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大军阀脱胎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在袁世凯死后形成三大派系、也就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此三个军阀派系是当时中国最具军事,经济,政治实力的三个,因此被并列三大军阀。
他们三个也曾经统治过北京政府。所谓的北洋政府指的就是他们。直系与皖系完全袁世凯的班底。奉系应该是属于自己“发家致富”。
国民党北伐就是为了消灭这些军阀。也就是说他们都基本上被国民党消灭和同化。
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很多同学对北洋军阀的概念很模糊,不明白北洋军阀是什么意思,今天,纵横就跟大家聊聊北洋军阀的含义,以及它的发展简史。
“北洋”一词,实际上是相对“南洋”而来的,在清朝时期对海域的划分,不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样细致,而是只有南洋和北洋,大概以长江口为分界点,北面的海叫北洋,南面的海叫南洋,也就是说,北洋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以及东海的一部分,而南洋包括了南海和东海的一部分。
1875年清廷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任南北洋大臣,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将北洋和南洋区别开来进行管理。
从海岸线的长度来说,南洋的跨度更大,跨越浙江、福建、两广、海南等地,但是北洋是京畿的门户,因此,清廷优先选择发展北洋水师,从1875年到1894年建造起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前十的海军。
由于清廷“重北轻南”的策略,使得北洋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南洋,尽管在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但是清廷后来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此即为北洋新军的前身。
在清朝被推翻前,北洋新军一共编练六镇(相当于六个师),这一阶段可以算作是北洋草创阶段,在清政府被推翻后,袁世凯彻底掌握了北洋军阀,尽管袁世凯在不久后就去世了,但是北洋军阀主宰中国政坛长达二十年,在1928年之前,一直算作是民国的中央政府。
袁世凯去世后,在民国未来十二年中主宰中原的有三大力量,他们都与北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巧合的是,他们像商量好了似的,都是四年一换上台执政,其顺序排列如下:
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
冯国璋的直系政权,1920—1924;
张作霖和张学良的奉系父子配,1924—1928。
当然,北洋军阀其实也是一个群体军阀组合,在袁世凯1916年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也进行了分裂,并且形成了较为有影响力的皖系、直系、奉系三个派系。
其中,皖系在1916-1920年主导北洋政府,皖系执政期间,由于袁世凯死后造成极大的混乱,一方面是南方革命派的卷土重来,另一方面是北洋派系的倾轧,段祺瑞虽然为总理,但是并不能完全左右政权。
甚至还发生张勋复辟事件,在南北问题上,与直系又有着很大的冲突,因此1920年爆发了第一次直皖大战,直系以军事上的优势最终打垮,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直系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不得不面对奉系崛起带来的困扰,奉系本来不是北洋嫡系,不属于北洋新军,而是东北边防军,只不过奉系极力向袁世凯靠拢,在崛起后,也开始争夺北洋政府的主导权。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尽管奉系被打败,但是并未伤及根本,在整军经武后,于1924年卷土重来,取代直系,一直到1928年之前,都算是奉系主导的北洋军阀时代。
在奉系当政期间,也是北洋军阀最后的辉煌,一方面是南方革命派组成北伐军后,气势汹涌的向北方进攻,先后击败后孙传芳和吴佩孚后,奉系已无力抵抗,因此决定撤到关外。
另一方面,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张作霖撤出关外的列车被日本人炸毁,张作霖因此而死。
此后少帅执掌奉系政权,由于不愿与日本人妥协,而积极向南京国民政府靠拢,于当年改旗易帜,标志着北洋政府的彻底终结。
总结:对北洋军阀的毁灭性打击,来自于国民革命军北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的国民革命,以“打倒军阀”为主要目标之一。1926年后,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很快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在南方的主力。1928年蒋介石举行“二次北伐”,打败奉系军队,进而占领北京。奉系首领张作霖乘坐火车撤回东北时,在皇姑屯路段被日本关东军密谋炸死。1928年12月,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至此,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彻底瓦解,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嫡系分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新直系和奉系合作,击败皖系军阀,段被迫下台,退出中枢。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皖系卢永祥(浙)为新直系齐燮元(苏)、孙传芳(闽)等击败,皖系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直系军阀,北洋军阀嫡系分支,因该派系首领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
1917年7月至1918年9月,第二次府院之争爆发,冯国璋为段祺瑞所迫,辞去副总统一职,返回故里,不久病逝。后同派系曹锟、吴佩孚崛起,旧系人员均被整合同化。
