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间传说,没有史实记载。
这个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纵观传言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墓这件事,可以发现主要还是推崇赞美诸葛亮的智慧,才能,以及过人之处,所以个人认为杜撰这件事的人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对于诸葛亮的智谋,才能,可谓是极力的赞赏,另外同时也可以表现出来此人对于刘伯温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好感,所以借此事赞诸葛,扁伯温
刘伯温肯定没有挖过诸葛亮的墓。
首先诸葛亮公元234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墓也叫武侯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墓高5米,方园60米,墓冢四周砌有八卦,形花墙,墓前立有诸葛亮武侯之墓的石碑。墓后有汉代桂树2株,高达19米。
刘伯温则是明朝朱元璋的谋臣死于公元1375年。两人相差一千多岁根本不可能有交际,也不可能有生仇大恨去刨老祖宗的墓。古人都有死者为大一说,刘伯温的祖父是儒户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书香门弟,深受孔子主导儒家学说的影响。更不可能有挖诸葛亮墓一说。历史上刘伯温刘基在明代是优秀的政活家,军事家。帮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就归隐老家。因朱元璋的忌禅,并没得到重用。
后人有传说刘伯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会奇门逅甲无所不通,他精通风水为证明自己比诸葛亮高明历害找到了诸葛亮的墓穴。感叹:你诸葛亮再厉害也只是将天下分了三分,而我刘伯温怎么说也是统一了江山,谁更历害一目了然。也有传刘伯温进入诸葛亮墓看到石碑上写着:我能算出后世刘伯温,你能算出后世的谁?这些都说明两位杰出的政冶家,军事家在后人心中的地位了卓越。
历史上有名军事家,政治家有很多如刘邦的张良,唐太宗的房玄龄。个人觉得后人眼中的诸刘两人都是后人神话了的结果。
诸葛亮出名在史书,刘伯温出名在民间。无论三分还是一统,关键不在智者,而在主帅。刘备依托的是皇族宗亲,所以借力而为。朱元璋是义军头目,必须靠自己。
不要把演义当成史记来看!那只是民间轶事
可能性不大
古代墓穴是现代考古工作中的重点考察对象,从大型帝王陵墓兵马俑,到民间古墓,不论大小,都能为我们考证历史带来直接帮助。
因为我国从古至今都流行“殡葬”,大大小小的古墓中隐藏着的陪葬品,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这座墓穴的年龄以及主人的身份,更能让我们知道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生活传统。
举个例子:陶制品是古代人殡葬的必备之物,我们通过不同古墓出土的陶制品的年代测定,就能确定这座墓穴属于哪个时期,当时的制陶工艺如何。
古代帝王入葬,史书中都会记载帝王的陪葬品。依靠史书,我们可以通过对陪葬品的校对,来确定这是不是真正的帝王墓。而帝王墓的陪葬品更是代表了当初制作水平的最高工艺,对我们考证历史尤为重要。
但是有些历史名人的墓穴,却又蒙罩着些许神秘。有些墓因为根本无法确认位置,所以盗墓贼无可奈何,例如成吉思汗;有些墓则由于墓穴主人威名远扬,后世盗墓贼不敢光顾,例如被称为“关公”的关羽墓。
许多将相王侯的墓在数千年里,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古代帝王为了防止自己的墓穴被盗,往往会命人把自己墓穴的修建记录描写得比较可怕。例如会用:内含毒气、暗门、暗箭、没有出路的密室等等。在影视作品中,古代墓穴也往往被描述得机关重重,让人敬而远之。
