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原因,回不去家了!你愿意冒险强行回家吗?

2020年底~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多地散发的状况,全国多个省、区、市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非必要不返乡、尽量留在当地过年,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但对于那些出于种种原因必须返乡以及为了大局留在当地过年的人来说,有些问题最好能提前了解。为了不给国家和家乡添乱,肯定是不回家了。


我觉得目前这种情况,应该还是理智一点配合国家政策,回去不一定没有危险,不回去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家人不受病毒侵扰也是爱的体现,不给抗疫添麻烦[机智][机智]


不会冒险回家,为国家为我个人我都不回家


不愿意,把风险带给家人!所以不回去过年!


1,首先你要遵守法律,这社会不是你一家,违法的话,肯定要被灭。

2,其次,在守法的基础上遵从你的内心和感受,想回就回吧

3,别纠结出心理问题


愿意回家,绝不会强行冒险回家


冒险肯定不会,对自己丶对家人丶对别人都不好,但也不能搞一刀切,就近的低风险区流动应该正常。


为什么要强行回家呢?你不在家,家人依然会健康的活着,你回家反而会给家人带来感染的危险,这首先是对家人的不负责,另外路上现在疫情严重有感染的危险,也是对你个人的不负责。疫情期间强求回家同时也是触犯法律的,所以劝你还是安心的在外地待着吧,就地隔离就地安身是明智的选择


不愿意视频聊聊天寄点东西回家表表心意


为什么要强行回家那不会还想多活几年呢


如果政策上不允许回家,那么我不会回家。因为我不想成为全民公敌,我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违规行为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强行回家带给朋友家人邻居高风险。我做人的准则是做好自己,不给别人带来困扰。


必须的


就地过年,利国利民,疫情面前,人人有责,生命至上,严防死守,战胜病毒


这是全中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回家的目地是什么?为了和家人团圆,但必须是幸福的团圆,假如,我说假如因此而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那么值得么?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为了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一两年不回家也没什么,我在部队的时候几年不回家也是常事,所以还是认真一点,成熟一点吧!


回家前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现在哪里?你的老家在哪里?如果其中有一个是中高风险地区了,那就忍一忍不要回去了。

如果都是低风险地区,那么回家方式是什么?飞机、火车、自驾还是汽车长途客运,最保险的是自驾,如果自驾,可以回去;如果其他交通工具,建议看一下路线,实在不行也是不建议回来的,可以忍一忍,来年春暖花开再回。。


可以说当前只有防控疫情为大,对于那些违背防控新冠病毒疫情规章制度的人,用从用绳之以法比喻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重要性,无有任何死角一点都不为过。就象前几天河北那位老人不是本村人,为了出外买烟硬闯岗出去,不是硬被当地村政府捆绑到了树上吗?虽然村干部受到了处罚,当时他敢放过那位老人去外面买烟吗?他敢放过那位老人出去买烟,照样还是受到处罚。这就是特殊时期,可以说是六亲不认,铁面无私的规章制度。

因为疫情就是夺取人们生命的恶魔,如果在防控上有丝毫的漏洞死角,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跟着受灾难。虽然在外漂泊了一年的农民工,回家团聚过春节的心情迫切,人何人都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为了自己的一时冲动,真敢冒着疫情的风险強行回家,违背一切在外人员的规章制度,可能后果真的是不可想象。所以那些回家心切的在外务工人员,已经冷静再冷静,千万不可一时冲动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我老家是湖北英山的,疫情原因,我选择留在武汉过年,不冒险强行回家的。我2020年整个一年才回家一次,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我一年一般要回老家至少五到六次。2021年初,听说春运以后返乡要查核酸,我立马回去呆了几天,给父母储备了一年年货,赶在春运前又返回武汉了。我大部分同事都选择了今年留在武汉过年,毕竟2020年的疫情最严重时候的情形还记得,学生不能返校,要求老师停学不停课,在网上进行线上上课,部分回农村老家过年的同事没带电脑只能用手机给学生上课,非常不方便,而且效果很差。所以大家今年还是怕疫情反复,不能正常返校,选择在武汉就地过年。

国家提倡就地过年,但是也不阻止返乡,低风险区回家过年只需要按照疫情要求做就可以了,估计大部分人还是因为要做核酸选择了不返乡。目前,需要做核酸的人多,做核酸也存在潜在风险。建议能不返乡尽量不返乡,就地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旧历的春节,更是国人阖家团圆的最重要的节日。

无奈“疫情”猛于虎也!从鼠年到牛年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为“疫情”所困,被迫取消春节与父母、与妻儿等亲人相聚团圆,共渡新春的出行计划

我家女儿是在长沙成家定居的,数年来一直都是上一年去婆家过年,下一年来娘家过年,如此每两年团圆一次的春节更是弥足珍贵!

