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和刘伯温对朱元璋来说,好比刘邦的萧何和张良。
1.从爵位来看
李善长是韩国公,俸禄四千石,刘伯温是诚意伯,年俸二百四十石。
2.从籍贯来说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和朱元璋是老乡,而且还是淮西勋贵的代表人物。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以前和红巾军是死敌,是浙东党的代表。
3.从跟随时间来看
朱元璋攻占滁州时,李善长投奔朱元璋,是主动投奔。
朱元璋攻占应天的时候,朱元璋招揽刘伯温,是被动加入。
4.从结局来说
李善长最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是直接死于朱元璋之手。
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药毒杀,不过胡惟庸是奉旨探病,是间接死于朱元璋之手。
5.从职位来说
李善长基本一直是文官之首,中书省丞相。
刘伯温是御史中丞,基本就是言官或者监察责任。
所以说,李善长应该比刘伯温强,而民间传说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刘伯温应该是被夸大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谋士,只不过两人的侧重点不同,两人各有优缺点,不能说李善长就一定比刘伯温强,只不过在朱元璋的眼里,李善长更有分量罢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封公爵,在所有功臣中排在第一位,可见他的功劳有多大!而刘伯温只是伯爵,跟李善长差了两个等级呢,是不是意味着李善长比刘伯温强呢?还真不一定,他们两人的工作不同,朱元璋说刘伯温就是他的子房,子房就是张良,就说刘伯温的作用就是战略军师,关键时刻出谋划策,给出决定胜负的意见,平时就喝茶聊天。而李善长的作用基本上是战术性的,他就是萧何那样的人,他是朱元璋的大管家,管后勤,管粮草,管钱财,管人才提拔,沟通朱元璋和百官的关系,这些都是实在的作用。从文化修养来说,刘伯温是神童,考上了举人和进士,李善长考了多次连个秀才都没有,但这并没有说李善长知识水平不高,只是没有刘伯温知识水平的深度罢了,但为什么朱元璋封李善长的爵位比刘伯温高多了呢?
首先李善长资历老啊,也算是朱元璋的老乡,从龙比刘伯温要早,兢兢业业的帮朱元璋管理后勤,让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放心打仗,在朱元璋眼里这作用才是巨大的,而刘伯温只是动动嘴皮子,虽说有时候的建议起到定乾坤的作用,可在朱元璋眼里就没李善长那么兢兢业业了!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态度和性格,刘伯温是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辅助朱元璋无非就是为了家国情怀还天下一个太平的责任,当明朝建立后,刘伯温就学张良那样退隐田林回家去了。刘伯温并没有真心臣服朱元璋,刘伯温认为自己不是朱元璋的臣子,双方是平等的,对于要把所有都操控在手的朱元璋来说。实在有种不舒服的感觉。而李善长则是甘心当朱元璋的臣子,希望做朱元璋的丞相治理天下的知识分子!性格上刘伯温直率耿直,李善长圆滑世故,两人并没有多大的交情,甚至在明朝建立后,还因为政治的理念爆发了矛盾,刘伯温不想争就归隐田林去了!所以朱元璋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封公爵,刘伯温只是伯爵。当然李善长后来牵连到胡惟庸的谋反案中而被杀,胡惟庸还是李善长推荐的呢!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能人,能力各有所长,不能说李善长就一定强过刘伯温,要说强,朱元璋更强,因为朱元璋可以决定他们两人的命运,谁叫他是皇帝呢!
你们都说错了!刘伯温是元朝旧臣,是浙江人士,认为的是浙江党。大多数都是淮西份子跟朱元璋都比较早,刘伯温跟朱元璋后很多人都排挤刘伯温。觉得这个人自恃清高都很不喜欢他。你们都以为刘伯温傻啊!把自己看的这么清高不好相处?皇帝最讨厌拉帮结派的,还有些事情列如刘伯温是做人难朱元璋问到有关淮西子弟某某时,刘伯温说了得罪淮西人士不说又得罪朱元璋。看到一些淮西子弟事情做的太出格不说吧到时候朱要怪罪又显得不忠说了吧所以在里面很得罪人。自古以来帝王当道只有奸臣才拉帮结派,只能说朱元璋利用到了这点。淮西党跟所谓浙江党这么牵着。因为李善长劳苦功高身居宰相只有刘伯温能牵着他这是朱元璋治国之道。为什么淮西将士大臣都恨刘伯温就因为这些还有刘伯温才能嫉妒。刘伯温治国之才比李善长强的多。为什么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做宰相,很多都是因为淮西子弟不服,另外刘伯温也是一个敢于直说很多事情会顶撞朱元璋怕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为什么后面朱元璋让刘伯温做宰相刘拒绝呢?很多事刘伯温心里都清楚。李善长是一个做实事而且还喜欢拉帮结派也是一个小人生怕自己位置被刘伯温抢走处处跟刘伯温作对。刘伯温想做宰相他就有能力坐而且比李善长做的还要好,关键朱元璋不是等闲之辈。刘伯温死前曾经劝朱元璋不要给自己每个儿子封王,可朱元璋不听你们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刘伯温的经天纬地之才是李善长能有的吗????刘伯温的才华在朱元璋那里都搁浅了很多。朱元璋这个人疑心太重,杀气腾腾刘伯温说话都是很谨慎的。为什么朱元璋不太喜欢刘伯温,而且刘伯温称病还乡朱元璋不准?后面死在胡惟庸手里?其实死在朱元璋手里,没有朱元璋允许胡惟庸有这个胆吗?你们说这是为什么?而李善长灭了三族呢?他忠在哪里?他忠是要有权利才能办实事。讲功劳我觉得刘伯温高。为什么?后面没有刘伯温计策!陈友谅可能收编了他。那他李善长前面做的还有用吗?