实际上的古代墓穴,并没有那么夸张。我们目前考察的古墓里,根本也没出现过小说里电影里描述的那么夸张的机关。而至于书里描写的神通广大的盗墓贼,在历史上也没那么夸张,根本也没有那么厉害。
在历史上千千万万有名的墓穴中,有一个人的墓穴是我们到现在为止都难以考证的,那就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军事:诸葛亮的墓。
今天我们俩就来说一说诸葛亮的墓为何难以考察。
全文共计2200字,阅读时间7分钟,建议收藏后阅读,转发请标明出处。
诸葛亮何许人也,怎么可能和常人一样随便安排墓穴?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方术师、发明家。他精通四书五经,对军法、天象、数学、地理都有所涉猎。它发明的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发明。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肯定知道自己离世后,墓穴一定会被后人光顾。因为盗墓风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实行礼坏乐崩,厚葬之风。
墓地里的宝贝多了,自然也就吸引了盗贼的光顾。到了两汉期间,盗墓行为更是猖獗,往往一个墓穴就被几十名盗墓贼光顾过,数不尽的金银珠宝都成了盗贼的囊中之物。
诸葛亮的末年,在辅助刘禅的日子中过去。临终,诸葛亮嘱托刘禅:自己死后第一不要发丧,第二不要葬礼,第三不要车马运棺。而是只申请四名士兵,用绳子把自己的棺材抬着一路向南,而且特别嘱咐,路途之中绳断之处,便是自己入土之地。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依照诸葛亮的嘱托,安排了四名士兵,抬着棺低调步行,一路向南。本来的计划是“绳断入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就方便我们后人考证了。
因为从出发点,很容易算出绳子大概在什么位置断掉。但是问题来了:这四条抬棺的绳索,哪有那么容易断呢?
我们根本没有在绳子应该断裂的附近找到任何相关的墓穴。再加上一些史料记载和专家推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四名士兵根本没有按照刘禅的嘱托一路向南。因为四名士兵抬棺,体力消耗极大,当出发一天左右时间后,士兵们早已经体力不支,于是很可能将诸葛亮就地掩埋了,而不是到了规定地点。
士兵体力不支,就地掩埋诸葛亮后回来向刘禅报告“绳已断”,刘禅也不是个傻子,他就开始怀疑“怎么这么粗的绳子才一天就断了呢?”于是将四名士兵严刑拷打,才掏出真话:原来他们的确是偷懒了,压根没有听刘禅的嘱托。
刘禅一怒之下,处死了四名士兵!而这时候问题就更大了:全世界上只有这四名士兵知道诸葛亮究竟埋在了哪里呀!这四人一被处死,诸葛亮准确的埋葬地点更无从得知了。
其实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这绳子十天半个月也不会断吗?他当然清楚,他也一定会算计到仅靠四名士兵,一定没有体力支撑到绳断,那么他自然也就知道:自己埋葬的地方是随机的了。
时间来到明朝后,明朝朱元璋有一名著名的军师:刘伯温,这个人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雄才大略,对奇门八卦也精通。刘伯温曾经利用八卦定位,成功定位到了诸葛亮的墓穴。
但刘伯温挖开诸葛亮墓穴后,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诸葛亮墓穴里有7口大缸,里面是灯油,有棉线连接,灯一直未灭,已经用尽了6口油缸的灯油。
眼看长明灯就要无油可燃了,刘伯温突然发现诸葛亮墓穴一竹签,上面写着八个字:小刘小刘,快快添油!
