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灵是通透的,他们的认知是简单的,要想孩子会关心尊重他人,我们自己首先得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父母,让孩子模仿学习。
1.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就会尊重他人的权利。指父母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权利,比如,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就要尊重他选择的权利,父母不能认为有营养,怕孩子养成挑食而强迫他吃。
2.父母主动关心家人、朋友,做孩子的榜样。小时候女儿外婆带,我们主动关心老人,外婆感冒,甚至偶尔打喷嚏,女儿也会主动问候外婆,给外婆端杯水。长大了,外婆在老家,女儿每周会给几位老人打电话,咛嘱他们保重身体。上次阿姨病了,女儿每晚放学回家,都会打电话问候一下。
3.情景教育。在公园散步,看到清洁工阿姨,扫垃圾、清理垃圾桶,一起讨论清洁工人的辛苦,孩子们就知道要尊重工人们的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
4.阅读绘本建立孩子尊重与关心的概念,在户外结合情景引导孩子。每当走过园区,会教女儿认草坪中一块块温馨提示,解读意思,慢慢孩子就懂得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都要珍惜爱护它,即使绕很远的路也不会踩草地,还会时刻提醒我们注意。上次去公园,两小男孩站在花台中,拿着树枝抽打盆中的花,妈妈在旁玩健身器材也不管,后来见我们盯着孩子看,妈妈才去阻止。如果孩子妈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与教育,孩子就很难学会关心他人。
5.和谐的家庭环境。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人,都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在家庭中夫妻相互尊重和关心,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父母对他人也会友好。
所以要想孩子尊重和关心他人并不难,只要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意识,利用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就可以教会孩子。天生没有傲慢无理的孩子,这些都是后天养成的。
图片来自网络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教育孩子,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最主要还是以身作则,还要制定规则,有激励措施。
见到人,主动提醒孩子问好,做好了鼓励,做不对提醒。
家庭每个成员都要给孩子一个榜样,言传身教很重要吗
想要让孩子尊敬别人,首先要让孩子尊敬自己的长辈,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父母,接着就是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好榜样,如果父母都不懂的如何尊重别人,孩子又怎能学会呢?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的才是对孩子影响很大
和孩子谈论尊重。告诉他每个人都有权利和需要获得尊重。
明白地告诉他你的期望。告诉孩子你期望他对别人都要以礼相待-无论这个人的种族、信仰、社会地位或其他原因。
批评别人要有限度。比如你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你可以对你弟弟(朋友)生气,但不能对着他的脸大喊大叫。你要尊重他,听听他的理由。”
教导他某一行为要求背后的原因。比如解释给他为什么在还有人没吃完之前不能离开饭桌,或为什么别人说话时你不能说话----要显示出你对别人的尊重。
当孩子取笑别人时,不要斥责他,而要问他,如果别人取笑你,你会是什么感觉?
称赞孩子尊重别人的行为。记录下当孩子考虑他人感受时发生了什么。
尊重包括很多方面,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首先,教孩子学会讲礼貌,这是最基本的尊重,见到家长和长辈要叫人打招呼,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先来后到,学会分享,见到老师要问好,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要叫叔叔阿姨等。懂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哪里都喜欢。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尊重孩子的隐私也是在教会孩子尊重车别人的隐私,只有孩子自己得到了尊重,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孩子才能更好的尊重别人。
最后,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在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更要教会孩子哪些人是不值得去尊重的,为什么不值得?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因为孩子以后会遇到很多我们预想不到的人和事,我们教会孩子尊重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认识现实。
这个问题吧,可大可小。
说实话,按我的想法,大部分孩子从心理上对别人都是尊重的,只不过是孩子不知道怎么表现出来,他并不知道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
最常见两个词就是“对不起”跟“谢谢”。
上幼儿园到了孩子学习模仿别人的时候,周围环境相当重要。老师会教孩子与孩子相互尊重。玩耍时踩到别人或者对别人造成影响甚至伤害,老师会教孩子对同学说对不起。
在家的时候给父母递东西,父母回一声谢谢。等等这些都是因素。
所以礼仪培养很重要。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做到以身作则,比什么语言都来的有效果。
以身作则吧,这是最好的榜样!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在生活中影响到他们。不难发现,身边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父母的影子。所以,人家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是有根据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处处学习模仿的对象,要想让孩子学会关心和尊重别人,最起码的是孩子的父母要会关心和尊重别人。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时,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尊重,不要只是一味的让孩子学会怎么关心别人,而忘了孩子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