新直系军阀,北洋军阀嫡系分支,源于北洋第三镇。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新直系联合奉系击败皖系势力,战后与奉系共同取得北京政权。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奉系,势力达到巅峰。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新直系战败,被迫退出中枢。后吴佩孚虽借浙奉战争、鲁豫战争再起,但又为北伐军及奉系夹击,派系瓦解。
奉系军阀,北洋军阀旁支,源于清末奉天旧军。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击败新直系,与国民军系共同掌控北京政权。
1925年10月,浙奉战争爆发,苏皖奉系势力为东南新直系残余击败,撤离东南。
1925年11月,鲁豫战争爆发,奉系张宗昌(鲁)得新直系吴佩孚相助,击败国民二军岳维峻(豫),在共同的利益下,直奉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同月,奉系陆大派首领郭松龄反奉,致使奉系势力元气大伤。
1926年5月,南口大战爆发,国民军系被迫退往绥远等地,直奉扩大声势,再次掌控北京政权。
1928年4月,二次北伐爆发,奉系被迫退回东北,张在撤退途中为日军击毙,其子张学良即位。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易帜,派系蜕变为国民党东北军系。
直鲁联军,奉系军阀旁支,为了共同对付国民军系,盘踞直隶的李景林和盘踞山东的张宗昌于1925年12月将所部联合,改称“直鲁联军”。
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张作霖追究李景林和郭松龄的暧昧关系,派张学良将李景林军缴械改编,委褚玉璞为直隶督办。从1926年6月,直、鲁联军就专指张、褚的军队。二次北伐中,直鲁联军遭重创,在撤往关外途中,又为奉系张学良所忌惮,遂在南北夹击下,派系瓦解。
国民军系,由新直系冯玉祥、孙岳部及陕军胡景翼等部组成的松散联盟。
该集团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发动政变,致使新直系战败。并通过大肆收编新直系残部,迅速崛起。1925年2月,胡憨战争爆发,国民二军得国民三军相助,击败镇嵩军,占据豫省。1925年11月,鲁豫战争爆发,国民二军战败,派系瓦解。同年奉系郭松龄受冯鼓动,起兵反奉,建立东北国民军,旋即兵败,其残部由魏益三率领加入国民军系,为国民四军。1926年1月,直鲁联军方振武部脱离张宗昌,加入国民军系,为国民五军。1926年5月,南口大战爆发,国民军系各部溃败,主力被迫退往绥远等地,国民四军投靠新直系(吴佩孚)。1926年9月,冯玉祥回国于五原誓师,借北伐战争再起,后派系蜕变为国民党西北军系。
五省联军,北洋军阀嫡系分支,由东南五省直系残余及地方武装组成,核心为北洋第二镇。
在浙奉战争中,击败奉系,统治范围扩张至东南五省,与奉系张作霖、新直系吴佩孚三分北洋。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五省联军遭重创,被迫依附于奉系。二次北伐中,再次被击溃,派系遭瓦解。
东北军,由北洋奉系军阀易帜而来。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东北军支持蒋中正,战后控制华北地区,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事集团。1931年,张学良为讨伐叛军石友三部,再次抽调东北军精锐入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因张判断失误,消极处理事变。致使东北局势混乱,部分中高层将领投敌,虽后期有关外军民自发组建义勇军积极抗日,但仍无法收回东北。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陕军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事变后,张遭蒋中正软禁;东北军随后在抗战过程中,逐渐为中央军系同化。
西北军,以国民一军为主发展而来。
占据西北,兵力最盛时达四十余万。1929年5月,蒋冯战争爆发,冯面对蒋的强大压力,谨慎行事,于27日发表下野通电。1930年3月,中原大战爆发,西北军遭完全瓦解;派系分化出宋(哲元)、石(友三)、韩(复榘)、孙(连仲)、孙(良诚)等。1933年,冯玉祥借抗日意图再起,联合吉鸿昌、方振武等部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但因政府当局的对日妥协及对冯的畏惧,而最终宣告失败。
皖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1916——1920)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同年6月在绝望中病死。继任总统的是黎元洪,皖系首领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北京政府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段祺瑞手中。1924年的直皖战争,皖系战败,从此皖系退出了历史舞台。
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1920-1924)
直皖战争之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府。此时与直系能够抗衡的是关外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奉系军阀张作霖不算北洋军阀的嫡系,而是自成一系。张作霖也是有野心的,他也想控制北京政府。为此,奉系和直系发生了两次战争。第一次是1922年的直奉战争,奉系的张作霖战败退居关外。张作霖退居关外后进行了改革,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战败,奉系的张作霖控制了北京政府,但是直系军阀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北伐的对象为直系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的张作霖,经过第一次的北伐战争,到1927年吴佩孚和孙传芳才退出历史舞台。奉系的张作霖由于远在关外,国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实行第二次北伐。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之后,少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旧军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等新军阀。
北洋三大派系是皖系、直系、奉系。
段祺瑞的皖系在袁世凯死后是第一大势力,但却最早退出历史舞台。
