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投壶游戏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自古以来,酒的魅力都不止于酒的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
那么喜欢喝酒,又对白酒钟情的你,对中国古代喝酒的文化了解多少呢?
古代喝酒的娱乐活动
01
投壶射覆,划拳捻牌
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
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
02
汤匙令、拧酒令
除了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喝酒时候有一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
清代酒桌上颇为盛行的汤匙令、拧酒令,就跟我们现代转酒瓶子一样充满了随机意味,只不过人家转的不是酒瓶子而是勺子和不倒翁,勺柄指向谁,或者不倒翁的脸朝向谁,谁就喝酒。
03
划拳
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
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看来沈复当时的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
04
益智小游戏
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
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更是简单而又有趣,这些都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你的酒桌徒增几份雅趣。
投壶。
1.投壶射覆,划拳捻牌
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
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
02.汤匙令、拧酒令
除了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喝酒时候有一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
清代酒桌上颇为盛行的汤匙令、拧酒令,就跟我们现代转酒瓶子一样充满了随机意味,只不过人家转的不是酒瓶子而是勺子和不倒翁,勺柄指向谁,或者不倒翁的脸朝向谁,谁就喝酒。
03.划拳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看来沈复当时的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
04.益智小游戏
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更是简单而又有趣,这些都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你的酒桌徒增几份雅趣。
自古以来,酒的魅力都不止于酒的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今天就和小编去了解一下古人喝酒的娱乐活动都有哪些吧?
投壶射覆,划拳捻牌
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
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
除去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有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清代酒桌上颇为盛行的汤匙令、拧酒令,就跟我们现代转酒瓶子一样充满了随机意味,只不过人家转的不是酒瓶子而是勺子和不倒翁,勺柄指向谁,或者不倒翁的脸朝向谁,谁就喝酒。
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想来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
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
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
叶子酒牌,酒筹酒令
叶子酒牌和筹子类酒令可以理解为抓阄游戏,都是先在酒局上准备酒牌或筹子(相当于签),在上面刻各种令约或酒约,玩的时候按顺序,或逐次揭牌,或摇桶掣籌,再按照上面規定的令約、酒約行令飲酒。其中种类之繁杂、玩法之多样让人瞠目结舌,每一种都引经据典,一面极尽风雅,一面尽显风流。
叶子酒牌虽然叫叶子,但却是画在纸上的,往往十分精美。酒牌的早期玩法颇为复杂,明清时代化繁为简,留下了一些有趣的酒牌,如“水浒叶子”、“博古叶子”、“列仙酒牌”等,酒牌上有画有诗有酒约,都是酒牌种难得的佳品。
而酒筹由于载体的限制,只能用文字去传达酒约,对文字的玩法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有些酒约不需明说,只看词令就能看出酒约来,像猜谜一样,甚是有趣。譬如唐诗令,取的都是唐诗中的名句。抽中“人面不知何处云”一句,那么胡子多的人就要喝酒,抽中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脸红的人就要喝酒,“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初次参与的人喝酒,“千呼万唤始出来”,则是迟到的人要饮三杯。看着这些筹子,便是饮酒也让人感慨,妙哉,妙哉!
