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宰相是大学士还是军机大臣?

清朝没有宰相,和皇上最近的是军机大臣,也就是大学士相当于高级秘书,而宰相相当于各部大臣的首领,手里有制约皇帝的权力。


清初以大学士为宰相,后为军机大臣所替代。

一、宰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辽朝设为官职。

宰相,在其他朝代,是指不设丞相职务时,行使丞相职权的、类似丞相职务的官职统称。

二、唐朝、宋朝,汲取前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权力太大,威胁皇权,因而不设丞相一职。

但皇帝综理军国大事又忙不过来,唐太宗时,设“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后改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职权,为避免集权,设置多人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习称宰相,是为宰相的肇始。

唐太宗亲信重臣李绩,成为历史上“同中书门下”第一人,也就是历史上宰相第一人。

三、明朝建国初期曾设置丞相,因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以谋反案诛杀胡惟庸后,裁撤丞相一职。

但纷繁的政务,皇帝难以应付,于是,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咨询处理政务,形成内阁大学士多人分散权力行使丞相职权,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后又设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实际上的首席宰相。

设于皇宫外廷,紧靠皇宫内廷墙外的军机处。

四、清朝始仿明制,设置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皆为最高品级一品官员,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多达6人,避免集权,是为宰相。

但自雍正皇帝因西北战事需要,设立军机房,后改军机处,在皇宫外廷,紧靠皇宫内廷墙外办公,初为办理军务,后逐渐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殿阁大学士由行使丞相职权的宰相,变成尊崇位高的虚职,成为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军机大臣,荣誉加衔东阁大学士。

仅供参考。


清朝没有宰相。但清的官制沿袭明朝,明朝以大学士为宰相,所以清朝就把拥有大学士官衔的人称为宰相。军机处制度是雍正七年对中枢决策机构的一种创新,但军机大臣也不是宰相,只是他们的工作性质类似于宰辅。

清朝大学士系荣衔,基本上是象征性的,代表文官的最高级别,没有实际的职能。乾隆以前大学士四殿二阁,分别是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以及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增加体仁阁大学士。从此大学士荣衔以三殿三阁为定制。这三殿三阁中,以体仁阁大学士为最低,保和殿大学士为最高。不过三殿三阁都是正一品,文官当官当到大学士,表示官位到头了,再上面就是皇帝了。

有清一代,最大的官就是保和殿大学士,它始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

第一个保和殿大学士是顺治朝的富察·额色黑,此前他是旧制的国史院大学士。他是顺治朝唯一的一个保和殿大学士。富察·额色黑是顺治名臣,太宗实录的修撰者,死了以后入祀贤良祠。与他同朝的另一个名臣是洪承畴,武英殿大学士。

保和殿大学士最多的是康熙朝,有五个人,分别是巴哈纳、李霨、杜立德、索额图、魏裔介。雍正朝只有一个张廷玉。张廷玉是个异数,他是配享太庙的人,有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只有一个张廷玉。乾隆朝也是一个,富察·傅恒。傅恒是最后一个保和殿大学士,那以后保和殿大学士不再任命。傅恒的儿子福康安深得乾隆皇帝宠幸,最后也只是武英殿大学士。

乾隆以后,大学士名义上还是三殿三阁,但实际上以文华殿大学士为最。当过文华殿大学士的人很多,有几十个,大多是各朝的名臣。

清代文官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通过礼部会试和殿试入仕,一甲二甲进士及第入翰林,散馆后正五品。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或分发各部当司官,或直接到州县。三甲出身的人出仕时的品级不会太高,正七品到正六品。二是举人通过面试等选拔入仕,不过最高从知县干起。三是捐纳,通过捐输军饷等方式,向朝廷缴纳银两而获得官职,不过一般都是候补官。直接遇缺即补的也有,那要额外再交一笔钱,没有定数,通常都是巨款。而且,遇缺即补不是定例,而是偶尔有之。捐官最高的是道员,从三品。

