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玩手机入迷,怎么让孩子摆脱网游?

现在不仅小孩,大人也都是陷入了电子病毒,太过于依赖手机。特别是小孩,缺乏自律,而且孩子圈也全部在玩游戏,讨论游戏,回到家后,有时候家长也抱着个手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有样学样。或多或少的沉陷进去。对于小孩玩手机,有一下几点建议:

1、学会“引”。不能不让玩,适当的玩一会没关系,对小孩来说,会在小孩圈有共同话题,不至于被孤立。家长要学会引导,在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玩,可以玩多久等等。让小孩知道控制。

2、改变环境。小孩在家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多与孩子沟通,或者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一起学习,或者一起玩一些运动项目,比如篮球等,要转变孩子的关注点。

3、让其取舍。比如暑假的,给小孩制定一个旅游计划,根据小孩表现来决定是否旅游,如果过度玩手机等,就取消旅游计划等,让孩子知道选择哪个对他更好。

小孩还处在一个成长阶段,只有通过家长的正确教育与引导,才能让他在以后的路上更加优秀,对目前的一些瑕疵,不能以偏概全,要引导他,让他知道正确的价值观。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是互联网年代,要根绝孩子跟手机的触摸,这个是不可能的。想帮孩子摆脱游戏,首先要先了解孩子沉浸游戏的本源:

第一,游戏本身就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加上现在网络鼓起的直播职业在游戏中很有造就的主播深受青少年喜爱。使得孩子对游戏愈加的沉浸和崇尚。加上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看到他人玩,自己也想玩,控制不了自己。

第二,生活中得不到重视,没有重视感。

第三,躲避,就是说在现实日子中,他肯定是不如意,那么没办法,只要躲避。在游戏中寻觅那种优越感成功感重视感。

想一步一步改掉孩子的网游,就要从本源抓,孩子的问题是长时刻累积开展的结果,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立刻见效的。下面介绍处理的几个小办法,希望对你有少许的协助。

第一招,给手机添加“负面影响”

由于孩子从心里知道:手机好玩,我要玩手机!假如手机没那么好玩呢?这位妈妈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见:把玩手机变成作业的一种!什么意思呢?她允许孩子玩手机,仅有的条件是:每玩半个小时手机,就要练一张字,每多玩半个小时,添加一张。刚开始孩子孩觉得没问题,放心大胆玩手机,觉得练字是小事一件,但过了两天就有点吃不消了。每每想要玩手机,就想起要练字一张,想想都觉得好累啊!当孩子从心理上以为“玩手机=练字”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不会觉得玩手机有意思了。

第二招,给手机“落户落户”

许多家长在家使用完手机,都是随手一放,孩子能够轻而易举的拿到。这儿说的给手机“落户”指的是,不要随意把手机放在沙发或任何孩子活动区域,把手机、平板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当地。

第三招,和孩子“约法三章”

约定使用时刻,比如,和孩子约定孩子每次玩手机的时刻应该限定在10至20分钟,之后孩子就要放下手机歇息一下眼睛。在这点上,咱们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退让。孩子每玩够20分钟,咱们就应该告诉孩子“时刻够了,不能玩了,只能等下次再玩。”说好的规则,就坚决执行。这不仅是建立规则的好机会,也是培育孩子自制力的绝佳机遇。

第四招,也是最有用的办法——挑选手机代替品

孩子爱玩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是交际。作为代替,你要在现实日子中满意他的交际需求。请孩子的好朋友过来一同玩,减少玩手机的机会,视力也不会下降了,成果也能提上来。假如咱们平常多陪同孩子,带他们爬山、踢球、逛博物馆,协助他们培育健康的喜好,触摸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他们手机,他们也不会沉溺其间的。




孩子厌学怎么办?“厌学”常常与“网瘾”联系在一起。许多父母觉得网瘾很可怕,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节制地陷入其中,甚至荒废了生活、学习。

“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很多孩子喜欢上网,常常因此被贴上“网瘾”的标签。确实,不少同学从喜欢上网、习惯上网,慢慢演变为网络成瘾。这些孩子每天玩手机乐此不疲,开始厌学,成绩慢慢下滑,成为了许多家庭和父母的最大烦恼。孩子厌学、陷入网瘾该怎么办?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李建学老师为大家解析。

泉子是一个14岁的男孩子,今年读初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泉子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家里特别乖巧,很听妈妈的话。而且,泉子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然而,最近,泉子妈妈却焦虑不已。原因是近来泉子沉迷网络,不愿和同学交往,天天玩手机到晚上2、3点,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到了学校后趴在桌子上睡觉。

