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有古人云;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不慈。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部好的作品必须是发乎于情。读韩愈的这篇祭文,不悲伤者甚少。人死不能复生,作者通过这种祭文形式追悼死者,文中体现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言语让人感动,乃祭文中另类,抒情类佳作。
一、全文总结
这篇祭文主要讲述了,韩氏家族自韩愈父母死后每况日下,人丁稀少。之后韩愈哥哥韩会和嫂子郑氏独撑门面,待到韩会死后,嫂子郑氏扶养韩愈和侄子十二郎相依为命。时年韩愈十七岁从宜城去京都发展,十年间二人见面甚少。不料待到韩愈官运好转,打算回乡与十二郎相聚时,突闻噩耗十二郎已死,悲从中来,泪涕连连,写下此祭文,悼念侄子。
二、写作背景
此篇文章作者:韩愈,河南安阳人,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等作品。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韩愈自小家族人丁稀少,与嫂子侄子一起相依为命,感情很好。待到韩愈长大后去京都发展,与侄子十二郎见面次数变少,当时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才荣登进士,后来韩愈做官又触犯权贵,多次被贬谪。等到新皇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过逝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三、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作品离不开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或声情并茂,或通篇无华丽语句但字字含泪,引人泪目。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详解下这篇文的写作技巧和构思。
一、文体特殊,不拘形式
本文文体是一篇祭祀文,也称“悼词”。这种文体常用来悼念亡人,抒发悲痛感情,然本文文体结构又与当时的祭文形式不同。
传统祭文有固定的形式,内容多是开头介绍死者逝去的时间、地点、享年等,然后才开始介绍的生平事迹,评价功德,最后才向亲属表示慰问。
韩愈写的这篇祭文在传统文体上进行了改变,抛去原有的形式化,改为从抒情方面下手,通过叙述家庭等生活琐事,悼念侄子,写的情真意切,很有特色,故此文千古流传。形式上则破骈为散,自由多变,重在抒情。
二、重在抒情,感情真挚
本文字数不多,通篇记叙抒情,或追忆,或悔恨,或遗憾,或感动,感情丰富,引起读者共鸣。
1、思念君兮君已亡
2、痛苦哀悼引过往
3、骨肉亲情难自弃
4、追悔莫及伤别离
5、叹人生无常,哀沧海桑田
6、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以上六种感情,是作者在本篇文章中所抒发的感情。通过叙述过往种种,勾起回忆,思韩家两代独留一人,形单影只。痛十二郎生病未得相看,骨肉亲情实难忘记。愿一生相依,奈何早生白发,昔人已逝,悔恨自己关心过少,未能及时陪伴。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沧海沧田,又有什么能不变!一入官场身不由己,几经磨难,宦海沉浮,终是落得形单影只,孤苦一人。谋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要来何用。
三、语言形式特殊,如泣如诉
作者在本文的语言运用上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呜呼哀哉,采用这些语气词语营造文章悔恨、悲痛、自责的氛围。
本文虽为祭文,但似乎通篇在叙事,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作者采用“吾”和“汝”的人称关系,拉进距离,体现叔侄二人感情友好。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最后文章结尾采用“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这句话,使用排比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多处作者写作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通过一些语句让读者体会他当时的心情,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又语无伦次。文章中字里行间也没有使用对仗、排比、比喻等、夸张等修辞手法,更没有什么太多华丽的转折,巧妙的情节设置,只有朴素的语言,用它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说普通人的悲伤。
在用词上作者通篇抛却了唐朝盛行的华丽用词,采用精炼简洁的语句抒发情感,字词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情谊满满。
1对于这样的神品来讲,不应该讲写作的方法。讲方法讲方法就是亵渎这文章的内容
2能够用短短的篇幅,来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怀念之情,绝不是所谓的方法能够达到的目的。
3那么要完成这样一片文章,需要有什么条件呢?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的积累。其次,内心要有一种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之所以能够感染其他人,是因为这种感情对我们整个人类来讲,有很多的共性,容易产生共鸣。
想起曾经读过的这篇文章。出来时我把它和另一件事情联系起来。就是被号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通过一副书法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也真心内心的悲痛之情。这样的效果当然也是作者长期以来的书法积累,已经内心有一种真实情感,故同体现出来的。绝不是所谓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某些技巧和方法能达到效果。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一一韩老成。夲是二哥之子,过继给愈长兄韩会为子。韩老成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自幼和老成生活在一起,叔侄俩感情极深。祭文抒发了作者对老成的无限哀思。