刘伯温大惊:没想到诸葛亮连自己会发现他的墓都算到了?赶紧把这七口大油缸添满灯油,这才让诸葛亮的“长明灯”又能延续百年。
当然了,这件事情也不知真假,很有可能也是后人杜撰出来,为了蒙上一层神秘,保护诸葛亮墓穴而编撰的。这些流传在民间和野史的小秘密,我们也无需考证它的真假。
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有很多前辈的经历和故事,被埋在了土壤里。现代考古的意义,一方面是探究我们的祖先究竟发展到了哪种程度,一方面是根据文物,来论证事实和文献记录的偏差,能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当初发生了什么。
这上千年的文明下,神秘的故事总有一天会揭开它的面纱。
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为诸葛亮所写。
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因为刘伯温确实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大人物。而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个叫刘伯温的能人。诸葛亮的墓被刘伯温挖了,这只是一个民间典故,真实性无从考究,不过民间传说自我民间传说存在的理由,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也是老百姓对古代智慧人物的崇敬与缅怀,也寄托着一份美好的情感,希望这样的人物成为世之楷模。
一千多年过去了,武侯墓依旧仍在定军山下,陵墓旁边有一颗黄果树,传闻是他的丑妻化身,两人即便死了,也要一同依偎陪伴一起。
有人认为武侯墓只是衣冠冢而已,根本就不值得去挖,就算去挖的话,诸葛亮聪明绝顶,里面肯定机关重重,无比危险;有的则认为诸葛亮人格无比高尚,孑然一身,必定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陪葬,而且世人敬佩诸葛亮,即便是盗墓贼,也不愿去冒犯这位卧龙先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是刘伯温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所写,刘伯温生前恃才傲物,经常点评诸葛亮,认为诸葛亮徒有虚名,只配给自己提鞋子,那么刘伯温又为何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刘伯温自小胸怀大志,想着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但是他总觉得的自己的本事不济,离那些天才还差着一点。他苦思冥想自己到底差哪儿了呢。
有一年坐船出门,和一帮文人论起天下大事来,众人一会儿说陈友谅势力大,能夺得大元江山的人非汉王莫属,有人说张士诚温婉待人,是做大事的料,就中有个和尚沉默不语,听众人乱哄哄东一嘴西一嘴的。和尚忽然哈哈大笑说:众位相公说了半天,老衲听得脚都麻了,待老衲伸伸脚也说说我的愚见。众位儒生看着这个略有疯癫的和尚说:老和尚好好念你的经就得了,你懂什么天下大势呢。老和尚活动了活动双脚,缓缓的说:在我看来,天下大势和和尚关系大着咧。你们讨论了半天,我觉得都没有说对,我说说我看到的天下大势。
这时,船已靠岸,老和尚晃晃悠悠的走了。众儒生都觉得这疯和尚疯的可以,只有刘伯温觉得这老和尚不是凡人。于是他追上前去,向老和尚毕恭毕敬的请教天下的形势。
老和尚看他确实虔诚,把他领回了寺庙,老和尚告诉刘伯温自己家祖上是徐茂公,只因为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这一支怕被连累,连夜逃了,临走时带走了徐茂公很多的藏书,其中有半本奇门,学会能知天下大事。
刘伯温向老和尚祈求,想看看这本传说中的神书。老和尚犹豫再三,答应借给他看一夜,而且只准在庙里看,不得携带出去,不得抄书,刘伯温这人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夜之间,他把半部奇门记住了七七八八。辞别老和尚,刘伯温回到家,越研究奇门越觉得奇妙无穷,可惜只有半部,很多里面学问无法贯通。他苦苦寻找另外半部奇书,但是市售的大多是赝品。有一天刘伯温忽然灵光一现,想到:徐茂公的奇门虽然残缺,但是他以前也有人学习奇门,他们手里的奇门未必是残卷。这时候一个名字忽然跳入他脑海里,诸葛亮。据说诸葛神机妙算,完全得自那本叫奇门的奇书,27岁出山,和天下群雄一较短长。
刘伯温在家里按照半本奇门的记载,苦苦推算诸葛墓地所在。整整三个月时间,他没有迈出家门一步,终于给他算出诸葛墓地的所在,他雇了很多摸金校尉的后人,浩浩荡荡的去定军山找诸葛亮的墓地去了。刘伯温到底找到诸葛亮的墓没有呢?
