝,难道看不出来《史记》将是一本多么重要的著作吗?
在文化方面,汉宣帝做的还有很多。比如自汉武帝时代以来,汉朝尊崇儒家学说,但是大家对于儒学的理解有偏差,于是汉宣帝时期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儒家经学会议,汉宣帝亲临讨论现场,看着大家激烈的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汉宣帝的这一举措,加强了思想统一。
因为史记是当代史,以后的历史都是当代写前朝了
史记是唯一一部基本真实记载当代历史的书籍,不畏强权,针砭时弊,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
自古都有明史明智,已然发生的事件,后人了解真相之后,环境、地位等不一样,观点、立场就不一样,禁在于通过强制手段阻止思维活跃,对统治者而言,控制思想会更有利于管控民众!
史记在唐和以后重视起來
愚以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项羽本纪》。从古至今,任何当权者都不会或者说不愿意让自己的对手……
《史记》在历史上其实毁誉参半,一部分人说它是“奇书”,另一部分人说它是“谤书”,以至于,在《史记》刚刚诞生三百多年里,当时的人对《史记》并不认可,导致《史记》几乎成为一本“禁书”。
司马迁写成《史记》之后,其中一个版本上被收藏在了皇家图书馆(秘府),另一个版本被司马迁的女儿、女婿收藏,但是后者最终也被收藏在秘府中。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外公布了一部分《史记》,但在西汉时期,完整的《史记》版本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朝廷垄断收藏,秘不示人,甚至连皇帝也难得一见。
两汉时期,似乎只有篡汉自立王莽对《史记》有那么一点好感。根据《汉书·司马迁传》记载:“王莽篡汉立朝时,求封迁,为史通子。”王莽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了司马迁的后人,并加封爵位“史通子”,可见王莽对《史记》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王莽这么做,并不是为司马迁翻案,而是他看中了《史记》中有一些东西是批判西汉政治的,而王莽也可以拿这些东西来攻击汉朝。也就是说,王莽对《史记》的认识与班彪父子是一样的,只是反其道而行罢了。结果,王莽倒台,东汉建立之后,局面便又完全颠倒过来了,王莽推崇的东西,东汉当然就打压,因为《史记》曾经被王莽利用过,所以当时的东汉皇帝看这部书就更加不顺眼了。
西汉成帝时期,皇帝的叔父、东平思王刘宇想要看一看诸子书和《史记》,成帝询问大将军王凤的意见,王凤说:“诸子书并不是谬圣人,不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而《史记》里有不少权谋变诈,还记载了天文、地理、灾异等这些知识只能由朝廷掌握。所以,这两本书都不能让诸侯王看,以免他们有造反之意。”后来,汉成帝拒绝了东平王的请求,理由是:儒家思想已经包含了所有思想,没必要再研读其它书籍,读多了反而会让思想禁锢。这段史实说明,西汉中后期,朝廷已经将《史记》完全排斥在正统思想之外,认为《史记》完全偏离了儒家思想、充满了纵横权谋,并且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是这样的看法,在两汉知识界,竟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题主好,史记从开始被列为禁书,到后来流行,经历了一个过程。
首先西汉成帝时,皇帝的叔父、东平思王刘宇申请阅读诸子书和《史记》,成帝询问大将军王凤的意见,王凤说:“诸子书非谬圣人,不合儒家经典之义;《史记》里有不少权谋变诈,还记载了天文、地理、灾异等只应由朝廷掌握的知识。因此,这两种书都不宜赐给诸侯王,以免把他们教坏。”于是,汉成帝便把这本书雪藏起来,理由是:儒家经典的内容已经无所不包,没必要再读其他书了啊,读多了反倒会远离正统之道。
这段史实说明,西汉后期,朝廷已将《史记》完全排斥在正统思想之外,认为它是一部偏离儒家经典、充满纵横权谋,并且会把人教坏的不良读物。这样的看法,在两汉知识界,也引起了广泛共鸣。
直到东汉末年,《史记》仍然承担着“谤书”的骂名。
晋代开始,并没有特别流行,而是有人从简约的角度夸奖《史记》。张辅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晋书·张辅传》)这些评价虽然不错,但在今天看来,却还远不足以反映出《史记》的特殊地位,因为得到类似评价的史书并不止《史记》一家。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南朝刘勰说“陈寿三志,文质辨恰。”(《文心雕龙·史传》)华峤所撰《后汉书》在西晋也颇受好评,时人以为“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晋书·华峤传》)至于说到简约,那也不是《史记》独有的,如“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文心雕龙·史传》)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干宝传》)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把《史记》看得很特殊。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以上见解有不同之处欢迎评论
