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不听管教是多动症的表现吗?

个人观点哈:家长们现在太敏感了,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哪里有什么问题。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和多动,只要不超过这个度,都是正常情况。如果你要问这个度是多大的度,那我就只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家长期望孩子说了就听,其实是希望孩子服从自己。

听话应该有两个含义:你听我的,我听你的。

往往彼此倾听得出的结果执行力更好。

“我以前凶吧,态度不好,他不听我理解,可是现在我好好说了,他还是不听。”这是家长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长会走进一个误区,是什么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说,那么一定能到达我的目的:“让你好好听我的话。”

家长的目的就是要:你听我的。

这个想法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间如果这么要求对方:你要听我的,显然会有矛盾,那么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迟早会出现矛盾,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矛盾会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比如在睡觉和吃饭这件事上,大人的期望是,我一叫,你就得赶紧行动,说吃饭了,你就要赶紧把玩具放下,去洗手;说睡觉了,你就得收拾好玩具,赶紧上床躺下;

那么孩子的想法呢?我还没玩够呢,等我玩够了再说啊

所以家长的期望和现实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听话

(2)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一而再而三地尝试

比如说,商场里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贵,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材质没有概念,他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他也没有办法以预判形式是什么样。他没有我们大人的社会概念,比如说碰坏了要赔,赔还要不少钱,而且这个钱赔出去没有回报,是冤枉钱,这些孩子统统没有概念;即使家长跟他说:“不要碰哦,坏了妈妈要陪的”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听,对他来说,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商品呈现出来的漂亮的样子或者功能在实际地吸引他,让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没法听大人的“离得远远的”

给大人的感受就是,这孩子越说越做,不听话

(3)这是孩子一个个性化过程,对说“不”的产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时候孩子说“不”或者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激烈反应,让孩子体会到“不”这个词真的很有力量,那么大的孩子很享受这样的力量感。

比如说今天是规定的穿校服上学的日子,孩子说“我不想穿校服”。家长就着急了,“今天是规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么?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长就哒哒哒,一顿讲道理,目的是要说服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觉到我只要说“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鸡飞狗跳,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他会常常来刺探一下大人

给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真不听话

(4)孩子对“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

比如说,过马路,大人认为过马路就是快步走,谨慎前行,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啊,拐弯的车辆啊,总而言之要小心地尽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听到大人说过马路不要跑,他拉着你的手,一蹦一跳,因为红灯变绿了,大家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让人兴奋啊,我是其中一个很让人开心啊,刚才停着等,现在齐步走,这个很让人激动啊,所以他的动作完全表现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没法理解那些个危险和紧张。

那么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真是越是危险,他就越做危险动作,真是不会听话的熊孩子

(5)大人不倾听孩子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孩子说:“妈妈,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觉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头、玩具或者水桶顶上头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创意,通常家长们没有感受到危险,或者正在忙着的时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烦“唉呀,正忙着呢,没看到吗”于是这样的反应也给孩子做了个榜样,他也学到了,下一次,他也会这样对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饭啦,睡觉啦

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示范,他只感受到当下孩子的行为:怎么叫都不听,真是不听话哦。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审视自己的行为

每次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你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认真地听孩子说话,你有没有敷衍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做“不听话”的榜样?

这个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当孩子叫你们或者跟你们说什么事的时候,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记录下来

然后从现在开始,可以很认真地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里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关掉,然后蹲下来,看看孩子是什么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跟孩子说:“我听到你叫我啦,我现在正在炒菜,吃完饭我们一起玩,好吗?”或者你们可以约个时间,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起交流的,让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个时间去,这个固定时间称之为特殊时光。

(2)给孩子权力和选择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条纱裙子上学,可是天很冷;可以让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门口试一试,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穿;可以这么说:“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打算要穿绒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纱裙子的话,可能会冷,也可能不会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楼下走一走,再来决定穿不穿,好吗?”

