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

孩子的攀比属于成长中情绪的自然分化,随着“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和“自我意识”的增长,各种情绪明显带有“有意性”,这种毛病主要要靠教育和引导,首先要求家长应有思想准备,重视示范教育,潜移默化,注意引导,使孩子的情绪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受攀比情绪的干扰。其次,孩子的攀比很大程度受家长的影响,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不服人,比吃比穿”。




首先第一点,就是家长给他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身作则,给他传递,攀比是错误的状态,自己也不会进行攀比其次,就是给他使用的东西也不要过于讲究




一般,幼儿从三、四岁开始或多或少都有些攀比心理。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因为物质过于丰富引起。实则并不然。孩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大程度来自于教育者的肯定和赞赏。孩子自我独立判断的能力很弱,所以在得到别人表扬的同时,很容易滋生攀比之心,例如其他小朋友有了漂亮玩具,受到别人追捧,那么我也想有,以增强自信心等。

针对这种附属出来的攀比心,家长还是要及早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有些方法可以尝试。

第一,家长树立好榜样。日常生活中不要要在孩子面前老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好。也不要在孩子在时向彼此抱怨某个朋友有豪车、自己买不起,某个同事化妆品多高级、自己却用不起等等。多用好的言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比如说可以赞扬自己出行骑自行车低碳环保等等。

第二,教会小朋友学会分享。人是社会动物,分享是社交行为,而且也可以带给自己快乐。日常让小朋友拿些小礼物分享给大家,让小孩发现通过分享,大家对自己更友好,而且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个过程不但能增强小朋友自信心,还让其发现并非要同别人一样有这有那,才能在群体中受欢迎。

第三,要给小孩建立规矩,拒绝其不合理要求。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经济情况及购物需求衡量小孩的要求是否过分。如若过分要拒绝、不能妥协。并和小孩讲明理由,比如说从物品的实用性、功能性、重复性等方面阐明不能买的理由。

第四,经常从小孩处理事情方面和品德方面来赞美他、表扬他,逐渐让他意识到内在的一些品质才是根本。这样更容易让小孩形成好的价值观,形成自我的良性判断,减少甚至消灭掉攀比心理。

我家大宝4岁开始,从幼儿园回来,告诉我谁有漂亮的贴纸、谁有美丽的爱莎公主裙,她也想要。攀比萌芽茁壮成长,我就是用这些方法在引导她,效果挺好....现在已经不怎么说别人有啥啥了。




当孩子出现攀比想法时,怎么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从四岁开始,对世界的感知力愈来愈强,开始从自我梦幻世界中苏醒过来,他惊喜地发现原来人与人的不同,在幼儿园里开始会与其他小朋友做比较,而这种比较也是成长中需要学习的过程。

当孩子上中班以后,父母会发现孩子之间会互相攀比零食、衣服、玩具等等,有一些父母会担心孩子会因此养成虚荣、嫉妒等坏品质。

比较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阶段,只要因势利导,攀比也可以变成一次成长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明白,人和人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拥有同样的东西,也不会有相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外在的东西来决定的。

当孩子开始攀比时,我们要引导孩子看见事情背后的道理,举两个例子说明下:

问题一:为什么我们家房子比别人小?

小宝:为什么贝贝家的房子那么大那么漂亮,我们家房子那么小?

妈妈:我们家房子虽小但住起来也很舒服,离你喜欢的公园也很近。

小宝:我们家那么小,我都不好意思请同学来玩。

妈妈:上次你去豆豆家玩,她家不是比我们家还小吗?你不是也玩地很开心嘛!

小宝:那是我喜欢豆豆,她是我好朋友。

妈妈:贝贝上次邀请你去她家玩,你为什么不去呢?

小宝:贝贝老欺负大家,我们都不愿意跟她一起玩。

妈妈:是呀,豆豆住小房子,因为人好,你愿意和她玩;贝贝住大房子,因为喜欢欺负人,你不愿意与她玩。小朋友是否受大家欢迎,跟他住的房子大小没有关系,跟小朋友是不是很棒才有关系。


问题二:我也要买一个新书包

小宝:妈妈,给我买个新书包,跟贝贝一样漂亮的。

妈妈:你已经有一个书包了,买新书包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小宝:我可以比过贝贝呀,她天天在我面前说我的书包丑。

妈妈:这个书包是你自己挑选的,之前不是很喜欢吗?你觉得它丑吗?