但满洲八旗不在此例,他们登进的路子比汉人宽泛多了。除了可以与汉人一起参加科举外,最常见的是荫恩,就是可以凭借祖上有军功直接获得官职,相当于汉大臣的举人出身。没有军功的或者军功荫恩用完的人家,还可以考试进入国子监,毕业后也可以以举人身份入仕。

三殿三阁大学士还有一个门槛,即必须是三甲及第的进士出身才能担任。当然这是对汉大臣的规定,满人有特权,不在此例。但也要文臣出身,至少是当过部院大臣。有清一代,武将没有当大学士的。晚清时,慈禧太后为了方便左宗棠升大学士,特意给他一个赐同进士出身。左宗棠是举人入仕,一辈子没有进士及第,是左宗棠心中的隐痛。

一般而言,文臣按部就班熬到文华殿大学士时,基本上都是垂垂老矣。这个时候让他们真的去当宰相,不用说看那些浩繁的公文,光是每天辕门听鼓、三跪九叩,累也累死了。所以清廷的规矩,一二品文武大员,60岁以上一般都会赐紫禁城骑马。当然这是象征性的,不是真的在紫禁城骑着一匹马,而是一种礼遇,别让他们因为跪拜而累坏了。

所以,雍正七年(1729年),为了对西北噶尔丹用兵,雍正皇帝特命成立军机处。第一任军机大臣有怡亲王胤祥、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廷锡、云贵总督翰林院掌事鄂尔泰。

军机大臣都是兼职,属于临时职务,他们的俸禄、考绩和迁转都还归原来的衙门。同时,从内阁和各部院中选调年轻精干的官员担任军机章京,类似于今天的干事、参谋和秘书。这些军机章京负责具体的文案工作,并负责搜集、汇总和传达。

军机处成立之初只是一个顾问班子,就事论事,以西北军务为主。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皇帝越发顺手,变成须臾不可离了。雍正皇帝索性将军机处正规化,变成常设机构,军机章京也变成皇帝专属的秘书班底。

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改组军机处,将军机大臣定员为六人,军机章京定员为十六人,均为满汉各半。这成为清廷日后军机处的蓝本,直到清末都是照此办理。

乾隆皇帝将军机处与原属内务府的内奏事处整合在一起,变成皇帝专属的工作机构。乾隆皇帝规定,京里的六部九卿,京外十五省的总督和巡抚,十四个驻防将军,八旗的都统,伊犁、乌里雅苏台、叶尔羌、西藏、黑龙江、吉林、盛京等地,都直接向军机处报告工作。军机处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乾隆年间是军机处权力最大的时候,由于皇帝疏于管理,漏洞也很多,甚至被和珅钻了空子。他掌军机处时,所有报皇帝的文件都要备份副本同时报军机处,因此多出了很多弄权的机会,甚至可以挟制皇帝。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在第一时间就废除了这个制度,及时堵上了漏洞。嘉庆皇帝非常警惕军机处的尾大不掉,整个嘉庆朝,他都在打压和抑制军机处的权力。一个显著特征是,嘉庆皇帝一反前朝任用亲王担任军机领班的惯例,只用内阁文臣担任领班,所以,整个嘉庆朝没有出现过权臣。

道光年间,皇帝又对军机处进行了改革。他改变了军机处的工作程序,规定所有奏折必须先送内奏事处,由内奏事处报皇帝批阅完了才能发交军机处。这个改革很有成效,它强化了皇权,方便皇帝对朝政的控制。从那以后,军机处的规则固定下来,再也没有变化。后来慈禧和慈安在辛酉政变中正是得益于这一点才打倒了肃顺和顾命体制。

军机处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中央书记处,是清廷日常的政务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但军机大臣却不同于宰相,也不同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他们就是书记处书记,在整个文官体系中最接近皇帝,对朝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实际权力没有他们在各衙门里的兼差大。只是居于宰辅之地,地位高,人人都高看一眼。

