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看到一大臣写了一封书信只有“青鹅”两个字,就下令斩了大臣,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臣想造反,用书信传递消息,信中就两个字,(青鹅)被武则天拆字识破……斩首啦大臣


当皇帝确信你要造反时、只差给其他臣子的解释理由时,莫说抓到信里写“青鹅”,哪怕看见信里写“亲我”也一样是铁证如山、不得不杀的……


“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

“青鹅”这两个字是裴炎,唐高宗的托孤大臣写的。这位裴炎是李氏王朝的忠实拥护者,出身贫寒,打小就喜欢读书。十年寒窗,被唐朝著名学府「弘文馆」录取,从此平步青云一路历经参军、御史、起居舍人,于公元680年成为当朝宰相。

就在这一年,太子李贤因犯罪被费,裴炎就是主审官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武则天还是相当看中他的。而在公元684年,武则天想要杀掉李姓两个地方郡王时,裴炎却是公然反对,破坏了计划,正式这件事在武则天心里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同年九月份,徐国公起兵造反,裴炎在于徐敬业的书信中写下“青鹅”两字,被武则天截获。面对满朝文武武则天以谋逆之罪将裴炎处死。我们可以看繁体字写的“青鵝”,拆分下来就是武则天所说的“十二月我自与”六个字,意思是「十二月的时候,我将自立」。自立,在武则天看来就是造反的意思。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六十七岁才当上皇帝,是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执政期间,整顿吏治,打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发展科举,开创了殿试制,还善于采纳建议,广泛纳谏,为唐朝的稳固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执政期间还留下了“贞观遗风”的美誉,并为开元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武则天被许多人称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这些评价并不能抹去武则天所作的贡献。郭沫若先生就曾对这位女皇帝评价道:“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那么这位知人善用的皇帝为什么看见了“青鹅”两个字就下令斩了大臣呢?被斩的大臣叫裴玄,他是因为受到李敬业的事情牵连而被杀的。李敬业本是英国公,身份地位显赫,但当时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实际掌握了权力,正是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李敬业等多名大臣被贬。这些被贬的官员相聚于一处,对武则天心生不满,于是相约作乱反叛。李敬业找到一个与已经死去的太子李贤长相很相像的人,打着李贤的旗号号令天下,举兵反叛。

当时的宰相裴炎一直反对武则天临政,并处处妨碍武则天的计划。武则天当时想要为自己的祖先设立武氏七庙,并追封自己的祖先为王时,受到了来自裴炎的反对。裴炎说:“太后您母仪天下,应该做到公正严明,不应偏袒自己的家族与亲人,您现在这样做是忘记了当年吕氏的下场了吗?”武则天因为这件事极其不高兴,反驳说:“吕氏是将权力都交给了身边的近亲,而我不过是追封先祖罢了,怎么能用吕氏来说我呢?”而裴炎也是很不知趣,回答道:“我们应该做到防微杜渐。”裴炎就因为这件事招惹到了武则天的不快。此后裴炎还极力反对武则天借故诛杀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更加惹得武则天不高兴。

当年,李敬业举兵反武,裴炎居然趁机上书劝武则天将权力交还给天子,武则天怎么可能白白将好不容易才抓住的权力载交还回去。御史崔詧就说:“宰相裴炎在动乱之际,不去思考怎么镇压叛军,反而只想着让太后在这个动乱之际交还权力,一定别有用心。”不久裴炎就被下入诏狱严刑拷打。当时许多大臣都为裴炎证明、上书说裴炎并无叛乱之心,而武则天则一再强调自己知道裴炎确实造反了。

据传裴炎和李敬业一直有书信交流,并且为了防止被人抓住证据,他们都是用特定的书信方式来交流。而不巧,他们的一次书信就被武则天的手下截获了,这封信里面只有“青鹅”两个字。裴炎本来以为没有人能够看懂“青鹅”是什么意思,没想到武则天一眼就看出来了,意思是“十二月,我自与也。”含义就是告诉李敬业,他的行动时间。因为“青”在古代意味着十二月,而“鹅”的繁体字中包含有“我、自、与”三个字,所以武则天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件事只是一个传言,并没有留下实际证据,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看作是一个逸闻趣事。武则天的机智与聪慧是她能够成为中国古代的女皇帝之一的重要原因。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有着杰出的才能,并且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而坚毅而冷酷的心,她能够稳坐皇帝宝位也是因为她有强大的实力和非凡的能力。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一方面任贤用能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一方面开始对唐朝皇室大肆屠戮。引起许多大臣不满,裴炎便是其中之一。