当然也可以根据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打算在裙子里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呢,这个由你决定”——当然我们说这个有限选择给出的选项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刚才那个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给出来做为选项,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为选项来提供。

(3)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电饭煲,可以抱着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看一看你是怎样把米和水放进去的,是怎样按键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让他按正确的键。让他体会参与的快乐

等饭好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开一下锅盖,在安全的距离体会一下那个热度,孩子体验过了之后不会轻易去碰热气腾腾的东西。

或者是孩子睡觉前怎么也舍不得玩具,还想玩,可以跟他说:“嗯,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为止,现在是睡觉时间,是你自己收玩具还是妈妈和你一起收?”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让他觉得被关注到。

(4)运用幽默

比如说洗了澡,不及时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围起来,孩子通常很喜欢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很享受光鲁鲁在被子里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跟孩子玩游戏,拿着他的衣服说:“啧,这件衣服是谁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时间

通常我们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让孩子受打扰,就是在他看书,玩玩具的时候不让他在那个场景中被打断。如果刚好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呢?提前一点知会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要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

可以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过来?”

也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啦,你可以准备一下吗?需不需要小闹钟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么按个小闹钟,孩子可以听到闹铃响之后按计划行事。




孩子顽皮不听管教,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家长没有加强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没有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尤其是孩子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上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感受。时间长了,孩子在大人的娇惯下,就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说白了,孩子的顽皮,很大程度就是没有好习惯的结果。




多动症的评估需到医院测查,不能单纯从孩子行为来判定。有的孩子比较好动,但不是多动症,而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安静,但却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所以不能凭行为来判断孩子是否多动症。




今天邀请到了我的同事,纪烈琴老师来为你解答,如何正确的区别多动症和调皮的孩子




孩子顽皮本是天性,这样的小孩才是正常的,跟多动症没有关系。一个小孩子,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怎么可能什么都听大人的?说点难听话,小时候啥都听父母话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是没有自我,自己没主见,活不明白的人!孩子顽皮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什么都听话的孩子,一定是被管教过度,压抑了天性才那样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动症这个词语如此普遍,进入了每一位家长的脑袋里。孩子正常的表现,就胡乱怀疑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哪里有那么多孩子多动症啊!不过是有的小孩子顽皮一些,淘气一些,就被大家带上“多动症”的帽子。孩子要是跟大人一样,那还是孩子吗?

几年前,有一篇文章叫懂事的孩子没有未来。里面列举了几个懂事的孩子,他们在小时候就知道压抑自己的想法,满足大人的要求,长大后,他们也不会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也不敢去争取。自己的想法都不能满足,这样的人生何谈幸福呢?

家长不要再以懂事或者听话去评价一个孩子。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去做自己,家长要做的,只不过是引导孩子,陪伴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们的孩子,是未来能追求自己幸福的成年人,而不是一个永远听从别人指挥的傀儡。




应该是轻度多动症。这样的孩子有以下表现:

1、无兴趣爱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做事常呈冲动式、杂乱。

多动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体内血铅含量过高。补锌硒,可以帮助降低体内铅的含量。平时多吃含锌、硒丰富的食品,如鱼、瘦肉、花生等。

平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少看电视,少上网。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三、训练感觉统合能力。如跳绳、打球、游泳等。四、注意预防感冒生病。五、多接触同学朋友,参加一些活动。六、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性质和特点,熟知对患儿教育、治疗、护理的具体方法,防治歧视他们。家长首先应注意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不可苛求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制定一个过高的期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问题是,孩子顽皮不听管教,是多动症吗?

在每一个父母心底,我们都希望孩子乖乖地听话,不要调皮,也不要让父母担心,这是传统父母的想法。一旦孩子超出了父母能够接受或忍让的范围就会感觉烦恼。随着西方新学科引入多动症后,很多父母就想着孩子是否得到多动症?

