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幼儿园分离焦虑?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不适应,出现一些哭闹之类的很正常。毕竟之前孩子在家接触的都是熟悉的人,就算出去也是有家人陪伴,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家人,有依靠。到了幼儿园,离开了家人的保护,孩子肯定焦虑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我们出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很拘束,还需要适应。这时候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孩子接纳孩子。允许孩子出现一些焦虑的表现,跟他共情,并引导孩子适应。可以提前带孩子去看看幼儿园的环境,平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带孩子去看看,让他知道里面都可以做什么。如果可以家人陪着试园最好了。也可以给他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




我们也是提前一年开始读各种幼儿园绘本,像《我爱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魔法亲亲》《汤姆上幼儿园》,也抽空去幼儿园熟悉环境。然后今年九月顺利入园,只是第一天中午睡觉哭过一次,几乎没有过渡期,爱上幼儿园!还有一点很重要,提前让孩子多体验几次“分离”,比如独自留在外公家玩一天,或者独自留在靠谱的亲戚朋友家玩一两个小时,提前说好约定时间准时去接。还有认同孩子“想妈妈”,但要告诉他“想妈妈可以怎么做”,并且夸赞他“你很坚强”,告诉他“相信你能做到”




“我多和孩子待一会就好了!”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待一会,就一定能够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家长多待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时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会让其它的孩子想念自己的爸妈,不利于孩子适应。家长送下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有的家长会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一、家长积极主动作好幼儿入园准备

(一)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假如幼儿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

(二)教幼儿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不要让幼儿过渡依恋

要让幼儿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人接触,不能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

(四)萌发幼儿对入园的向往之情

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切忌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幼儿。

二、教师充满爱意,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一)创设人文环境,建立归属感

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幼儿有一种归属感。

1、物质外加精神,共同奖励

为了建立与幼儿之间的感情,让幼儿每天都有惊喜,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2、小名直至学名,逐渐过渡

称呼幼儿的小名,使他们感到像在家一般温暖。随着这种感情的逐渐深厚,教师尝试称呼幼儿学名,让幼儿感受自己在成长!

3、语言乃至肌肤,充分爱抚

年龄小的幼儿希望得到成人更多的肯定关爱,教师应多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

4、建立基本规则、促进适应

许多幼儿的哭闹,是因为生活中碰到了困难,如进餐、入厕、穿衣服等为了让幼儿尽快熟悉常规,并掌握其技能,减少教师的说教。

三、家园携手,家长、教师相互配合

幼儿入园后,家长、教师应多沟通,多配合。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缓解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注格姆思公众号:Gameskids,随时获取更多儿童运动健康资讯,参与分享交流儿童成长健康问题,获取免费育儿资源。




1.一般幼儿园都会提前有亲子活动,务必让孩子参加,培养他们对幼儿园的好感。

2.开学前任课老师的家访,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与老师愉快交流。临开学前几天,老师会进行家访,这点也非常重要,提前让孩子对老师有一些熟悉感也会让他们减弱身边都是陌生人的概念。

3.提前按幼儿园作息时间表来安排孩子一天活动。

4.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明确告诉他下午自己什么时候会来接他。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的好朋友住院了,需要输血,而她的血型和朋友一致,当医生和蔼地问她:“你愿意把你的血输给你的朋友么?”小女孩犹豫半天,不停地搓手,终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说,我愿意。医生夸她真勇敢!输完血之后很长时间,她突然问了她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明天是不是就死了?”原来她以为她输了血便会死亡。

感动之余,我其实更多的是心疼这孩子。她自己要承受什么样的恐惧,去面对这样一个决定。

我们担心孩子分离焦虑,其实正是因为无法面对孩子的恐惧,更别提如何帮孩子走出恐惧。

我给的方法是:把将要面对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他,比如打针,比如分离。要知道,已知的疼痛远远好过未知的恐惧。

我们经常过于低估孩子对事情的适应力和理解力,所以总是选择把他们保护起来,隔离起来。也许,你可以试试相信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给我们意外惊喜?

我自己是这么做的:基本上从孩子几个月起,不管他能不能听懂,每次打针之前我都会很认真的告诉他:“为了让你身体更好,一会儿要给你胳膊上打针了,会有一点点疼,但是时间很短,一下子就好了!你要是觉得疼,可以哭出来。”我一直主张小孩子不要压抑情绪,想哭就让他哭,我只需要抱着他就好。奇怪的是,我家孩子从几个月的时候打疫苗,到现在在手指头上扎针取血,几乎都没怎么哭过,也不害怕的样子,眼睛从头到尾直勾勾地盯着针头扎进他的手指,挤出血,再拔出来。