谢谢邀请!
关于明初两大谋臣李善长和朱元璋,无论民间传说还是正史中,都流传着他们的故事。民间似乎更加偏爱刘伯温,小说演义中将他刻画成一位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老神仙。然而在正史中对李善长的描述就相对多一些,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是明朝开国功臣第一公爵,堪比汉代萧何。
就两人能力而言,到底是如何呢?
其实是各有所长,论谋略,刘伯温在李善长之上;论治国处理政务,李善长要略胜一筹。
其实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他们都是古代文人的代表,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是两种文人的思想与路线。
刘伯温所代表的是理想型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立志通过自己改变这个国家,他们做的是“君王师”的角色,效仿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卿,为国君出谋划策,但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不会被功名利禄所羁绊,也不会对皇权趋炎附势。他们希望得到帝王的敬重,以超然物外的心态去看待官场,随时可以抽身离去。这样就会导致虽然他们的谋略很高,也会为君王提供战略性的意见,但是实际的投入不会很高。代表人物还有:汉代谋士张良!
李善长所代表的是实用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同样为国家劳心劳力,出谋划策。他们更多的是想着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他们这类人做的“君王相”的角色,将自身的才华全身心的投入,希望能通过政策的推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李善长的谋划都是实用性的,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后勤保障、行政执法、人才推荐等都离不开他的才华。全身心的投入,功劳也就会大,建立的功业也就多,因此才被朱元璋更加重用,封爵拜相。代表人物还有:汉代丞相萧何!
因此,李善长和刘伯温代表着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形态,两者相比,各有所长,各领风骚!
我是@夜谈春秋肥星星,坚持原创,期待你的关注和评论,一起讨论更多有趣的历史话题。
我是花木童说史,我认为就个人能力跟历史影响来说,刘伯温是胜于李善长的。
李善长,安徽定远人,在朱元璋最弱小的时候投奔朱元璋的,跟徐达、常遇春、冯胜、汤和等构成了朱元璋的铁杆班底。李善长主要负责人事和后勤保障工作,由于为人圆滑,善于沟通,所以他在前期工作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深得朱元璋信任,很快混到了淮西集团的首领。在建国后被朱元璋封为开国第一功臣,并授予“韩国公”。但后来居功自傲,任人唯亲,打造自己的小集团,并在朝廷排除异己,最终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抄了家。
刘伯温,青田人。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时人比之“再世诸葛亮”。不仅如此,刘伯温在军事方面也有超凡的才能。协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横扫元朝,在战略决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堪称朱元璋麾下第一谋士。平时为人低调,工作认真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御史监察任上,嫉恶如仇,重视法纪,不徇私情,不畏强权,为大明朝的廉政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刘伯温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代表作有:《郁离子》《卖柑者言》等,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对明朝的学术思想走向奠定了重要基础。
个人认为李善长基于是朱元璋起家班底的领袖,在仕途上远超刘伯温。但实际在开创大明王朝基业上作用是不及刘伯温的。在对后世影响及历史地位上,李善长跟刘伯温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一统江山刘伯温,首功。
李善长比刘伯温最强的一点是:
————低调!低调才能使人进步!
这也是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最重要的一点,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弟兄说起,李善长能被推到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因为李善长发挥了他这个最大的优点。
李善长的成功就是因为出生在罗马,而刘伯温在是在去罗马的路上搭车
李善长和刘伯温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出生好,同是朱元璋是安徽凤阳老乡。很怀疑李善长会看面相,一遇到朱元璋,就觉得此子面相不凡,颧骨高突,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从此开始死心塌地跟着朱元璋风风火火的创业!李善长的慧眼很快得到回报!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打下江山的朱元璋内心澎湃啊,没有一帮弟兄的支持就没有我朱元璋的今天!出于念旧和老乡情节,朱元璋把李善长推到丞相位置!李善长的成功很大的程度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整个淮西老乡都是先得月的楼台!
而半路加入的刘伯温,开始并不看好朱元璋的造反事业,就和很多人看不上当初的马云一样。当然很多史书记载刘伯温的出山是因为朱元璋也学习刘备三顾茅庐!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观点,刘伯温是在一种半推半就的威胁中答应入伙的,这点一会给大家解释。当时朱元璋派一个叫孙炎的人去请刘伯温,说了一句话: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啥也不说了了,刀子架脖子上了,干吧!刘伯温也晚一步跟着朱元璋走向成功之路!这一步,是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的一大步!没有在一个炕头睡过的兄弟,终究不是自己人。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伯温的工资比李善长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再解释下,刘伯温为给朱元璋打工为啥不是心甘情愿,这也是李善长比刘伯温强的一个方面。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已经50岁,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汉,出生在元朝一个小资家庭,从小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中元朝进士,甚至在元朝当过县长一类的官员。然而元朝对汉人严重歧视,刘伯温只有短暂的政治生命。一个晚年失志,看透世事的智者,他的造反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而李善长:
▲只是当地一个比较有名望的人!