裴炎出生于河东洗马裴氏,是唐高宗的顾臣,受遗照为中书令。光宅元年,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赐爵河东县侯。后来因反对立武氏七庙,得罪了武则天。

不久,李敬业在扬州起兵,打着回复唐中宗的旗号要扳倒武则天,这正中裴炎下怀,做为高宗的顾命大臣,裴炎早就想回复李唐的天下。谁知,他送给李敬业的书信被武则天截获。信上只有两个字:青鹅。武则天一看,当即以谋反罪将裴炎一干人斩首示众。大臣都不解,女皇仅凭两个字,怎么能随便斩杀朝中重臣!武则天冷笑一声:重卿可知这青鹅其中含义否!青字拆开读就是三个字十二月,鹅字(繁体字)拆来就是我自与。这分明就是裴炎要在十二月与李敬业共同举事。

大臣们恍然大悟,对女皇的聪明机智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个故事我知道,武则天时代有一个大臣试图谋反,可是抓到他之后没有证据,他写的信件里只有“青鹅”二字,无法给他定罪。拿给武则天看,武则天看后想了想说:他欺我是女流之辈,却不知我神目如电,这有何难,“青”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鹅”字拆开来就是“我自与”,意思就是他让叛军十二月打来,他做内应,这不是证据是什么,立刻将他处斩,平定叛乱。


分解开是,青我鸟,武则天不把你杀了啊,武则天也是有尊严的好不好!


正史中裴炎可是被冤杀的,这所谓的书信,其实不过就是栽赃而已。裴炎是河东裴氏的族人,在唐高宗时期就已经是名宰相了,非常受李治的欣赏。李治在临终之前,让裴炎辅助李显,成了一位顾命大臣。

裴炎一直是个政场的高手,是条老油条了,政治嗅觉及其敏锐,他深知武则天的厉害,对她是一直迎合为主。高宗李治在位之时,武后打算废除太子,而裴炎就当了太子谋反的主审官。到了李显在位时,裴炎就不受待见了,他就立刻站到了武后这边,帮助她废了李显,立了李旦。

可是这裴炎可没有想到,武后的野心,可是比他想的大的多,下手也狠的多。当武后一步一步的扫平障碍的时候,裴炎意识到了,也非常的害怕。起初,他在一些大事上,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明暗中都会反对武后的决定,这一点让武后非常的不爽。后来他直接当着武则天的面,要求她还政于李旦,只是没有成功。

六八四年的时候,徐世绩的儿子徐敬业起兵,在扬州想武力讨伐武后朝廷。而他在起兵之前,想拉裴炎一起,为了让他能相信自己,他向骆宾王求诗。骆宾王就写了一首童谣,内容是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见了这个童谣之后,非常喜悦,这两片火是炎的意思,绯衣就是裴,小儿是只自己的儿子,当堂坐表示昌隆,这分明是说让自己的儿子来当皇帝啊。于是就回了一封信,只写了两个字,青鹅。

而这封信很快就被武则天截获了,她拆开一看,一下子就明白了。青字拆开是十二月。鹅的繁体拆开就是我自于,合在一起就是大胆起兵就可以了,十二月于城中做你的内应。这聪明的武后一下子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就这样把裴炎杀了。上面的这些故事,其实是唐朝的一本书中所记载,并没有史实证明,不过在正史中记载的,是徐敬业起兵之后,很多人都跟他撇清了关系,怕武后加害自己,而裴炎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想让武后把朝堂还给李家,就直言道:皇帝都已经成年了,一直没有亲政,这才让人有机会造反。如果能把朝政还给皇帝,那么叛军一定能溃败。

其实裴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武则天是何许人也啊,能惯着你这种人么,所以一怒之下,把裴炎关入牢房,并且严刑拷打。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他跟徐敬业合伙的罪证。但是一向手段毒辣的武后还是想肃清绊脚石,还是以谋反的罪名将裴炎杀死了。也是出于平息的原因,就随便捏造了一个“青鹅”的书信,让许多人无话可说,其实在当时的朝堂上,有许多人都对武后不满,只是出于害怕,也真是害怕,那武后动不动就杀几个大臣,要不就赐毒酒,着实让这些官员们后怕,导致着没有真正的直言劝谏。