段祺瑞先是利用张勋复辟,驱逐了总统黎元洪。之后他又逼迫总统冯国璋辞职。但是皖系的嚣张跋扈也得罪了很多人。直系冯国璋虽然下野,但是吴佩孚开始崛起,曹锟成为直系的新首领。张作霖看到皖系逐渐不得人心,也转而投奔直系。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吴佩孚击败了皖系军队。段祺瑞下野。到1924年的时候,段祺瑞被张作霖、冯玉祥请出来,担任临时执政。但此时皖系的实力已经很弱,段祺瑞权力有限,相当于傀儡。1年多后,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皖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1920年,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与奉系联手,击败了段祺瑞。到了1922年,吴佩孚又击败张作霖,将奉军赶出了关内。之后直系开始控制中央政府。曹锟一心想当总统,驱逐了总统黎元洪,并贿赂议员,当上了大总统。直系因此大失民心。张作霖在战败之后,励精图治,精心备战了两年多。而直系各首领麻痹大意,对奉系掉以轻心。直系内部矛盾也开始增多,曹锟部下,就分为保定派、天津派、洛阳派,各方争斗不休。1924年,直系与奉系又爆发了战争。吴佩孚在山海关抵抗奉军,战事胶着,情况对直系并不利。直系大将冯玉祥,一向与吴佩孚不和。他突然带兵返回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曹锟。直系军队军心涣散,被奉军击溃。直系失去了北方地盘。
但直系依然控制有南方的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依然很有实力。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击败了吴佩孚、孙传芳。从此直系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924年张作霖击败吴佩孚后,控制了北京政府。之后奉军最远打到了上海,控制了山东
江苏、上海等地。但之后奉军被孙传芳击败,退出了江苏、上海等地。1926年国民革命开始北伐,奉军又被击败,丢掉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地盘仅剩东三省。之后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九一八事变后,奉系丢掉了东北地盘,东北军进入内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大将王以哲被激进派刺杀,东北军群龙无首、分崩离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北洋政府掌舵16年,始于1912年袁宫保一手柄国,终于1918年张作霖返回奉天途中遭遇意外而小张易帜。
这16年又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则又大致可以算作4年。
第一个时期,也就是1912年至1916年,这一时期是袁宫保柄国时期。
第二个时期,也就是1916年至1920年,这一时期是段祺瑞执政时期。
第三个时期,也就是1920年至1924年,这一时期是曹锟、吴佩孚掌舵时期。
第四个时期,也就是1924年至1928年,这一时期即为张作霖掌舵时期,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时期。
所谓北洋三大派系,也就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先后以冯国璋和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以及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当然,和皖、直二系比起来,奉系实际上并非北洋嫡系,但是后来发展壮大之后也就以旁支取代主脉了。
北洋系之所以会分成皖、直、奉三系,则是袁宫保死后的事。
他在开历史倒车称帝之前其实一直压得住场面,所以虽然也是小山头林立,但终究还未各自自成一系。
1916年袁宫保病逝之后,因为以段祺瑞在北洋系内最有声望,所以北洋系众推段为袁的继任者。
这声望从何而来?北洋六镇,老段出任过第三镇、第四镇和第五镇的统制,曾督理北洋武备学堂,曾任陆军行营军官学堂总办。
老段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遵从老袁遗嘱让黎黄陂继任总统一职。
不过,北洋政府实际上仍是段祺瑞掌舵。
1920年段祺瑞和曹锟、吴佩孚争斗之时,输给了吴佩孚,所以只能通电下野,于是北洋政府“舵手”又变成了曹、吴。
为何不是冯国璋?冯国璋在黎、段之争以后入京当了一年代总统,但是没能去掉头顶那个“代”字,曹、吴又已趁他不在而崛起,所以老冯只能选择蛰伏,但却在1919年12月病逝于天津。
曹锟虽以贿选的方式当上了总统,但是直系真正能做主的人却是吴佩孚,因为兵权在老吴手上。
老吴掌舵北洋之后,不停扩充实力,到1924年之时达到顶峰,也因此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被称为“最强者”。
然而,老吴却在达到巅峰之后没过多久就跌落到了谷底。
1924年强势崛起的张作霖率军攻来,因为老冯的“配合”,吴佩孚输给了张作霖,于是北洋舵手再度易位。
实际上早在1922年的时候张、吴二人就因为利益分配问题打了一次,只是那时候老张并非老吴对手。
当然,吴佩孚在1924年也没有彻底地输光家当,至少退守到鄂省之后还一直撑到了1927年。
老冯1924年在背后捅了老吴一刀之后,曾当了一段时间的北洋舵手,那段时间算是他的一个巅峰时期。
只可惜,老冯后来还是输给了老张,将舵手之位让给了老张,老张也因此成为了北洋最后一个舵手。
1926年北伐军兴,但是北洋系中的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人仍陷于内斗之中,最终被逐个击破。
1928年张作霖一时之间已是四面楚歌,于是决定返回奉天,不料却在途中遭遇了袭击而丧命。
老张死后,小张成为了奉系第二任当家,但因为无力招架复杂的局势而选择了易帜。
于是,张作霖的去世也就为北洋政府划上了一个句话。
也许是个巧合,在张作霖去世的前一天,也就是1928年6月3日,黎黄陂也因此突发疾病而病逝津门。
黎、张二人一前一后离世,算是带走了一个时代16年的风云。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话要叙述起来可以列一个简单的编年史。
我们都知道北洋军阀有三大派系。皖系,直系和奉系。
我们只需要记住三个主要的人物,皖系的段祺瑞,直系的曹锟和缝隙的张作霖,因为这三个人的。辉煌和落寞代表着各自不同派系的辉煌和落寞,而三个派系最终角逐的中心在北京城。
首先崛起的是段祺瑞,当时,辫子军入京,张勋复辟!扶植溥仪做皇帝,顺手加曹锟和段祺瑞直接赶出了北京城。
两位大佬自然不服啦,当初袁世凯把溥仪给拉下位子的,你现在当着老主子的零钱把这个人又重新扶植上位了,你到底什么心态?二话没说,段祺瑞直接早日本人借钱说我要借钱,我借了钱之后我要拉军队拉了军队之后我要去干死那个张勋。