李善长很简单,洁白的身份让朱元璋更觉得信任。这位阶级弟兄不带一点政治成分,造反就是造反,为了富贵宁愿冒掉脑袋的风险。
刘伯温有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却对庙堂之争不太感冒,李善长的智谋不及,但是政治敏感
三分天下刘伯温,是后人对刘伯温的评价,但是一点没有浮夸。刘伯温为朱元璋平定天下,谋略方面要比李善长高明很多,关键比朱元璋也高!关键决策,刘伯温是对的,朱元璋是对的,更多是刘伯温对的,朱元璋是错的。刘伯温的谋略在大明建国道路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李善长一直低调付出,做好后勤部长,保证整个军队供需,默默地对领导支持!不分对错!
谋略上的本事高下立分,但是政治头脑,刘伯温就显得下成了。尤其是在:
韩林儿被困,刘伯温很快趋别厉害关系,一直劝阻朱元璋放弃精神领袖,这点让兄弟情深的朱元璋很是忌惮!一个眼中只有利益的高明谋士,做事不择手段是真可怕,包括建国后劝阻很多朱元璋做的不合适的事情。刘伯温政治上体现的是为国,为己,为了自己忧国忧民的良心,李善长体现的是为君,以朱元璋为核心的领导利益!
这就是我说李善长比刘伯温最强的一点:
—————低调!
领导喜欢这种默默干活,不说辛苦的手下,显然李善长在这方面比刘伯温做得更好!
三十年分河东西,财富地位都拥有的李善长膨胀了,他忘记自己最珍贵的品质,不在低调了!于是大明最原始的党争开始了,李善长淮西集团的领袖,刘伯温浙东集团的代表。这两个势力不停地你争我夺,这种不良竞争已经让朱元璋不满了。最后愤怒的老朱废除丞相制度,李善长涉及胡惟庸案,整个家族连坐身首异处!或许刘伯温早就明白打这种架没好果子吃,选择弃权,隐信埋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刘伯温原本想递上辞职信,桃之夭夭,可惜最后还是死在胡惟庸手里!
不管刘伯温的生死结果,单说李善长前期的成功之道是我们最可取的:跟对人、会干活、围绕领导就是正确的!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核心智囊,李善长主要负责处理繁杂的政务。不能认为两个都是谋臣。终刘伯温一身,朱元璋都不是很待见,主要刘伯温有朱元璋的洞察力,且见事于未萌,反应之快,对人性掌握之深彻甚至超越朱元璋,这种疏远恰恰体现了刘伯温的恐怖之处。李善长带领群臣处理政务,因此在与人相处当年如鱼得水。
不要忘记,李善长的科考可是不过关,刘伯温是其中佼佼者。能站在一起比智商吗?
明朝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第一次封侯,封了六个公爵,二十个侯爵,两个伯爵,其中公爵有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伯爵就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李善长是食禄四千石,汪广洋是食禄三百六十石,而刘伯温是两百四十石,如果单从食禄来说,刘伯温的食禄只有汪广洋的三分之二,是李善长的百分之六,可见刘伯温是远不如刘伯温。
朱元璋曾经把李善长比作是汉初的萧何,把刘伯温比作是张良,这个比较是很恰当的,如果我们再做个比较的话,那就有刘备的诸葛亮与法正,曹操的荀彧与郭嘉,那我们看看刘邦又是怎么对待萧何与张良呢?
虽然刘邦说萧何、张良、韩信是汉初三杰,但是三个人的待遇却完全不一样,韩信是王爵,七个异姓王之一,萧何是列侯第一,而张良是列侯六十二,另外陈平是列侯四十七,这边当然不是说陈平要胜过张良。
因为刘邦本来是要重封张良的,可是张良想退隐山林,所以是力辞,但是在功臣排名里,还是比不上萧何的。开国的功臣的排名,一般有几个特点,第一,军功第一,所以武官高于文官。第二,资历,这个就是看加入的时间。第三,跟开国皇帝的关系,包括亲戚关系,朋友关系,老乡关系。第四,内政后勤补给高于献策。
那我们再来看看李善长与刘伯温在这几方面有哪些差距。第一,两个都是文官,所以都没有。第二,刘伯温是公元1360年加入的,李善长是公元1353年加入的,而朱元璋自己是在公元1352年才投奔濠州郭子兴的,可见李善长加入是相当的早。
第三,李善长与朱元璋都是淮西人,而刘伯温都是浙东人,而我们知道明初功臣大部份都是朱元璋的老乡,都是淮西人,叫做淮西勋贵。第四,李善长负责内政与后勤补给,而刘伯温是军师。
更是出于这多方面的考量,李善长的功劳要远大过刘伯温,所以自然是李善长是公爵,而刘伯温只能是伯爵了。有的人认为李善长能做的事情,刘伯温就能做得,而刘伯温能做到的事情,李善长可能就做不得。
这个可不见得,难道张良能做得了萧何的事情吗?法正能做诸葛亮的事情吗?郭嘉能做荀彧的事情吗?都不能,因为内政工作,更加的繁杂,做军师的只要管一件事情,而做丞相的是要管一大堆事情,这个难易度是不能比拟的。
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刘伯温会比李善长厉害呢?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电视剧的影响,以刘伯温为主角的电视剧很多,李善长的很少。第二,很多人看中的是出谋献策,而不看中内政后勤补给的事务。
事实上,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和刘伯温扮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如果朱元璋是董事长,李善长就是总经理兼总裁助理,他需要打理公司的一切并帮助朱元璋规划未来。而刘伯温则更像是一个顾问,他的作用就是给朱元璋出主意。
简单点讲,如果单纯地从朱元璋这个大老板角度看底下这两个员工,刘伯温是属于那种给他指出了一个大方向的人,而李善长就跟刘伯温不同了,他不只是给朱元璋指出了一个大方向,而是会比较直接地提供祥尽的方案,这个大老板只需要依照他的法子照办就可以了。
所以虽说刘伯温可能在谋略方面要胜过于李善长,不过,朱元璋还是更喜欢李善长,因为他在员工的称职度方面是比较高的,起码能够让大老板少费一些功夫。
所以说,朱元璋让李善长去当宰相之职,而不是重用刘伯温,可见,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李善长的功劳是高过于刘伯温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件事情,那就是朱元璋在封爵的时候,给李善长的是公爵,其被拜为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位极人臣
