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孝理解很透彻,但是很难做到最好,都是因为工作,玩乐,甚至是个人享受,忽略了孝字当先,传承和教育也只是敷衍了事。
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态度恭敬,不急不躁,温和委婉!
百行孝居先,子孝父相传。现代不一般,子劝父敬孝。主要是年代不一样,以前不管哪个都是孝字走在前面,一直传到了当共产主义社会。而现在又不一样了的是社会现状不一样,有吃有穿,有钱有势说有孝道,还说得过去,你没吃没穿,没钱没势这个孝就难。所以有的儿子吃好不敬老,就是想的自己吃好,老的吃好无用的感觉,所以才有孙子看见爷或者奶奶吃得不一垟才有劝谏的说法。其实这个不是很多,多了也会把品德搞坏。还是百行孝居先才可以传承下去。被劝谏是丢脸的事,各位应该懂。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认为,子女在侍奉父母时,对于同一件事情,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此时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是一意孤行,与父母对抗冲突?还是对父母百依百顺,不管父母的意见是否正确都要照办?这两者孔子都不赞同,他认为,做子女的首先要“几谏”,即委婉地劝说父母,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其次,如果父母不听从自己的意见,做子女的也不能顶撞父母,而是对父母恭敬而不违背,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对子女的这种要求到底对不对?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种情况是对于生活中的一般事情,双方看法不同,可能是父母的意见正确,也可能是子女的意见正确,此时子女就要把自己的意见委婉地向父母表达出来,父母如果不听,仍然坚持他们的意见,子女就要暂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至于谁对谁错,最终要靠事实来检验。事实面前可能你的意见是正确的,此时你也不要怨恨父母,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事实面前父母的意见是正确的,子女对父母更应当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吃一堑长一智,把这次经历当作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从这一角度看,孔子的对子女的这一要求是对的,既体现了子女对父母感情上的尊重,也体现了父母和子女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高考填报志愿,父母和子女之间在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上往往会产生分歧,作为子女最好多听听父母和长辈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要凭着自己一时的冲动,造成终生的遗憾。
另一种情况是在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父母的意见或者某些做法明显违背公理正义,谁都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比如某些贪官污吏,某些作奸犯科者,还有一些不孝之人,他们也有子女,对于他们的行径,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几谏”,如果几谏不从,做子女的是否也要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如果这样的话,子女岂不成了父母的做坏事的帮凶?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某贪官的儿子,在其父亲影响下,飞扬跋扈,变本加厉地搜刮钱财,最终全家人都成了罪犯,父亲更是罪上加罪。当然,也有很多“出污泥而不染”的子女,对父母“几谏”后,虽“敬”但“违”,有的把父母从违法犯罪的边缘上拉了回来,有的虽然没有拉回来,却在思想和行为上与父母划清了界限,这样做无疑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
无论哪种情况,孔子其实都不赞成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式的“愚孝”,他主张子女在父母面前有话就要说,有意见就要表达,父母有明显做得不对的地方,子女就要委婉地劝谏,最好能说服父母,实在说服不了,就要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也不要失去对父母的尊敬,导致互相仇视。这与“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封建伦理纲常似乎是两回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做为父母,我们要求子女“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要求子女尽孝并不是固执已见,也不是剥夺子女在父母面前说话的权利,要求子女事事都顺着自己。在进行重大决策前,有时候不妨也听一听子女的意见,以尽量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因为做父母的也是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子女的意见有时候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子女掌握的信息要远远多于父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做为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学会孝敬长辈,另一方面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气氛,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只要孩子说得对,他们的意见也可以被采纳。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劝谏与尽孝,看似对立,实则不然。
尽孝有如下五大境界:
第一境界:引领。这是最高层面的尽孝,一般人很难做得到。就是在老人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按照你的思想境界安排老人自己的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
第二境界:心理顺应。就是充分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以尽可能满足为老人高兴的唯一标准,使老人从中获得快乐!占有比例为少数。
第三境界:生活保障。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尽孝观念,占有比例较为多数。多出现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或子女关系不太和谐的家庭。但缘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压力,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第四境界:隐忍。为数不少的家庭类型,往往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斤斤计较。
第五境界:反目。为数极少,但影响极坏,必须尽力避免,必要时予以法律干预。
“劝谏”父母的过失,这是子女是尽孝的最高境界,是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这些物质保障基础之上的人文情怀。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敬而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从孔子的话里可以看出,一是父母如有过错要进行规劝;二是这件事确实有难度。
现实生活中,子女如何与父母相处,或者说父母怎样与子女相处,这是一个共同的社会话题。从晚辈角度来看,如果发觉长辈做的不对而且固执己见,“色难”的情况比较多,真正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时候少。一是山性难改,本性难移;二是封建家长作风作怪;儿女没有耐心。
《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不陷于不义。”《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秀贞谏母》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明朝杨秀贞的母亲生了三个女儿以后,非常想生个儿子。第四个孩子出生以后,还是个女儿。她母亲气的把刚生下来的四女儿扔掉了。杨秀贞把妹妹捡回来,苦苦劝母亲不要这样伤害生命,越是这样越不会得到儿子。在她哀求下,妹妹保住了,过了两年,她母亲如愿以偿生了个儿子。邻居们都说,是杨秀贞的行为感动了上天,赐给她们家一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