然后段祺瑞拉起了皖系的底子,出兵将北京城的张勋给赶了出去,并且自己亲手主持北京城内的事务,由此开启了皖系控制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候,三个不同的事例反映各自不一样。首先第一个日本人。日本人说段祺瑞大佬,你借了我的钱了,你是不是该还一下钱啊?段祺瑞说我没钱,你要跟我要中国土地和资源,我也不能给你,要不你再多借我一点钱,结果日本的银行因为这一次贷款还自杀了好几个人。
曹锟自然就不服啦。当初袁世凯刚死的时候曾经指定曹锟作为主持人,你段祺瑞只不过把张勋赶出了北京城,你就这么得瑟啦,是不是忘了老主人当时是怎么跟你说的,结果曹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积攒力量组建起来,直系力量,然后和南方的革命党一起联合,发动了直皖战争,段祺瑞被赶出了北京城。曹锟入主北京城。
至于说这个时候张作霖的奉系在干什么,人家还在那里开荒呢,这个时候,张作霖刚刚把皖系的派到奉天的行政长官给赶了出去,刚刚掌控了奉天,奉系在直皖战争期间不停的积攒力量,直到直皖战争结束以后,(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奉系基本上掌控了东北地区,此时此刻,皖系已经落寞下去,剩下来奉系和直系进入双系争雄的时代。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落败,帅军退回了关外,但是不甘心失败的张作霖联合的在西北的冯玉祥双方共同出兵北京城,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奉系的胜利作为终结,冯玉祥占领了北京城,并且软禁了曹锟。
奉系开始主导北京城,并且进入了称雄北方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候,吴佩孚,孙传芳为首的直系的残余力量开始在江南地区做起了地头蛇,结果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时代。
这个时候,北伐军开始北伐,并且相继击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鉴于北伐军锐利的进攻锋芒,奉系军团退出了北京城,退回了关外,至此,北洋军阀掌控中国北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后来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逼迫张学良向日本人投降。张学良关外易帜,北洋军阀彻底推出了历史舞台。
一般认为,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是皖系、直系和奉系。下面我们就说说这几个派系分别是怎样退出历史舞台的。
首先是皖系,皖系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段祺瑞,其手下干将包括倪嗣冲、徐树铮等人,但是皖系也是最早覆灭的,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皖战争,通过这次战争,皖系的基本盘没了,段祺瑞也基本退出政治舞台(虽然后续段祺瑞做过临时执政,但是这个临时执政的权力来源于冯玉祥的赋予)。但是第一个阶段没有把皖系彻底干掉,因为皖系干将卢永祥还控制着浙江,直到江浙战争结束,皖系基本上才退出,虽然还垂死挣扎了下。
(这位就是段祺瑞)
再看直系,直系代表人物先是冯国璋,中期是曹锟、吴佩孚,晚期是吴佩孚和孙传芳。直系整体来看,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主要操控者,名人也很多,包括冯玉祥也是直系出身。直系到了晚期,还有吴佩孚控制两湖,孙传芳控制江浙五省。直到北伐战争,直系才退出。
(直系军阀中,吴佩孚这个人值得研究)
最后说奉系。奉系就是张作霖,张作霖在1928年一看大事不妙,退回东北,不料在中途被炸死,张学良继承。但不久后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从某种意义上说,奉系这个时候就没有了,虽然张学良和东北军一直到九一八,还在东北保持半独立地位,但是奉系军阀这个名词应该说就是没有了。
至此,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北洋军阀三大派系退出历史舞台,一言以蔽之:内忧外患。
如果说在中华民国,有一段时间最让人感到迷茫,那无疑是后袁世凯时代。老袁去世之后,北洋众生群魔乱舞,很难找到一个声望和实力都能与袁世凯匹敌的强势人物,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他们内部还不团结,也就是题目里所谓的北洋三派。袁世凯去世之后,政坛中出现的第一个强势人物是皖系的代表:段祺瑞。段祺瑞一直跟在袁世凯的身边,因此他能够执北洋牛耳。但是也正因为他一直跟在袁世凯的身边,袁世凯对他有很大的顾忌,因此他个人的武装力量是有限的。因此,皖系在初始阶段,可以说是有政治而无军事。段祺瑞对自己的硬伤也了然于胸,因此在他任上极力的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他的智囊徐树铮一直在做这件事情。而扩军这事是会引起舆论对手的攻击的,再加之徐树铮不择手段,与日本人西原龟三过从甚密,因此段的倒台,和外界的舆论压力是分不开的。可是坦率的说,段祺瑞的政治智慧和用人的手段,和袁世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段的固执,使得他偏听偏信,特别的护短。他任上,把他的心腹都安插国家的各个角落,而且他的人还总是患得患失。内部出现破裂,成为了老段下台的催命符。最后一点,徐树铮。段祺瑞是成也徐树铮败也徐树铮。徐树铮不仅能帮段祺瑞出谋划策,也能帮他招灾惹祸,最终由于得罪了曹锟,直皖战争,不到一周,皖系打败亏输,自此退出历史舞台。皖系之后是直系,曹锟和段祺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但是,看似相反的两极却殊途同归,内部矛盾处理的相当狼狈。直系掌握政权之后,一分为三。曹锟保定派,吴佩孚洛阳派,曹锐天津派。这三派有交集也有矛盾,而曹锟这种好说话的性格,非但没有使利益最大化,却使得矛盾更加突出。曹锟贿选总统,吴佩孚不掺和。第二次直奉战争,战争一触即发了,吴佩孚才大摇大摆的从洛阳赶来北京。人事关系处理不好,这才有战场上冯玉祥倒戈的一幕。再说直系之后的奉系,张作霖出身草莽,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有他自己的底线,就是一个“义”字,这个义字。但这个字也成了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时候,他敢于和日本人叫板,日本人都惧他三分。消极时候,就是人人两面三刀。奉系内部分老派和新派,新派里面又有陆大派和士官派之分。三者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最终陆大派的郭松龄因不满自己的地位,发起反奉战争,从而敲响了奉系灭亡的丧钟。三者内忧杂乱纷繁,但一句话就能概括:人事工作处理不好。而他们又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他们执政时候的中国,并非一个统一的中国。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北伐前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的形势