可是给刘伯温的却只有伯爵,封诚意伯!他们两一个食禄四千石,一个食禄二百四十石。工资待遇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大家都是感受得到的。
刘伯温是希望朱元璋可以尊他为师,在朱元璋还没有上位之时,这样子的一种师生关系,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朱元璋就算骨子里有一万个不乐意,表面上也是要给予安抚,历史上的朱元璋对刘伯温是拍马屁多过于尊敬的。
当朱元璋真正地上位之后,第一个想要闲置在旁边的人,自然就是那个以老师自居的刘伯温,象征性的封赏之后,便让其告老还乡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刘伯温虽说在谋略上强过于李善长几分,但是,李善长一心只是想为朱元璋分忧,朱元璋认为这才是他最想要的,因此,刘伯温也就这么弱于李善长了。
当然,论结局,显然刘伯温要好一点。因为胡惟庸案牵连,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而刘伯温则是告老还乡,病疾而终,家人父老为未受牵连。
所以,命运这东西,说不清楚的!
朱元璋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追随他的臣子们论功行赏,李善长凭借首功被封为大明第一功臣,位列公爵,官拜宰相。然而刘伯温却只封了一个伯爵,官至太史令。要知道朱元璋封赏的公爵有6位,侯爵有50来位。到刘伯温的时候,很显然他排位较后了,他的功劳肯定抵不过李善长。那么到现在来看,为何刘伯温的名气会超过李善长,甚至世人只知有伯温,不知有李善长的这种说法?
李善长可以说,从朱元璋还只是有一块地的时候就追随他了,直到朱元璋夺取南京应天府,这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李善长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一步步壮大势力。并且定居南京后,李善长作为丞相为朱元璋供给后勤,无论是朝局还是运粮,李善长都打理得相当出色,让朱元璋一心奔赴前线,免去了一切后顾之忧。有句话说:”再猛的良将也怕缺粮和断粮。“李善长从来都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前有谋士之力,后有后勤之功,李善长作为大明第一功臣实至名归。
而刘伯温是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生死一战之时才开始冒尖,为朱元璋出力,献良策,打败陈友谅,可谓一战成名,但他的成功离不开朱元璋的天才指挥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这么说,因为刘伯温先提出作战计划,这份计划促使朱元璋脑洞大开,使得计划变得更丰满。所以,在朱元璋骄傲的内心里,他觉得自己也很聪明,那么刘伯温充其量就是他的一个谋士。也因此,朱元璋只封赏了刘伯温一个伯爵。
岁月流转,历史也演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一件趣事,就李善长这事来说,明明他是第一功臣,为何刘伯温的名气却超过了他,并且至今让世人津津乐道的一句话还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的名气超过李善长,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军师崇拜
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刘伯温又参与了他的灭元大计,而这些谋略有一半属于刘伯温的功劳。也可以说,刘伯温成了朱元璋半个军师。朱元璋也这样评价刘伯温:”吾之子房也。“子房是汉代的张良,刘邦的大军师。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军师莫过于诸葛亮,所以世人这样夸赞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诸葛亮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缘于人们对谋略家的军师崇拜,而刘伯温也是一代军师,自然他的名声就这样被人们传唱起来了。并且,在明代以后,文臣的铮铮风骨更让人争相效仿,刘伯温作为文臣军师更是被推到了一个被歌颂的地步。
二、皇帝推崇
朱元璋论成就来说,绝对可以评为”千古一帝“,从农民摇身变为天子,这是在封建等级时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就过错而言,他也被后世之人痛骂了几百年,因为他杀功臣,没有几人幸免。同样,作为第一功臣的李善长被夷了三族。就现今的历史评价来说,李善长绝对是冤枉的,因为他助胡惟庸谋反,成事后还是第二把手,根本得不偿失。但站在当时朱元璋和明王朝的角度看,李善长非死不可。因为功臣倚老卖老,新帝无法驾驭。太祖朱元璋做的决定,其后世子孙必定要遵从,而且对于稳固皇权,朱元璋赐死老臣对朱家来说,绝对是件正确的事情。李善长自然被沦为打击的对象,但又需要一个人来替代为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李善长,从而这个机遇就降到了刘伯温的头上。所以,皇帝推崇刘伯温,致使他名声大噪。
三、民间演绎
因为大明王朝皇帝的推崇和文官集团的崇拜使得刘伯温的名声远播,名扬四海。明清又兴说书、演义、戏曲,致使刘伯温的形象成为了一个老百姓心中的舞台形象,同诸葛亮一般上知天文天知地理,还能夜观星象。一传十,十传百,使得天下皆知。就像真正的诸葛亮也不是戏曲中的那样,刘伯温亦是如此。这种民间演绎使得刘伯温像真正的诸葛亮一样失去了原本的面目。戏剧的推演,说书的班门弄斧,刘伯温就这样成了一个神话,被老百姓崇拜,从而名气远超李善长。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按照功劳多少排名,共册封国公6人,侯爵28人,伯爵11人。
其中李善长作为文官第一人排在功臣榜首位,封韩国公。武将第一人的徐达为次,封魏国公。而我们熟知的神机妙算刘伯温呢,则排在伯爵的首位,封诚意伯。
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屡次出谋划策的刘伯温排名怎么那么低,另外,李善长的功劳怎么比战功赫赫的徐达还要大呢?
