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到了,请你讲讲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

同样的道理,原来很多企业也顾了临时工和合同工。


不要过什么教师节了,根本没有意义。教师也是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要说辛苦和环卫工人也是比不了的,要说知识分子,现在大学生有都,教个中小学不是问题,教师节是孩子和家长的心病,礼!


羊羔跪乳,乌雅反哺。揭示出自然界动物的本能,人类却超出了万物的灵性。知道把曾经哺育,或是应于感恩的一切狠心抛弃。过上自己更加舒适的生活。管它什么伦理道德。师从何处。名利至上才是根本。


谢谢邀请,如果你不说教师节快到了,我都忘了!离开学校这么多年,虽然梦里还上过讲堂,但自己早已不是教师,当初甘为人梯的想法也逐渐变的模糊!我是89年进学做教师的,第一年我就以绝对优势被评为村模范教师,和乡模范教师!教师节的前一晚上,村两委干部带着礼品到学校慰问,那晚我真的很风光!校长首先把我的成绩在会上进行了陈述,多有褒奖之意,然后村长和书记都对我进行了表扬,他们说去乡里开会,看到我们我们村这么小的学校考试成绩排在最前面,感觉有面子的很,并说以后咱村的学生就交给你们了,还说特别是我!说你们好好干,村里会尽一切努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听的人心里暖暖的!第二天村长,书记,校长带着我去乡里开乡模范教师表彰大会,我觉得太风光了,因为别的村只有校长跟着,我们却有村干部保驾护航!从那以后,我工作更加努力!直到后来知道我早已被关在转正大门的外面,我才彻底灰心了!做教师今生无悔,但也希望国家能够认真对待曾经的民办教师!


很想做老师,可惜民办老师也没有做过。


谈到前世,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是什么伦回而来!我也不能妙笔生花,象大师莫言一样杜撰《生死疲劳》,我仿佛感到,我前世没干好事,否则,我来生怎么做了十几年的代课老师?我90年高考落榜,因家境贫寒,没有复读,经过几次村小校长的邀请,最终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在这十几年里,我凭着一腔热血和一片激情,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的干着这良心活。九十年代,是农村孩子最多的时候,也是各村小学最为繁荣的时代!记得95年,我做五年级班主任,(那时,农村小学五年制,)算是毕业班,有25名学生,我上语文课,也上四年级数学,因为近200名学生的小学,只有6名教师,4名公办老师,2名代课教师,做毕业班班主任的,还要招收学前班,进行辅式教学,那年运气不好,学前班刚一招生就来了40名,最小的才4岁,苦口婆心,把5个4岁的打发回家,还想把几个5岁的等到下年再报,家长们不同意,说下届招生的李老师(公办老师)只拿工资不教学生,硬要让我收下,没办法,只好留下来。那一年,我特别忙,忙的没时间给母亲看病,结果母亲因肝硬化去逝,我痛定思痛后不想再干,但校长百般挽留,又干了几年,孩子上学要花钱,给父亲看病也要花钱,家中穷困撩倒,有时甚至连家中电费都没钱交!每月发工资,那工资表中45元永远定格不变,公办教师发了工资后,总要吃吃喝喝,而我总灰留留的,像做了贼似的,只有逃到教室,给学生辅导一下功课,来遮盖我心中的苦楚!那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我无法用语言表达!2005年,生活的困窘,前途的暗淡,我最终放弃了我热衷的教育事业,也离开了葬送我青春年华的学校,走上了打工之路……。我真不明白,这个美好的社会能溶下无奈懒汉,以高低保赐舍,使其衣食无忧,而却溶不下一个死心踏地,一片丹心献孩子的代课教师?


五六十年代国家百费待兴,文盲不能建国,老民办教师扛起了中国教育的大梁,以高昂的付出极低的报酬,帮助国家扫除了文盲,为国家培养出一代人材,这些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今天的成果有他的付出,祖国的强胜也有老民师的功劳,然而这些在讲台上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又以各种原因离岗的老民师,都已风烛残年,至今没有享受到国家早已出台的政策,希望各级政府关心一下这一老弱群,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一九八三年,每月领十五大元国家补助。村集体承诺每月廿元,到年底一分未见。腊月廿八,集体给了一瓶香油(顶工资)回家路上不小心跌落地上点滴无收,……,……,……,……,……。

不说亦罢,说起来一肚子辛酸。


1,在教师节来临之机,我想说,那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代课,后未转正的老“民师”们,政府能予关注,关心。

