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比较知名的风流人物?

统一六国,度量衡的赢政,开创丝绸之路的张骞。


苏东坡李白李清照荆轲王安石


我们这里出现的风流才子有:唐伯虎、秦少游。


谢题主邀,谢问答邀。

首先说说风流人物这个说法,事实上古代风流人物实在太多了,知名的风流人物也不胜枚举,古代的话包括中国古代,世界范围内的古代,范围也很大,所以此处的古代我理解为中国古代,知名的风流人物我理解为女性人缘较好的的风流人物。此处列举中国古代文坛知名的风流人物。

中国古代风流人物选(小选)

唐伯虎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4日),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赏花赏月赏秋香的唐伯虎

2.柳永

柳永(987年-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改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籍贯山西永济,出生于山东费县,排行第七,时人或称柳七而不直称其名,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又称柳屯田。北宋著名词人,作品流传甚广,盛行一时,相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早年在汴京生活,流连歌楼酒肆,写下许多描述歌妓的艳词,其风格较为卑俗,为士大夫所鄙视,影响了他的仕途,使他受到排斥,中年以后才中科举,此后流宦各方,多任职各地的下级官吏。柳永多用民间流行篇幅较长的慢词创作,不限于士大夫常用的小令,拓展了宋词的形式,并扩大词的视野,其词主要描写男女之情与羁旅行役,坦率生动,直言无隐,不避口语,善于融情入景和运用铺叙手法,技巧高妙,影响了其后词人如苏轼和周邦彦的作品,后世通俗文学亦推崇柳永的地位。柳永作品辑为《乐章集》,现存词200余首,对宋词的发展甚有贡献。柳永去世后,歌伎自发祭奠柳永,此祭奠活动称为吊柳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3.纪晓岚

纪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即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代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卒谥文达。

纪晓岚颇好色(^_^),御女能力也极强。一日要亲近女子数人、每日凌晨、清晨、上午、中午、黄昏、傍晚、睡前均要“对食”。其他偶发事件,还不计算。纪晓岚如一日无女色则“肤欲裂,筋欲抽”。编辑《四库全书》时数日单身当值,竟然“两睛暴赤,颧红如火”。乾隆帝见而大惊询问,纪晓岚就实话实说,皇帝大笑,遂赐两位宫女“伴宿”。

wow哦原来你是这样的纪晓岚

4.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1]。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苏轼的散文为唐宋四家(韩柳欧苏)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朝云”

苏轼与其小妾王朝云的故事也常为人津津乐道。王朝云幼年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伎,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东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王朝云(假想图)

此外,据传苏轼还经常与友人交换私物(滑稽脸)

5.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本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台下的乐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qióng音,临邛即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是为典故琴挑文君。

传说后来司马相如风流成性,卓文君得知后作诗回应,其中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成为名句,今天被大家反复传诵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即源自此句。

司马相如这算是最早的摇滚青年了吧

因篇幅有限姑且介绍以上这五位风流才子吧,排名不分先后哦~


古代有哪些比较知名的风流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但要站在现代视角说对现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古人,恐怕就非哥伦布莫属了。人类之所以能在公元16世纪初告别古代历史,进入近代,其实可以说是哥伦布发布美洲大陆的直接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哥伦布究竟因何能够改变了世界。

哥伦布是个什么样的人?

哥伦布的全名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虽然在现代世界各地有无数学者在研究他的生平,但他的早年经历很多细节目前仍然没有定论。比如他的生日,现在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上只是认定他的出生时间不晚于公元1451年10月31日,而他的出生地点应该是位于今天意大利境内的热那亚共和国。他的父亲多梅尼科·哥伦布是一个羊毛织工,还开了一个卖奶酪的小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小就经常在小摊帮忙。

