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会守夜看春晚吗?还是默默的刷着手机?再或者默默追剧?

n年不看春晚了


有人认为,春晚就是一台晚会,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也有人认为,春晚不是晚会,就是年三十儿晚上的一道菜;还有人认为,春晚是春节文化的一部分,过年的符号、春节的习俗.


陪家人看春晚,聊天,每年除夕都这样。


打开电视,也玩手机。主要为室内营造喜庆气氛,有喜欢的节目顺便瞅一眼。


其他手机和追剧,那年没有赵本山开始就不咋看了


感谢邀请,三十只配家人,不玩手机

春节作为一年大团聚的日子,能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钟我都觉得很快乐。春晚更是大家聚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

特别是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衰老,真的不想子欲孝而亲不待。能陪陪父母已经成了我过年回家最想干的事,听听他们唠叨,聊聊以前小时候我们干的那些傻事,虽然有时候会感觉无聊,但是带来的温情却是弥漫在各处的。不知道你发现你的父母老了吗?

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玩手机,聊微信,看视频,追电视剧,春节还是一成不变。仔细想来,并没有什么意思,抢了几分钱的红包够流量吗?

春晚大家聚在一起,聊着春晚越来越不好看,聊着现在的男明星越来越娘们唧唧,聊着语言类节目越来越少,聊着李谷一还能唱几年难忘今宵。这种感觉除了和家人在一起,除了在春晚,那个时刻还能重现?

朋友,春节有空多陪陪父母,我觉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这里祝各位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天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的父母今年几岁了?你知道吗?


我每年都是守着点看春晚,但是这几年春晚的节目没有以前的好了,看着看着家里的人都一个个的都不看了不是刷手机就是回去睡觉了,其实还是很回忆小的时候家里人一起看春晚吃着瓜子喝着茶热热闹闹的一起把春晚看完然后放鞭炮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拜年,想起那个画面,然后看看现在是没有那种感觉和气氛了。


看着电视玩手机


传统是不能丢的。


玩手机度过


看情况吧,春晚会看,但一定看不晚


现在看的不多。看一会儿就做其他的去了


每年吃完年夜饭,我们都会陪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守夜看春晚已经成了过年的习俗,见证了每个家庭的团圆。

春晚的来历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之夜20:00,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春晚涵盖歌舞、小品、魔术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看春晚已经习俗

春晚的经典节目,已经是我们最难忘的记忆。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小品《吃面条》,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李谷一的《难忘今宵》。

1987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1995年,刘德华的《忘情水》,孟庭苇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巩汉林和赵丽蓉老师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装》。

1999年,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作的小品《今天,昨天,明天》、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以及歌曲《七子之歌》。

2003年,歌曲《让爱住我家》,田震的《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2005年的春晚《千手观音》。

这些都是我们最难忘的春晚记忆。

新时期的守夜方式

从2005年以后,随着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从打电话拜年、短信拜年逐步过渡到了微信拜年,小视频拜年。尤其是近几年,参加的集“发财中国年”卡、支付宝的集五福和各种红包雨活动,以及看抖音拜年已经成为年轻人过年守夜娱乐的新方式。

虽然多重守夜方式的出现,但是却撼动不了春晚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今年依然是和家人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刷手机。


一家人吃完饭,坐一起聊天烤火取暖,看春晚也是老人想看我们在旁边陪着,看手机看剧倒很少,心里想的是赶紧过了12点开始放鞭炮,放完之后就去睡觉,明早起来就到处跑去要红包


看一下.主要是看和微信


每年都看春晚


虽然现在春晚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了,但还是会看的。现在的春晚就像是过年的一种习俗,是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了,如果不看就像少了点什么。春晚有点像鞭炮,平时可以禁放,但过年一点不放的话,就没有年味了。还有点像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结婚前跟自己爸爸妈妈在一起过年,都是坐一起看春晚。

后来结婚了,在婆家过年不开心,(公公出门喝酒,老公有找哥们去了,婆婆就喜欢在自己卧室躺着休息)我自己跟小孩在屋里玩手机。等着熬过了12点手机发短信给重要的人祝他们新年快乐。然后哄宝宝睡觉。

今年是第三年在婆家过年,想想都想哭


1、拿来自家炒的瓜子。

2、拿来水果。

3、拿来牛奶。

4、打开电视。

5、接了洗脚水。

6、换到春晚频道。

7、一边泡脚一边看春晚一边吃瓜子。

8、打开手机抢红包。

祝大家新年快乐,要回家看看父母哦!


原始地址:/wenti/1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