的确,李善长是个文官,没上过战场,没打过一场仗,也不像刘伯温一样有谋略,有各种出奇制胜的妙计。但李善长在朱元璋打天下时依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他所做的工作太普通,太细碎,不像刘伯温、徐达等人的功劳耀眼,所以不熟悉明史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
说白了,李善长的工作就是稳定大后方,协调各部门,保障后勤供给的幕后英雄。
所以李善长做得最多的事,前期起草各种文书,协调众将间的关系;后期朱元璋的盘子越来越大,要养活的人也越来越多,李善长就要抚境安民的同时,制定各种政策扩大生产,操心的事也更多。
乍一看,貌似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没有不可或缺性,实则需要细心周到应对诸多细碎的事物,有很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待人处事也需要通达圆融,其实是一个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岗位。
跟现在集团企业里行政总裁很像。
这一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大明建国后李善长任丞相,操的是整个国家的心,刘伯温在和朱元璋的一次对话中,就明确表示他干不了这个。
李善长辞官归乡后,丞相职位空缺,朱元璋便咨询刘伯温的意见。
朱元璋问刘伯温说:“你觉得杨宪这个人怎么样?”
刘伯温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气量,不行。”
朱元璋又问:“那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答:“他的气量比杨宪还窄。”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呢?”
刘伯温答:“丞相好比驾车的马,他能把马弄翻,更不行。”
朱元璋见他提议的三个人都被否定了,便说:“那看来,只有你来做丞相了。”
刘伯温赶紧拒绝道:“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陛下还是物色更高明的人吧。”
这就说明,术业有专攻,刘伯温很有自知之明,出谋划策他擅长,丞相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李善长除了行政水平出众之外,他还是朱元璋起义时第一盏指路明灯,对朱元璋来讲意义非凡。
元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带领他的一小支部队攻下滁州,李善长作为乡里有文化的长老主动前去拜见。
朱元璋的部队里都是大头兵,没有识文断字的,朱元璋见李善长颇有水平,便留下他做了军中的文书。
那时,朱元璋参加起义军才一年,各地虽然起义军众多,但也都没什么章法,都是自顾自地打土豪抢地盘。
而他跟随的郭子兴濠州义军,内部也争权夺利,没有长远的规划,朱元璋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长久之计,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有一次,朱元璋跟李善长聊起了这个话题,朱元璋感慨道:“天下这么乱,何时是个头呢?”
没想到,李善长的回答一下子让朱元璋拨开了迷雾,找到了前行的目标。
李善长是这样说的,“秦末战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是布衣百姓出身,但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妄杀人,五年就成就了帝业。如今天下土崩瓦解,跟秦末乱世无二,您是濠州人,离刘邦的家乡也不远,自然也有同样占着山川王气。如果您能效仿汉高祖,那平定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不得不说,古人的画饼能力很强,动不动就跟哪个伟人作比,不过朱元璋听了很受用。
这席话就像种子一样在朱元璋心里扎了根,他一下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似乎打天下也变得没有那么复杂了,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成了他的榜样。
或许从那一刻开始,朱元璋就把自己当成了刘邦,而李善长也把自己当成了萧何。
于是,我们看到,李善长不是只会说说画大饼的大忽悠,还事无巨细地帮助朱元璋落地执行,萧何干的事他全干了。
这中间郭子兴想挖他跳槽,他都没同意,坚定地选择朱元璋,也是非常有眼光了。
所以说,李善长以其最早的慧眼识珠、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扎实的行政才能,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朱元璋麾下群臣之首,忝居功臣榜第一位,实乃当之无愧。
反观刘伯温,虽然文化水平比李善长高很多,但识人的眼光却不行。
刘伯温是至正十九年,朱元璋打下了他的家乡后,派人去请,他才被迫加入到朱元璋的阵营,比李善长晚了六年。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有一定的实力了,霸业初显,此时加入属于锦上添花,远没有朱元璋艰难时雪中送炭来的珍贵。
而且朱元璋麾下能人异士已经很多了,刘伯温刚开始去的时候根本没有突显他的地方,直到朱元璋在跟陈友谅一战时,刘伯温才展现了他在用兵方面的能力,得到朱元璋的倚重。
要不是他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伯爵都不一定有他的份。刘伯温的功劳其实就是专才用在了正地方,等到战争结束了,对朱元璋来讲就没那么重要了。
另外,刘伯温也有一项稀缺技能,就是懂天文。
在古代,读书识字的人都少,更别说懂天文了。所以懂天文,会看星相的在当时都被看作是特殊能力,普通老百姓更是觉得懂天文可以神机妙算,预测未来。
所以也是这项技能给刘伯温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在他死后,不断地哄抬拔高,把他吹得无所不能。
最开始是明初黄纪善给刘伯温写个人传记时,就写道了刘伯温曾在杭州看到一团“天子气”,并预言十年后金陵当出明主。
当时,这种说法也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后来有学者分析说朱元璋希望通过刘伯温的神技能给自己的皇帝位增加一些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
开了头之后,关于刘伯温的预言便越来越丰富多样,民间也津津乐道此类故事,所以刘伯温的名字逐渐家喻户晓,并与诸葛亮齐名。
有谚语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后来,李善长因为退休多年依然利用自己政治势力对朝政施加影响,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不惜炮制谋反案,将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在晚年的长远目光全无,没有善终,还连累子孙。
反观刘伯温在正德朝开始,朝廷追赠他为太师,定谥号为文成。嘉靖年间,又再次提高他的功绩,同徐达等人一样配享太庙,又把丢掉的诚意伯爵位重新还给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
后来,有一本兵书《百战奇略》,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但是原作者已不可考,到了清代的时候,关于刘伯温在战场上神机妙算的名声太大了,清代人便自发的把《百战奇略》这本著作的版权赠给了刘伯温,此后刘伯温便成了《百战奇略》的作者。
综上所述,刘伯温的许多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让人们误以为朱元璋打天下时靠的全都是刘伯温,实际上,我们还是要尊重历史,李善长的功劳的确要比刘伯温的大。
李善长与刘伯温,都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开国功臣,他们虽说不是作战的大将,但他们在政治谋略方面对朱元璋有着重要贡献。后人也喜欢比较他们俩,有人就说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那么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在哪?