军机大臣的品级没有限制,但基本上都是一二品大员。历任军机大臣中,职务最低的也是侍郎。军机章京则低一些,以五品到三品官为多。军机大臣定额是六个,但都不满员,以五个的时候为多。这是因为清廷迷信,传说满六个会出事,不是人死就是父母丁忧,所以忌讳满员。

其实明朝虽然以大学士为宰相,但到张居正死后已经名存实亡了。万历十一年申时行任宰相是个标志性事件,从那时起,宰相就不再是天下朝政的最高管理者,而是退居整个文官体系名义上的精神领袖,以“燮理阴阳、作育人才”为主了。所以,明朝中晚期以后,好几位状元出身的人出任宰相,就是这个原因。在整个中国科举史上,状元群体的表现平平,没什么出色的人才。但明朝的状元宰相有好几位,除了申时行以外,还有成化年间的商辂,不仅是状元,还是三元及第。这个商辂的表现远不及申时行,他当宰相除了给皇子皇孙起名字之外没干什么大事。

所以清朝的军机处制度实际上是对国家管理体制的一次改革。只不过,这种改革是从皇帝本人的需求出发,目标是强化皇权、弱化相权。在军机处制度下,大学士变成空有其名的虚衔,宰相职务成了抽象的国家名器,文官体系的作用进一步被肢解和弱化,最终沦为皇权的附庸。

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时曾经废过军机,以军机章京取代军机大臣,行宰辅之实。这被认为是逆天而行,以失败而告终。按官场规律,高级官员的选拔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养成期,过度任用低级官员会造成德不配位的状况。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个事例证实过。西汉时郅都和张汤一类的酷吏,乃至今天重庆的王军头等,都是明证。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众所周知,清代不设宰相,而是以三殿三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脑。所谓三殿三阁指的是紫禁城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和东阁,保和殿大学士是内阁首辅,乾隆年间,傅恒担任过保和殿大学士,但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担任过这个职务,所以后世便以文华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后来清廷又在大学士之外设了协办大学士两名,帮助大学士处理政务,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大学士的副手,地位略低于大学士。

紫禁城文华殿

雍正年间,清廷设立军机房,专门主持对西北军事。西北军事结束后,雍正多疑,唯恐内阁专权,于是将军机房保留下来,改称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日常军政事宜。开始军机处只是作为皇帝的秘书和幕僚班子,上传下达,后来权力日益增大,成为朝廷处理军政事务的日常机构。

故宫军机处旧址

军机处办事大臣称为军机大臣,一般由大学士、各部尚书和侍郎兼任;名列第一的军机大臣叫领班军机大臣,一般由亲王或者内阁首辅兼任,比如慈禧垂帘听政期间,领班军机大臣就是恭亲王奕䜣,著名的贪官和珅也曾以文华殿大学士身份兼任领班军机大臣。

恭亲王奕䜣曾以亲王兼领班军机大臣身份主持朝廷政务几十年

自从设立军机处后,内阁权力逐渐转移到军机处,内阁大学士成为一些资深老臣的名誉性职务或者加衔,而军机大臣成为实际上的掌权者。也就是说,内阁大臣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真正的宰相应该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这种例子不少,比如乾隆朝的傅恒是保和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和珅是文华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

在晚清政坛上还有一个特殊例子,李鸿章从未担任过军机大臣,但他以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身份主持清廷内政、外交,是个不折不扣的宰相。


清朝不同时期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总体来说,非要严格定义的话二者都不是宰相,习惯上二者都可以称作宰相。更接近实际宰相还是军机大臣,但是如果军机大臣兼大学士就一定能被时人称作宰相。有点拗口……

(内阁大学士始于明朝朱棣,将原本内阁秘书职责的官员职权扩大,后逐步地位提升,有宰相的功能)