1、直系军阀
直系嫡派的吴佩孚失败再起后,与奉系结合打败国民军,据有湖北、河南两省(湖北督军原为萧耀南,1926年二月,萧氏暴死,由吴佩孚委陈嘉谟继任,受吴节制。河南自国民军败去后,靳云鹗、寇英杰皆有宰制豫省之野心,由吴佩孚调和,任寇为豫军总司令,靳为讨贼联军副司令兼豫省长),及直隶之保定、大名一带,京汉线的全部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直系后起的巨头孙传芳以南京为根据,宰制苏、浙、闽、皖、赣五省,对于吴佩孚虽表示尊崇,但已不欲居其下风,其实力亦在吴之上,自取得五省地盘后,颇想作三国时代的孙吴。
2、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自将国民军赶出北京后,在关内据有京奉线及津浦线的北段,李景林为张作霖所恶被迫失势,直督的位置由张氏授诸张宗昌的部属褚玉璞,山东仍属之张宗昌。孙传芳表示不北犯,两张亦表示不南侵,已有放弃旧怨言归于好之势。此为北方的三大势力,与国民党绝对不能相容的。
3、冯、阎军阀
冯玉祥的国民军困守西北,冯玉祥已赴俄国,其军队由部下张之江等主持,东面扼守南口与奉直军相持,南面死争西安与刘镇华相持。在广东出师北伐以前,虽已为国民党的友军,尚未正式加入国民党;及国民党进行北伐时,冯氏也知道独力难以自存,决计正式加入国民党了(李鸣钟于1926年八月抵广州,报告冯率国民军全体加入国民党。广州政府即任冯为国民政府委员)。
还有一个据守山西多年的阎锡山,论他的气味,本与段祺瑞相接近,可以说是北洋军阀的附庸。但自北洋军阀分裂以来,采用一种随风转舵的政策,使自己的地位永不动摇,山西不受兵祸,省内的人民也非常感激他。当国民党出师北伐时,奉、直两军方在南口与国民军作殊死战,阎氏也在晋北与奉、直军遥相应和,以困国民军;既不为国民军之友,也当然不能为广东国民革命军之友,不过阎氏随风转舵的政策,奉、直军也不能长久靠他罢了。
4、皖系军阀
而此时以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军阀,由于1920年直皖矛盾爆发,直系联合奉系发动直皖战争。直系击败皖系,段祺瑞下野,皖系军阀已于此时退出了中国权力舞台的中心。
段祺瑞下野后,皖系不在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政治派系,各地的皖系逐渐被直系奉系吞并消灭。此后虽然有卢永祥联合张作霖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但皖系已不再是主角。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
上面是北方军阀的大概形势,此外还有一个关系最重要的湖南,以前是揭举联省自治的旗帜以图自保的,实际上常为吴佩孚所支配。到1926年春间,赵恒惕被迫去职,由唐生智继任湖南省长。唐氏前此宰割湖南,已与广东发生秘密关系,继任省长后,想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削夺省内其他各武人的势力,于是叶开鑫走依吴佩孚,引直系军入湘;唐不能支,退守衡阳,向广东请求加入国民党,所部军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国民政府受其请,将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派桂军先行入湘援助,于是构成由广东出师北伐的绝好机会。
二、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的覆灭
1.北伐消灭吴佩孚军阀的过程
1926年六月六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于七月九日就职,举行极盛大的授旗典礼,即日下动员令;二十七日,蒋由广州出发。其作战大方针初为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放弃张作霖。
吴佩孚方在北方指挥攻打南口的战争;等到八月中旬南口攻下时(南口于八月十四日攻下),国民革命军已深入湘境,岳州、平江一带已将为国民革命军所占领;吴佩孚匆促南下,亲临前线作战,节节败退;到八月底,国民革命军已迫武昌。
武昌省城虽然到十月十日才攻下,汉阳、汉口则先已落入国民革命军之手,吴佩孚初退孝感,不久复退出武胜关,湖北便为国民革命军所有。此时吴佩孚虽未全倒,已到了将要全倒的时期。
2.北伐消灭孙传芳军阀的过程
国民革命军对于孙传芳已不必要妥协了;孙氏也知道妥协是靠不住的空话了。国民革命军一面由赣西,一面由闽南,向孙氏所割据的地盘取大包围的形势进攻,在南昌附近经过很猛烈的战争,于十一月初旬把南昌攻下,孙氏由武穴退回南京;到1927年三月后旬,国民革命军的大包围圈将要逼近南京,孙氏再由南京退往江北,南京便为国民革命军所占领,于是长江以南全归入国民革命军势力范围。
直系军阀的两派大势力都已到了“日落西山”的境地。因为国民党内部发生了重大的裂痕,成为宁汉分立之局,吴佩孚、孙传芳复得苟延残喘,与奉系军阀打成一片,作最后的支撑。
但在宁汉分立的期内,宁汉两方仍向北进攻,西北的国民军也由潼关出来了,阎锡山也变为国民革命军的朋友了(阎锡山于四月初旬令所部军队服从三民主义)。吴佩孚率领几个残兵便由江西亡命,让奉军来领受国民革命军的教训。
3、北伐消灭奉系军阀的过程
到六月初旬,奉军大败,河南遂为汉方的国民革命军所占领;宁方也占领了徐州,孙传芳的地盘全失,成为奉系的附属品。
到八月初旬,宁汉进行复合的时候,蒋中正宣告下野,孙传芳想乘机挽回已失的地盘,与奉军结合向南京猛进,但于八月将尽的几天,在龙潭方面被国民革命军打得横尸遍野,率领残兵仍旧退回江北,继复退入山东。1928年春初,蒋中正再出,领导国民革命军于三四月顷继续进行北伐,阎锡山、冯玉祥的军队也从正太、京汉线出动(奉军与山西军已于十五年冬间在晋北直东激战)。到四月底,国民革命军占领济南,孙传芳从此也作了亡命客了。
张作霖于六月初三日也由北京退回奉天,次日在皇姑屯——京奉、南满两路的相交处,遇炸,数日后即死。北洋军阀嫡系的两大势力完全消灭,奉系军阀的继承者张学良不久也归化国民革命军,于192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宣言易帜。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斗争至此结束。北洋军阀三大有影响派系到此时均已被消灭。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本人将第一时间回复。