哥伦布画像

公元1470年,哥伦布一家搬到了另一座意大利城市萨沃内,在这里19岁的哥伦布到了一艘正参加意大利邦国内战的战船上工作。22岁时,他开始受雇于热那亚共和国的几个贵族家庭,出海为其打理商业事宜,在此期间,他曾先后到过今天的希腊、英格兰、爱尔兰、冰岛和葡萄牙等地,初步积累了一些航海技能。之后哥伦布和一位贵族少女结婚,并有了一个儿子。但在此之后,他继续航海生涯,曾经到过西非多地。而在公元1487年,他在西班牙又有了个情妇,这个情妇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而哥伦布虽然不是个学究式的人,却非常喜欢学习。但在航海过程中先后学会了三门外语,其中包括当时欧洲贵族仍然普遍使用的拉丁语。此外,他还对许多天文、地理和历史著作有特别的兴趣。而且他在阅读时非常用心,经常一本书读下来就会在书上空白处写下几百条注。而正是他通过实践和阅读获得的大量史地知识,在他的心中种下了开辟新航路的种子。所以其实哥伦布从年轻时代就形成了勇于冒险,探索未知,而且很难知足的个性。

哥伦布为何要向西寻找新航路?

而哥伦布后来出海向反方向航行去寻找亚洲,其实在当时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异想天开举动。因为欧洲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所以早在古希腊时代,欧洲人就有了“大地是圆的”这个概念。而知道大地是圆的,自然也就知道任何两点之间除了直线最短这条路,也一定还会有绕过球体的另外一条路。另外在公元13世纪的蒙古征服之后,欧洲人对亚洲也有了了解,而且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顺利地得到亚洲各地出产的丝绸和香料等产品,也使这些产品在欧洲有了相对固定的需求。

托斯卡奈利凭想像画出的世界地图,地图中间棕色大岛是他所想像的日本的位置,最左边棕色陆地分别是契丹国和蛮子国,也就是当时欧洲人概念里的中国北方和南方

但在公元1453年,奥斯曼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并控制了相当一部分欧亚商路,此后欧亚贸易的成本和风险都大幅上升,因此短短10几年之后,在公元1470年,有一位名叫托斯卡奈利的天文学家就上书葡萄牙国家阿方索五世,建议派出舰队穿越大西洋,寻找直达香料群岛(今天印尼的马鲁古群岛)、契丹和日本的航线。而极具探索精神的哥伦布在公元1480年前后也提出了穿越大西洋,直达亚洲的建议。

但在当时这些建议都被视为天方夜谭。因为当时而且在公元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大陆的尽头,也就是南非好望角,此时绕过好望角直达亚洲的前景已经指日可待,因此欧洲各国对于绕过地球寻找亚洲并没有太大兴趣。

哥伦布为成功出海付出的努力

但哥伦布却认为穿越大西洋直达亚洲非常可行。而这一方面是基于他多年积累的丰富航海知识,包括他对大西洋信风的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他在当时对地球情况的不了解,也就是他把世界想的太小,而把欧亚大陆想的太大了。哥伦布通过利用当时掌握的一些数据进行计算后,认为地球只有周长只有3万公里,而如果沿北纬30度进行环球航行,那么地球的周长其实只有2.6万公里。而且他认为欧亚大陆的长度超过地球周长的一半,所以他觉得通过大西洋抵达亚洲其实用不了很长的航程。而这些认识都和实际相差甚远,因为现代我们知道,地球的周长其实有4万公里,而沿北纬30度环球航行的周长也有3.47万公里。而且如果以中国为终点计算,欧亚大陆的长度也只占地球总长度的三分之一略强。

哥伦布会见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场景

但正是这些错误,使哥伦布信心满满,开始游说欧洲一些王室,请求他们支持自己开辟新航线的计划。他先在公元1485年找到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要求他给自己提供三条好船,并给自己一年时间来完成抵达亚洲并返航的航行。约翰二世把这个建议提交给相关专家审核,结果专家们认定,哥伦布的计划显著低估了航程,因此不可能实现。哥伦布3年之后曾再度向约翰二世请求支持,但再次被拒。之后哥伦布又回到家乡意大利,请求热那亚和威尼斯两国官方的支持,但也都被拒绝。他还派自己的弟弟巴塞洛缪·哥伦布到英国请求英王亨利七世的支持,但也没有成功。