除了唐诗,筹令中只要能想出合适的酒约,都可以入题,所以后来还出现了一系列的“畅销书周边”,比如《西厢记》、《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的酒筹令,甚至是明贤故事酒筹令,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还有一些筹令不止有酒约,还有令约,就是不止要规定哪些人喝酒,而且还增加了喝酒后一起玩什么小游戏,而花风令大概是其中最为雅致的——置酒筹24根,用的是24种花卉的名字,不仅包括了谁要饮酒,还引出了各种游戏,十分适合闺中女子玩乐。比如抽中了望春花,那么面朝东的人就要喝酒,然后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又比如抽出了木兰花,曾经从军的人就要喝酒,然后一起玩报美人花名的游戏,说出来的名字即要是美人的名字,又要是花的名字,说不出来就要罚酒。
流觞曲水,掷骰吟诗
流觞曲水这名字太高雅,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根本没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一种游戏!最典型的莫过于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那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说这地方山水好美,众人纷纷写诗,从来没深究过这群人在干啥,现在再一看,哟呵,他们是一群人凑一起饮酒作乐来的。
古人所有玩法中,私以为流觞曲水这种玩法对环境要求最高,要在水滨设宴,将酒杯倒入酒后放在水中,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喝酒。再乘着酒兴,或即兴朗诵,或付诸笔端,作出诗来。想魏晋文人喜袭古风,的确是这种纵情山水,饮酒作乐,闲谈老庄,游心翰墨的调调。
古人玩骰子也玩出了花样,从简单的看点数,到复杂的猜点数,但最高级的还是数用骰子作诗。这种玩法在明清发扬广大,人们依据骰子六面采点的象征,编制了大量的酒令,有些酒令甚至用多枚骰子做了二百多条玩法,一顿酒喝下来,根本玩不完。
譬如明代奇书《金瓶梅》里,骰子的玩法就写了好几种。六十七回写的[雪字掷骰令],玩法是“掷出几点,不拘诗词歌赋,要个雪字,就照依点数儿上。说过来,饮一小杯;说不过来,吃一大盏。”这玩法翻译过来就是每人用一枚骰子掷点,然后吟一句诗词或歌赋,辞中须嵌入一个“雪”字,掷了几点,“雪”字嵌在第几个字上。
第六十回里则介绍了[飞禽、果名贯骨牌、官名令]的玩法,“头一句要天上飞禽,第二句要果名,第三句要骨牌名,第四句要一官名,俱要贯串,遇点照席饮酒。”行令方法是,每人用一枚骰子连掷六次,每掷一次,需要说令辞四句。要求在第一句中嵌入一种飞禽名,第二句嵌入一种果名,第三句嵌入一个骨牌名,第四句嵌入一个官名,四句的文意须首尾贯通,掷出与骨牌名一致的人要喝酒。
还是这一回,出了个[花名贯《四书》]的顶针令,这才是真考学问呢!“吴大舅拿起骰盆儿来,说道:‘列位,我行一令。顺着数去,遇点要个花名,花名下要顶真,不拘诗词歌赋说一句,说不来罚一大杯。’”,玩的是,一个人用一枚骰子掷点,每掷一次,要一句令辞。令辞要求每句的前半句中嵌入一花名,后半句用《四书》中一句,并要求上、下句顶针。比如“一掷一点红,红梅花对白梅花”、“二掷并头莲,莲漪戏彩鸳”。而所掷之点若与令辞中的数目字相合,则饮酒一杯,说不上来,就要罚一大杯。
古人饮酒玩法还有很多,如鞍马令、旗幡令等等,但多已失传,后人无法效仿,也是酒文化缺失,着实可惜。
曲水流觞
大家坐于河道两旁,在上流放置酒,让酒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便要取杯饮酒,有时候还要即兴赋诗一首。
投壶
投壶是将箭向壶中投入,最后计算投中的数量,数量多者胜,输的人则按照规定数目罚酒。
打叶子牌
叶子牌的玩法和麻将一样。也是古人饮酒时用来助兴的一种娱乐方式。
古时的酒宴也少不了助兴的娱乐节目,他们的节目用我们熟悉的说法,就叫“行酒令”。行酒令,是一种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流行于士大夫之间的饮酒游戏。原本指的是众人推举一人为令官,然后大家听从令官的指挥进行轮流说诗词、对联、成语之类的游戏,不听指挥或者输的人罚喝酒,所以也被叫做“行令饮酒”。
一、飞花令。飞花令是我国古时宴席上风雅之士常用的一种助兴游戏。但它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文学素养,绝不是五魁首,666那种喝酒令可比的。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叙述过这种游戏的,如韩翃《寒食》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说得就是它。它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参与者轮流吟诗,诗句中必须有花字,而且许多还规定花的位置,如第一人言“花开花落知多少”;第二人要说“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三人接“牡丹花下死”……
二、投壶。对比上面那种文字游戏,投壶纯粹比拼手段身形。类似于射箭。地上置一容器,嘉宾每人手上分配若干长棍,大家分别轮流投掷,最后比拼谁投得准投得多,一般为一人四支,多者为胜。这个游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有之,《礼记·投壶》文字是: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昭公十二年》有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
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纯手打。
介绍一个古人文雅之士喝酒的小游戏吧。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1]。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有名的事件:在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献之、凝之,侄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
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
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游戏形式的酒令。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其相应的令具,都有其具体的玩法、原理和过程,大多数都要利用人的智慧能力和语言、文学功力。
这些游戏酒令的设计使用,使酒席筵前出现了动作和声响,使酒席上非常热闹、活跃。下面选其主要的十大游戏介绍给大家。
古人喝酒的小游戏有
一、找东西类
射覆猜枚藏钩抓阄,射覆就是把东西埋地下让人猜,猜枚源于射覆,就是把小物件握在拳中,猜有无大小颜色,藏钩抓阄都类似。
二、比多少大小类
投壶,往开口的壶里扔竹签。猜拳,也就是划拳。用手势比划。谁喊出两人手势加起来的数谁赢。后也简化为伸出手指比大小,包括骰子也类似。
三、汤司令,勺子转起来,勺柄指向谁谁喝。
四、流觞,也称为流杯,传杯,就是把盛好酒的杯子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喝。
五、飞花令,就是猜谜,唱曲,对诗。
总之,古人喝酒游戏多多乐趣多多快乐多多。
囚饮
宋代有个叫石延年的喜欢豪饮。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在船上喝酒,喝到半夜酒要喝没了,正好船上有一斗醋,他们就把醋兑到酒里一起喝,第二天酒和醋都喝光了,瘾就这么大!
