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在民;
弊,多在国。
全球化包括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等等的全球化,使地球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平。各国都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发挥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各国思想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世界就是在这种交流互动中前进的。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发展的动力。
但全球化并非免费午餐。各国在加强交流合作中虽然都能获得好处和进步,但好处有多少之分.进步有快慢之分,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这也是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守成大国和新崛起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逆全球化、特朗普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重要原因。而恰恰是这些矛盾和冲突及逆全球化现象,也大大增加世界发展的交易成本和发展风险。1
全球化的利在于整合了全球的资源来生产商品,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节约了成本,拉底了商品的价格。加快了人员的流动性,使各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和融合。
弊端也很明显,首先就是地区同质化明显,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消亡。在国内旅游看到不同城市建设和民风大同小异。其次是交通工具的便捷,带来疾病传播速度和范围扩大至全球。其三经济危机也会相应波及到全球各个角落无一幸免。
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无论利弊都无法拒绝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严格说来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只不过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受益越大,贫穷落后的国家受益相对来说要少很多,因此在对此问题上的态度有诸多的不同是可理解的。特别像美霸那样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的强大实力,对其他国家“褥羊毛”及近似掠夺的经济政策很不得人心。鉴于此,所以就出现了经济全球化有良性与恶性之说,所以多数国家都对我国的经济开放持欢迎态度的,并对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做生意时所秉持的“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是认可的。因此,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意识到,若要普遍实行经济全球化,必须在其框架下制定“制度约束体制”,否则,美欧西方的霸权、强盗本性不能得到应有的约束和抑制,世界贸易的公平、互利的经济全球化难以真正的实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行动全球化两方面的。当时,美、欧国家极力推动全球化,很大程度和当时他们国内各界对自身国家、企业实力和经济体制的极度强势,抱有信心相关联。
从目前的情况下,经济上各国都一定程度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获益,但获益程度大小不一,获益时间节奏不同,这就导致在不同时间点上,各国国内对全球化的质疑声。此外,经济全球
化已经导致部分发达、中等发达国家的部分去工业化。这些国家内部也会发出对全球化的抵制声音。未来,全球化仍然会推进,但步伐将大大放慢。全球化的领导者,也将由美国主导,逐渐向多级引领的方向发展,全球化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商品市场。借鉴历史,未来全球化对中国仍是利大于弊。
凡事无绝对,都有利与弊。人们常感叹说,世界变化快,计划赶不上变化。到现在,轰轰烈烈的全球化已经好多年了,大地球也早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同样的,全球化也一样有利有弊,只不过是利大于弊罢了。为什么?因为如果弊大于利,人们就不搞全球化了。总的来说,全球化还在路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被提上了日程,这就是世界潮流,也是人类的未来。
人类共同抗疫,生产物资,预苗,治药,医疗床位,场地的大发展有利更早,更快恢复和消除疫情。相互帮助可以不再二次,三次传播。必须全球除尽病毒。中国援助不被囯外集团性,阴谋处事的国家所看好,就是制造传播,扩散疫情危险信号,将中国救治全球疫情目标打乱,就有作恶之心。恶果必将自食灬灬机会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