在陕西韩城有两个姓氏的人自古以来就不通婚,这两个姓氏就是——冯、同。为什么不通婚呢?这还得从司马迁说起。
司马迁本是司马炎的儿子,司马炎是汉朝的太史令,就是一个记录历史的小官员,司马迁从小受家庭影响,好学上进,年轻的时候去过祖国的很多地方,饱览了壮美河山。
还对很多古代传说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样的游学,司马迁的学识大为提高,他的眼界也进一步开阔,对宇宙人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后来司马迁就子承父业成了汉朝的太史令,当时他的父亲正在编写一部通史,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于是这项工作就历史性的落在了司马迁的肩上。
司马迁就下定决心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这不史书的编写工作中,结果这时候李陵败降的事情传到了朝中,朝中大臣纷纷谴责李陵,司马迁觉得不公平,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
李陵败降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召见李陵要求他给贰师将军李广利做后勤保障。李陵说,我统帅的士兵都是力能搏虎,射必中的的勇士,做后勤太委屈了,希望做先锋。
汉武帝说我没有骑兵可以支援你了。李陵说,我用我手下的5000步兵就可以以少胜多。汉武帝很受感动,派路博德给李陵做后援。
路博德也是个和李陵一样想法的人,不愿做后勤,于是给汉武帝上书谏阻出兵,汉武帝大怒,误以为是李陵反悔了,立即下令李陵出击,并上报行程和他与路博德的对话。李陵只能照办。
李陵的五千人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3万骑兵包围,后来匈奴的军队达到8万。经过一番苦战消灭了匈奴大量有生力量,匈奴单于很害怕,但是又不甘心,如果让李陵突围而出,那就再也没脸指挥军队了。
恰在此时一个叫管敢的军侯投降了单于,匈奴得知李陵只有800人可以战斗了,负伤三处的乘车,负伤两处的驾车,负伤一处的战斗,于是单于发起了对李陵的猛攻,最终李陵力竭投降。
汉武帝得到的消息是李陵投降匈奴,还为匈奴练兵,大怒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这时候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汉武帝被判死刑。
为了修成史记,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忍辱负重下蚕室、受腐刑。之后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鲁迅称这部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两个儿子为了能够正常生活下去,就改换了姓氏,一个改为同,一个改为冯,这两个家族从不通婚。
司马迁的身体受到了摧残,精神更是遭到了残酷的打击,人格遭到了巨大的侮辱,这一切都是汉武帝造成的,于是司马迁就把满腔的仇恨,化作那史书中得一个个文字,把汉朝以及之前的历朝历代的皇帝的丑恶面目刻画下来,留给后人看。
于是乎汉武帝的一些劣迹也都被记录在案了,这是司马迁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仇人的报复,所以这些文字对汉武帝来说就是黑材料,哪里能允许这样的书籍流行,所以加以禁止。
另外司马迁还为那些封建统治者恨之入骨的农民起义领袖立传,这是封建统治者千方百计要消灭的人怎么能立传,他们的事迹怎么能流传后世?必须禁止。
所以司马迁的这部史学巨著,必然会遭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皇帝的权力在大,也无法改变老百姓的价值判断,好的就会受到百姓的支持。
于是这部史书就流传下来了,而且在后世大放异彩。而晋朝是篡了曹魏的政权,对汉朝政权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对史记不做禁止。
历史得要留给统治阶级打扮的空间,写本朝史实的人,少有好下场。司马迁就受了“腐刑”之苦,对士大夫来说,阉了他可比杀了他更难受。
《史记》在西汉时期是禁书的原因有挺多,我认为这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史记》记录了很多前朝的史实,还有是司马迁的私人著作都有关系。
1、《史记》是司马迁的私人著作
《史记》是司马迁独自收集材料,编写一本史书,在当时的西汉象司马迁这样的私人著作并不被认可的,毕竟会有添加着司马迁个人对于历史的看法,不利于汉朝的统治。由于是司马迁个人所写,《史记》在当时被视为野史的,是不能搬上台面的。
2、记录了前朝的许多史实
在《史记》中就有记录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场景,更是有《项羽本纪》记录项羽的生平事迹,这在西汉是不允许的,毕竟项羽是汉朝刘家的敌人,书籍里又有对项羽歌功颂德的看法,如果被传播出去,不就成了在否定刘邦了吗?所以《史记》当时是被打压的,司马迁这位说真话的作者也会受到牵连。