他发明一种喝酒的方法,喝的时候大家都光着脚,披头散发,带上枷锁,像囚犯一样喝酒,所以叫“囚饮”。这样喝酒难道是为了体验生活?
巢饮
也是石延年发明的,爬到树上去喝,就像鸟儿在鸟巢里一样,所以叫“巢饮”。
鳖饮
喝之前把人都用草席裹上,只露着脑袋,伸出来喝酒,所以叫“鳖饮”。一群人聚在一起鳖饮应该很有意思。
鹤饮
这个像是巢饮的加强版,具体方法是喝一杯酒后爬到树上,然后下来再喝一杯,再爬到树上,如此循环,以模仿仙鹤飞翔的感觉。感觉这样喝酒的同时还能健身。
鬼饮
鬼饮要在晚上,喝的时候吹灭灯烛,大家摸着黑喝,喝完了还要学鬼叫。也不怕瘆得慌。
鼻饮
传说两广地区的一些民族有用鼻子喝水的习俗,汉代就有相应的记载。宋代开始有记载说当地也有能用鼻子喝酒的,还有专门的鼻饮杯,比普通的杯子多一个小管。鼻饮的时候用鼻子从小管把酒吸到喉咙里,据说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有人考证现在越南还有一些民族保留着鼻饮的习惯。
牛饮
像牛一样趴着喝酒,一种狂饮的方式。据说夏桀曾造了一座酒池,大到上面可以划船。平日有三千人趴在酒池边上一起牛饮。
碧筒饮
曹魏时期,有个叫郑悫的人,山东历城当官。每到三伏天的时候,他就带着人到树林里避暑,还用大荷叶卷起来盛酒,再把荷叶的茎刺穿,用来吸酒喝。据说这样喝酒特别清凉解暑。后来人们把这种荷叶做成的酒杯称为“碧筒杯”。清代曾用陶瓷制成过类似的杯子,为了纪念秋季操练,叫做“秋操杯”。
光绪粉彩秋操杯
鞋杯饮
这个有点恶趣味了,把酒杯放入女子的鞋子中来喝酒,称为鞋杯饮,也叫金莲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杨维桢就好这口,为此没少被后人批评。《金瓶梅》中西门大官人也曾用金莲的鞋子玩过这个。
浮一大白
现在一般说浮一大白就是喝一大杯酒,其实它的原意是罚一大杯酒。据说魏文侯和大夫们喝酒的时候,会选出一个人作为觞政,也就是酒监。酒监发现谁酒喝的不干净就要让他浮一大白,也就是罚一大杯酒。
美人劝酒
这个大家都懂的。热情好客的主人为了让客人喝好,会让府中的美人出来劝酒,美人不仅要会劝酒,还得能歌善舞。劝酒的美人被客人看上还有可能被客人带走,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赵姬(秦始皇他妈)、貂蝉、卫子夫……
也有比较奇葩的,比如太子丹请荆轲喝酒,有位美人擅长鼓瑟,荆轲夸了一句“好手”,太子丹就把美人的手砍下来用玉盘装着送给荆轲了。
还有晋代的土豪石崇,有个规矩,自己的美人劝酒要是客人不喝,就把劝酒的美人杀掉……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酒令
宾主之间规规矩矩喝酒固然很符合礼节,但是不够热闹,所以慢慢的,行酒令成了中国酒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从古至今,酒令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人总结出有好几百种之多。为了维持酒令的严肃性,有时还会指定专门的酒官,类似前面说的觞政。例如吕雉专权的时候,有一次宴会上让朱虚侯刘章作酒吏,刘章要求依据军法行酒,一个吕氏的人喝醉了想要逃席,被刘章当场斩杀,连吕雉都没有办法。
拇战
酒令的一种,其实就是现在的划拳,因为规则比较简单,所以流传到了现在。据说汉代还有一种手势令,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含义,可惜玩法失传了。
投壶
这个算是中国酒令的祖宗了,是最早出现的酒令形式,春秋时期就有了。玩的时候用箭往壶里扔,扔进去了就赢。
飞盏
唐代宴会时流行的一种酒令,有点像击鼓传花,不过传的是酒杯或者酒壶,传到了谁的面前,谁就得喝酒。
藏钩
酒令的一种,传说汉武帝的钩弋夫人生下来手就一直握着,直到遇到汉武帝之后才张开,手心里握着一直小玉钩,这就是藏钩。后来藏钩逐渐变成了一种酒令的方式,玩法大概就是准备一只玉钩,互相猜握在哪只手里。
射覆
就是用器皿盖上一件物品让别人来猜,《西游记》中,在车迟国孙和羊力大仙比的隔板猜物,也就是射覆。射覆最初是考验占卜能力的,后来也成了一种酒令。《红楼梦》中,薛宝钗说射覆才是酒令的祖宗,只是他们玩的射覆,已经不再真的盖上实物来猜了,而是完全用文字描述,是一种更雅致的射覆玩法,当然难度也更大。
李商隐《无题》诗中描述喝酒喝high了时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诗句,说的就是藏钩和射覆。
酒筹
原本是用来统计喝酒多少用的算筹,后来人们在酒筹上写上文字,也成了酒令的一种。玩的时候,抽到什么样的酒筹,就按上面的文字执行。酒筹上一般写一些四书五经或唐诗宋词的句子,再附上解释。比如“千呼万唤始出来”,注解是“后到者饮三杯”。
唐代银鎏金酒筹及筹筒
骰子令
现在酒吧喝酒还会用到的骰子,至少在隋唐时期就作为酒令的道具出现了。当然我们最早的骰子和现在的六面骰子有所不同,是作为赌博工具出现的。
抛打令
酒令的一种,流行于唐代,玩的时候有乐队伴奏,美女伴舞。主要玩法是把一个彩球抛来抛去,同时人们要根据音乐做出不同舞蹈动作,也称为抛球乐。
春喜上眉梢