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是刘伯温挖到了诸葛亮的衣冠冢,墓里有几口大缸,供养着一盏长明灯,刘伯温带人挖开坟墓,触动了墓里的机关,一块石碑拔地而起器,石碑上书写几个大字:伯温加油。意思是诸葛亮知道刘伯温要来偷坟掘墓,所以事先让人刻了这块石碑,不但能吓刘伯温一跳,而且阻止了刘伯温挖坟不止的行为,还要坑刘伯温几缸灯油。
另外一个故事版本是,刘伯温挖到了诸葛真墓,挖到半路忽然有一块石碑横空出现,上书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刘伯温一看诸葛亮早就预见到了自己会来挖坟,那么自己继续挖下去不知道会有怎样灾殃等着自己,于是再也不敢挖了。刘伯温对着石碑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退出诸葛亮的墓,让人封好土,所以诸葛亮的墓至今没有被盗的痕迹。
刘伯温的很多传说都是个故事,真的只是个故事而已。
我们纵观刘伯温的一生,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为人也很低调,不求名利,不可能是一个目无先贤、居功自傲的人,更不可能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就去挖人家的坟。即使刘伯温后来低调接受朱元璋封赏有故意逃避宫廷权斗的嫌疑,就更不会做出挖人家的坟这样大不敬之事了,毕竟自古人们对坟看的比较重,挖人家坟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坟只是民间传说,也是人们故意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的心理倾向作怪的产物,至于诸葛亮算出后世会出一个刘伯温,更是传说。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诸葛亮死以后,他让手下把自己的棺材用绳子绑上,然后往回抬绳子在哪里断了就在哪里下葬,而那些抬棺的人在途中觉得太累了,于是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把诸葛亮给安葬了,但是那些人在抬棺的人,回到成都后就被刘禅给处死了。今天小编要说的是诸葛亮的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实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的墓被司马懿找到,而另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的墓被刘伯温找到了。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诸葛亮的墓是被司马懿找到的,小编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死诸葛治死活仲达,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句话,只听过死诸葛吓退活仲达,吓退活仲达指的是在诸葛亮死了以后,蜀军把诸葛亮的雕像拿出来以后就让司马懿吓得退军了。而是治死活仲达是在诸葛亮死后,其中的一件随葬品是一件兵书,而诸葛亮在生前一直用毒泡这本兵书,在诸葛亮死以后司马懿找到诸葛亮的墓,并且得到了这本兵书,而且司马懿还每天都看着兵书,最终被书上所带的毒给毒死了,这就是死诸葛治死活仲达。在这里出葛亮的墓应该是被司马懿找到了。
第二个说法就是被刘伯温找到的,我们知道刘伯温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谋臣,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必然离不开刘伯温的帮忙,但是在朱元璋称帝以后,刘伯温就选择了离开朱元璋出家为僧了,因为刘伯温很清楚如果他不离开朱元璋的话,自己就会被杀头的,毕竟伴君如伴虎嘛。其实刘伯温挖过诸葛亮的墓,在挖开后他就恍然大悟了,因为诸葛亮在梦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我知后世出伯温,伯温后世出谁?看到这句话后,刘伯温自以为自己比诸葛亮差得甚远。而在这里就是诸葛亮的墓被刘伯温到的。
不过小编个人认为,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墓在哪里,毕竟给诸葛亮下葬的人已经被刘禅被杀了,所以就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哪里,就算知道诸葛亮的墓在哪里,那他的墓一定被那些盗墓盗过了,所以他的墓里只是一个空穴而已,除了以上的两个说法有以外你们还知道什么呢?