这群人,而今,残年风蚀,晚年生活大多凄凉,无奈。

2,这群人是上世纪的特殊群体,不说他们贡献多大,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任劳任怨,燃烧自个照亮别人。

“寸金难买寸光阴”,当初的老“民师”们,社会,政府应该多给一些关注,关怀。

近年,高层十分关注老“民师”的现状,现实生活,有些省区做了落实,改善了这群人的晚年生活。

3,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些地方,地区,说得多,做得少,甚至,没做,麻木。

由上,在教师节到来之前,希望我们政府,职能部门,民政部门,对那些还没有享受到待遇的老“民师”们,实实在在做点实事,好事,让他们的生活在晚年有些质量。

(原创)。


原民办教师的前世今生我是最了解的,他们起源于中国教育人才缺乏的七十八十九九十年代,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受过高中学历以上的教育,通过在岗培训学历基本达标,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大多数人都是教学骨干,在任课期间都担任班主任一职。有的甚至是各村小的校长,他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原因是因为他们怀揣够年限就可以转正的梦想。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这一梦想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中去,曾经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县市级先进教师的称号。但到2000年前后他们被无缘无故的一刀切下岗。如今仍然老无所养。病无所医。


我是西部山村,一直守在农村,我来讲讲民办教师的事情。

民办教师姓民,农民的民,是教师,也是农民。主要在偏僻的农村小学,由于七八十年代各个村庄开办小学,公办教师少,就地招收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填补这个空白,也有不是正规渠道来的。

我1974年上小学,小学老师中有三分之二是民办教师。上初中时,初中民办教师不到十分之一。1985年我上班,有民办教师和我一起教学,一个小学五个年级,我们四个教师,其他三个都是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

85年后,我们这儿没有正式招聘过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的尴尬是生产承包制后开始的。之前农业合作社时,记工分,在凉房底下挣工分,还有几元钱的收入,比农民强多了。争着干,抢着干,走后门拍马屁潜规则使尽本事。承包制之后,民办教师的冬天来了,工分没有人记了,自家地里的活没人干,干了地里的耽误了学校的,干了学校的顾不了地里的,工资又没有提高,真是丢了舍不得,干吧亏死了,就有好多没有指望而主动辞掉。

甘肃省没有亏待民办教师,从我记得起,一直开通绿色通道。大多数通过考师范,考转正成了公办教师,极个别没有编制,没有底的被辞退。主动辞掉的,后来每年适当给予补助(不多)。

民办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是参差不齐。有个教二年级语文的老师,黑板上写了9个生字,有两个差。有个大队书记的媳妇子,晚上,上五年级的儿子教会读写一年级的生字后,第二天到学校再教给学生。82年和我们一起考师范的民办教师语文、数学、理化、政治四门课录取分数线比我们初中学生的低一百多分。

不管怎样,民办教师为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国家不应该亏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民办教师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是艰苦中裹着甜蜜,是心酸中掺着幸福,笑意写在脸上,歌声从校园飞向天外,是累并快乐着。

七三年,全村分散的10个教学单孤立教学点儿,全部搬迁集中到新学校,共10间教室。学校一共12教师,只有女校长一人是公办,其余11人都是民办。

新校舍是盖好了,但院子还是坑坑洼洼,老师带领全校学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筐抬土垫平了校园。

冬天来了,老师们亲自动手在教室里垒取暖的炉子。在校园里的地上摊煤饼。

麦熟过后,师生排队去田里捡农民丢落的麦穗,勤工俭学,卖了麦子给学生发奖状,买老师办公用品。早晨,四点,天刚亮,锣声一响,同学们迅速的来到校园集合排队,向田野出发。

那时,学生家长对孩子不溺爱,学生皮实得像铁,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秋过后,地里没庄稼了,老师们有带领学生们到地里捡拾地瓜,这也是勤工俭学的一中种方式。

学校还养了一头猪,老师和学生们放学后去地里打野菜用来喂猪,打的野菜有灰灰菜、青青菜、玉谷菜、黄油菜、洋沟菜、苦菜、打碗菜……喂得猪肥得滚圆。

那时的民办教师都是高中刚毕业青年,多才多艺,什么都会。

大课间做操,200学生来到操场上,二分钟内听着老师的指挥,完成体操队形排列。那队形横竖成线,斜看也成线。请问,现在能做到吗?现在不画线,不画方块,学生都找不到自己做操的位置,哈哈。