祭文中,作者对死者倾诉他沉痛心情,回忆他们少年时代患难的经历,叙述他听到噩耗后似信非信、极其难受的心理活动。告诉他,对死者后事的安排,等等,就象对活人说话一般。
透过那没有泪水的文字,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时而放声长号,时而呜咽抽泣的声音,真是骨肉之痛,溢于言表。
这篇祭文不但感情色彩浓厚,行文自然亲切,在写法上也有突破。汉魏以来,祭文以四言韵文,或者是骈文形式。
夲文却是破骈为散,句式长短错落,感情奔涌,在创作手法上,俱合文理。
不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把夲文誉为一一″祭文中千年绝调!
祭文中千年绝调——《祭十二郎文》
生离死别,从来都是人类难以释怀的永恒话题,失去至亲,悲痛至极,情之所至,往往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甚而痛不欲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倾诉此情此景,情深意切、哀婉动人的文章。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惊闻侄子韩老成病亡的噩耗,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之下,喷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以表深切的悼念之情。
正所谓诗家不幸文章幸,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乃至平常百姓,每每品此祭文,都忍不住潸然泪下。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它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永远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巨大震撼,其根源在于一个情字,当然也与这位散文家高超的写作技巧分不开。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不但是韩愈祭文中的千古佳作,更是我国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作者用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念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文中写韩愈与侄儿韩老成幼时孤苦相依的情景、聚少离多的感慨、生死无常的哀痛,皆属真情至性之语,从肺腑中自然流出,造语恳挚,不假雕饰,而又有无限凄怆的情韵。全文采用铺陈直叙的手法,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寥寥数句便将叔侄二人的身世及自己内心凄楚的人生感慨描绘地淋漓尽致,从幼年相依说起,到成长后几度离合,不能相顾,以至于未老先衰,生离死别,追忆、悔恨、遗憾交织在一起,足以引起读者共鸣,正所谓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另辟蹊径一往情深
韩愈在文体上大胆创新,一改古代祭文形式,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别有天地,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如同与死者对话,边诉边泣。在内容指向上,摒弃过去以历叙生平和歌功颂德为主的行文惯例,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带给他的莫大哀痛,平易晓畅的语言背后是跌宕起伏的情感力量。这种改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形成了以情胜的艺术特色。《古文观止》评论该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高度赞扬了这篇祭文写法的巧妙,特别是韩愈大量使用虚词并且恰到好处,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形成语气贯通的排比句,收到了语约意深、情致丰厚的艺术效果。
文起八代之衰
唐代古文的发展,兴起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陈子昂为其先驱;发展于安史之乱前后,李华、元结等作出了努力;繁荣于贞元、元和年间,以韩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举起了复古的大旗;衰微于晚唐,杜牧、罗隐等为其余响。
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强调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和词必己出的主张,主张文从字顺,重视文章的情感力量,即气盛言宜之说。以韩愈为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发起的这场古文运动意义深远,使散文在文学价值上压倒了骈文,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新时代。《祭十二郎文》充分实践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文学主张。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评价韩愈的文章为文起八代之衰,确为至评。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语: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这大概是对《祭十二郎文》最真实的评价了。文章中流露出的真切之情,让人不禁想到《红楼梦》中贾宝玉写给晴雯的祭词中的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令人嗟叹不已,此中情感当与韩愈相较。文贵在情,贵在真,贵在朴,《祭十二郎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三个字,自然会给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