若是不给玩,他就各种吵、闹,以不上学来威胁妈妈:若给他玩,约定好玩到几点的时间从不算数。如同意给他玩到晚上11点,他会玩到凌晨1点:如同意给他玩到晚上12点,他会玩到凌晨2点……无休止地延长时间,有时候还耍赖皮,不肯交出手机。对此,妈妈毫无办法。

更让人头疼的是,由于睡眠不足,泉子回到教室就趴桌大睡,作业也不做。有时候还会把手机带到教室玩,如果手机被老师没收,他会大吵大闹。由于他影响了班级的秩序,干扰到其他同学学习,学校频频向家长投诉。

一个在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大家眼里的“好学生”,突然陷入“网瘾”,变得如此“叛逆”,泉子妈妈既纳闷又着急。

让妈妈崩溃的是,每天晚上为了让儿子去睡觉,弄得自己焦虑不堪,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早上,她又要很早起来,因为要花很长时间让儿子起床,叫很多次都难以把他叫起来。这样一来,妈妈休息不好,一天到晚围着这件事情,精神疲惫,工作也受到影响。

无奈,妈妈只好带泉子过来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希望能够戒断孩子网瘾的毛病。

坐在咨询室,泉子的黑眼圈很明显,眼睛有点肿,却仍低着头玩手机。泉子妈心急如焚,一脸焦虑,抢着说孩子情况。泉子爸爸坐下来不到两分钟,手机铃声响了,说了声抱歉便匆匆出去接电话。

原来,泉子爸是业务员,平时工作特别忙,基本上不怎么管孩子。教育孩子学习的事情,全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

夫妻关系也不是太亲密,反而妈妈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很多时候泉子都是跟妈妈一起睡,爸爸则睡书房。泉子妈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学习与人际频频受挫,唯有手机为友

成绩优秀的泉子本来升了一所比较好的初中,该学校有很多他的小伙伴、同学。

泉子妈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紧张。为了给泉子更好的教育,妈妈决定把他送到一所更好的、全日制的私立寄宿学校。

泉子心里很不情愿,最后在妈妈的坚持、强迫、软磨硬泡下,只好去了。没想到,开学没几天,泉子就生病了,接到学校通知,父母把孩子接回,却发现孩子一回家就好了。之后,泉子再次被送到学校,没过几天又发烧又拉肚子。校方没办法,又向家长反映了情况。经过这样反复的折腾后,老师和家长都觉得泉子没办法适应这所学校,初一最后一学期还有一个多月时,妈妈只好又把孩子接回家中。

初二,妈妈通过关系,给孩子安排了另外一所重点中学——目前泉子就读的初中。没想到,泉子却从此开始厌学,每天晚上玩游戏。

由于泉子网瘾和厌学影响了成绩,拖了班级后腿。学校有压力,老师也有压力,家长也觉得很惭愧,妈妈更是苦口婆心,希望泉子能够努力学习。

刚开始,当泉子玩手机时,面对妈妈表现出的难过和泪水,泉子会放下手机。而现在无论妈妈怎么哭、怎么难受、怎么劝说,泉子都无动于衷,头也不抬地继续玩手机。妈妈觉得泉子已经不心疼她了,感到很伤心,也更加焦虑、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妈妈觉得,泉子变成这样,这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泉子却不认为自己有网络成瘾,或者说,并没有网络成瘾这么严重。他说,晚上玩手机是因为睡不着,不玩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孩子的状况,折射的是家庭问题

一、父亲缺位,妈妈焦虑

在家庭关系中,父亲缺位,妈妈焦虑,孩子容易出问题。这个家庭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健全的家庭,但事实上父亲是一个形式上的存在、实质上的缺位。在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长期不良,母子关系过于纠缠,孩子无法正常自由成长,不惜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对抗父母,以期获得成长的自由。

二、控制与反控制

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本是无可厚非。但对孩子上初中的问题上,妈妈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强制性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泉子内心更渴望与他的好友一起,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虽然寄宿学校也很不错,但泉子内心抵触,生病其实是心理抵触的躯体反应。

第二次转学时,妈妈又一次自作主张,把孩子送到一个重点学校。一直以来,泉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但经过初一的折腾,他的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到了重点学校更不适应,成绩也赶不上。

泉子一直以成绩优异自居,而在重点学校他的成绩是垫底的,这种空前的落差让他无法接受。由于他是中途插进来的,跟班里同学没什么交往、玩不到一起去,在人际关系上也频频受挫。这让本来比较自信的泉子,开始变得自卑,在现实中很不开心、很痛苦。