真实的历史上,裴炎是被武则天冤杀的,所谓“书信”不过是刻意的栽赃陷害。

裴炎出身河东裴氏,唐高宗时期官至宰相,很受李治的信任,李治死前让裴炎担纲顾命大臣,辅佐继位的唐中宗李显。

裴炎是一根政治老油条,嗅觉很敏锐,他明白武则天的厉害,对武则天一向以迎合支持为主。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武则天想废掉太子李贤,裴炎就充当太子谋反案的主审官;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裴炎不受待见,又支持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立李旦为睿宗。

不过,裴炎没想到武则天比他想象的野心更大,手段更狠。

当武则天一步步为自己登基扫平道路时,裴炎意识到了武则天的可怕,他开始在一些大事上坚持原则,或明或暗反对武则天的决定,让武则天十分不爽。后来,裴炎甚至想过趁武则天外出时,武力胁迫武则天还政于唐睿宗,只是未能成功。

武则天听说后对裴炎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684年,唐初名将徐世绩的儿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公开以武力讨伐武则天。

话说裴炎起兵前想拉拢德高望重的裴炎作内应,为了拉裴炎下水,他向骆宾王求助,骆宾王略一思索,编了一首童谣教给小孩子传唱,歌谣内容是“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听说这个童谣,找到骆宾王求破解。

骆宾王分析说“‘两片火’是‘炎’,‘绯衣’是‘裴’,‘小儿’是‘子’,‘当殿坐’表示昌隆,是‘隆’。这首童谣就是说你裴炎的儿子裴子隆将来会做皇帝!

裴炎听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他给徐敬业写了一份密信,信中只有“青鹅”两个字。可惜这封迷信没到徐敬业手中就被人截获,送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打开信,发现信中只有“青鹅”二字,她冰雪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

‘青’拆开来是‘十二月’,‘鹅’(繁体字“鵝”)拆开来是‘我自与’,两个字合起来是说“你大胆起兵就行,我在十二月于城中作你的内应。”

武则天一看,找到了裴炎谋反的证据,就把裴炎杀了。

上述这两个故事源自唐人笔记《朝野佥载》记载,但《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并未记载,不过正史裴炎也是被武则天所杀,罪名也是和徐敬业合谋造反。

根据正史记载,徐敬业起兵后,很多人赶紧跟他划清界限,唯恐惹祸上身,裴炎却认为这是一个让武则天还政的好时机,趁机上书说:“皇帝已经成年,始终未能亲政,这才让小人有了造反的借口。如果把朝政还给皇帝,不用派兵征讨,叛军就会土崩瓦解。”

裴炎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徐敬业打出来的旗号是讨伐武则天,不是讨伐皇帝,一旦武则天宣布还政于皇帝,徐敬业师出无名,自然只能偃旗息鼓。

但这种话看破不说破,武则天也绝不可能接受,御史们趁机纷纷弹劾裴炎,说他是顾命大臣,不想着如何讨平叛乱,却让太后还政,必是怀有异心,跟叛军勾连。

武则天闻言大怒,下令把裴炎关入诏狱,严刑讯问,但她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裴炎勾结叛军、意图谋反的证据,有些御史甚至联名以身家性命担保裴炎不会造反。

不过武则天一向心狠手辣,尽管缺乏证据,她还是以谋反之名斩了裴炎。

因此在正史上,裴炎是为大唐江山被武则天冤杀的,笔记小说的记载应该是武则天一派编造并散播的,目的只是为杀害裴炎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聪明才智绝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就是出自著名的大家族,河东裴氏的当朝宰相裴炎也是白给。裴炎在当时极具才名,年少的时候曾经因才华出众而名扬天下,朝廷征召他,他却推辞了,理由是自己书还没有读好,这么牛的人的确很少见。想想李白往前凑还没人要,人跟人的际遇的确不同。

李白擅长的是诗词,而裴炎擅长的《左传》,据说裴炎曾在弘文馆研究《左转》长达十年之久,是《左传》方面的权威,在当时来讲,没有人再比裴炎在《左传》上懂得更多。

裴炎在野史中更出名,源自于裴炎的一封书信被武则天截获。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转而立李旦为睿宗皇帝。这一举措立刻引起朝野的强劲反弹,英国公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打着拥立李显的旗号起兵反唐,骆宾王更是写下了天下第一檄文《讨武曌檄》,震惊海内外。

而这时候有人送来了当朝宰相裴炎的一封书信。这封普普通通的书信整页纸只有两个字“青鵝”,武则天看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但这封信是裴炎送给正在的李敬业的,肯定藏着莫大的玄机。

武则天苦思良久,突然想到,如果真是一封里应外合的信,肯定会有时间。这下灵光一闪,打开了武则天心中封闭很久的密码之门。很快浮现出来几个字“十二月,我自与”。武则天看完大怒,把这封信作为叛国的证据,腰斩了裴炎!