音乐课上,教室里音乐飞扬。老师还教唱样板戏,老师拉二胡……

男教师晚上看校,说笑话,一个笑话让你笑半年。

乡里半年举行一次全乡体育运动会,学校给本校学生运动员每人发2毛钱,让学生自己买两个鸡蛋在家煮煮吃,吃饱了运动场上为笑争光。

75年,县教育局局长来学校视察,和老师们拍照留念。

78年,校舍翻盖重建,建成了12间砖瓦房,县委书记来学校视察,赞扬这是“这是全县最最最标准的校舍。”

后来,有几个教师因计划生育,被辞退了,离开了心爱的学校。

民办教师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学校那时的民办教师,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人才,有现在还在任职的县委书记,有河北大学出版社社长,有县财政局局长,有集团军军长,有……

那时的那时的民办教师有的走了,有的年近古稀。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民办教师永远是一个闪着光辉得名字。


202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首先预祝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朋友们教师节快乐!

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全中国教师一样,也是人民教师。在上个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最艰难的阶段,他们同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汗水,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贡献,为乡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他们同样是那一时代最可爱的人。

01:原民办教师前世就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前世比较复杂。

原民办教师的前世就是民办教师,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为了乡村的基础教育,而到学校教书的几代老师。刚开始,国家很穷,农村更穷,他们走到教学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在三尺讲台上,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被辞退了,这里边的种种原因,有的难以启齿,有的十分荒唐,有的十分可笑。被辞退了的民办教师,就成了原民办教师。

上世纪,乡村教师很紧张,为了缓解教师紧张的局面,乡人民政府自己招收一批教师,他们没有编制,没有民办教师指标,这部分教师叫乡代课教师。他们的工资和正式民办教师一样,有乡里统筹。

乡里招的民办教师依然有限,村办小学还缺老师。这时,村委就找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到学校代课,工资有村委承担,这部分老师我们叫村代课。

在那个时代,村代课,乡代课,民办教师,是乡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经过他们的努力,乡村学校从“一无四有”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他们边上课,边学习,从专业合格证考试到专业合格证考试,最后又进行了学历进修,他们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可是就是没有正式民办教师指标,属于计划外民师。在本世纪初,全部被一刀切下来,成了原民办教师。

02:在那个时代,只要不是国家的公办教师,无论是计划内民办教师,计划外民办教师,乡代课,村代课,待遇几乎相同。

这个待遇可分为几个阶段。从60年代到1977年,民办教师属于生产队社员,生产队给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儿,还有国家的补助,补助很少,大概就是每一季度十元钱。当时的民办教师就调侃,说是除不尽的三块三毛三。从1977年到1982年民师整顿,是一个阶段。大家都知道,七七年以后,生产队逐步解体,工分时代已经结束。土地承包开始了,民办教师们都分到了一份土地,这时,民办教师的工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乡统筹,一部分是国家补助。两项加起来,不足25元钱。每天的平均工资,一块不到。这个时候的一块钱。如果到饭店吃素面,基本上能吃10小碗(当时的小碗面条一碗七八毛钱)。八五年到九五年,这十年间的民办教师工资,五六十元,我们这里,九五年的工资是86元,也是乡统筹和国家补助两项之和。80多元,每天不足三块,大家都知道,八五年以后,国家调整物价,物价上涨了,当时的烩面是两块五一碗。民办教师们都说,我们干一天,能买一碗烩面。

这样低廉的工资待遇,能按时发放吗?凡是干过民办教师的朋友都知道,肯定不能。国家补助半年一发,乡统筹就没时候。乡统筹要向老百姓征收,如果征收困难,有的地方能拖欠几年。

这就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当时工资待遇状况,这样低廉的工资,经常拖欠,你们说苦吗?

03:民、代教师的标签就是穷、苦、累。

有的朋友会问,你们民、代教师傻吗?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还干呢?干脆回家算啦!

那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就是有这一群傻子,他们坚守着农村这块教育阵地,为乡村培养人才,为乡村的发展服务。假如没有这群傻子,我们的乡村教育,我们乡村的建设能有今天吗?

那时的民、代教师,担负着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个萝卜一个坑,拔走了萝卜就留下一个坑,他们不敢生病,不敢请假,每天都坚守在讲台上,年年如此,风雨无阻。他们很累,甚至压弯了脊梁。

04:他们的地位很卑微,只要是干部,都有辞退他们的权利。

比如说计划生育,民、代教师违反了计划生育,村里的计生专干,就可以让他们下课。比如说迟交公粮,迟出义务工,村支书,主任,就可以辞退他们。比如说招聘,让某些人看不顺眼,马上会落聘,落聘了要辞退。

其实,当时的民办教师每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坚持着,努力工作,将来成为国家的正式教师。有许多民办教师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被辞退了,回到了家。收入低,在狭缝中生存,使他们的地位卑微。

05: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假如现在还是民师时代,让年轻人拿着低微的工资,甚至几个月不发工资,他们还能坚守吗?