这不今年正好是轮到女儿全家来天津过年!刚进腊月门,我老两口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张罗着准备过年的物品。其实呢,时间尚早不用这么着急的。不过这心里不踏实哦!孩子们要来家过年,生怕过年的哪样东西没准备周到。

张罗过年的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前两天女儿突然打来电话告诉,“疫情期间长沙市放寒假有文件要求,学生原则上不离开本地区,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本地区的,返回时需经过14天以上隔离观察!所以…所以就不能按计划回去过年了”!天嘞!脑袋瞬间一片空白…!不过为了不影响女儿的情绪,马上就故作镇定的告诉女儿,“没有关系的,疫情总会过去,以后就好了”!放下电话那心情,空唠唠的特么半宿没睡

春节临近,因疫情的影响不能回家过年,焦虑、不安都会有!但一定保持克制,必须以大局为重。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相信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疫情,困难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今年不能回家和您们一起过年了,唉……”

女儿发来的微信,顿时让我和老伴感到浑身沁凉。

女儿出嫁十二年了。婚前就和女婿友好协商:在婆家和娘家轮流过春节。

明年是牛年,按原定方案,要回娘家过春节。

这段时间,她们在苏州,我们在十堰,都共同观注着新冠肺炎疫情消息:从国际到国内,从江苏到湖北,期盼着有好消息。

等到进入了腊月,

苏州的消息是:女儿女婿的单位鼓励在本地过年,外孙女的学校通知春节期间不要出省,否则返回后隔离观察14天。

十堰的消息更严峻:非特殊原因,在外省工作的人员不要回家过年,必须回家的,在出发前七天向当地报备,到十堰后实行14十14的隔离措施,即先集中隔离14天,然后回到家中再隔离14天,一切费用自理,因此传播了疫情,还得了承担法律责任。

细算了一下:女儿一家如果腊月二十六回家,到牛年正月初十这十四天,只能在隔离点过年了,而她们的计划是正月初三就必须要回去。强行回家,不仅和我们连面都见不到,还得到陌生的地方受十几天“软禁”,更影响了上班上学的计划。回到苏州呢,还得隔离14天才能正常上班上学。

长途奔波,劳命伤财,给自己找麻烦不说,还给政府添乱,给社会添乱,得不偿失啊。

所以,女儿的不回家的决定是正确的。

过年团聚固然重要,但孩子们的安全更重要。

从信息口吻上看,女儿心有不甘,一个“唉”字,透着无可奈何,透着对家乡的思念,透着对父母的牵挂。

本来老伴的积极性高潮的不得了,乐呵呵的从冬月就开始筹备年货,带着我像带着跟班的,更有点像带着搬运工,在超市、在菜市场挤进挤出,把孩子们平时喜欢吃的东西,一件一件搜入袋子,“押”着我背回家,再一件一件清洗、整理。

万事俱备,只等孩子们回来,“一年到头不容易,就图过团团圆圆”。

女儿不回来的消息,让老伴兴致立马下降。

我又何尚不沮丧呢?毕竟父女团圆是两年才能等一回啊,疫情随便一肆虐,就让美好的愿望化为泡影。但男人得有忍性,不能心无城府,表现在脸上,让老伴心情更糟糕。

尽管知道是安全为重、大局为重,但内心的还是怅然若失,闷闷不乐。

呆了一两天,老伴从郁闷中站起身,把冰箱里储备的年货,一箱一箱的通过快递,发往了苏州。

母女俩不约而同,女儿女婿也把孝敬我们的礼物一件一件快递到十堰。

一趟趟寄快递,一趟趟收快递,给寒冬腊月带来了许多生气,传递着暖暖的亲情,让双方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懂事的小外孙女宽慰老伴:“每个星期和您视频两次,好吗”?

好!好!不回来就不回来吧,

今年的年三十团年,肯定是冷冷清清,就只有我们两个老人,在空荡的餐厅里,在孤独的餐桌上,四菜一汤,两把椅子、两双筷子、两个碗、两双昏花老眼相对,互敬互爱了。

今年的辞旧迎新守岁,房间里酒香、菜香不再浓郁,再也没有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回响。

明年牛年的第一天,只能通过电话接受孩子们的拜年、祝福了。

每年的正月,我们有一个习惯:全家人穿得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气洋洋的到照相馆,请专业摄影师照一个全家福照片,以示留念。去年在苏州居家隔离没照成,今天泡汤已成了定局,真是遗憾。

而我们,也只能通过微信给外孙女发压岁钱了。

好在信息发达,随时可以打开手机视频,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谈了。

回想起来真让人感慨:

老天在对人世间的亲情进行极致的考验。

鼠年的春节,女儿女婿接我们到苏州过的,谁能料到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长的春节,一家人不能出门,足足“团圆”了两个多月,朝夕相处,不离不弃。

牛年的春节,竟然换一个花样过,各过各的,咫尺天涯难以团聚,让我们细细品尝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频添思念、频添牵挂、频添春望,千家万户亲情分离,相互守望,如出一辙,也算是史无前例了。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自由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生命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生活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太平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团圆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亲情的珍贵。

没有这场疫情,很难懂得祖国的博爱。

禁不住仰望苍天:

借问瘟君欲何行?

烧香祷告早绝尘。

春风吹得满园秀,我盼万家享康宁!


原始地址:/faxian/3579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