民间传说,绝无此事。
有一句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可见刘伯温在很多人的心中智慧绝对不输诸葛亮,甚至是在诸葛之上。
但是刘伯温听说诸葛亮曾经得到过天书,刘伯温虽然也是有大智慧,不过对于自己未曾涉及的东西,他一样有好奇心。他带着一拨人来到定军山下,他知道这里可能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打开诸葛墓可能会受到谴责,但是在传说中的天书诱惑下,他决定带人挖开诸葛武侯墓。
刘伯温在带人挖开的武侯墓后看到的景象都惊呆了,他们看到墓里面摆放着七口大缸,大缸里面盛着灯油,灯油是供给一根棉绳,保证它一直点燃着,大缸之间相互连接。其中六口大缸已经没有油了,只有一口缸里面还有灯油。
刘伯温看到这一幕就已经有点慌了,后来就安排人开始寻找他想要的天书,偶然找到了一块竹签,签上还有字,刻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刘伯温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诸葛亮早就算到了他会来找天书,刘伯温马上跪下磕头,还对边上的人说了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匆匆带着人离开,还将武侯墓周边给修葺好。
虽然刘伯温去武侯墓寻找天书是个传说,但是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真正的武侯墓的确是没有被盗掘。历经几千年还能保全陵墓完好,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确在这方面做的非常牛。当然还有一个让人不解的就是,武侯墓上为什么会种一棵树,坟头种树的确少见,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再去猜测武侯的想法了,不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值得所有华夏子孙学习。
给诸葛亮抹黑,这可不是现代专家的专利,其实明朝就有一位老铁曾经干过这件事,而且还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表示,自己好歹也是个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高人,他就不相信诸葛亮比自己厉害,所以要去把诸葛亮的坟给刨了,看看诸葛亮是不是预料过自己坟被刨了这件事。
刘伯温扬言,如果诸葛亮算出自己去刨坟的事情,他就给诸葛亮磕一千个响头,要是没有算出来的话,那就说明诸葛亮也不咋地。
一、关于这件事的几个传说:
第一、刘伯温带着一大帮人去给诸葛亮刨坟。
刘伯温说干就干,带着一大伙人,说是要去祭拜诸葛亮。走到诸葛亮的坟墓跟前,就看到一大块石碑上写着:吾到无人到。
刘伯温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就有些好笑,虽然觉得书法不错,可是这内容说的一点也没有道理。诸葛亮你能到的地方,我刘伯温不也到了吗?
所以他觉得诸葛亮就是在吹牛,预言这种事情,谁当真谁就真的输了。再往前走了走,刘伯温又看到了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
这五个字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因为诸葛亮果然预知到,将来刘伯温会来到这里。而刘伯温却丝毫不能预料到,将来他的坟前会有谁来。所以刘伯温不禁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刘伯温打开了诸葛亮坟墓的地宫。
刘伯温对诸葛亮是非常不服气的,所以在大明朝一统天下以后,他就带着人前去打开了诸葛亮的地宫。
刘伯温发现地宫之中虽然不见天日,却依旧有一盏小灯亮着。这盏灯显然已经亮了一千年之久。
刘伯温仔细观察了地宫的周围,原来在地宫四个角上各有一口大缸,缸里面应该全是火油。刘伯温哈哈一笑,表示,诸葛亮你再牛,这四口缸里的油也有烧尽的一天。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发现棺材上刻了几个字:伯温加油!刘伯温吓得面无人色,诸葛亮是真的懂预言啊,连忙给诸葛亮的四口缸加满了油。那么问题来了,只写这几个字,等到刘伯温加的油再烧完了,那又该如何呢?
第三、刘伯温喝了水,穿了靴,遇到了不测。
从地宫里出来以后,刘伯温终于意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这个时候他看到孔明祠的桌子上摆着一碗水,地上放着一双靴子。
刘伯温出于沾点喜庆的想法,就去把水喝了,又穿了这双鞋在地上走了走,并且说道:喝吾师水清廉不贪,穿吾师靴路正不偏。
说完以后,刘伯温就要走,可是看到照壁之上,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
这话可把刘伯温结结实实地给吓住了。他连忙带人离开了这里,一路上担惊受怕,就怕遇到沙丘,所以刻意绕开了沙丘镇走。
结果在半道上,遇到俩小孩儿在东西两个干涸的沙丘河床上打闹,并且分出了胜负。其中一个小孩儿高喊:东沙丘胜咯,西沙丘败咯。这话可把刘伯温吓惨了,因为提到了沙丘两个字。这个时候刘伯温一口鲜血,就把自己给吓死了。
二、诸葛亮葬在哪里,并没有人知道。
这三个故事,无一都是在宣传诸葛亮有多神,其实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当年下葬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他被葬在了哪里。