北洋三大军阀是指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绝望而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院总理。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统与总理围绕是否对德国宣战发生争论。段祺瑞倚仗日本支持,因此主张对德宣战,以此获取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扩充皖系实力。但是段祺瑞的提案遭到国会拒绝,恼羞成怒的段祺瑞企图解散国会不成,反被得到国会支持的总统黎元洪下令免职。
段祺瑞被免职后躲到天津,开始鼓动皖系八省督军宣布独立。毫无军权的总统黎元洪无奈之下调驻扎江苏督军张勋带兵进京调停。不想张勋也被段祺瑞买通,一进北京就扶持前清废帝溥仪复辟,将黎元洪赶下台并解散国会。这一举动引起举国愤怒,国内各个阶层以各种形势声讨张勋复辟的行为。黎元洪被逐出北京后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同时恢复段祺瑞的总理之职,共同对付张勋。段祺瑞见形势不妙,急忙打起反复辟的旗号组织讨逆军进攻张勋。张勋哪里抵挡得住全国反复辟的浪潮,很快被讨逆军打败,复辟行为仅12天就宣告失败。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但中央政权完全操在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手中。在皖系军阀统治期间,段祺瑞利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一举收复自清朝末期就宣布“自治”的外蒙古。
但是段祺瑞依然奉行袁世凯在位时期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实行独裁统治、武力统一全国各个阶层,特别是南方那些与中央貌合神离的地方实力派。从而引发了南方军阀以“护法”为名发起的护法战争。虽然最后以南北议和而告结束,但是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隐患。
图谋中央政权的直系军阀利用一战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举国震怒的时机,伙同奉系军阀一道发动了直皖战争,一举打垮了皖系军阀,段祺瑞被迫下野,宣告了皖系军阀统治的结束。
直系军阀掌控中央大权后,依然奉行独裁统治和依靠帝国主义势力武力统一的政策,比前两任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直皖战争硝烟刚刚散尽就马上对昔日的伙伴奉系军阀下手,一举将其赶出山海关外。对内,其首领曹锟不等总统黎元洪期满就通过卑劣的贿选方式让自己上台取而代之,下属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并因此制造了二七惨案。同时,直系军阀为策动南方各派争斗,先后派自己系统的杨森、孙传芳、沈鸿英派到四川、福建、安徽担任督军。
直系军阀一系列的倒行逆施不仅引起了全国动荡,同时也加剧了内部的动荡。盘踞在东三省的奉系军阀为了报当年一箭之仇,决定借助全国此起彼伏反对直系的浪潮出兵进关,一举夺取中央政权。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首先暗中策反了直系军大将冯玉祥,然后与在野的皖系首领段祺瑞和在广东由苏联暗中支持的孙中山结盟,共同反对直系军阀。随后,张作霖率奉系大军入关,挑起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就在吴佩孚所部直系军主力与奉军在山海关、热河一线杀得难解难分之际,已经倒戈奉系的冯玉祥突然发动政变,囚禁了直系首领曹锟,控制了北京,并将所部改称国民军。后院失火直接导致前线的直军主力全线动摇,吴佩孚率部在国民军与奉军两面夹击之中杀出夺路南逃。打败了吴佩孚,张作霖率奉军浩浩荡荡开进北京,一路追杀吴佩孚直到长江北岸。随后张作霖在众人拥戴下担任陆海空军大元帅,执掌中央政权,开始了奉系军阀的统治。
直系军阀虽失掉了中央政权,但是其旧部孙传芳在东南各省逐渐坐大,逃到湖北的吴佩孚也在其帮助下在两湖落脚,两边遥相呼应,一举将进入长江流域的奉系势力,完全控制了长江流域中南各省大部。
而此时在广东的国民党势力在苏联帮助下完成了党政军的改组,实力开始强大起来,并于1926年开始发起了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大规模北伐战争。吴佩孚、孙传芳首先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首个打击目标,直系军阀再次惨遭毁灭性打击,吴、孙二人相继下野,至此,直系军阀永远的成为了历史。
而还在北京掌握着中央政权的奉系军阀面对南面如火如荼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行动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蠢蠢欲动的行径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1927年上半年,完全控制长江以南的国民革命军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随即发动对奉系军阀的北伐,首先扫荡了盘踞在津浦路两侧的奉军张宗昌所部,然后取道河南、山东进入直隶,威胁北京。同时,在第二直奉战争后被张作霖贬到绥远的冯玉祥也率所部国民军与北上的国民革命军遥相呼应,横扫西北各省。此时的张作霖眼见国民革命军大兵压境,自己的根据地东三省也被日本人渗透的越来越深。抓大放小,张作霖决定退出北京先回东三省再做良图。谁知,张作霖刚踏进东三省在皇姑屯就被穷凶极恶的日本人暗杀,临终前制定其子张学良接任奉系军阀首领。
张学良接班后,在国耻家仇面前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于1928年底宣布改易旗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从此,奉系军阀也成为了历史。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群龙无首,陷入了混乱状态,内部权力斗争也日趋激烈,几经博弈,最后形成了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阀团伙,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虽然把持中央最高权力,并从日本借到了几笔巨款,大肆采购武器,编练军队,显示出很雄厚的实力,但无力辖制整个北洋派系。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主要控制着直隶(今河北、京畿地区)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西、江苏等省。1919年,冯国璋病卒,直系悍将曹锟、吴佩孚掌控了直系的军权。