《红楼梦》中玩过的,听着挺复杂,其实就是击鼓传花。花传到谁手中鼓声停了就要喝一杯酒,还要表演个节目。
九射格
类似于现在飞镖盘的一种酒令,主要流行于宋代以后。玩的时候立一个靶子,上面画上九种动物,射中上面的什么动物就按照相应的酒令喝酒。
酒胡子
流行于唐代的酒令,也叫指巡胡。这个酒令需要准备一个道具——木头刻的不倒翁,这个不倒翁是一个胡人的形象,一只手向前伸。玩的时候转动不倒翁,等到它停下来的时候手指着谁谁就喝酒。
曲水流觞
这个算是比较高级的酒令了,玩的时候大家围着曲曲折折的小溪坐好,把耳杯(称为觞)盛上酒放在小溪中,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把酒喝干,还要作一首诗。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一次玩曲水流觞作的诗集写的序言。
故宫御花园中的曲水流觞
从《红楼梦》看清人如何喝酒行令
中国古代喝酒的小游戏有很多种,酒令是其中一种。酒令可以活跃喝酒的气氛,增进人与人之间亲密度,好的酒令还陶治喝酒人的性情。酒令是劝酒的文明化和艺术化,相对来讲是一种雅的劝酒文化。
我们虽未亲身经历过古代,但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里记载很多有关于喝酒的酒令,我们以四大名著《红楼梦》里的记载为例来列举四类,来看清人是如何喝酒行令的。
一诗词类酒令
这类酒令是以诗词歌赋为主。
1新令
新令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该酒令的玩法是: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奏鸣曲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2骨牌副儿/牙牌令
骨牌副儿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别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再说第二张,说完了合成这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合韵。错了的罚一杯。
骨牌副儿这种酒令,是以骨牌为道具进行的诗歌接龙酒桌游戏。它又叫做牙牌令。
3月字流觞
月字流觞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百一十七回:咱们“月字流觞”罢。我先说起“月”字数到那个,便是那个喝酒。还要酒底酒面须得依着令官,不依者罚三杯。
月字流觞这一酒令是说带月的诗句。
二骰子类酒令
1射覆
射覆出现在《红楼梦》的第六十二回。
该酒令的玩法是:取了骰子令盆来,从琴妹妹掷起,挨着掷下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只好室内生春……
射覆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酒令游戏。最早是用碗盖住东西让人猜。在《红楼梦》中,先轮流掷骰子,点数相同的两个人射覆。其次为了缩小范围,将射覆的对象限制在室内,这相当于猜哑谜,猜出之后也不能直接说谜底,而是要说出所覆的字的另外一个典故中的另一个字。
2占花名
占花名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咱们占花名儿好。
占花名,就是占卜花名。游戏者先掷骰子,对的点数的人便抽签,象牙签上画有相应的花、花名以及惩罚。
3抢红
该酒令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拿骰子咱们抢戏吧。
中国骰子的幺四这两个数字是红色的,谁的红多谁就得胜。
4掷曲牌名
该酒令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百零八回:拿出令盆骰子来,大家掷个曲牌名儿赌输赢酒罢。
玩法:用四个骰子掷去,掷不出名儿来的罚一杯;掷出名儿来,每人喝酒的杯数儿,掷出来再定,……这是姨太太掷的,还该姨太太说个曲牌名儿,下家接一句“千句诗”。
三花枝类酒令
花枝类酒令是以花枝为媒介进行。
1春喜上眉梢
春喜上眉梢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到了谁手里住了鼓,吃一杯,也要说些什么才好。
这个酒令其实就是击鼓传花的另一种说法,鼓停花落谁家,然后就惩罚谁。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眉字通梅。这个酒令说的是梅花盛开,预示春将到来。
2传花为令
传花为令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命女先儿击鼓。平儿采了一枝芍药,大家约二十来人,传花为令。
这个和春喜上眉梢的酒令一样的玩法。
3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出现在《红楼多》第七十五回: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叫个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四猜拳类酒令
