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明成祖即位,复原制。
给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备顾问而已。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敕谕文武群臣说:“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
明朝作为汉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相对其他王朝是倒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勤快的朱元璋同志废除了宰相制度造成的,而朝廷选拔官员又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的,所以朝廷里的大官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而所谓的文人相惜就造成的朝中的官员对大学士这个职位的官员都非常敬重,导致了大学士在朝中的地位都非常的高。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明成祖即位,复原制。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明成祖即位,复原制。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泛指能够进入学堂读书的古代官僚贵族子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士一词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由最早的读书人变成了有学问有涵养的文人雅士。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士一词再次得到了升华,也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认可,在那个时期,学士一词也变得正式化和官方化,泛指通过某种技艺得到朝廷赏识入朝为官的官员。到了唐朝,学士也是泛指有学识有涵养的官员,与前朝不同的是学士可以参与朝政。
因此“大学士”这一称呼也是发源于唐代,在唐朝,封建统治阶级将大学士这一称呼定为官职的名称。
大学士在唐代是一种官职的称谓,那么明代的大学士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角色呢?学士和大学士这类的称谓在意思和角色上大体经历过几次的演变。下面将通过分析大学士演变过程得出明朝时期大学士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唐代的大学士官职和明代的大学士官职之区别
在唐代,所谓的大学士实际上并非是指学识涵养高的官员,而只是一种荣誉性的称谓,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品以上的官员兼领,不过在唐代却因为大学士一词的出现而专门设置了文史方面的官职:
比如修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等,这些都是属于文官官职,都是专门编修史书宫史等文集的官职。往往这些文史方面的官职却是由宰相等高官兼任。
因此在唐代,宰相也有“院学士”和“大学士”等称谓。后唐中宗时期,这类官职的称呼以及修文馆等都被重新命名,原来的修文馆改成了崇文馆,崇文馆也在之后的元明清等朝代所沿用,而后面的集贤院也被更改为昭文馆。到了唐朝末期,这些学士的头衔还是由宰相兼领。因此,在唐代也就崇文馆大学士这一官职和明代基本相似。
唐代之后五代十国也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学士官序,只不过在唐代的基础上增加了金銮殿大学士,后来的宋代也是沿用了这些学士官序,大学士的头衔依然由宰相兼领,象征着荣誉,而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因此在唐宋时期,大学士只是一种象征荣耀的头衔,并非是只有才华出众的人才可以担任,而且获得大学士的头衔也可以不用通过考试。
明朝的大学士:君权强化的一大产物
明朝的大学士和前朝的是完全不同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明代朱元璋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废黜宰相的职位,并且严令以后的明代储君都不可以设置宰相丞相等职位。
朱元璋这一做法主要是吸取了前朝宰相专权乱政导致国家社稷颠覆,他认为宰相的权力过大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因为没有了宰相一职,朱元璋每天的任务也就变得繁重不堪,宰相在朝廷中相当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中心枢纽,很多事情都是由宰相先大略筛选,宰相能够决定的由宰相完成,宰相无权决定的再奏上意,可是朱元璋把他废黜了,这时就需要一个类似于宰相的职位来分担朱元璋的工作量。
于是朱元璋想法重新设置一个类似于宰相的官职,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设殿阁大学士来分担自己的工作,明代的殿阁大学士在前朝是没有出现的,可以说这是朱元璋的首创。殿阁大学士比较特殊的就是它只是相当于皇帝的顾问,而没有实际权力,放在今天也就是相当于秘书。
在殿阁大学士创立之初,他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都没有官序,平时的任务就是相当于点读机和打印机、传输机等,后来朱元璋觉得殿阁大学士还不错,地位也从没有官序变成了正五品。平时可以兼任尚书等职,这样一来,大学士的官序由原来的五品升为正一品,所以当时的殿阁大学士也就相当于宰相。
到了朱棣这一代,也没有设置宰相的官职,而是沿用殿阁大学士这一官制,在此基础上设置文渊阁,文渊阁又称内阁,职务和殿阁大学士差不多。
无论是文渊阁还是殿阁大学士,在明代都是可以向皇帝献策和助理日常事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官职相当于分担了宰相的职权,可以一定程度的参与政治,相比唐宋时期的文官性质的大学士官职,明代的大学士权力有所增加。
另外,在明代,因为宰相的职位被废黜,导致六部的任务繁重,因此后来除了有文渊阁等还专门设置了以挑选侍讲、侍读学士进入内阁参加机务,而内阁的主要负责人一般都是大学士。内阁里面的大学士实际权力才高,内阁之外的大学士其实并无太多的实权,这点跟唐宋时期相似。
到了明代中期,内阁的实权逐步扩大,虽然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先后增加了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东阁等大学士以及专门帮助太子处理事务的文华殿大学士,可是这些学士在职权上并没有进入内阁工作的大学士高。
就明代的这些大学士官职来看,唐宋时期的大学士的角色更加贴合现代的大学士。
在现代,所谓的学士是通过完成学业之后参加高考等考试获得入学资格并且在学校完成相关专业的学习获得学分完成论文答辩的大学毕业生,学士是一种学位,而唐宋时期的学士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头衔,而且一般都是高官兼领。而明代的学士实际上是一种秘书性质的官职,主要就是向皇帝献策处理日常事务。
文华殿大学士
在明代,文华殿大学士一个除了内阁大学士之外最为吃香的大学士,也是职位高于除了内阁成员的学士之一,那么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文华殿大学士是专门负责教导教育未来的储君的,是明代三阁三殿中的一殿。