奉系首领张作霖则割据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称“东北王”。以唐继尧、龙云为首的滇系军阀和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军阀盘踞南方,实力亦不容小觑。此外,还有川、粤、湘、黔、晋等割据一省或一地的小军阀。除孙中山领导的南方国民革命军与皖、直、奉三大系军阀长期对峙的战争外,各大、小军阀集团内部为争夺政权或抢夺地盘也连年混战不休。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1918年,段祺瑞挥师南进,欲以武力统一中国,引发了直皖两系的疑忌及抵触情绪,使双方的矛盾愈发尖锐,并逐渐公开化。
段祺瑞欲利用直军进攻湖南,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而率军攻克衡阳的吴佩孚则偷偷与占据两广的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秘密谈判。1918年,直系通电呼吁和平,指责皖系媚日卖国。次年秋天,因皖系大张旗鼓的扩军备战,直系遂联络奉系,组成“八省同盟”。桂系陆荣廷也决定“联直击皖”,私下里秘密向吴佩孚提供了大量作战物资。
1920年5月,吴佩孚率部从衡阳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入保定。同年7月,段祺瑞组建“安国军”,与直军在河北北部展开激战。双方鏖战正酣,张作霖的奉军突然入关助直,“安国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大败亏输。此战遂以皖军惨败而告终。之后,皖系淡出了历史舞台。
之后,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击败了奉系,控制了北京政府。直系实力派曹锟先打着“恢复法统”的幌子,推举无权无势的黎元洪再次做总统,借此将徐世昌驱逐下台。接着花重金收买国会议员,操纵选举。1923年10月,曹锟贿选大总统成功。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的对象主要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在京汉铁路沿线的河北南部、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有兵力20余万;奉系张作霖,控制着东三省以及津浦路北段的京、津一带,拥兵30余万;还有被称为“东南王”的直军重要首领孙传芳,占据江、浙、闽、赣、皖五省,拥军20万。北伐军总兵力大约10万。
经艰苦征战,北伐军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以及武汉之战的胜利,基本摧垮了吴佩孚的20万大军。到11月1日,在江西战场上的第二波作战开始,按照常凯申事先拟定的计划,北伐军先肃清南昌外围之敌,孙传芳逃到南京,随后北伐军兵分三路围攻南昌,8日攻克南昌,经此一役,孙传芳部署在江西的10万主力全部被北伐军歼灭。
11月9日,驻扎汕头的何应钦东路北伐军奉命扫荡孙传芳在福建、江苏、浙江的军队。12月8日,东路军一举捣入福州。1927年2月18日攻克杭州,3月中旬进入上海。3月24日,常凯申率中路军攻入南京。这样,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伐军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其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8年北伐胜利后,常凯申威望大增,遂掌握了军事实权。1928年4月,第二次北伐开始。这次讨伐的对象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北伐军沿津浦路、京汉路迅猛向北推进。张作霖的“安国军”接连失利,迭遭惨败。5月3日,北伐军攻入济南,驻济南的日军无理进行武装干涉,悍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北伐军不愿或不能与日军正面交锋,于是绕道北进,6月初兵锋逼近天津。张作霖屡战屡败,见势不妙,无奈退回关外。北伐军进入北平。张作霖撤退途中被日军(此案存疑)炸死于皇姑屯,由其子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经过半年多的谈判,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于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辖。至此,北洋军阀集团皖、直、奉三大派系相继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南北亦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插图源自网络】
1916年,袁世凯逆潮流而死后,北洋军阀出现了分化整合,先后出现皖系、直系、奉系三大军阀,这三大派军阀在割据和互相火拼中退出历史舞台。
在北洋军阀系统中,皖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日渐扩大,控制了安徽、陕西、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势力很大。直系军阀则控制长江流域富庶地区,这时的奉系军阀还在兴起中。1917年,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问题,发生府院之争,段祺瑞充分显示了其实力,一时直系落下阵来。
奉系的名称,是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其实,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三大军阀之间并不和平,时常混战。为排挤皖系势力,冯国璋提出“和平统一”口号,以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曹锟、吴佩孚成为直系军阀的新头目后,为了和段祺瑞相抗衡,与南方革命势力频频接触,并与英美联系。
终于在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结果皖系大败,段祺瑞下台,直奉控制北京政府。日本失掉皖系军阀后,又转而支持奉系军阀,结果又爆发了直奉战争。最终奉系大败,退回东北,北京政府完全落入直系手中,没想到直系和皖系把持的中央政府同样腐败无能,民不聊生。
