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是文采有余而内涵不足吗?

作为酬答之作,在文采上,我还没有看过比它更绚丽的文章,从内容上,辗转铺染,生情并茂,直抒心迹。也是难得的好文章。质文并妙,千古奇文,叹为观止。


王勃所写《腾王阁序》是名垂千古好文,内容丰富。


本来就是一场宴会的锦上添花之作,要的就是文采嘛。王勃还是有大气之作的,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滕王阁序》是很优美的一篇骈文,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可作为艺术欣赏。


现在的清华北大的学生‍,有谁能有王勃的才华?王勃只有廿岁出头,


有文采就够了。!


王勃写的勝王阁序,内容太丰富了。其中既有天闻地理,又有许多的历史典故,还有无比优美的风景,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的佳句怕不輔李杜。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从内容上看,《滕王阁序》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形式上,《滕王阁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在骈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题主所说的《滕王阁序》只是文采好而无内涵,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读懂它。


你说的?

来作一篇。

看你的作品流传几天。

试试。


一、说一下问题本身自身观点。如果问题说的“内涵不足”是和文章本身的文采相比,那却有不足,因为《滕王阁序》已经是骈文体的巅峰之一了,但我觉得就算不足也是正常的,就像我们平常说的这道菜真好吃可惜味道淡了点;如果说和同种文体的其它文章相比,其它文章的内涵也不见得就比《滕王阁序》高到哪里去,《哀江南赋》思国怜已是内涵、《陋室铭》豁达淡然是内涵,人王勃那么年轻的大才子说自己怀才不遇就内涵不足了?历史上那个牛气哄哄文人不说几句自己明珠蒙尘,那他们的文章就是没品位?如果说是和不同文体的文章比内涵,那我就要说你有问题了,《项脊轩志》够不够内涵,你咋不去喷它内涵有余而工整不足,神经病这是!

谁规定所有文章都得引发读者深思,改变读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凭这一句,就能奠定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说其为史上第一骈文也不为过。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20几岁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真的多么?

这就足见其内涵了。


不能说是文采有余而内涵不足。其实《滕王阁序》还是有内涵的。虽然作者主要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很多金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比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等等,讲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能说没有内涵吗?


滕王阁序文采非常好,内容也不错,作为一个年轻人,在那个场合能把那个地方赞美的那么到位,把到场的客人和主人赞美的这么高雅,已经相当不错了。


各人认识不同看法不一样。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从什么角度来看,另外《藤王閤序》的参照物是什么。和范仲淹的《黄鹤楼》可能内涵不足,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能流传下来的都不会是差点。


挺喜欢并且佩服王勃的,可惜英年早逝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社会阅历尚浅。单就该文的辞藻华丽文采斐然,已属前无古人了。

有人拿该文和《岳阳楼记》相比。真的没有太多可比性。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时已经曾经沧海,在社会大熔炉历练半生。而王勃作滕王阁序时,也才现在大学生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年纪。

以区区二十多岁的青年,能写出这样惊世骇俗的骈文已经很难得了。

阅历是人生一大财富。这和读书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王勃的年纪和经历决定了他不可能写出内涵如范仲淹这样的内容。假设他不是英年早逝,假以时日,到四十来岁的话,其文学成就绝对震古烁今。

以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异禀。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里程碑式的巨作。瑕不掩瑜。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滕王阁序因其不朽的文采,也绝逼称得上骈文的珠穆朗玛了。


骈体文的形式,本身内涵就受限于形式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流传至今,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品,形式与内容双绝。

骈体文的特点是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排列整齐,音韵和谐优美,其中多用典故,所以《滕王阁序》中出现了大量讲究词藻讲究对偶的句式,如“天高地迵,觉宇宙之无际;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墜青云之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如果非要说这些句子只显示出作者的文采,那么下面这些句子无疑显示出精神内涵即人生感怀、报国情怀、宇宙循环、困境不屈的思想。“酙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毫无疑问,流传千古的名篇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可是历史的沉淀经典的经典呀!怎么这么评价!吓死我了!


要知道王勃写这篇文章才13岁哦

已经是半个天才了,天文地理都算得上高手了。

文章大气磅礴,文采斐然。

内涵不足,内涵不深可以理解。跟年龄阅历经历有关。


王勃的《滕王阁序》,写的很炫技,但——也必须炫技。

同等类型的文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同样也很炫技。都是骈文味道很浓,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因为这类给一栋楼写的文章,本质是需要用文字,把一栋楼给“画”下来。如果笔法不够炫美,就实在没什么看头。

王勃“画”滕王阁,「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构图上,有背景,有主体,有点缀,画面感十足。

「潭清山紫,耸翠流丹。青雀黄龙,白云绿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画栋朝飞,珠帘暮卷。」

在色调上,有冷有暖,五彩缤纷。

「文采有余」说明王勃“画”楼的功夫,天下独步,这是优点,绝不是缺点。

但由于这个优点太过闪耀,也会遮盖住它的内涵。

就像一个人如果外貌长得太过于惊为天人,往往会让人忽略他的内涵。但这不代表,他的内涵不足。

别忘了,《滕王阁序》除了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句子,还有大量抒情、写理的句子。比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些句子,要么写浩大的宇宙观,要么写时间的史诗感,要么点评古人的机遇,要么勉励众生勇往直前。要么,道尽理想的坚守,人生的艰辛坎坷。哪一句写得不是智识丰满,透彻动人。

别的不说,就一句「萍水相逢」,写出了多少人与人之间,聚散无定的状态和感受。

至今为止,但凡有点文化的人,谁没有引用过这四个字?

试想,一千多年过去了,《滕王阁序》里的这些句子说讲述的宇宙观,史诗感,勉励语,人生感受,依然没有任何过时,依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声。

这些,不都是《滕王阁序》的内涵。

杜甫写过:「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第一个夸的就是王勃。

意思很明确,王勃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但但还遭到守旧文人的讥笑。那些曾讥笑王勃的文人,在历史中半点成绩没留下,而王勃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杜甫的评价,放在今天,依旧无比准确。


原始地址:/wenti/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