李善长要是比谋略是比不过刘伯温的,刘伯温的一首《烧饼歌》就直接完爆了李善长。李善长虽说谋略比不过刘伯温,但他比刘伯温有个高明的地方。熟读历史的人都听过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军队打仗,粮草没有供应上来,士兵饭都没有的吃,怎么可能会有余力打仗,所以粮草供应是打仗的重中之重的事。举个例子,官渡之战时,为什么曹操能大败袁绍,关键就在于曹操把乌巢烧了,这可是袁绍的粮草所在地,袁绍军队没有了粮草供应,吃饭都不能解决,士兵怎么能打好仗。而李善长最厉害的方面就是会管后勤,是朱元璋当之无愧的后勤主任,善长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他管后勤时,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虽然他不像刘伯温一样出谋划策,不过处理内政方面,刘伯温是比不上他的。李善长可以说是明朝的萧何,刘伯温可以说是明朝的张良。
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的地方,就是他会弄内政,这对朱元璋威胁不会大,朱元璋不会过于提防他,不像刘伯温料事如神,是个谋臣,朱元璋反而觉得威胁大。所以明建国以后,李善长被认定为明初文官第一人。
发现李善长比刘伯温强很多答友不赞同,这个当然见仁见智,谈古论金是赞同题主的观点的,即李善长比刘伯温强。
要确认这一点,需要颠覆一个相对习以为常的认知,即认为军事哲学中奇谋重于治戎、将略优于理民之干(借用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的观念,也就是说,兵法比军法重要的观念。
在这个观念的统摄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功用被放大,而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刘邦对萧何的评价)的功用被弱化,而实际上,两者之间,何者是源何者是流何者是根本何者是衍生,需要辨别清楚。
打仗,首先要有兵在手,才谈得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军法讲得就是如何做到有兵在手。
士兵如何征集募得?完成征召之后怎么按照编制组织起来?有了编制好的部队,武器和给养怎么解决?怎么将其训练成来之能战的职业武装人员?换言之,军队从征召到组建,从管理到后勤保障、技术训练,都属于军法的内容。
这些内容一切运转正常的时候看似平平无奇,但一旦哪个小细节出现问题,那么军事行动就会丧失最基本的条件,将帅的智勇将无用武之地。
我友茅台兄说过:
一切忽略社会性与背后制度因素对军事力量所起作用的军迷都是伪军迷。其意庶几近之。要之,李善长的主要职责在军法领域,而刘伯温则在兵法领域,李善长就是朱元璋的萧何,而刘伯温等几个人加在一起才是八爷的张良。
套用现代商业机构的结构框架,李善长就是CFO兼CHO,而刘伯温则是Merger&AcquisitionConsultant,都重要,但重要程度不同,朱元璋给两人的封爵酬庸也有高下之别,这除了以加入朱元璋集团的早晚为代表的资历深浅(李早刘晚李深刘浅)和李善长是濠泗核心集团成员而刘伯温不是之外,和上述的重要程度也有关联。
刘伯温的知名度还有因为民间传说放大的一面,此处不赘。只想说,李善长比刘伯温强虽然可能和我们的固有观念相悖,但自有其道理。
答:提这个问题的人不要误导别人嘛,李善长哪里比刘伯温强了?!
我认为,论能力,刘伯温可以甩开李善长半条大街。
有人会跟我争,李善长怎么不比刘伯温强了?李善长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册封的明朝开国第一文臣!
的确,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封韩国公。当时获封公的,也只有六个人而已,即: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其中李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而刘伯温只封了一个伯,诚意伯而已。
但是,比强论弱,说的是能力,不能单纯以官位高低来量度能力吧?
要知道,世间身居高官,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基事,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的贪官、庸官多得是;同时,怀才不遇,沉沦在乡野间的大圣大贤也不计其数。
还有人继续争,明太祖朱元璋颁发给李善长的制词,那是将他与汉之萧何相提并论的哟。
是的,明太祖朱元璋在颁发给李善长的制词里,是把他比喻成萧何,但也不要忘了,朱元璋也亲自说过刘伯温为“吾之子房”,即把刘伯温说成是自己的张良。
不妨想一下,萧何和张良,到底谁的能力更强一些呢?