曹锟、吴佩孚妄图依靠英、美势力,用武力消灭异己,1924年9月,,张作霖率奉军15万,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果直系大败,吴佩孚率残部南下逃到长江流域。随着进一步的分化整合,北伐前的军阀主要有张作霖的奉系,吴佩孚的直系,控制长江中游,孙传芳的直系,控制长江下游和津浦路南段。
广东革命军的北伐,这三股势力中孙传芳和吴佩孚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就被消灭,1928年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也宣告了北洋军阀的消亡。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自袁世凯死后,北洋逐渐分裂,总体分为两大派系:直系与皖系,皖系在直皖战争失败后基本退出。直系是北伐战争退出历史舞台的。完整的奉系要到了西安事变之后了。
1、军阀演化
自清末军兴以来,兵归将有已经成了常态,袁世凯节制北洋六镇,刘镇内部又各有归属。在袁世凯死后,就逐步明显了。
以直隶人为中心的北洋元老与督军渐渐成为一体,这也很正常,在民国乡谊胜过政见。主要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
(北洋军阀势力图)
以安徽人段祺瑞为核心的督军渐渐成为一体,主要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等。
这两个派系都以北洋正统自居,一直都是面下斗,面上和。在1918年徐树铮枪杀陆建章后,开始逐步公开化。
2、战争与派系命运
直皖战争的结果就是皖系大败,其军事主力损失殆尽,作为军阀派系其逐步在历史舞台边缘化。奉系与直系共治天下。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退回关外自守。直系势力达到巅峰。
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战败,吴佩孚浮海南下,奉系达到第一次巅峰。
孙传芳反奉,直系旁支崛起;郭松龄反奉,奉军暂退关外。
(第二次奉直战争)
南口作战,奉军掌握北方,随着北伐军打到河南、长江一带,直系吴佩孚退出历史舞台,孙传芳也纳入奉系。一直推戴张作霖为最高统帅,奉军达到第二次极盛。
在二次北伐后,奉军退往关外,改旗易帜,拥护统一。但实际上还是自成一体。
3、奉系的第三次巅峰与瓦解
中原大战,张学良率兵入关,一下获得了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平津两市的控制权,势力再次达到极盛。
(三次战争与奉系的三次极盛)
随着九一八事变、热河作战,东北军丢失东四省,客居河北,地盘迅速减小。
在之后更是调发陕西。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在善后中,东北军逐步瓦解,不再作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集团二存在。
总结:
北洋三大派系,皖系退出历史舞台最早,直系在北伐战争中退出,奉系到了西安事变善后处置才瓦解。兴亡聚散,历史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彭涛,杨天宏.“另类战争”:北洋时期直皖军阀的武力统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03):148-159.
冯一鸣,田亮.陕西停战问题之于1919年南北和议[J].兰台世界,2017(22):95-97.
吴吉利.北洋初年陆军改造论评(1912-1916)[D].华中师范大学,2016.
罗志田.转折:1924—1926年间北洋体系的崩溃与南方新势力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2011(04):149-159.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北洋三大军阀脱胎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在袁世凯死后形成三大派系、也就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此三个军阀派系是当时中国最具军事,经济,政治实力的三个,因此被并列三大军阀。他们三个也曾经统治过北京政府。所谓的北洋政府指的就是他们。直系与皖系完全袁世凯的班底。奉系应该是属于自己“发家致富”。国民党北伐就是为了消灭这些军阀。也就是说他们都基本上被国民党消灭和同化。
直系军阀的头领是担任过北洋政府的代总统的冯国璋,冯国璋是北洋三杰之一(北洋三杰龙虎狗),冯国璋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是袁世凯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将领。冯国璋的势力主要字在以南京为中心南方地区。之所以称作直系。因为大都出身直隶省,故称为“直系”,政治上亲英美。主要人物包括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继任直系首领,曹锟在23年当上北洋总统,直系军阀达到政治顶峰。就此引发皖系奉系联军讨伐直系。也就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因冯玉祥临阵倒戈,吴佩孚功败北。1926年国民革命军起兵北伐,直系到败于国民革命军,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皖系军阀的头领是以段祺瑞为首。段祺瑞也是北洋三杰之一。担任过北洋政府执政总理,执掌北洋政府数十年。之所以称之为皖系,是因为大多是安徽(简称皖)人。势力范围是黄河以北的地区。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皖系军阀依靠日本为主,皖系以袁世凯接班人自诩。皖系起事最早。兴盛最高,实力最强。但也败的最早。可以说,自徐树铮死后,皖系就走向下坡路。段祺瑞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皖系也最终在覆灭于北伐军中,而段祺瑞晚节不亏,值得的赞赏。
奉系军阀完全是自己发展起来的,根基最厚,势力最强,奉系军阀首领是张作霖,北洋政府最后一任总统,奉系军阀势力范围是东北三省。主要将领包括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1928年张作霖被北洋军击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人暗杀。其子张学良继任东三省奉系首领。奉系是三大军阀里和平解决的,1928年张学良易帜。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全国在名义上出现了统一的局面。三大军阀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