没有人喜欢沮丧和挫败,而游戏恰好能够给自己安慰。泉子通过玩手机游戏,一方面在逃避这种痛苦的现实;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自我破坏的方式让妈妈无可奈何,打败了妈妈对他的控制。

无论妈妈怎么哭、生病,泉子都不心疼、不体谅,说明他对妈妈是充满愤怒的。以前,妈妈通过泪水和生病,让泉子心疼她、体谅她来控制泉子,让泉子按照她的意愿去学习、生活、发展,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权利。对于玩手机的问题,儿子和妈妈都在较劲,处在一种拉锯战中。妈妈在控制“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按照她所设的路线去发展,努力学习,变得优秀;儿子同样在控制“妈妈的儿子”,他恰恰要破坏自己的发展,玩手机、上课打瞌睡、不做作业,让自己变得颓废、学习跟不上……通过这种牺牲自我,即伤害“妈妈的儿子”的方式,让妈妈痛苦难受。显然,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儿子是优胜者,妈妈力不从心,以失败告终。

调整家庭关系,改变家庭氛围

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爸爸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管教与陪伴太少,于是尝试重新参与到这个关系中,与妈妈一起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给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一方面,爸爸开始与孩子更多互动,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跟孩子共同讨论订立了针对家庭三个成员的家庭规则。

另一方面,爱与自由同等重要。之前,妈妈只强调了孩子不在乎妈妈的感受,而自己却一直以来都没有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若要孩子在乎你的感受,首先家长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需要。

父母学会三分做父母,七分做朋友,尝试尊重孩子,把孩子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还给孩子,不再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比如在学习的问题上,征得孩子同意后,把孩子调到一个孩子适应的班级。同时加强课外的补习和辅导,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

孩子天然是爱父母的,当他感受到父母的在乎、爱和尊重,自然也会在乎和重视父母的感受。

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在他遇到问题时,若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任。随着咨询的进展,夫妻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孩子感觉到这个家庭氛围是轻松、舒服的,也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改善。

看清沉迷手机的本质,走出依赖回归现实

在与泉子的沟通中,讨论了玩手机背后潜藏的原因:“替罪羊”心理,不是我差,不是我笨,不是我不努力,只是因为晚上睡不着,我才控制不住玩手机,然后导致我休息不好、早上起不来,以致在学校打瞌睡无法专心听讲,所以学习跟不上,才会成绩不好。这样,手机成为了他的学习成绩下降的“替罪羊”,而他自己则不需要为他学习成绩的好坏承担任何责任了。当了解这些后,泉子好像有些如梦初醒的感觉。

随着家庭规则的执行,一家人作息慢慢规律,泉子手机越玩越少,他由每天晚上2点睡觉,先提前到1点,然后慢慢提前到12点,再提前到11点,一步步缩短玩手机的时间。

泉子本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经过咨询,他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替罪羊”心理、逃避心理,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这是潜意识里面完成的。泉子明白了这一点后,也有意愿去让自己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补习辅导,他的成绩提高了;而在自己适应的班级里,他的自信也得到大大提升,结交了几位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有共同交流的好朋友。

父母惊喜于泉子的转变,也更加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孩子他自己也希望自己现在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未来有一个好的人生。

对于父母这段时间的成长与领悟,李建学老师由衷的喜悦:“是啊,若相信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人们就会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除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一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孩子沉迷手机,究其原由,无非是缺少家长的陪伴罢了跟探索趣味而已,孩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有活动都是自我意识发起的,有趣,好奇是推动孩子行动的根由,还有家长对孩纸无意识的引导促使孩子这样的行为。只要耐心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孩纸最后总会跟着父母的脚步走向正确的明天。




想要限制孩子打游戏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可以找一些别的事情去做,他感兴趣的,当然还得有好处。舞蹈、美术、体育、手工等。家长一定要去鼓励,孩子才有动力,长期坚持下去才会改变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有厌学、叛逆、早恋、有网瘾等的问题,而你又束手无策。那么,你需要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知道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我看到很多家长对此头疼,就把儿子转变的过程方法,在百度写了篇文章叫(陆簧畅的改变)。可以去百度搜一下肯定能帮到你们!可以缓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带孩子出去玩,走走,图书馆,逛商场,游乐场,海边吹吹海风……你觉得好玩的地方都带他去玩玩。

然后你给他拍照,再让他给你拍照,回家以后选出好的,喜欢的照片,再把它洗出来,做成一个相片墙或相片集,或者发布到朋友圈啊,网络上啊。

还可以带他去运动,跑步啊,打篮球啊,打羽毛球啊……

各种各样的,他就会好玩的被吸引,然后就不喜欢看电视了




原始地址:/faxian/6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