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书,能说出来,是因为心里有东西,没储存哪有释放
大部分孩子还是不愿意和家长说的太多,大儿子十二岁,问的多了,人家觉得很烦,有情况了他也会给我说,上个学期,学校组织去研学,回来后可高兴,问什么都说,还主动给我讲有哪些好玩的,都见到了什么,学习了什么内容,哪里比较深刻。想知道孩子情况,是需要慢慢套这问的。
首先要要有耐心,慢慢的和孩子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聊天的方法,比如今天你有到哪里去玩,和谁开心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多分享,你可以分享你今天的经历与收获,比如今天我在哪里,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慢慢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术表达出自己的经历和收获。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外出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和孩子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源,列出计划,这样做有准备的外出。其次是外出时孩子会根据提前做好的准备进行观察整理收集资源。最后外出回来时帮助孩子一起整理外出的经历收获,这样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自然经历和收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引导式问答,先从无关小事聊起,慢慢引入主题,尽量让他说,他说的越多越好,人性的弱点,人说的进性时,你问啥他答啥,你在配合的站在他的角度理解问题,他就会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的给你聊天。
我家孙子三岁左右,平时我会用导入法与他沟通交流,以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为话题,或者今天与老师的互动等小事为切入,引导孩子讲述他今天的活动情况以及收获。放学时,路上有班级同学打招呼,我会问他:刚才这位同学好像是班级的穿衣服比赛的冠军呢?你们是好朋友吗?慢慢地他会告诉你今天幼儿园小朋友开展的活动,比赛情况怎样。他的比赛成绩,老师评比的结果。他的愿望是什么!在整个过程中我会一直倾听他的讲述,有时装作不懂请教他的问题解决办法,激发他的兴趣,鼓励他讲述自己的感知。
长此以往,我想,这也是锻炼孩子说话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途径吧!
从两方面引导:“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一是“言之有序”,即要有条理性。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定安排好。一般用时间顺序,也可以用外出时地点的变换,当然还有其他的,但作为孩子这二种运用熟练就可以了。
二是“言之有物”,即每一地方应有具体的详尽的景物,特别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二个景物。不要贪多,只讲一、二个足己,同时问问“为什么印象深刻?”让学生多点思考,将思维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