肯定不能。攀比,虚荣,买车,买房,低微的工资,他们什么时候能买车买房?打工一个月挣上万,他们没有理由坚持,也不愿意坚持。物欲横流,他们也不想坚持。民、代教师时代已经过去,过去了却没有留下什么,这又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现在我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已经忘记了那一代教师的精神。假如,我们经常提起民代教师这个群体,那么,他们的精神就不会失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就会永远成为乡村教育的标签儿。

06:原民代教师的今生,比前世更苦。

2003年,民、代教师退出了中国教育的舞台,他们真的成为历史了。可是,这个群体仍然存在,他们回到了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随着岁月的更替,已经过去了17年,现在他们大部分都老去,相当一部分失去了劳动能力。

他们教学的时候,因为工资低,没有什么积蓄,现在是靠微薄的养老金补贴过生活,一个月几十块。上百块,最多不超过300元,这些钱远远不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年老多病,生活艰难,这群人依然很穷。他们的今生更令人担忧。

原民办教师虽然成为历史,但他们的精神不能成为历史。40多年,民化教师所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继承和发扬下来,这样,我们乡村的基础教育才能持久永恒地发展。


谢邀。民办教师应该是过去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时的补充。这部分老师是挣工分的老师,记在自己所在小队的出工考勤上。

理论上讲,国家也算是对这个群体按照农民上工给了相应的报酬。

至于民办教师退出教师队伍后,以后的日子咋办?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按照有关规定解决好自己的社保缴纳问题,为自己老年生活做些铺垫!


三十春秋转瞬过,教师节前泪滂沱,落花已残无人问,苦辣酸楚向谁说。昏眼无光泉路近,弱体乏力病殃多。但求苍天重开眼,撒些馍渣慰老弱。


70年代的原民办教师至今年龄都是60岁以上,当时我也是民办教师的一员。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又要教育添新。在这样的情况下,箩里选瓜,选出年轻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参加教师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责任担当。我是1972年至1974年任高长大队高椅村教学点,常年学生人数近30人,复制班一至三年级,教学和其他学校任务是我一个人完成。由于教学努力,在任教期间被迁江公社学区评上来宾县教育先进工作者一次。教师生活补贴是:民办公助,首领工资补贴月13元,后提为月18元。后我就被公社党委列为培养大队年轻干部对象,就到大队工作了(任大队主任、营长兼文书三职,一干就是30多年)。代课教师任教师任教后,生活补贴就多高了。建立新中国来,教育复兴也离不开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汗水之流。


民办教师在我们那儿,应该是75年左右出现的。地区不同,可能时间也不同。因为我是79年进学校的,我的同事比我早几年进学校。我下面说的,只代表我这一地区的情况。

民办老师,是当时的号召,各大队(现为村)至少要办1所小学的情况下兴办的。主要方便就近入学,有村小还有教学点。教学点只有1到2个班。民师是大队从本大队的初中毕业生选定。当时一个大队初中毕业生很少的。抽来教书的原本就在生产队干活的,由生产队记标准工,年终参与分红。不拿现金。

民办教师是指在原大队小学教书的老师,民师最在本乡范围内都不可以调动的。原因是民师报酬(工资)是由大队给付的,由大队安排民师所在生产队计工分。大队统筹时拉平,这就是个限制。后来才渐渐统筹,先发半个月,后来才一个月发一次现金。有时还拖欠的。

后来,民师工资统筹后,由乡分管教育的机构:学区,根据本乡教师具体情况,少量地安排调动,由乡学区统筹时拉平。其时,县教育局给民师发一半工资;另一半工资仍然是乡,大队发放。当时民师月工资大约27元,县里每月只发一半13.5元。由乡学区做工资表发放。

代课教师,在我们这儿不属于民办教师。工资也不归大队发,这样,代课老师相对机动性大。代课老师工资直接归县教育局发,下拨到学区。大队小学缺教师,大队又不愿多付民师工资,所以村小校长便找学区,学区再上报县,批准后,村小才请代课老师。