不用纠结了,我告诉您吧,如果刘邦把萧何负责的那挡子事交给张良做,张良做的一定不会比萧何差;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但是,张良的奇谋异策,萧何那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同样,如果把李善长做的后勤事务交给刘伯温做,刘伯温一定做得更好;但刘伯温做的事儿,李善长就根本做不来。
只不过,刘邦对萧何的信任,远胜于张良——谁教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兼儿时玩伴呢?
同样,李善长也算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农民出身,从龙较早;对比一下,刘伯温是浙江人士,是从元朝阵营过来的,早年还在处州和朱元璋干过仗,从感情上来说,谁亲谁疏,一目了然。
回到能力比较上来吧。
刘伯温自小有“神童”之誉,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不过,由于元朝有规定,考生必须到二十五岁才可以参加乡试,刘伯温读书读到十六七岁,已经具备了考取举人的才力,但苦于不能参加考试,只好游访寻找《六甲天书》、《奇门遁甲》等书研究,到了二十二岁,不愿再等,虚报了岁数,参加乡试,一举考取了举人,改年,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进士。
可以说,刘伯温是元朝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李善长虽然也读过一些书,但拼死也考不上一个小小的秀才。
刘伯温和李善长相比,谁有才学?
这简直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再举一个例子。
龙凤六年(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亲率大军东下攻取应天,同时约张士诚出兵策应。
消息传来,朱元璋集团里的大小官员慌乱作一团,其中也包括了李善长。
刘伯温却镇定自若,劝朱元璋设伏邀击,并献上康茂才诈降诱敌之妙计。
朱元璋心领神会,连连称妙。
可怜老实巴交的李善长莫名其妙,一个劲地追问朱元璋:“现在大家都害怕陈友谅杀来,刘伯温怎么还要派人去诈降引诱他来?”(原话是:“方以寇来为忧,何为更诱致之?”)
诈降诱敌的目的,就是规避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会兵,提前结束与陈友谅之间的决战,再腾出手来击破张士诚,就这么简单的战略思想,李善长却大惑不解,可知是长了一个榆林脑袋。
朱元璋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向其解释:“使二虏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虏,则东寇胆落矣。”
还有,龙凤十二年七月,朱元璋准备发全力歼灭张士诚了,门外汉李善长又卖弄起军事知识来,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劝阻朱元璋说:“张士诚虽然遭遇小挫,但实力还在,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原话是:“势虽屡屈而兵力未衰,士沃民富,又多储积,恐难猝拔,宜俟隙而动。”)
朱元璋忍无可忍,啐骂道:“彼败形已露,何待观隙?!”
看看,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的能力,就在这个水平线上。
那些说李善长能力比刘伯温强的人,拉倒吧。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谋略上是超过李善长的,而且刘伯温给朱元璋所出的计谋,都是战略性的,涉及大政方针的。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作用,相当于张良对于刘邦的作用。可为什么,朱元璋最后封李善长为公爵第一人,刘伯温却只得到伯爵的待遇呢?
(刘伯温剧照)
我觉得这件事,主要原因在于刘伯温对朱元璋事业的投入度,没有李善长的大。
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李善长,都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不过,他们所代表的,是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
刘伯温所代表的,是立志做“帝王师”角色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有一肚皮的学问。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对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当下的诸侯中,哪些人是能够成大气候的真命天子,哪些人只不过是混世魔王。
不过,不管是混世魔王,还是真命天子,他们都不会和他们靠得太近。当混世魔王来请他们的时候,他们固然不会跟着他走。就算真命天子,他们投入度也不会很高。他们可以给真命天子出主意,讲大政方针,但不会被真命天子所奴役。他们只接受“帝王师”的角色,要的是帝王对他们的敬重。他们也不会过多地接受真命天子给他的赏赐,他们的心态是超然物外的,更多愿意过一种远离红尘的生活。
(朱元璋画像)
在这方面,张良为后世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张良在和刘邦共事的时候,保持了自己内心的独立。他不要刘邦封给他太多土地,只接受留地一个地方。他也不接受刘邦的官位,把自己超然物外。
刘伯温显然立志要做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从元朝辞职回家后,一直过隐居的生活。最后被朱元璋请去,才给朱元璋出了那些好计谋。刘伯温在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也像张良一样辞官回乡,想过隐居的日子。
正因为刘伯温对朱元璋的事业,投入度不高,因此,他所起的作用,就没有李善长大。所获得的封赏,也没有李善长多。
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事业是真情投入。
(李善长剧照)
李善长在朱元璋事业的投入上,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出谋划策。李善长的出谋划策和刘伯温不一样。刘伯温更多是大政方针,而李善长出的主意,则都是战术性的,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朱元璋拿来就可以用,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后勤保障。李善长相当于刘邦的陈平加萧何。他不但能够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后勤保障上,对朱元璋的帮助也非常大。朱元璋建国以后,李善长更是作为宰相,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巩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三是人才推荐。李善长不但帮助朱元璋起草招贤纳士的文稿,给朱元璋塑造了光辉的形象,让天下有识之士都争着来投奔。而且亲自审核,帮助朱元璋选拔人才。