3、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是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一方面《史记》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场面的,如果广被传播,那么就是与儒家的思想相抗衡,就达不到“独尊儒术”的作用。另一方面,既然是“独尊儒术”就是能推崇儒家经典的著作,否定其他的著作,所以《史记》作为一本新出的又不是儒家著作,势必会被打上“禁书”的标签。
《史记》到晋朝流行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只记录到汉朝的历史,一来没有妨碍晋朝的君主统治,其次古代的文学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没有现代传播途径这么丰富,所以才会到晋朝流行起来。
《史记》成书之后并不称《史记》,而是称作《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共有130篇,记载的是自黄帝时期到公元前104年的历史。其中有十篇已经遗失,只有目录,没有内容。东汉班固曾经获赐《史记》,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明确记载了这一事实。只有目录的部分是:
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余篇。
两汉时期处于半禁状态的《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有两本,一本在官衙著书的地方,一本则留在家中,他也怕汉朝将他花费14年心血写成的史书付之一炬。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汉朝皇室将《史记》保留了下来,在诸侯国中都没有保存。历史记载东平王曾经向汉朝皇帝请求要一套《史记》,皇帝没有答应。从这一记录来看,在西汉时期,《史记》藏在皇室的图书馆中睡大觉,并没有流传,因此可以断定此书在西汉没有广泛流行。
司马迁死后,《史记》的另一套留在家中,辗转保存,最后流传到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的手中,但是《史记》只是在民间保存了下来而已,流传还不敢。司马迁女儿的儿子有杨忠、杨恽,司马英经常将《史记》读给自己的儿子听,小儿子杨恽深深被《史记》的记载内容所吸引。
汉宣帝在位之时,杨恽告发霍光的儿子谋反一事,被封为平通侯。封侯之后的杨恽看到汉宣帝时期政治清明,希望将外祖父司马迁所做的《史记》公开发行,得到了汉宣帝的同意,于是《史记》得以传播,但范围较小。
杨恽由于熟读《史记》,颇有司马迁的风骨,他仿照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写了一篇《报孙会宗书》,在这篇文章中他将对汉宣帝的怨恨发泄了出来,同时挖苦孙会宗。不巧的是廷尉在搜查杨恽家时,这篇《报孙会宗书》的书信被翻了出来。汉宣帝阅读之后大怒,杨恽被腰斩于市。
杨恽被杀之后,《史记》的传播接着就受到了限制,但是也传播出去一批,属于小范围。
关于《史记》被禁的理由,东汉的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的非常清楚: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译文:《史记》中的是非观念和圣人说法不一致,论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先是讲了道家的黄老学说,儒家的六经排在后面;《史记》中为游侠、奸雄树碑立传;《史记》中有《货殖列传》,典型的崇尚钱财,羞辱贫贱之人,这是《史记》的弊端所在。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是国家的正统思想,而司马迁的《史记》却和儒家唱对台戏,这也是《史记》被禁和流传不广的原因。(司马迁外孙杨恽和孙会宗形象图,杨恽将《史记》公之于众,因《报孙会宗书》被汉宣帝腰斩)
其实《史记》在两汉时期被禁(半禁状态)主要是触碰了皇帝的底线,同时和儒家学说相背离,所以处于半禁止状态。初期只保留在皇家博物馆,后期杨恽的流传《史记》也只是小范围。
《史记》是不是在晋朝开始流行的?
其实《史记》最早在东汉中期以后就开始流行了。根据《后汉书.杨终传》记载,杨终(曾经任校书郎)曾经受命删减《史记》,然后发表:
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
现存《史记》共有526500多字,东汉政府要求将52万多字删减到10万字左右,然后发表了。删减本的《史记》流传根本不广泛,也不被文人所认可,汉朝灭亡之后删减本《史记》就被淘汰了,没有存留下。有增补完全的《史记》看,删减本就被遗弃了。
由此可以推断,借着删减本《史记》的发表,很多人更愿意看完整本《史记》,东汉中期之后《史记》完整本在民间和官宦之中已经流行。(东汉班固获赐《史记》完本,缺十篇)
不能以晋朝作为开始流行的标志时间,民间私自印刷《史记》借着删减本的发行已经大行其道了。
《史记》被推崇、高度认可的阶段是在唐朝,韩愈、柳宗元等倡导古文运动,都非常推崇《史记》,有当时文学大家的背书,《史记》的流行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