到了明代中期,文华殿大学士不仅辅助太子,也是参与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文华殿大学士在今天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专门培养国家栋梁的高级学府。
明代中后期,武英殿大学士的职权逐渐超过文华殿大学士。在明代,很多储君都是比较年幼的,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太孙,因为他们年幼无法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基本上他们的事务都是交给文华殿大学士辅助处理的,而太子等都是未来的帝王,文华殿大学士长期和太子相处,对太子未来的政治方向是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后来文华殿大学士从辅助太子逐渐变为除了内阁之外专门分担帝王的工作的官职。
结论:
综合来看,明代的大学士地位相比前朝是有提高的,不仅有品级而且还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成为帝王身边的秘书班子。
明代大学士的角色之所以有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废黜宰相,由六部直属皇帝,对皇帝负责,朱元璋的任务也变得繁重,朱元璋不得不强化大学士的地位,组成顾问班子,但是又不给这些顾问任何职权。
到了明代中期,帝王离不开顾问班子,帝王每天又必须处理大量的奏折,比如朱棣,朱棣长期超负荷工作,所以在登基不久就落下了很多疾病,者迫使朱棣不得不扩大大学水阁臣,从而形成了由大学士组成的内阁。内阁首长也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政府首脑,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心枢纽。
因此明代的大学士在一定意义上是既扮演着皇帝的秘书也扮演着政要,虽然没有进入内阁的学士品级不是一品但是是有机会进入内阁的。明代的大学士官制也影响了后来的清代,清代大体上沿用了明代的制度,皇帝的一些事务也基本上由大学士成员来处理的。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其职权大致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当。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唐朝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权。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低于唐宋的中书舍人,但巅峰之时的权位与唐宋的中书舍人相当。
明朝的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朱元璋自丞相胡惟庸被杀之后,便罢中书省,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然而由于皇帝工作量实在太大,他不得不设立大学士担任顾问,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并最终形成了内阁制度。明朝大学士最初只是皇帝的高级幕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大学士的权力却一度超越了曾经的丞相。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但因工作量太大设立大学士
明朝初期,延续了元朝的制度,设立中书省,并分置左、右丞相。然而,丞相制度自设立之日起,便始终存在着相权和皇权之争,而朱元璋又显然是个极为强势的皇帝,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朱元璋便废黜了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职权归于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
如此一来,皇帝便等于兼任了丞相职务,从而将集权统治推向了巅峰。但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同时,皇帝的工作量却骤然加大,朱元璋每天都要批阅两百多件奏章,处理四百多件政务,就算是朱元璋这个工作狂,也实在有些受不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元璋便设立了四辅官辅佐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教、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
要知道,皇帝批阅奏章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乃是一件极为费时费脑费力的工作,那些请示报告之类的奏章还比较好办,可一旦涉及到朝廷决策之类的大事,只要皇帝不想天下大乱,就必须慎之又慎、三思再三思。
例如,某地上报本地区受灾,皇帝就需要了解受灾情况,然后指定救灾计划,是该地方自救,还是需要朝廷调度,是需要从就近省份调拨,还是由国库直接拨付,其临近省份是否有负担能力,国库又是否充足?需要派何人主持赈灾事宜?赈灾成效如何?朝廷还需要哪些善后措施?这些问题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缜密思考并查阅大量数据后才能决定的。
有丞相时,小事丞相可以自行决定然后报之皇帝知道,大事丞相也会与相关部门商议,通盘考虑之后再交由皇帝拍板,如今没有了丞相,那么皇帝就必须自己来协调、考虑、决策,治理如此大一个国家,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老朱同志实在有点顶不住了,不得不设立殿阁大学士来担任自己的顾问。《明史·职官》有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大学士最初只是高级幕僚,但后期权力却一度超越丞相
朱元璋设立的大学士,其实已经形成了明朝的内阁雏形。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任命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始设内阁,内阁制度就此建立。
内阁制度确立之后,明朝的最高决策层权力就此大致得以确定,皇帝仍然牢牢掌握着最终决策权,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内阁则掌握着议政权,他们可以针对朝廷政务提供可行性建议,然后交由皇帝决策;而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即皇帝决策之后交由六部具体实施,而地方的三司也直接对六部负责。
正如“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所言,最初的内阁,其实只是皇帝的秘书部门,而大学士便是皇帝的高级幕僚。
内阁确立之后,明朝的权力运行机制也就此诞生。凡是朝廷的重要文书,先由内阁负责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然后与奏折一起呈送皇帝批准,这个过程被称为票拟。然后,皇帝根据内阁拟定的意见最终拍板,以红字进行批示,这被称为“批红”或“朱批”。这便是明朝特殊的“票拟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内阁针对某些事件分析之后提供A、B、C、D几个选项,然后交由皇帝最终选择,如此一来,皇帝的工作量便大大降低了。
