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既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说明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事情如果真发生了,也没有必要将它视为洪水猛兽。情窦初开本是件很美好的事情,说明一个人具备爱的能力,只不过是它来得早了一点点。作为成年人,帮助孩子走出迷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我们要教育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生活内容,恋爱结婚是成年人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在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担当的年龄是不宜触碰的,否则必将种下悔恨的苦果。要教育孩子珍藏这段美好的情愫,让它成为求知向上的动力,而不是使彼此耽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于痛苦沉沦。另外,其实孩子的所谓的恋爱并没有成年人的感情那么复杂,有时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好感,由于男女之间与生俱来的相互吸引的神秘感而导致的想要了解对方以及想要和对方在一起的强烈愿望。只要我们成年人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它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和打压,反而容易使他们从早恋中顺利地走出来。
其实早恋别没有太多的非议,只是国人对于传统的观念不够开放。很多美剧里面高中生就开始恋爱了,而家长对恋爱不过红线是持开放态度的。
国人为什么不支持早恋呢?首先从家人这一代开始,现在18岁孩子的最年轻家长应该还是70后,70后一代属于解禁的一代,但是在骨子里还保留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另一方面,家长本身对于恋爱就缺少经验,很多父母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安排才结婚生子,所以他们不知道恋爱对于孩子也是一场必不可少的教育。
其实早恋表面上看是在同学之间听风光的,有人帮你打架,但这却耽误了学习,还会早早的就叛逆了,长大你就后悔了,没好好学习,还天天气父母。所以只有不好没有利
十四五岁算是早恋吧,这个年级是孩童到青少年的过度期,心智不成熟。
利,不论早晚,总是个经历,对以后找寻伴侣有所帮助。
弊,因为心智不够成熟,会影响对恋爱的正确认知,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啊,未成年谈恋爱谈到分手堕胎者有之,学霸情侣手牵手进名校的也比比皆是啊。这种东西呢,看法是一回事,真正经历之后的体验又是一回事。谈恋爱嘛,谈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没谈过的人的自由,没谈过的人也无法切身体会到谈恋爱的温暖。
不过要是真的讲讲利与弊呢,这个得看个人的需求了,不论怎么讲,早恋的确会在一定角度影响学习,但同时会让你更愿意上学,买礼物啊啥的会花父母的钱,但同时双方送礼物的过程也是个了解对方,了解异性的过程,的确可以挽救直男癌。这些利弊还有许多,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利是弊,可以仔细想想然后罗列出来,做一下筛选与排除。
作者:想剃板寸有个初三的孩子在日记里写道:“不知怎么回事,我最近一看到隔壁班的那个女孩,就不由自主地脸红心跳,我害怕和她的目光相遇,但又情不自禁的想看到她。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我的心里想的全都是她,白天上课无法专心听讲,脑子里出现的全是她的影子,每到下课后偷偷地看看她,我就觉得心理特别开心。我的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集中精力,一天没看见她就紧张不安,失去了她就像失去了一切……”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和逐步形成。在性意识发展过程中,男女生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相互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将来而言,早恋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早恋后的孩子,自知会受到父母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远离人群,长此以往,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在思想上会产生很多负担,影响了心理的正常发展。
实际上,青少年之间的早恋,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出于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而心生倾慕之情。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青少年盲目地认为这就是爱情。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冲动之下,孩子往往会被不理智而冲昏头脑,陷入早恋难以自拔,甚至出现过火行为。
向往异性是青春发育期孩子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和心理现象,是人的情感世界中美丽而珍贵的,男女同学相处,是青少年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男女两性交往会产生神奇的异性效应,这种异性效应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性别角色的完善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向交往更能丰富人的个性。
所以,与异性同学交往是必要的。只要父母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避免孩子陷入早恋的误区。
一、父母要告诉孩子,与异性交往要真实坦诚。
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异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与异性交往,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
二、教育孩子在与异性交往时要注意距离。
与异性朋友交往,要注意言行举止,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交往中尽量不谈涉及两性之间的敏感话题;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的拘谨;如果是正常的男女同学的友谊,那么要注意把握好交往的距离和程度,陷入过深则成为早恋,超越了正常异性交往的界限。
三、要尊重孩子的纯真情感和友谊,不要轻易贴上“早恋”的标签。
男女同学之间亲密一点儿,手机发几条短信,过年过节送几张别样的卡片,写上几句俏皮的话,某天晚上回家很晚……于是父母就紧张地认定孩子早恋了。很多时候,男女同学间的正常的纯洁的友谊关系,会被过分敏感的父母轻易地与谈恋爱挂钩,给孩子贴上了“早恋”的标签,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同学间的正常交往,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同学间的交往常常是不自觉的,如果孩子与某个异性伙伴相处时间较早较长,表现得亲密一些,关系距离近一些,也很正常,这时孩子也许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在谈恋爱,心里也根本没有早恋的念头,只不过是对异性有好感或相处融洽而已,如果父母一发现孩子与异性伙伴在一起就认定是早恋关系,那么对孩子和他的伙伴来说都是非常尴尬的,不利于彼此间的交往,反而破坏了正常的友谊。所以,父母要对孩子是否早恋要深入了解,不要捕风捉影或片面的下结论。
四、用“冷处理”的方法处理早恋迹象。
即便孩子出现了一些早恋迹象,父母也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做到宽容和理解,不能心急的干预孩子的交际;那种公开批评“早恋”的对方,采用硬性手段拆散彼此的关系,更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孩子的情绪波动,从而心生逆反和负面情绪。所以,一定要在能清楚原因后,再顺势引导,才会以理服人。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智慧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孤军奋战,将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五、引导孩子慎重理智地对待恋爱问题。
当孩子陷入早恋或被感情困扰时,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聊聊天,讲一讲有关爱情和婚姻方面的故事、道理、箴言等,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爱情的含义。当孩子迷恋异性而无法摆脱时,父母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来帮孩子指点迷津。比如,心中理想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园时喜欢的小朋友,到小学了还喜欢吗?小学喜欢的女孩子,到中学了还喜欢吗?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明白,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喜欢和需要的都会有所改变。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沉迷于早恋中,只会让自己受到更多的伤害和痛苦。
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期望。
告诉孩子,恋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可是真的体会到它的美妙是需要条件的。不成熟的恋爱肯定让人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只是充满好奇、追求新鲜感而已。
告诉孩子,爱情之花是圣洁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够正确理解它;只有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栽培并以真诚之水使之永远盛开,对于孩子来说,在爱情生长的土壤还不具备的时候,最明智的办法是筑好防线,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
一方面可以早些认识恋爱,处理得当的话还可以促进双方的积极性,做到同时进步;但是处理不当的话容易荒废学业,浪费时间,或是误入歧途,甚至还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早恋的利是可以收获美好的情感体验,学会爱别人,爱自己。
弊是无法把握自己,可能造成一些伤害。
如果能够彼此鼓励,彼此进步没有什么不好,主要是有个度。
利,是成长,会懂得更多东西,做人做事,自我反省。弊,是如果动了真情,覆水难收,两个不成熟的人,相处起来会两败俱伤,加上其他现实因素,也没有想好担当什么责任,最后都是以分离结尾,可能是成长,也可能是一生的遗憾。总的来说,我认为弊大于利。
喜欢别人没有错,但是陷得太深付出的代价就太大。有时候因为得不到所以更加渴求,一旦放开了也不见得多开心,多交流比早谈恋爱要好。
早恋VS早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