其实不是,这是孩子身体健康活泼好动和喜欢玩的正常反应。曾经看到一个外国女人,带着一个五岁女和一个七岁男的孩子在公园玩。外国女人专心看书,没有太过在意他们。两个孩子互相追逐,后来男的被女生绊倒起来就打女生。听到打架声后,母亲大声喊了一声不能打架。孩子们跑过来跟母亲投诉或解释,但母亲只说不能打架。之后,两个孩子又跑来跑去,甚至摔倒了,母亲都不管他们。

放在中国母亲身上,估计我们会非常担心孩子可能出现这个那个问题。但在外国人心底,他们明白孩子必须要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或人生经历才能真正成长。越是守护他们,越难以面对风雨。而喜欢玩,爱蹦爱跳,或者喜欢调皮捣蛋,甚至经常跌跌碰碰等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经历。即使是我们年少时,也有这些特性。但大部分都被保守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压抑后,让我们失去了爱玩爱闹的本性。正如外国人不论年龄大小也会玩,又好玩一样,就是爱玩的特性没有被压抑后的结果。

所以,孩子顽皮爱玩是本性,不是多动症。而不受父母管教一方面是父母过度担心孩子会发生意外或者失去监管,才会要求孩子在自己允许或可控范围内活动。意味着孩子正在复制父母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或者说强迫他们跟自己一样!然而,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父母毫无因由地阻止他们追寻快乐,或者不允许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不懂得尊重他们的意愿,才是让孩子不受监管的关键。某天,当父母懂得放开自我尊重孩子,各种条条框框消失后,父母看到的就不是孩子的顽皮难教。而是我孩子真健康活泼又会玩,也不会担心他有病,更不会想到多动症!




每一个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一帆风顺,远离疾病的困扰。由于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调皮是小孩天性,所以不会太去拘束孩子,知道孩子上了一年级这种现象还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在学习上也明显的落后于同龄的孩子,这个时候很多的家长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孩子不听管教是多动症吗?

如何判断多动症:

1。经常手脚多动或在座位上扭转不停,难以完成某件事。

2。做作业或游戏时,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经常干扰其他孩子,喜欢打闹。

3。平时讲话过多,他人讲话时,经常插话或被他打断,别人和他讲话时,经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对提问者提问经常出现迟钝反应。

5。难以排除对立情绪,理解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6。在学校或家中经常丢失必需品,如丢失玩具、笔、书和作业本等。

7。经常出现冒险性行为而不顾后果,如盲目在大街上奔跑,在家里乱翻东西。

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和年龄段顽皮和听不进去大人的话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则表明孩子有多动症现象,建议早点去确诊,如果是的话,可以采取瑞舒琼肚脐贴疗法,帮助孩子解决多动症问题。




也不一定是多动症,小孩子天性好动,只要不过都很正常的。密切观察,多多陪伴,再有异常就去医院确诊一下,也放心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好动,不听管教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好动不是多动,家长要区分开,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多动症呢?

1.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几乎没有兴趣爱好,做什么事情玩什么几乎不能注意力集中,都心不在焉无法有始有终。

2.自控力方面:多动症孩子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下不能约束自己,根本坐不下去,静不下来。

3.行为活动方面:多动症的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杂乱的,缺乏目的性。

4.生理方面:多动症的孩子动作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思维不敏捷。

5.性格方面:多动症的患儿不服从管理,倔强,想要得到的东西就非要不可。

因此,若孩子符合以上多动症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判明病因,及早干预,对症治疗。




我是“一路童行”儿童的健康顾问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学龄儿童发病者特别多,男孩比女孩多。

患多动症的孩子智力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情绪方面会存在一定缺陷,它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作为家长来说,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我们可以先留意一下这些问题,注意观察孩子这段时间以来,是不是过分的好动,手脚不停,小动作多,像按了马达的机器一样停不下来,坐不住乱跑,而且家里弄得比较乱,不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或者是上课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做作业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就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好动+不听管教,很有可能是多动症,但多动症不是由于教育性格导致的,进行全面评估十分重要。

评估的方式以医学检查专业量表评估(重点)相结合,任何单一的方式,都不可以确诊多动症。

家长在面对多动孩子时应该正确对待,不要打骂孩子,建议带孩子去儿童专科医院诊治,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有其他儿童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咨询,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科知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儿童健康交流群:ljjyujiao)




原始地址:/faxian/5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