不过我们现在看来,这件事的真实性有多大暂且不说,最起码正史都没有记载。但正史也有记载的是,裴炎的确是在李敬业造反后死于腰斩,也是谋反罪。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武则天到底有没有那么厉害的智商,能识破裴炎的谜底?

1)河东裴氏,裴炎!

河东裴氏由来已久。因出自河东郡而出名。在晋代的时候和王姓齐名,有“八裴八王”之说。在唐代的时候更是出了17位宰相,领头的正是唐高宗李渊的铁哥们裴寂。所以李渊和裴寂成为朋友也不是偶然现象。

而裴炎就是河东裴氏培养出来的第二位宰相。河东裴氏有一个特点就是家教好。我们就拿裴炎来说。裴炎出身高门大族,上的学校也是唐朝最顶级的大学弘文馆。这里面也都是显贵的后代。因此不乏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

但裴炎和河东裴氏的人,没有出去玩的,无论寒暑都老老实实呆在学校读书,形成非常独特的一群。所以裴炎很早就已经名满天下,就是因为学问非常好,并且特别擅长《左传》。

我们现在教育都不提倡体罚,但对于大家族河东裴氏来说,体罚是小意思,不但体罚,还没有节假日。当别人香车宝马的丽人行的时候,裴氏子弟在书阁中挥汗如雨。

因此为什么这些世家大族看不起那些新晋家族,甚至还看不起皇族。就是因为人家是靠苦读学出来的。这也是让李世民愤怒的原因,李世民想着自己家族都是皇族了,竟然还比不上一个河东崔氏。很是不服。但这些世家大族赖以传承的根本其实就是读书。只要王朝一旦建立,大都是靠读书做官,而这些世家大族出的都是这些人才。不管是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也好,也不管李世民现在的唐朝,终究是这些世家大族的读书人撑起了朝廷。

我们看裴炎就可以看出来,河东裴氏千年不坠的核心就是读书,裴炎不但学读书好,年纪轻轻就深通儒家经典中的《左传》,这才脱颖而出一路高升。如果连书都不愿意读,还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这就有点可笑了。

读书是辛苦,裴炎能十几年如一日,特别是在弘文馆研究《左传》,十年足不出户。证明了只要学习新东西,过程都是痛苦的,如果毫不痛苦的学到很多新东西,那么这个新东西一定是门槛特别低。

裴炎的学问好是一方面,其实在开始的时候他是和武则天保持高度一致的。公元680年,裴炎升任黄门侍郎,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就是因为裴炎在大政方针上和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保持高度一致。

当太子李贤和武则天关系很差的时候,裴炎是站在武则天这一边的。武则天非常信任的一个术士明崇俨被人刺杀后,武则天就对李贤起了怀疑。为什么呢?就因为明崇俨曾不止一次的在武则天和李治面前说过,李贤不如老三李显,李显面貌和气质很像太宗李世民。

当然我们现在肯定觉得明崇俨是一个骗子,就李显的德行能和李世民比。简直是侮辱李世民。但当时李治和武则天相信,还曾经封李显为英王。真是糟蹋了英王这个称号。

因此明崇俨一死,武则天就怀疑是太子李贤指使,因此便命裴炎与薛元超、高智周一同到东宫审讯。审讯的结果大出所有人意料,在东宫搜出铠甲数百具。因此李贤有谋反嫌疑,因此被废为庶人。

因此裴炎是站在武则天身边的!

2)裴炎和武则天联合废掉了李显!

李贤被废除了太子之位,这时候他们看好的英王就捡到宝了,凭空有一顶太子的帽子落在头上。李显非常高兴。不过看后面的结局真让人怀疑,立太子李显是裴炎和武则天联手做的局,就因为李显太不堪了!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在洛阳去世。28岁的李显成了皇帝,武则天主动做出姿态,把权力全部交给李显,自己退居到幕后了。李显非常高兴。

从这一点上就看出李显的笨蛋,比李旦的政治嗅觉差远了。武则天是什么人,跟着李治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一下子都把权力移交给李显了。李显竟然没有一点惊觉,自己的老妈自己不清楚,武则天那么贪恋权势,怎么可能就这样放手。阴谋,一定是个重大阴谋!

