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人对相关历史的了解,做个简单粗暴的总结对比:
孙武是理论派。善于总结规律。当然所有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孙子兵法》这么多年一直被推崇,不可能没有大量的战场实践支撑。只是目前无法得知孙武是靠自己积累的实战经验,还是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的营养?如果从《孙子兵法》提炼的规律之准确、深刻程度看,我觉得应该是后者。所以孙武是对后世兵家影响最大的。
根据吴起相关记载,他更像是一位出色的实战派。吴起最亮眼的成就是训练出了战力恐怖的“魏武卒”。同时吴起也是一位变法者,他变法是为强兵服务的。但是吴起的“精兵”策略不符合战国后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兵员消耗和补充数量巨大的实际需求,魏武卒那种精兵的选拔门槛和训练成本都太高。所以吴起对后世影响一般。
白起有“战神”、“军神”、“杀神”、“人屠”等各种称号。个人认为,“人屠”最准确。白起可以说是商鞅建立的耕战国策的最佳代言人。因比别人更会杀敌而获得了秦国最高军功爵位。也为秦国赢得了“虎狼之国”的差评。虽然杀灭敌方有生力量,是当时最有效的取胜之道,但大量杀俘也使得秦国必须面对越来越坚强的抵抗。白起的人生和军事生涯以及秦昭襄王时代的“东出之梦”同时结束在长平之战大捷之后的邯郸之战的大败中。直到几十年后,吕不韦实施“宽政”,以及王翦等改变了秦军杀俘的恶习,秦国才真正实现了统一之梦。换句话说,白起的军事思想,直接在他的同年代就被淘汰了,除了“人屠”的传说,就没有什么能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东西了。
一句话总结:孙武是“大师”,吴起是“冠军”,白起是“杀手”。
你想问什么到底?我真没看懂……
白起的特色是最明显的。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秦王仁厚,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秦王灭六国,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几个?
人屠白起败坏秦王名声,被秦王直接赐死。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武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于一体的大成者,国家的任何要素都是军事的一部分,居安思危,不战也是战,战与不战都要充分了解对手,注重国家战略决定战术;吴起的政治强于军事,主张以强击弱,以绝对优势压倒对手,魏国的盛极而衰正是强大的军事拖垮了整体国力;白起是纯军事家,是战神下凡、将星转世,军事思维缜密,可以将有利于胜利的军事要素发挥到极致,如在白起眼里,地形、气候、河流等都是战胜敌人的武器,制鄢郢、战长平是战争史上惊天神、泣鬼雄的战例!
孙武乃兵圣,他的巨著巜孙子兵法》影响至今,被全世间作为军事理论教才。他所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他实战帮吴国以少量兵力打败楚国。吴起政治家,法家和兵家。白起秦国名将武安候,在攻长平之战时,显示他用兵如神。示弱引兵深入,后合围灭之。赵国随之灭亡,秦国统一天下。但是对长平之战杀已降之俘近几十万,人乃万物之灵,不是你一个名将可以枉杀的。这个人应为世人不耻,不可枉学。
孙子用兵强调:谋定而后动。
吴起用兵以治国治军为理念核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白起:用兵堪称一时战神,一生用兵甚少败绩,名将用兵自己保持强大胜力,败机是留给对手的,长平之战就是赵王提供了败机,白起秘密抵达前线结果获胜,坑杀赵国俘虏是其历史“耻辱”,但从政治角度长远看摧毁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为秦国灭赵奠定了基础。
白起是集孙、武军事经验之大成者,用兵最灵活,且不形成规律,出奇无穷、变化多端,令对手摸不着路数,难以应付,由此百战百胜!
孙武子是兵圣,吴起、白起只是兵家!
谢谢邀请。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三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而且他们的军事思想都有总结——虽然除了孙武之外,另外两个的论述有可能是后来者编撰的,未必是其本人的著作。但其战功战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如果只做简单的比较,那依我看——
一、孙武讲究谋略,重成败。对战争成败厉害关系等看得比较重,比如穷寇莫追。
二、白起重野战,讲究后勤士气,打歼灭战,为目的不择手段。比如乘胜追击。
三、吴起重大局,讲究军事为政治服务。其指挥的五场战争核心是对战争程度把握的好。
孙武是战略层面,吴起是实施层面,白起是战术层面。
白起实战第一,孙武理论第一,吴起理论实践结合最强。
孙武、吴起和白起,用兵各有什么特色?