这种制度下,明朝初期的大学士虽然能够充分参与朝政,但因为职位不高,又没有最终决策权,因此权力其实并不大。他们对于朝政的参与程度,往往决定于皇帝对他们意见的采纳程度,这一方面由大学士本人的工作能力决定,另一方面则由其受皇帝宠信的程度决定。
仁宣年间后大学士权力开始增大,到万历初年一度达到巅峰
明初的大学士虽然职低权轻,但自仁宣年间开始,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却开始不断加大,并在万历初年一度达到巅峰,已经远远超出了曾经的丞相职权,对皇权形成了极大的压制,而这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皇帝与外廷关系紧张的局面。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因杨士奇、杨荣等人乃是东宫旧臣,因此对他们极为信任,两人不仅得以担任内阁大学士,而且均兼有尚书职位。如此一来,两人不仅掌握了议政权,而且拥有了一定的行政权,再加上由于深受皇帝信任,他们甚至一定程度拥有了决策权。
自仁宣年间之后,大学士兼任尚书便已经成为了定制,因而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不过这一情况在明英宗早期曾出现过反复,当时因太监王振深受宠信,内阁权力被严重削弱,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后,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外廷官员才重新接手权力,而且由于武将功勋集团在这次灾难中损失惨重,文官集团得以迅速崛起。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变”中因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代宗朱祁钰得以登上皇位,在位期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此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自此内阁开始将议政权和行政权牢牢攥在了手心,六部则成为了内阁的下辖部门,大学士则成为了外廷领袖,而内阁首辅便是实际上的百官之首。
不过,到明宪宗时再度出现反复,其统治初期三位权力较大的大学士李贤(死于1467年)、陈文(死于1468年)和彭时(死于1475年)相继去世后,他虽然将刘定之(死于1469年)和商辂(1477年退隐)等贤良增补进内阁,但同时也起用了名声不佳的万安(死于1489年)和刘吉(死于1493年),再加上他对万贵妃的过分宠溺,导致内阁权力曾一度大为削弱。
△明孝宗朱佑樘
然而,到了明孝宗时期,内阁权力却再度开始加强,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贤良先后担任大学士,且深受明孝宗朱佑樘信任,再度确立了内阁大学士为百官之首的态势,而团结在内阁之下的外廷,也就此拥有了对抗皇权的实力,这在正德年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到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至此,明代内阁大学士虽无无宰相之名,却已经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除了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之外,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别无二致。
△明世宗朱厚熜
历经嘉靖、隆庆两朝,到万历初期,内阁首辅的权力开始达到巅峰。由于皇帝年幼,身为帝师的张居正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再加上代为批红的宦官冯宝也与张居正关系不错,于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便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最后再由皇帝同意。如此一来,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批红”全部操之于张居正之手,内阁权力达到顶峰。
△张居正
事实上,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时期,张居正的改革让内阁成为朝廷运转的中枢,张居正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然而,也正是由于内阁权力过大,他们不仅决定着朝廷的重大决策,更是对皇帝本人形成了极大压制和干预,进而导致明朝中后期皇帝与外廷对抗加剧,明朝宦官的崛起同样与此密切相关。
大学士,简单的说就是皇帝的智囊团,知识水平很高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明成祖即位,复原制。
大学士最早始于唐朝,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在修文馆设大学士四人。唐肃宗至德二年,于集贤殿书院设置大学士。宋代沿置,对学士中资历声望较高的,加“大”字。大学士以首相、次相分领,主要负责图书、经籍、编修国史等事务。
明初,为了加强皇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废除了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代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官秩仅五品。以后又增设谨身殿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宣宗时,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以师保尚书兼任大学士,职位尊于六卿。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后来,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虽然官品较低,而实掌宰相之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首辅虽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而批红权又由太监掌控,所以,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其实是受到太监的制约的,首辅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取得宫中秉笔太监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对,才有可能成功。万历时期的首辅张居正之所以能够大权在握,就是因为有冯保的支持。所以,明朝内阁大学士们,或多或少地都会讨好太监。堂堂的大学士,居然受制于寺宦,这也是他们的尴尬之处吧。
不仅如此,大学士们还要和皇帝周旋。明朝有很多有特点的皇帝。有痴迷于修仙的嘉靖,他几十年不上朝,有和他一样不上朝的万历,有喜欢出宫到处跑的正德,有喜欢木匠活的天熹,有刚愎自用多疑的崇祯。为这样的皇帝干活,大学士们真是操碎了心。可以说,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精英们,干的不仅是最累的活,还是有高风险的活。他们之中,有干不下去不辞而别的,有死在任上的,有死后抄家的。
但也正是有了他们,明朝的各项工作才能够正常进行,明帝国才能维持两百多年,大明真是要感谢内阁大学士们!
