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心火下温于肾水?

正常情况下自己就完成了,不用你管。

至于身体出问题了,那就找具体病位病性调理。


心主君火,在神明;肾藏相火,暖寒水。心之气至极则肺敛降化水,则是金生水。


我每天晨练时边踮脚走,边叩齿,或搅舌赤龙搅海,产生的津液慢吞噬。自我感觉不错。晨起前,揉腹,排出体内浊气,浊水,浊便,感觉身体轻松舒服去公园晨练。


中医治疗心火旺盛的原则是“补北泻南”。就是“水克火”的原则。就是温肾散寒的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经,晒太阳,提高血温,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不能暴晒,暴晒作用相反,春天的太阳最合适,晒到自己感觉口渴想喝水,就打通了。


心火在每天中午的12:30下降与肾水相交,如果你能在这个时间段睡一觉,自然而然的心肾就可以相交。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睡子午觉。


肾水是由病火下行生成的,所谓要下行变成肾水,关键需要肺金的收敛,并且需要戊土的右转下行。

温的原理是少阳相火下行蛰藏于肾水,关键是胆木下行。心火如果敛降不行,所谓相火就没有了着陆的肾水根基,君火相火同气,相火大臣失了根基,皇帝君主自然会慌,于是心下悸动,同时相火上炎会灼伤心中阴液,导致阴虚而容易上热,口中会发苦,根本原因是胃气上逆而不得下行,所以会有胃胀的症状。神和精不交,所谓心肾不能相拥,又如何睡得好觉。

治疗的话当降胃气,顾脾湿为根本,再根据病的程度去加减调整,妄不可一味滋阴败火。


腰部经常酸痛无力,摸起来总是冰冰的,即使洗热水澡时,腰部也是一直出凉汗。

心烦、口干、夜晚失眠,有时还会出现口腔溃疡。

这是心火不灭肾水的一种情况。

心经和肾腧穴出现了淤阻,不能有效的代谢寒湿和水气,火气上行。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腰肌劳损、肌肉酸软无力,排尿次数增多等情况。

我和大家分享一个,疏通肾腧穴引火下行的方法。

增加肾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肾功能,去心火助睡眠!

1.肾腧穴在我们的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

2.就是我们腰带上方的这个位置,3.双手搓热,四指并拢,4.把手放在肾腧穴上,然后上下反复搓擦。

5.每天做99下

1.在操作时,要用手直接接触皮肤,不要隔着衣服,这样才能补充阳气。起到引火下行,温热肾腧穴的作用。

2.每次做完后,都会感觉腰部,从内向外的发热,酸痛感也减轻了。

3.因为肾腧穴正对着我们的肾脏,经常推肾腧,帮助肾脏排出寒凉。还能减轻尿频。

预防胜于治疗;养生意识的增加可减少疾病对我们的伤害!

喜欢的话“点击关注”,并收藏转发给需要你帮助的人!一起养成“随手养生”的好习惯!


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正常情况下,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使肾水不寒;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活动,即《千金要方》所称之“水火相济”。

如果心火既济失调就会引起心肾不交,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而心火独亢;二是心火亢盛于上,不能下温肾水,致肾水寒于下。

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心悸易惊、健忘、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口舌生疮、腰膝酸软、梦遗、小便短赤等。

心火下温于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心火偏亢肾水不足:滋肾水以平心火

心阳不足肾水太过:补心火利肾水

肾水不足心火偏亢:则更要加上滋肾水。

若要保持水火相济,心肾交通,莫如静神与节欲二端。神静可使心火不亢,而下行以温肾,节欲则阴精肾水充足,而上升以济心火,如此自然心肾交泰。方药可选用黄连阿胶汤加减以滋阴降火安神。


原始地址:/yanjie/1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