谢谢邀请。这三人的军事天赋都不必多说,咱们今天主要讲讲,他们在用兵方面有什么不同?先来说说孙武吧,他基本上每次打仗都会先要去收集敌情,换句话说就是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他坚持认为只有充分的了解敌人,打败对方才会没那么困难。要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在他身上是非常贴切的。在吴楚对战中,本来吴国战胜楚国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以及双方兵马的人数相差太大。可是为何最后的赢家是吴国?还不是因为孙武非常敌国,用各种兵法打退敌方。他肚子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因此最后能够写出《孙子兵法》也不足为奇。
吴起虽然是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是他在打仗的时候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他非常注重与士兵们搞好关系,很多士兵都可以与他称兄道弟的。因此在他领导打仗的时候,士兵们都会直接听从他的命令,军心非常稳固。他一生打过不少传奇战役,有些甚至是以少胜多的。比如阴晋之战。人家完全不同于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那些军事理论能够很好的把它运用到战场上。
白起的战术是其中三人中最为灵活的,通常他的打法,别人都看不透。他能够把自己那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好,比如非常寻常的地势、武器,可能最终都会成为他获胜的关键因素。他的一生甚少吃败仗,原因就在于用兵如神,但他人生中却有个败笔,就是因为长平之战。明明敌国士兵已经举手投降了,按道理说是可以留他们性命的,可是他却下令士兵将他们全部杀死。这实在太残忍了,有些不讲理,毕竟是好几十万的人命。所以白起在用兵这方面,有些残忍。
孙武、白起和吴起,这三个人完全相当于战场上的王,虽然他们对于打仗的打法都有些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是能够战胜对手。
文/牛在看你
《韩非子•五蠹》中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到了汉朝,人们对《吴子兵法》更加传颂,司马迁就说过:”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可见,《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是兵家之经典。
孙武的兵法思想主要在《孙子兵法》中体现。
首先,孙武认为“道”是战争制胜的首要因素。在战争的思想上,他提倡“将者国之辅”,也就是说,孙武非常重视将军的任用。我们常说:“君命有所不受。”这也是孙武的思想,不难理解。
在治理士兵的情况上,孙武开创了用“分数治理军队”的办法。以分数治理,可以让几十万军队条理明确,层层节制。从而严密组织起来。同时,孙武主张严格治理士兵,妥善爱护士兵,赏罚分明。
在实际用兵的时候,孙武主张“兵贵胜,不贵久”,“避实击虚”,“速战速决”,“致人而不致于人”,“识众寡之用”。
孙武反对一切持久战,他主张的是速战速决,从而出奇制胜。他也反对正面大规模对垒战,而要求速战速决。他主张要在战争中牵制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牵制。更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用兵,考虑地形、敌人的情况、目前的情形而加以用兵,只有这样做才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吴起的兵法思想主要在《吴子兵法》中体现。
吴子在作战思想上讲究”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他反对废弛军备,但又反对好战。他从战争性质上将士兵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五种,从而来阐明战争的原因。
吴起主张“审敌虚实”、“因形弄权”,“观敌之外,以知敌内。”这是一种从现象看本质的作战理论,通过观察敌情,就能抓住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夫齐阵重而不坚,秦阵散而自斗,楚阵整而不久,燕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说明吴起用兵讲究在战争中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敌人,使用不同的战术。
“以治为胜“、”教戒为先“这也是吴起的用兵之道。吴起很看重对士兵的训练,他认为行军打仗主要靠良好的治理,而不在于士兵的多少,保持士兵的旺盛的战斗力才是最主要的,而这就需要有效的训练。吴起在训练士兵的时候,往往针对敌人的弱点训练不同领域的特长兵,这种专项训练的方法也是他用兵的诀窍之一。吴起在军中发扬”学战之法。“,即“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使全军的素质迅速得到提高。”从而让军队更能协调作战,除此之外,保持法令的公正和严明,有效的赏罚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白起的出生要晚一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兵书,我们只好通过一些战争看他的用兵思想了。