不同时期,角色并不相同
朱元璋时期
1382年时候,朱元璋自己忙不过来,就在身边招了一批人帮忙,这批人集秘书和顾问一体,平常就是给朱元璋起草个文件,出个主意,跑个腿什么的,实质就是跟班,不负责庙堂事宜,只是和服侍朱元璋的太监宫女那些打杂的不同,这些帮忙的最低都有博士学历,是正儿八经考试考来的,各个满腹经纶
老朱自己也知道,找人帮忙不能白找,虽然都是跟班,但那些人和太监们不同,得分开看待,所以得给他们身份起个好听的名字,得给他们待遇,于是就盖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以及文华殿五个大殿,让那些有博士学历的跟班们做殿主
殿主江湖味道重,也不好,就把殿主更名成大学士,正五品衔
这样,那些帮忙的就被称为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听起来威风多了吧?老朱很满意,那些帮忙的也很满意
至于权力方面,一个跟班的有什么权力?不过和其它四殿不同,文华殿还兼职教书,专门教太子
朱元璋之后时期
和朱元璋的勤练不同,继任帝王追求减负,一些国家大事慢慢的就交给跟班的去做了,比如说朱棣,他接任皇帝之后,立马提升跟班权限,不像他爹那样空给名头,而是给了那些大学士参与管理权,可以处理王朝庙堂政务
朱棣这样做一时半会问题不大,不过长久不是什么事,大学士们参与王朝管理了,那些六部尚书们怎么办?这不是要政出多门嘛,出乱子嘛,隐患啊隐患啊……
这个问题,在朱高炽时期给出了解决办法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炽登基,他的那些东宫幕僚还有老师文华殿主等,直接受到重用,被升职称侍郎、太常寺卿等,直接纳入了王朝庙堂体系
文华殿主可以成为庙堂高官,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让庙堂高官充当大学士呢?这思路一旦打开,威力是巨大的,隐患立马解决,王朝不乱了
如此,由部分六部高官兼职的大学士组成的内阁出现了,一方面兼顾朝堂,一方面还能分担皇帝工作,帮皇帝批答奏折,起草圣旨等,给皇帝减负,皆大欢喜
当然,这内阁也不完善,朱高炽时期又盖了谨身殿,嘉靖时期把谨身殿和华盖殿更名成建极殿、中极殿,所以明朝最后有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六大殿堂,偶数位嘛,就不知道遇到分歧时,咋投票了
明朝大学士,大约就是如此这般了……
看看大明职官志给出的大学士定义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皆审署申覆而修画,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閤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并拟上。因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大学士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自己直接管理六部,但是,不是所有东西他都懂,也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于是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品级五品,相当于知府,《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这种五品官在京城啥都不是,品级太低了,满大街都是,但是,因为他们是在皇帝身边的人,品级不高,权力很重,比如唐小舟,后来大学士分管六部,管部大学士就称为“中堂”大人,权力开始重了,成了高于六部的实权人物,成了真宰相。
其实呢,不仅是明朝的大学生成了宰相,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而三省都是来自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当丞相威胁皇权,就用秘书取代丞相,而但是秘书威胁皇权后,又用心的秘书取代旧的秘书,于是就有了三省。
比如汉朝最开始丞相是实权人物,后来大将军领尚书台,尚书台就成了实际上的丞相,而东汉尚书台威胁皇权了,就用中书令和侍中取代尚书台,中书令和侍中就成了宰相。
明朝大学士也是一样,本身是秘书,取代丞相,但是后来又成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