从他两岁多能够交流的时候起,每一次淘气摔到蹭破皮,我都会征求他的意见要不要涂碘伏消毒,告诉他,涂上,可能会有些疼,但是不是疼的很厉害,之后消了毒伤口会好的很快,不涂,伤口有可能会发炎,会疼的更厉害,而且还会疼很长时间。然后让他自己选。孩子很明白他们该选什么。

每一次分离,我都会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告诉他,一周之后要把他送回老家,尤其要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不是不要他,而是工作的原因,我甚至会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反正他基本也没什么回应,只是懵懵懂懂地看着我。而且这种告知,在那一周内我会每天不定时的提起,重复地刺激,让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上幼儿园之前,我不止告诉他要上学这一个信息,还告诉了他学校的名称,学校有什么玩具,老师叫什么名字,老师很和蔼可亲,甚至带他提前去认识了一下幼儿园老师。如果条件不允许,即便不见面,只要每天隔三差五就跟孩子强化一下这些信息,老师的正面形象就会进入他的脑海,并且定位成是可以亲近的人。我儿子上幼儿园那天早上,我只顾上介绍了一句“这就是*老师”,他就跟着老师走了,头都没回。

有很多家长会出于爱和担心而选择隐瞒,然而这样恰恰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孩子的心往往是最纯净的,就像开头故事中的小女孩儿,她在做决定的时候内心一定恐惧不安。她最终战胜了恐惧,而现实中的孩子们,如果经常性地面对未知的恐惧,我想更多的可能是越来越胆小怯懦。

你若愿意像尊重一个成人一样去尊重一个孩子,尊重他可以有独立的思想和选择,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候,比成人坚强的多。

选择告知,他面临的只是小小的疼痛或者固定期限的分离,他会有一股战胜他们的勇气,过后及时的肯定也会让他们感觉到无限的成就感,那是在没有大人帮助下他独自做到的!孩子的自信就是在这样琐碎的一个一个做到之后才建立起来。选择隐瞒,那么他面临的恰恰是无边无际的恐惧,以及歇斯底里的反抗。

让孩子了解他将要面对的世界以及将要经历的生活吧,剩下的,就是相信他,孩子自己会处理。




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大都是家长造成,太溺爱孩子,娇生惯养。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独立能力。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疲劳疗法,让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尽情的玩。尽量让孩子玩累,累了孩子就想睡,累了就会饿。




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分两个方面。

一是大人的焦虑。刚生下来小狗狗似的偎依在怀里吃奶的小可爱,经过三年的辛苦快乐,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可以在你想要喝水时端来一杯水,可以在你饿的时候递来一个苹果。现在,他要去幼儿园了,传说中的可能有老师打人,吃陈米烂鸡蛋的幼儿园,会让人多么的不放心呀。可以说,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大人比小孩子更加严重。送到教室门口,孩子进去了还巴巴的透过玻璃窗,寻找自家小孩的身影。老师说走吧走吧,走出大门,还是舍不得,扒在大门的钱栏杆,等做早操时宝宝在操场上出现。

家长要缓解这种焦虑很简单,就是要想得开。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出生了,你慢慢将他培育出一株小苗苗,他要成长,他要变成参天大树,他要有他的世界,他不可能永远被你呵护在手掌心。所以,担心也罢,焦虑也罢,于事无补,不如精心为孩子选个心仪的幼儿园,开始他求学的第一步。

那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也很简单。如婴儿一出生,为预防各种疾病,就拥有了一本儿童预防接种症。不同年龄要打不同的预防针。缓解分离焦虑的预防针,得靠爸妈来寻找预备,比如可以读读关于上幼儿园的绘本,也可以手机下载这方面的app,与孩子共玩共学,可以采访一下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可以去将要入读的幼儿园参观体验熟悉环境,可以提前给他买个小书包,背着玩玩上幼儿园的游戏。

作为过来人我更简单的告诉你,孩子第一天是不会哭的,因为新鲜和好奇。最难过的是第二天起,但最多一个星期,大部分孩子都会适应了。也有少数奇葩熊孩子,但只要你打了预防针的,就不会成为这样给老师带来麻烦的孩子。




孩子刚上幼儿园,从一个陌生的环境过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不适感。父母需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过度焦虑,否则不安情绪也会传导到孩子身上。另外,告诉他分离的意义,通过绘本帮助孩子了解入园的重要意义和入园生活的好处,加深他对新环境的自我认知,进而从内心克服分离焦虑。




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孩子发育的必然过程,而且是暂时的。家长不要为此太过焦虑,但也不要像美国很多家长采取硬性的办法,那样会给予孩子过多的焦虑。多尝试,如果效果不好,就改进一下,也不要着急。