我就是代课老师,每年发十个月工资,寒暑假不发工资。每月29元,按高中学历的。如果按初中学历,只有27元。其实这只是学区领导一句话的事。代课老师不享受民师待遇,民师转正不考虑代课老师。代课老师虽然当时工资按月发放,工资尚可。但不在民师年报中统计的,所以,代课老师不如民办教师。

我们这儿的民师,运气好,后来一刀切转正的。(很多地方都没有一刀切)转正前退休的民师,亏了。代课老师,先归劳动局,后来归人事局。我们这儿的民师,转正前退休的,中途不干的,他们没有享受到转正后正式教师待遇了。现在上讨论的,属于这一类民师。


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高三还没有毕业,我还是给当地教育局长写了一封无法回复的信,建议从高三落榜生中招收民办教师。结果真的如我的建议,我的建议竟然被采纳了。于是,我成了县“红专学校”民教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当进校的第一年便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没想到自己又多了一个可以过的节日,还圆了做教师的梦。光阴荏苒,一晃35年过去了,教龄16年的我,还是成了农民。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谁还记得起当年那些民办教师。

——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感言

说起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这与地域也有关系。因为民办教师是有一个“界定”年限的,即1984年(或1986年)12月31日之前是否上岗任教。以我所处的甘肃省来说,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是这样的:

民办教师的前世今生

民办教师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至1984年12月31日之前任教的。他们都是由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招录、省市县均有备案,且颁发了‘民办教师任用证’的中小学不在编制内的任课教师。这些人民的教师,在生产队年代,挣工分,后来是口粮折算(300斤/年),再后代发现金(小学)5元/月,17元/月,40元/月(这个标准持续到“离岗”)。尽管这样,民办教师教小学到高中的都有,他们为农村培养了几代文化青年,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民办教师教出来的学生。

民办教师复杂:有“社教”下放的、有或因违犯计划生育政策、或期末所任科目全学区连续两年倒数第一的、或因“人为”因素辞退的、有为了生计,自动离岗的、也有招聘培养在前,上岗任教在后被划定为“计划外”的。但是一个事实是,只要在岗任教,都录用为公办教师。

而那些在“计划外”的(指85、86年任教的)还是等来了“一刀切”的“清退”政策,他们这拨人如今是“教过书的农民”,“教师”只是他们的永久记忆。

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

代课教师是指民办教师被清退后,因教师短缺又返聘的民办教师,或由乡、学区因公办教师产病假暂时聘用且未辞退而留用的代课人员及省(县)“三(四)支一扶”生,三年服务期内支教的也叫代课教师。这三类都是不在编人员,统称代课教师。

不过,教师节对于(原)民办教师、(原)代课教师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就是在岗的代课教师,也没有任何实惠,徒增无穷的烦恼,还是不提的好。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快要到了!根据楼主的邀约谈一下自己对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的历史的看法: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家百废待兴,特别是教育行业更是一穷二白

。为了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起,国家鼓励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从事教育工作,以便迅速培养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急需的人才。到了六七年代随着国家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教育仍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十年文化革命,师范停招,教师奇缺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国家层面急需提升国民文化素养鼓励全民办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村办公助兴办教育,学校担负起孩子受教教育的同时,还担负起广大青壮年农民的扫盲教育!因此大量有文化的人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教师担起了教师的重要责任!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九七七年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到一九八二年,全国各大高校为国家建设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及教师,随着教育现状的缓解,国家开始整顿整合教育资源,对大量的教师培训登记提升教师素质!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加之此次整顿,学校教师岀现大量空缺,这一这段大量的农村高考落榜生进入到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至八五、八六年代国家对大量的教师培训、轮训,整顿登记转正公办。这一时期为第二阶段称编制内民办教师,经过此次培训整顿,学校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但经此学校又出了新的问题,教育出现了断层,特别是广大的山区,老少边穷地区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教师缺乏,一部分原来的教师变成了体制外民师,一部分学校为保证教学工作任务又招收了相当数量的优秀高考落榜生进入到农村学校担起了教师的教学任务的责任至千禧年(有些地方至二〇〇三年左右)这期间国家通过招,转培训等等办法解决了相当数量的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广大农村通过这次一刀切的政策实施,大量的优秀的教师及有问题的民办代课教师退出了历史的教育讲台!历史在发展,教育在前行。随着时间流逝,为中国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民办教师及原民代教师没有得到较为公平公正的对待,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历史,让这些中国经济腾飞的功臣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阳光雨露!谢谢!不当之处请指正!


原始地址:/wenti/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