可以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事业,是全方位的投入。在古代知识分子中,他的角色定位不是“帝王师”,而是“帝王相”。是希望当帝王的宰相,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正因为李善长投入得比较多,很用心,因此,他所起的作用才更大,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建立的功业才最多,也才被朱元璋封为公爵第一人。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李善长投入度太高,在朱元璋的事业中,留下的痕迹太多,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才特别忌惮。最后借胡惟庸的案子,把76岁高龄的李善长处死,其家族也被一并杀了70多人。
(参考资料:《明史》)
李善长的职场情商比刘伯温要高很多,而且官场经验也非常丰富,而且李善长搞后勤那可是元末明初无人能比,朱元璋在前线打仗,而李善长稳坐大后方,源源不断支持粮草。所以李善长一直都是淮泗功臣集团的头头,李善长就坐稳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宝座。
李善长这个人职场情商高啊,朱元璋当年名头响了,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而李善长就考察这些人,挑选其中有才能的人,推荐给朱元璋,连刘伯温宋濂等人都是李善长推荐的。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剩了很多时间,不必为人才缺乏而担忧。所以说李善长能够分担领导的忧虑,这样人在哪里都吃的香。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
这个李善长在朱元璋前期的时候还充当过刘伯温的角色,他就曾经联系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南京,朱元璋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还真的成功了,南京是朱元璋打下的最早的根据地,也就是朱元璋能够和天下英雄争雄的最大本钱。
而朱元璋攻下南京后,还想打镇江,这个朱元璋味口有点大,他手下的将领就有的不愿意了。这个事情朱元璋也知道,于是他想搞欲擒故纵的把戏,逼迫将领们顺从他的意思。于是朱元璋假装生气突然发火,要军法处置这些将领,但是李善长就看出来了,这是朱元璋的计策,需要有人打掩护,搞配合,他立马跑出来,劝说朱元璋为这些将领们求情。于是朱元璋唱红脸,李善长唱白脸,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不听话的将领。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得巢湖水师,善长力赞渡江。既拔采石,趋太平,善长预书榜禁戢士卒。城下,即揭之通衢,肃然无敢犯者。太祖为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为帅府都事。从克集庆。将取镇江,太祖虑诸将不戢下,乃佯怒欲置诸法,善长力救得解。
刘伯温的职场情商就有点不够了,总是有一点书生气。朱元璋是红巾军的余部,在早期还打着小明王韩林儿的旗号,甚至朱元璋还会在中书省专门给韩林儿设御座,有时候带着许多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来拜韩林儿。但是这个刘伯温就不拜,搞特殊。要知道这可是领导安排的事情,刘伯温不拜就不拜了吧,还说了一句特别伤人的话,这不就是一个放羊娃吗,拜他有啥用啊。
为啥说这句话伤人呢,因为刘伯温一方面他是读书人看不起放羊放牛的,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大老粗,没文化呗。一方面朱元璋当年也是放羊放牛的出身,他手下的大将好几个比如徐达,汤和都跟着他一起放牛放羊。刘伯温骂了韩林儿也等于揭了领导的短,得罪了朱元璋,还得罪了他手下一群大将。
《明史·刘伯温传》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禦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爲!”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
而且李善长的眼光就比刘伯温要老辣,看人看的准。刘伯温虽然学问高,本事大,就是眼光不行。
这个李善长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就看准了朱元璋能成大事,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时候就去投奔朱元璋了,朱元璋一看这个人岁数有点大,又有点文化,就将他留下来了。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而刘伯温就不一样了,刘伯温是真的没眼光啊,当时红巾军发展的如火如荼,大元朝廷早就腐朽没落,摇摇欲坠,完蛋那是迟早的事。但是刘伯温就是抱着元朝这棵树不放,甚至早年间还配合元朝对付过农民起义军。
后来朱元璋打下浙江,听说刘伯温是个人才,亲自带着礼品请他出山相助,结果刘伯温就是看不上这个朱元璋,觉得朱元璋这个大老粗不靠谱,没答应朱元璋。最后朱元璋发展的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手下写了一封信给刘伯温,这个刘伯温就出来辅佐朱元璋了。朱元璋很高兴,优待刘伯温。
《明史·刘伯温传》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对于朱元璋来说,淮西功臣集团就是好比马云创业的“十八罗汉”,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还没混出个样,就觉得这个人有前途,能成大事,早期就加入团队,是原始合伙人。这些人是可以和朱元璋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的。
而浙西文臣集团就是职业经理人团体,刘伯温则是职业经理人。刘伯温在元朝就是地方大官,元朝不行了就投靠朱元璋麾下。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职业经理人在哪里都有饭吃。
当然李善长最厉害的还是在于他会讲励志心灵鸡汤,当然这主要是对朱元璋讲。朱元璋一个放牛娃以前过惯了苦日子,本身的见识眼界都不高,投奔红巾军也是为了吃饱肚子混口饭吃,没啥大志向,也没啥大方向。
这个李善长也不过是一个村学究的水平,可是这个人也能说会道,年龄也比较大。朱元璋听了鸡汤,觉得李善长就是人生导师,立马打了鸡血似的,觉得自己也能成为鸡汤中的主人公。
这李善长对朱元璋讲的心灵鸡汤就是刘邦从一个草根布衣成为皇帝的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也就是一个草根,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会用人,五年就平秦灭楚当了皇帝。现在元朝也快要土崩瓦解了,天下大乱了改朝换代了。你和刘邦的所处的时代是一样的,再说了你家就和刘邦的老家不远,他当年留下的天地龙气,你应该接受。学习他的所作所为,你就可以一统天下当皇帝了。
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草根也可以当皇帝,但是李善长的话让他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原来以前还有个叫刘邦的草根也当了皇帝,原来真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这就李善长的比刘伯温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