哥伦布会见西班牙两君主想像场景

公元1486年5月1日,哥伦布找到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请求他俩的支持。可能许多朋友听到这两个国家会感到一头雾水,但其实这两个君主在当时刚刚结婚,而他们的联合形成了一个新国家的雏形,也就是西班牙。不过哥伦布的请求同样被这两位拒绝了。但也许是他们确实感到这个计划有成功的可能,不愿意让它落入欧洲其它王室的手里,所以这两人在拒绝的同时,却答应为哥伦布提供支持,每年给他一笔年金让他四处活动,同时要求自己治下的各个城市都免费给哥伦布提供食宿。

最终成行改变世界

但哥伦布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目标。他在新生的西班牙王室看到希望之后,开始不停地游说这两个君主,在公元1492年1月,他再一次面见这两位刚刚完成统一西班牙伟业的君主,但却再次被拒。而正当哥伦布在绝望中骑着一头骡子要离开他们会面的科尔多瓦城时,这两位君主突然改变了主意,派特使把他叫了回来。

之后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达成协议,西班牙王室答应资助哥伦布出海,而哥伦布如果能成功抵达亚洲,那么他会被任命为西班牙大西洋舰队司令以及他能征服的所有领土的总督,并永久性获得这些领土所产生收益的10%,当然另外90%就得归西班牙王室所有了。当年8月3日,哥伦布终于成功启航。

哥伦布四次往返美洲航线图,其中蓝色为第一次

他统领的三条船先是开到了西班牙在大西洋上的领土加纳利群岛,在补给充分之后再次启航,去寻找亚洲。而此次启航5个星期之后,也就是在1492年10月12日,三条船中的平塔号上的了望员罗德里戈·特里亚纳突然看到了陆地。而当时哥伦布并不在平塔号上,因此平塔号船长马丁·平松立即用船上的火炮当作信号弹发射了一枚炮弹,这样哥伦布也知道了有大事发生,很快两艘船取得联系,哥伦布也知道发现了陆地。而他们当时所发现的陆地,就是北美巴哈马群岛其中的一个小岛。而这也揭开了欧洲人征服并移民美洲的序幕。

哥伦布在美洲登陆的想像场景

美洲的发现以及美洲很快为西班牙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刚刚建国的西班牙在欧洲迅速崛起,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而新殖民地完全有别于欧洲的政治生态和经济模式,最终使欧洲的封建制度无法维持,促成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解体,后来还影响到了亚洲,使世界一步步走进了现代社会。同时新大陆的发现还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可以说为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也打下了基础。所以虽然当时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到达的是一块新大陆,但今天在美洲各地,仍然至少有数十个地名以哥伦布命名,包括哥伦比亚这个国家,这也足见哥伦布在美洲的巨大影响。虽然欧洲人到达美洲引发了美洲土著的大量灭绝,可以说给当地人带来了绝世浩劫,甚至哥伦布本人都被后世认为有种族灭绝行为,但美洲的发现改变了世界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可以说哥伦布为数千年世界古代史的终结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因此说他是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最大影响的人也并不为过了。


唐寅(1470~1523年),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苏州人。29岁应乡试,是应天(南京)府中第一名解元,声名很盛。30岁入京应京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不愿作小吏。回故乡同师友诗酒往来,又潜心学习字画,居然诗文书画,大为出色,成一代大家。又曾应朝藩王之召,官未做成,只得又回到故乡槐花庵饮酒吟诗,又颇为放荡,刻一印自名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所以有人将“三笑点秋香”的故事附会在他身上。《惊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最擅长山水画,多取刘松年,景物清丽,笔墨灵秀峭利而有韵致。兼精士女,人物,笔势流转,工细,写意俱妙。偶作水墨花鸟,亦清隽有生气。与沈周,文微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善书法。能诗文。文以学六朝为主;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惟语多凄怨,或宣扬因果,宿命之论。有《六如居士全集》。


原始地址:/tuijian/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