首先要说宰相的定义。宰相不同于丞相,丞相是个正式官职,而宰相不是,而是一个统称。宰是主宰的意思,相是辅佐的意思。所以,宰相就是辅佐君主主宰政务的最高官职。而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杀胡惟庸后,废除宰相制度,以内阁为秘书机构。内阁成员称大学士,但是官阶仅为五品,一切政令悉出皇帝。所以,明清的官员最多称之为“相”,称不上一个“宰”字了。故而,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只是皇帝的秘书,严格意义上,皇帝自己才是宰相。但是,随着朱棣称帝,由于后世皇帝没有朱元璋的强大精力,内阁地为提高,品级也不断提升。到了嘉靖年间,内阁排名第一的大学士正式被称为首辅,第二位被称为次辅。内阁成员具有了宰相一般的权力,尤其是在嘉靖、万历这样二十几年不上朝的时代。说内阁成员是宰相,也对。

(清初名将图海也是大学士,但只是武将,与宰相没有多大关系)

到了清朝,承袭明朝内阁制度,但是内阁相较明朝,内阁更像一个摆设。因为清朝前期,还保持着部族的性质,清朝最高决策机构其实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属于商议决定,与其说是宰相,不如说像议会。而与此同时,清朝也延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设有内阁大学士。只不过,一开始大学士仅授予汉臣,如范文程等,此后大学时往往只是个虚衔,用于安抚投降清朝的汉族旧臣,或者奖励立有军功的满汉武将。他们都不一定呆在京城,更多反而在四处带兵,如顺治康熙年间的名将,平定三藩之乱的图海,就是中和殿大学士。这些人不参与决策,所以不能说是宰相。

(张英、张廷玉父子都是在南书房获得皇帝信任,进而拜大学士,可称作宰相)

后来,为了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夺权,康熙设立南书房制度。南书房原本是选派翰林供皇帝钻研文学,陪皇帝吟诗作赋。但是康熙逐步在南书房接见大臣,起草诏令,南书房成为帝国的决策核心。不过南书房大臣不是一个官职,标准叫法是“南书房行走”,是一种差事。因此仅仅入职南书房不能视作宰相。这时候的南书房有些类似朱元璋时期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而一旦官员自南书房步步高升,加授内阁大学士,则在朝中举足轻重,会被视为宰相了。如首位入职南书房的张英(张廷玉之父),后来晋升文华殿大学士,就被视为宰相了。

(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傅恒)

到了雍正朝,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雍正设立军机处。遴选亲信满汉大臣为军机大臣,又选择一些辅助人员为军机章京。军机处取代南书房成为最高决策机构。不过最亲信的大臣还是会两头兼顾。但由于军机大臣有时人数较多,所以如果以军机大臣(尤其是领班军机大臣)身份荣升内阁大学士,那就被视为真正的宰相。比如傅恒为保和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之首),领班军机大臣;和珅为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李鸿章虽未入军机,却被尊为宰相)

所以说,雍正朝之后,正常情况下,天下人将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视为宰相标配,但是也有例外。因为清朝后期,地方督抚势力提升,他们即使没有入军机处也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从没担任过军机大臣,但做到了内阁大学士之首文华殿大学士(名义上内阁大学士之首保和殿大学士自傅恒以后不再授予他人)。而其手握淮军,主导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又做督抚之首的直隶总督。虽一直在外,却被尊称“傅相”(李鸿章还是太傅)。

(翁同龢为一个协办大学士大费周章)

当时还有一个传闻,光绪的帝师翁同龢,官拜户部尚书(清朝六部以户部为首)、军机大臣。一直希望做到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比殿阁大学士低一级),就能勉强称作宰相。但是大学士都有定员,只有其中一人出缺后面才能递补。正逢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大败,李鸿章因责被解除直隶总督之职,闲居京城。翁同龢觉得机会来了,不断找人试探游说,希望李鸿章主动辞去文华殿大学士,其后的诸位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就可以依次递补,他就能递补到一个协办大学士。结果因为翁李二人一向不和,李鸿章深知翁同龢用意,坚决不同意。最后好不容易,协办大学士李鸿藻(光绪早年帝师)因病退休,不久病逝,翁同龢终于如愿做了协办大学士,能称上宰相了,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就因为光绪百日维新失败,政变后的慈禧太后对光绪亲信清算,翁同龢被革职。


原始地址:/kepu/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