就算刘伯温神通广大,这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坟墓,他又能到哪里去找呢?找到还得考证。武侯祠显然不是诸葛亮的坟墓,而是刘备的坟墓。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
关于诸葛亮下葬,其实也有一个小故事。他担心有人知道他葬在哪里,所以就嘱托刘禅,让四个大汉用绳子抬着他的棺材向南走,走到哪儿绳子断了,那就把他埋在哪儿。
结果这四个大汉为了图省事儿,索性就把绳子给割断了,随便找个地方把诸葛亮给埋了。等他们回来复命的时候,刘禅觉得不对,一番询问后,果然发现有诈,所以立刻将这四个玩忽职守的人给杀了。
杀了他们四个以后,刘禅才有点后悔,因为这世上只有他们四个人知道诸葛亮埋在了哪里。所以说诸葛亮的坟,是一个迷。估计就埋在了定军山附近,毕竟诸葛亮不喜欢铺张浪费,而且运输尸体十分麻烦,时间长了还会发臭。
三、刘伯温跟诸葛亮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都说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其实这两个人完全不一样,刘伯温只是朱元璋众多谋士中的一个,就算建国以后,刘伯温也只是被封为伯爵,完全不入流。要知道李善长、徐达这些可都是公爵。公侯伯子男,公爵比伯爵大太多了。
伯温留下万年碑,吩咐后人切莫推。木子若然推得倒,一场霸业总成灰。李闯见碑文说刘伯温留下,只许李姓人推,我若推倒此碑,内中必有缘故。试叫喽啰用力齐推,推之不倒,自己忙把袍袖卷起,跳下坑里,伸手一推,倒在地下,跌得粉碎。---《崇祯惨史》
而诸葛亮是蜀汉王朝的顶梁柱,刘备在的时候就是丞相,刘备去世以后,他更是成了蜀汉说一不二的那个人。
所以说这两个人地位完全不一样,刘伯温最多跟曹操的郭嘉、贾诩、荀攸、程昱这类人相提并论,距离诸葛亮、荀彧这些人还是差远了。
所以刘伯温也不会无知到去找诸葛亮的麻烦,要找其实也是李善长去找诸葛亮的麻烦,毕竟大家都是丞相,李善长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一统王朝丞相。
总结:刘伯温和诸葛亮很像倒是真的。
这两个人都是道家学派的弟子,每个人都精通易经八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经史子集无所不晓,都是一流的学术型人才。
两个人也都是辅佐自己的主公打江山,在权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常常有人把他们放一起做比较。
甚至有人说,西周姜子牙,投胎到了西汉就是张良,再往后就成了诸葛亮,最后成了刘伯温。那么我想知道的是,下一个是谁呢?嘿嘿。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明史》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是刘伯温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所写,刘伯温生前恃才傲物,经常点评诸葛亮,认为诸葛亮徒有虚名,只配给自己提鞋子,那么刘伯温又为何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刘伯温说孔明才智非凡,我与孔明的学识只差一厘、与他的德才只差一毫、与他的智慧只差一丝!都说孔明知前后,据说他料定死后有谁来祭奠他,还记录在册,如果我去了之后,发现此事不真就证明他在我之下,如果真有此事,我定当跪地磕头!刘伯温果然去祭拜孔明墓,到了之后看见“吾到无人到”五个大字,意思是我到了这没有其他人来到这,刘伯温心想我这不是到了吗?于是说诸葛亮算错了,就把诸葛亮墓碑推到了。转身就走,没几步又看见一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刘伯温一脸害怕,十分尴尬,就在刚刚还装X了一把,于是就跪地磕头,正准备起身结果却怎么也起不来,用不上力气,于是低着头又看见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最后脱下了金盔才得以起身,此时刘伯温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刘伯温虽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朱元璋封赏功臣时,他却不以功臣自居,而且俸禄和官爵都比较低,后来因他嫉恶如仇,敢于直言而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辞官回家,忧郁成疾,后来吃了胡惟庸送来的太医药,而不明不白的死去。
我们纵观刘伯温的一生,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为人也很低调,不求名利,不可能是一个目无先贤、居功自傲的人,更不可能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就去挖人家的坟。
即使刘伯温后来低调接受朱元璋封赏有故意逃避宫廷权斗的嫌疑,就更不会做出挖人家的坟这样大不敬之事了,毕竟自古人们对坟看的比较重,挖人家坟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坟只是民间传说,也是人们故意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的心理倾向作怪的产物,至于诸葛亮算出后世会出一个刘伯温,更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