分离焦虑再加上刚开始的学校恐惧,导致他们不愿意上幼儿园。

对付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一是事先练习、形成常规。先短期的和孩子分开,定时定点,这种可以预期的分离会让孩子信任你,他们自己也能适应分离。在家里多联练习,从离开几分钟开始。

二是告别的方式,每次离开的时候都要和孩子告别,短暂一点,一旦离开,就不要回头,就像头一次送幼儿园,孩子哭得惊天动地,妈妈一走,就会玩得欢天喜地,当然也有个别的哭好久。

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害怕和恐惧,这是完全正常的反应,简单粗暴地否定或者忽视是不对的。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能看到你,尤其在外面,这已经是基本要求了。不管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还是送到幼儿园,早教班,都要跟孩子说,妈妈肯定会回来的。千万不要恐吓孩子,如何如何,你妈就不要你了。更可恨的是有的老人把家庭矛盾灌输在孩子身上,说什么你妈不要你等等,这种情况就得当机立断了。

安慰是缓解孩子害怕的办法之一,但仅仅抱抱孩子是不够的,孩子迟早会克服这些恐惧的,但父母的帮助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孩子对于恐惧,有镜像,但难以表达,因为他们的词汇量不够,形容不出来,这样他们就会更焦虑,如果父母能够帮助他们形容出来,就能够缓解焦虑,而且也可以发现他们到底怕什么,从而帮助他们不害怕。花点时间,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孩子克服恐惧和害怕。




9月1日是秋季开学日,是学生返校日,可有一批学生比较特殊,那是幼儿园新生,他们是第一次步入校园,有部分新生在入园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合群,甚至身体不舒服等现象。那是因为新生出现了入园分离焦虑综合征。

何为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是宝宝与爸爸妈妈或其他依恋亲人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应。虽然每个孩子因为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个性和习惯的差异,分离焦虑的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但是幼儿园新生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大哭大闹,拉着家人的手不肯放,园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表情淡漠,少言寡语;有的孩子还会出现食欲下降,不肯午休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持续哭闹不休、拒绝进食、不明原因的肚子疼、头疼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其实,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是比较普遍,据相关阅资料显示,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通常发生在新入园的小朋友身上,分离焦虑现象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持续三周以上的占20%。

面对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我们家长该如何解决呢?为了及时消除宝宝的入园焦虑,使宝宝尽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可以做好以下措施:

一是未雨绸缪,做好宝宝入园前准备。

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主要原因是宝宝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与亲近的家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同学、老师、阿姨等生面孔,他们感到不安、焦虑、恐惧。因此,在宝宝入园前,家长应做好充分准备,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入园前,家长可以有给宝宝描述一下幼儿园的概率,告诉他们幼儿园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有和蔼的老师、友爱的玩伴、好玩的玩具,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有机会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及其附近转转,让他熟悉园内外环境;平时多带宝宝参加社交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多带宝宝外出游玩,提高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比如:自己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衣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二是多方沟通,家园共同探讨解决。

应对好入园分离焦虑综合症,需要老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入园前家长把老师描述成有情、有爱、有温度的好老师,不能把老师丑化成凶神恶煞的坏老师,这样他们就会接受老师,喜欢老师,而不是排斥老师。切不可,宝宝在家不听话,家长就吓唬他们“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或者再不听话,就告诉你们幼儿园老师。”这样一来,他们无形之中就会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在新生刚开学时,多数幼儿园会有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借机多与老师交流,告诉宝宝的性格特点,老师也可因材施教。平时接送宝宝时,不影响老师的情况下,也多与带班老师交流,如果孩子有焦虑、恐惧情绪,在家做好安抚和心理疏导。如果宝宝存在入园焦虑,抵触情绪,家长要有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而不是责骂他们,甚至用“暴力”让宝宝折服归顺幼儿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三是从容不迫,做个强大、乐观、守信的家长。

其实有时入园分离综合征,不是来自宝宝,而是来自家长,特别是妈妈。因此,应对好宝宝的入园焦虑综合症,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宝宝入园,自己先做一个强大、乐观的“女汉子”。有些家长,一想到宝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身边,开始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生涯,心里就会难过,各种浮想联翩油然而生:“他在幼儿园吃得好吗?睡得好吗?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吗?能乖乖听老师的话吗?”有些更为夸张的家长,送宝宝入园时,伤离别,宝宝在墙内哭,她在墙外哭,哭声一片。家长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宝宝,势必会让他们更加莫名的焦虑与恐慌。如果家长态度是积极、阳光、开朗,非常有助于宝宝克服入园焦虑。另外,家长要做一名守信的家长,准时接送宝宝,个别马虎的家长忘记或迟去接宝宝回家,会让宝宝产生爸妈不要我了的错觉,这样无疑会让宝宝更加焦虑,雪上加霜。




原始地址:/rebang/6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