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代替人殉更先进为什么孔子还要骂发明俑的人?

以前思想家没那么变态,都还是蛮通情达理,他们反对的应该是上位者需要殉葬这种于国家民族生产科技军事都毫无建树的思想,事实上包括任何只为满足个人需求的烧钱活动,都会遭到百家争鸣的一致反对,鼓励上位者关注个人低级趣味的官僚一般都被定义为奸臣。


我的理解是,原始社会是用动物草根和死者爱好的东西来陪葬的,后来有人觉得死者可能更喜欢某人,但又不可能真把某人来搞死,就发明出人偶来代替,这就是俑。但是,他低估了后来王的恶,人家直接用真人……[抠鼻][抠鼻]


孔子是推崇周礼的,而众所周知人殉是在商朝达到文化顶峰的,孔子在考据这件事情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本来是人殉在前,周朝以后改为陶俑,但是孔子以为是先出现的陶俑,后来愈演愈烈,发展出的人殉,所以他才会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就是说殉葬这件事情很不好,开头想出这个主意的人,难道他就没有后代吗?所以孔子本质上推崇的是一种仁的思想,以人为本嘛!


因为“出发点”是不好的。就好比很多人梦想抢银行但他不会真的抢,原因是因为抢银行是有可能送命的,而不是他觉得抢银行就真的不对。


答案在《孔子家语》里面。子游问于孔子曰:“葬者涂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是无益于丧。”孔子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 并不是从真人直接到了用俑,反而是本来用草人代替真人了,你非要搞个俑出来,开历史的倒车,怎么可能不挨骂。


曲解古文原意,是当今最有意思的事。


孔子主张厚葬久喪的目的是礼达到目的即可反对奢靡偶人葬是奢侈之风孔子时期没殉葬这与箕子见纣王用象著而叹是一个道理


什么人都可在喷,这也是种进步。提这问题前难道就不能先翻下书吗?

大多数说法认为,这是孔子谴责第一个制作人俑来陪葬的人。而实际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作为一句单独的引用语,这句话常常被冠以多种解释,而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还得先回到它本身的语境中来看。

孟子在魏国时,梁惠王曾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而是先问他:“您认为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那用刀杀死人和用政令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也没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就说:“大王的厨房里尽是肥美的肉,马厩里都是强壮的马,可路上的百姓却面有饥色,甚至饿殍遍野。这是放任野兽来吃人啊!野兽互食,人们尚且看不下去,何况是吃人呢?作为天下万民之父母,施行政令,却不能避免百姓被野兽所食,那又凭什么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说,‘第一个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他会断子绝孙啊!’还只是因为俑长得像人,更何况让百姓饿死的人呢?”

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孟子意在劝谏梁惠王以仁德治国,关爱百姓。那么在此引用孔子的话,自然也是为了表达仁爱关怀的正面意义。这也就说明,那些认为孔子批判“始作俑者”,是为固守周礼人殉制度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

还有观点认为,孟子只是假托孔子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孟子》原文在引用这句话后,还有孟子对这句话的理解“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始作俑者为何该谴责

接下来还有另一个问题,也是一直干扰我们对这句话正确理解的问题,人俑代替人殉本应是仁德之举,可为什么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对这个问题的根本误解就在于,古代的殉葬不仅仅是人殉和俑殉两种形式。

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给这句话做过注:“俑,从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肌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必无后也。”商朝时期采用活人殉葬,周朝时予以禁止,利用刍灵,即草人来代替。

草人只是略有人形,而后世诸侯国奢靡之气大涨,又开始制作更为精致的人俑,这恐怕就是人殉又要复出的预兆。再结合孟子所说“为其象人而用之”,意思便更加明白了。这才是孔子反对人俑的真正原因。

孔子见微知著,故而强烈谴责这种行为,希望这种风气能够及时得到遏制,这也才符合儒家坚守的仁义之道。


孔子并没骂,后人曲解了他的意思而已。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用俑代替活人殉葬是符合孔子思想核心的行为。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并不是诅咒始作俑者没有后代,而是疑问句“始作俑者,为什么没有后人学习呢?”