1拇战
拇战出现在《红楼梦》的第六十二回。
说着又着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
该酒令即: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猜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搳起拳来。
拇战就是划拳、猜拳,至于说的那一串数字都是各地自由组合。常见的一种是:一条龙、哥俩好、三星照、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正因为这一连串的喊词,使该酒令独具特色,流行很广。大户人家、穷苦人家都会玩。这一酒令是在两人之间进行,同时出拳伸指喊数,喊出的数如果是两个人伸出手指的和,那么该人胜,另一个人就输,输的人会有相应的惩罚,文中规定输者要说一句古文、一句古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答不上来的就来喝酒。
喝酒,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娱乐,带动一起喝酒的人,通常都会做一些小游戏来烘托气氛,像现代,我们比较熟知就有真心话大冒险,划拳猜码什么的,但是在古代人家做的小游戏可比我们高雅多了。
投壶
简单理解,就是往地上放置一个铜壶或者是陶壶,然后人离开几米外,将箭或者是其他木支扔进。在我看来,这还是有点难度的,到底是投进的有酒喝,还是投不进的罚喝酒啊?
汤匙令
这个玩法和我们转酒瓶相似,在圆盘上放置一勺子进行转动,勺柄指向谁,谁就喝酒。
划拳行酒令
可能古人也觉得,简单粗暴点比较好,划拳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逐渐演变流传下来又有不同的酒筹,令筹。说简单的就是就是出拳的手势,规则,猜的东西和嘴里面喊的东西不一样。
流觞曲水
这种方法就比较高级高雅,多是文人墨客的玩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就有过描写,不仅对环境要求高,对参与的人员要求也高,即是将酒杯倒入酒后放在水中,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喝酒。再乘着酒兴,或即兴朗诵,或付诸笔端,作出诗来。也许,有多少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就是这样而来的。
就分享这么多吧!,谢谢大家观看!
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更是简单而又有趣,这些都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你的酒桌徒增几份雅趣。
文雅一点就是行酒令
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一般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饮酒行令,不仅要以酒助兴,往往还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要求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行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流行于士大夫中。
古人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
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
划拳
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
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看来沈复当时的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
投壶射覆,划拳捻牌
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
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
汤匙令、拧酒令
除了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喝酒时候有一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
清代酒桌上颇为盛行的汤匙令、拧酒令,就跟我们现代转酒瓶子一样充满了随机意味,只不过人家转的不是酒瓶子而是勺子和不倒翁,勺柄指向谁,或者不倒翁的脸朝向谁,谁就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