可惜以李显的智商真看不出来。所以说武则天选择李显做太子绝不是偶然的,术士明崇俨夸奖李显很像太宗李世民绝对是忽悠,是在配合武则天演出。但这一切李显不知道。

李显非常高兴的做自己的皇帝,完全按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李显很快发现一个问题,他老妈是把权力都交给他了,但这不等于他的话都管用。另外大唐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开放到朝臣怼皇帝是正常现象,李世民经常被魏征怼的无话可说。而李显的政治水平也不高,所以被怼的更是惨不忍睹。

特别是裴炎,刘祎之、韦思谦等宰相,智商高,政治水平高,经常很容易就把李显的话当成空气里的屁,虽然有点味道,但不会影响呼吸。李显非常气愤,但也无可奈何。

李显就决定提拔自己亲信的人,别人都有自己的班底。可能李显真的是以前只会研究斗鸡,是斗鸡界的精英,身边围绕的也都是斗鸡界的翘楚,没有政治人才。因此李显也比较实在,就提拔自己的老丈人。

但李显明显是步子太大扯着蛋了,他老丈人韦玄贞才是一个蒲州参军,李显的目标是一下子提拔到侍中。从一个县里的科长,一下子提拔到宰相,这步子真不是一般的大。宰相们肯定是不同意。一致反对。

李显显然不知道这是一个局,非常气愤,大大咧咧的说:“不要说把他提拔成宰相,就是把江山让给他你们也管不着!”

裴炎这时候看火候到了,就把武则天请了出来,武则天正是等今天这个机会。我们看历史这段记载: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洎刘祎之率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

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

武则天二话不说,领着大将军就带兵入宫了,把李显给废了。李显很不服气的问:“我有什么罪?”

武则天冷笑:“你把祖宗的江山都要给韦玄贞了,还说没罪!”

然后武则天就立了老四李旦为睿宗!

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发配到房州。李旦做了皇帝。李旦多聪明,马上以武则天马首是瞻,根本什么权力都不要。

这下大臣傻眼了!

3)裴炎,一个臣子的底线!

裴炎和其他宰相的本意是不满意李显的胡作非为。想让武则天教训一下,但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借此行“废立”之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武则天比皇帝都大,武则天废了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天下人都看清楚了,武则天才是真正掌握权力的人。

并且武则天的小四李旦非常机灵,一看三哥这个下场,马上什么都不管,都是母亲说了算,并且还要求武则天给他改姓,他不姓李了,改姓武,叫武旦。武则天同意了。李旦就变成五个蛋了!

这时候的裴炎,正史和野史写的完全不同。我们先看野史。唐朝有很多笔记小说,就记述了裴炎的一些事情:

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之前,想让裴炎做内应,就去问骆宾王怎么才能拉拢到裴炎。骆宾王说我有办法。因此就编了一首童谣在洛阳散播。

当裴炎听到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就便想找人破解童谣。很多人都没有当回事,最后就找到了非常聪明的骆宾王。

骆宾王很神秘的道:“‘两片火’就是一个‘炎’字,而‘绯衣’就是个‘裴’字,‘小儿’是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就是个‘隆’字。所以说这首童谣就是说你裴炎裴子隆将会成为皇帝。”

裴炎一听这是天命所归,老天爷对我的认可,因此大喜过望。更何况现在都对武则天有意见,我这是顺应天命,正符合儒家的天人感应。因此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

李敬业起兵以后,裴炎便给他写了一封信,但不幸的是,武则天正盘查严的时候。就被人截获送到武则天的面前。但信中只有“青鹅”二字,大臣们都不解其意。而武则天却用拆字法破解了密信:“‘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字拆为‘我自与’,裴炎是在表示要在十二月于城中为内应。”

因此裴炎就这样暴露了,被武则天腰斩。

这毕竟是小说,史书中怎么记载的呢?

公元684年,李敬业在扬州造反,武则天在朝堂问大臣们怎么办。在别的人还没有说话的时候,裴炎率先发言,说了一番话让武则天目瞪口呆。

裴炎说:“李敬业起兵的理由是皇帝没有掌权。现在皇帝已经成年,还没有亲政,这才让这些小人有了造反的借口。如果太后把朝政还给皇帝,李敬业的叛军不用征讨便会自行瓦解。”

武则天正在震惊中的时候,御史崔詧当即弹劾裴炎:“裴炎身为顾命大臣,不思讨平叛乱,却让太后还政,必是怀有异心。”

武则天这才反应过来,大怒,立刻把裴炎免官抓进级别最高的昭狱!大臣们都给裴炎求情,并以身家性命担保。而裴炎却长叹一声:“宰相进昭狱,哪有生还的道理!”