小宝:我还是觉得很漂亮,但用旧书包感觉没面子,人家贝贝都有新的。

妈妈:你唱歌很好听,画画很漂亮,妈妈都为你骄傲呢,因为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书包是妈妈买的,不是你自己的本领呀,即使比过贝贝,也没什么可骄傲的。

除了物质比较外,孩子还会对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产生比较,比如孩子会问“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可以边吃饭边看动画片?”、“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午餐后孩子公园玩,不用回家午睡?”、“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可以在吃饭前吃零食呢?”等等。

我们需要耐心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边吃饭边看动画片,为什么一定要午睡……但这些解释不能太复杂了太繁琐,因为孩子还没有什么抽象思维,理解不了,最好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解释,或者用故事、绘本来帮助孩子理解。

另外,有时候实在解释不了,还可以温柔地跟孩子说:因为你就是你啊,你是小宝,不是贝贝,也不是豆豆。比如你喜欢唱歌画画,豆豆喜欢跳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做事,生活都不一样。你是妈妈的孩子,我们觉得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我们就这样做。

如果孩子是为了在攀比中获得尊严和关注,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他本来的样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

另外,需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在实践中多体验,在不断地做事中,累积经验,看见自己成长的步伐,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会用外界的东西来评价自己,攀比心理也会渐渐消失。




当孩子出现攀比心理时,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有没有无形中做出坏榜样。

也许你会说我从不跟别人比车比房比薪水,那你有没有跟人比老公比孩子比婆婆?不要以为物质上的比较才叫攀比,攀比就是跟高水平比较,涵盖方方面面。

在孩子面前,可能更多的涉及到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比如孩子高高兴兴的告诉你,我这次考试得了95分。可是你却问他最高分是多少。如果刚好他是最高分儿,倒也皆大欢喜。可是如果刚好别人比他高,通过比较,你觉得他还需要更加努力,他也觉得很受挫。

再比如,孩子高兴地告诉你,自己的好朋友当了班长。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可是你却问他,你当了什么?如果刚好他也有一官半职,倒也罢了。可是如果他没有,这样的问题就容易造成伤害。

最怕的是有些家长信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后推而广之,不想考满分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当班长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永远都给自己孩子树立了一个最高标准。

在这样子360度全方位的比较之下生活,孩子不产生攀比心理才怪。

当然也有父母本身不攀比,但是孩子他生活在一个攀比的环境中,周围的人处处都在比较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漂亮,这样也会让他产生一种攀比心理。

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去很好的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打压或者对此置之不理。打压和不理,都是一种暴力。它本身不能解决孩子情绪上的困惑,只会让他在这样的攀比中心理失衡,慢慢的就容易自卑。

那么怎样去引导呢?

首先你得确定他攀比的性质。如果是物质条件方面的攀比,可以用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跟他讲一下。

如果是精神方面的攀比,当然要肯定孩子的上进心,进而鼓励他去勇敢尝试。哪怕孩子根本不可能赶上对方,家长也要充分的肯定孩子的勇气,并且帮孩子发掘自己的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春有百花,秋有明月。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只要能做好自己,做不成别人第二又有什么关系?




告诉他,让他理解,什么是需要,什么是不必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攀比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爱攀比是一个不良习惯,对自己的心情和学习都会有影响,针对孩子爱攀比的表现方便,给出孩子合理的建议!

我家女儿是个表面看着很文静,也很听话的孩子!外人都夸她特别懂事!可是我自己很清楚,孩子在好多方面都爱攀比,严重的影响了她的学习!

她喜欢和别人比拥有的文具!在这方面攀比的人还真不多!她从小学到现在,特别喜欢买文具,只要看到谁有漂亮的笔,或者漂亮的本子,她都会想方设法的买到!我们经常说,都不顶事,开始还想着小孩子,大了就好了!现在都初中了,还这样!家里堆了好多的文具,还有本子!有的都没用过!

我们就开始对她这个问题重视了,孩子学习不是很好,有一次她买了三个同样款式,颜色不同的笔,我就问为什么买三个,一个就够用啊?她说我喜欢这个笔上的图案,还有笔帽上的小饰品!我同桌就有这样的笔,我也要有!我说那你上课时老瞅着你的笔,那不影响听课吗?她说有时看着笔,玩起来就忘了老师在讲课,我说那你写作业的时候爱玩笔吗?她说当然会,我好喜欢这个笔,写作业时会经常看……看吧,问题出来了,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我就说笔的用途是写字,不是玩具,更不是你要攀比的工具!要正确的对待,不然影响了学习,你们作为学习,要在学习上比赛,才能真正的快乐!不然你不会快乐的!孩子听懂了,慢慢的就改变了!

由此可见,克服攀比,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改变!




原始地址:/qinggan/5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