其实在孔子的眼里,奴隶就不是人,事死如事生,身份不同,其他被用来殉葬的人是荣光的,我们也不要试图给老夫子洗白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所以对于这个话题,与其说是孔子的态度,不如说是孟子的态度。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在这里,孟子着重强调的是他的“仁政”思想,既然是“仁政”,那么就很重视人的作用。孟子在前面做了一个对比,就是马和人生活的差异,又通过孔子之口,借批判殉葬制度,来批判各国行政不顾人民死活,其观点可以说是非常尖锐鲜明。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什么要说做俑的人无后?因为俑依然是人形。也就是说人殉的制度依然还存在,那么这种制度和饿死人民有什么差别呢?

孟子在这里直接挑明了天下各国施政的现状和结果,每个国家都想变法图强,但是每个国家都不断地出现“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每个国家都是为了争夺霸权而不是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在《孟子》一书中,对这种现状还做了很多的批评,这里只是其中一例。


孔子说:祭犹在。孔子是搞丧葬发死人财的,用陶俑代替人殉,降低了丧葬的仪式感,孔子的职业受到了威胁!孔子对此是狠得牙根痒痒,骂人家是始作俑者,首开恶例。

孔子一贯主张恢复周礼,而周公当政时的周礼中就包括人殉制度。孔子要排除这个人殉的礼了吗?没说过,他是追求全盘复古。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或者更早一些,殉葬改革,逐渐用人俑代替人殉葬,对于克已复礼的孔子来说,他这伪贵族能看得惯吗?

从复礼的角度看,用俑殉是欺骗鬼神,欺骗祖先,是礼崩乐坏,当然孔子说他们的后代也会这么糊弄他们,或者恶毒诅咒他们无后。

始作俑者制作陶俑的目的是替代人殉,这是没有争议的。

孔子反对俑殉是肯定的,从没说过废除人殉也是肯定的。

假设孔子反对人殉,他应该是支持俑殉还是反对俑殉呢?

假设你生活在孔子那个时代,你反对人殉,又不能一步到位废除殉葬,那么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俑殉,你反对还是支持,你还会骂始作俑者吗?

只要你支持人殉,你肯定就会骂始作俑者!所以孔子肯定是支持人殉。

后来俑殉成风,人们以此诟病儒家,满口道德,却如此残忍的搞人殉,孟子就狡辩说我们孔子是嫌俑有人形,这种狡辩在刚从人殉走过来的当时一定很苍白,反对俑殉不反对人殉,是因为嫌俑有人形,孟子护短近乎无耻了,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信,所以假相是能流传的


其实,关于人的价值的发现,从人类出现之后的很久,才开始出现萌芽。

伦理学的出现,是从人的价值的被发现开始的。因为,只有发现并确立了人的价值之后,才有可能确立爱人的规范和制度。

在中国,关于人的价值的发现,是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的。

孔子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思想家。他在做官员的时候,有一天下班回家,仆人告诉他,马厩失火了。孔子马上就问,有没有人受伤?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在春秋时期,整个社会还处于奴隶社会,马属于贵重资产,而人,也就是奴隶,属于更低一个层次的资产,从本质上讲,人与马属于一个层次,不过是奴隶主的财产而已。而孔子却重视人的生命胜于马的生命,这说明,在孔子的心里,人的价值比马的价值要高得多。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他直接启蒙了孔子的仁学的出现。

孔子既然要提倡仁者爱人的伦理学,就是因为他发现,人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的所有行为,社会的所有规范,都应该围绕人的价值来运行。

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则系统论证了人为何尊贵,为何高于禽兽。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意识,是高于禽兽的重要原因。

建立在人的价值的发现的基础上,孔子严厉批评怕了当时原始社会残余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他们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

所以享受了人间富贵的统治者,想在另外一个世界,享受奴隶们的服务,所以就有了殉葬制度。他们直接将人杀死,随着统治者一起死去。

这是一种极为野蛮的价值观,这是完全漠视生命的价值的行为。孔子对此深恶痛绝。

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活人殉葬的制度逐步消亡,而该用土或者是木头或竹子做的人形的俑,来代替。这种进步,在孔子看来,仍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因为,人心中还存在殉葬的想法,这就是漠视生命的价值,而要完全废除这种制度,才代表,人的价值真正被发现被确立。所以,孔子严厉谴责这种行为,甚至是大失风度地诅咒,诅咒那些发明了殉葬制度的人,不得好死!


原始地址:/yule/1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