武则天对裴炎非常气愤,没想到自己信任的人竟然这么说自己。因此派人审问裴炎,以谋反罪腰斩。

虽然死的方式是相同的,但很显然后面一种是真的。因为公元710年,睿宗李旦掌握大权之后,专门为裴炎平反,追赠他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赐谥号为忠。

如果裴炎不是替睿宗皇帝说话,李旦不会对他那么好!

综上所述:裴炎前期跟武则天走的比较近,因此很受武则天信任。因此裴炎的官升的也比较快。到了公元680年,升任宰相,在李治去世后,他也成了托孤大臣。

由于李显的胡作非为,裴炎联合武则天废了李显。改立李旦为睿宗皇帝。并且裴炎为了让武则天还政给李旦,甚至计划政变,劫持武则天。可惜由于天气原因,武则天没有按既定的日程,因此没有成功。

在李敬业造反后,裴炎劝说武则天还政李旦,惹怒了武则天,被武则天腰斩。从某些角度来说,裴炎是一位坚持原则的人。

至于“青鹅”的传说,取自唐人的笔记小说,一个故事而已!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六十七岁才当上皇帝,是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执政期间,整顿吏治,打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发展科举,开创了殿试制,还善于采纳建议,广泛纳谏,为唐朝的稳固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执政期间还留下了“贞观遗风”的美誉,并为开元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武则天被许多人称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这些评价并不能抹去武则天所作的贡献。郭沫若先生就曾对这位女皇帝评价道:“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那么这位知人善用的皇帝为什么看见了“青鹅”两个字就下令斩了大臣呢?被斩的大臣叫裴玄,他是因为受到李敬业的事情牵连而被杀的。李敬业本是英国公,身份地位显赫,但当时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实际掌握了权力,正是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李敬业等多名大臣被贬。这些被贬的官员相聚于一处,对武则天心生不满,于是相约作乱反叛。李敬业找到一个与已经死去的太子李贤长相很相像的人,打着李贤的旗号号令天下,举兵反叛。

当时的宰相裴炎一直反对武则天临政,并处处妨碍武则天的计划。武则天当时想要为自己的祖先设立武氏七庙,并追封自己的祖先为王时,受到了来自裴炎的反对。裴炎说:“太后您母仪天下,应该做到公正严明,不应偏袒自己的家族与亲人,您现在这样做是忘记了当年吕氏的下场了吗?”武则天因为这件事极其不高兴,反驳说:“吕氏是将权力都交给了身边的近亲,而我不过是追封先祖罢了,怎么能用吕氏来说我呢?”而裴炎也是很不知趣,回答道:“我们应该做到防微杜渐。”裴炎就因为这件事招惹到了武则天的不快。此后裴炎还极力反对武则天借故诛杀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更加惹得武则天不高兴。

当年,李敬业举兵反武,裴炎居然趁机上书劝武则天将权力交还给天子,武则天怎么可能白白将好不容易才抓住的权力载交还回去。御史崔詧就说:“宰相裴炎在动乱之际,不去思考怎么镇压叛军,反而只想着让太后在这个动乱之际交还权力,一定别有用心。”不久裴炎就被下入诏狱严刑拷打。当时许多大臣都为裴炎证明、上书说裴炎并无叛乱之心,而武则天则一再强调自己知道裴炎确实造反了。

据传裴炎和李敬业一直有书信交流,并且为了防止被人抓住证据,他们都是用特定的书信方式来交流。而不巧,他们的一次书信就被武则天的手下截获了,这封信里面只有“青鹅”两个字。裴炎本来以为没有人能够看懂“青鹅”是什么意思,没想到武则天一眼就看出来了,意思是“十二月,我自与也。”含义就是告诉李敬业,他的行动时间。因为“青”在古代意味着十二月,而“鹅”的繁体字中包含有“我、自、与”三个字,所以武则天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件事只是一个传言,并没有留下实际证据,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看作是一个逸闻趣事。武则天的机智与聪慧是她能够成为中国古代的女皇帝之一的重要原因。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有着杰出的才能,并且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而坚毅而冷酷的心,她能够稳坐皇帝宝位也是因为她有强大的实力和非凡的能力。


原始地址:/xinwen/1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