《史记》说:“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这是长平之战,也是白起的主要战绩之一。
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军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对垒,而最后因为白起趁机出奇兵打胜利了赵军。作战方法上:他分两路部队干扰赵军,一队奇兵从中间截断赵军左右军,另一支部队绕到赵军背后截断赵军的粮道,占据赵军大营。
但之后,秦国几次出兵赵国,白起都拒绝出兵,很可能他料想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五国诸侯在此时基本上已经齐心针对秦国了。
从《史记》看白起是一个很会抓住战机的人,用兵上讲究奇袭。不过,在治兵上史料没有给出说明。秦国所用的强兵政策出自于商鞅,用军功爵制。秦兵骁勇善战也已经是前朝的好事了。
秦朝的治兵模式和白起应该没有多大关系,都是在地方治理的,到出兵时才统一发兵的。
关于这三个人,都是大军事家,且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特色而言,分别说一下:
首先兵圣孙武,我个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最为全面,特点就在于善于利用各种因素来达到军事行动的目标。他的军事实操主要体现在与楚国的战争中:他首先通过外交,拉拢了唐国和蔡国脱离了楚国的同盟体系,加入到了吴国同盟体系当中,不动声色地减少了楚国五万的外援,增加了吴国五万盟军;其次他采取了麻痹楚国君臣的计策。他通过神偷把吴国的大宝剑放在了楚王的卧室里,楚王发现以后问咋回事,吴国派出的间谍就说是吴王失德,楚王有德,这个大宝剑是超级宝剑,只会认有德的主人,于是楚王就信以为真,对吴国放松了警惕;第三,因为吴国小,楚国大,他采取了疲敝楚国的策略,把吴军分为三部分,持续对楚国开展骚扰式攻击,使楚军疲于应付;第四,他知己知彼,掌握了楚国与军事相关的全部情报。在柏举之战中,吴军双面受敌,如果楚军在两面同时攻击吴军,则吴军危险,但是孙武却看透了楚军统帅是一个自私的人,一定会单独发动进攻,抢功劳,实际情况如他所料,吴军从容地收拾了一个方面的楚军后,另一个方面也就不难打败了。通过与楚国的战争,可以看出,孙武的用兵十分全面,综合军事能力是最强的,同时孙子兵法也是他为军事做出的杰出贡献。
吴起,我个人观点是善于带兵。举个例子,比如有个士兵身上涨了疮,吴起亲自给他吸了,后来这个士兵作战非常勇猛,最后战死。吴起吃住都和士兵在一起,带出了战国早期的最强军团——魏武卒,曾经亲自带领五万武卒大破秦军五十万。同时有吴起兵法,对军事贡献也非常大。吴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后来能够出任楚国的令尹就证明他有一定的政治才能。
白起,政治才能基本可以无视,不然也不会被秦王赐死了。军事才能超级一流,主要体现在临场指挥方面。他的作战基本不按兵书来,也不按套路来而是根据战场情况来。在把握战场瞬息万变的临场指挥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性,同时在统领大兵团方面,至少从实际表现上来说要优于前两位(至少前两位没有统帅过几十万人的大兵团)。
要说三人当中,孙武的理论贡献最大,其军事巨著《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推崇,有“兵学圣典”之美誉。孙武用兵秉承“先胜而后求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武在中国军事史上首次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超前的军事规律,注重全面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奇正等矛盾双方,总结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敌而制胜”等军事指导原则。
吴起是个实战派家伙,在中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一生无败绩的将军仅吴起一人。先后帮助魏国、楚国变法图强。生平大小战争70余战,未尝败绩,可见吴起用兵入神。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吴子兵法》。在这部兵家巨著中,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争准备。吴起用兵十分谨慎,反对穷兵黩武。
白起一生杀人无数,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不同于孙武、吴起二人的是,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式,然后选择正确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打击。其作战特点如下:
1.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
2.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
3.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
4.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
三人当中,我个人最欣赏的还是孙武,用兵“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