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感人肺腑,真知灼见。
此诗读后:黑夜、孤独、冷感、白光、折竹,声色情并茂,如身临其境。
只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有才之人无论是古是今都难以一展抱负?!
《雪晓》
雪落无声响,飘洒满四方。
晨起一片白,混沌两苍茫。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初唐时期,雪意象的表达主要以继承前代以及逐步有所转变为主。而在中唐诗中,在情感与艺术的表达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更有人认为:“可以说中唐时期是雪意象的成熟阶段。”
白居易的《夜雪》之所以如此出名,能成为小学课本上必学的一首古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意象组合
在白居易的诗中,“雪”这一意象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意象共同出现的。诗意的生成增殖,解不尽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意象的最佳组合,而不是单个意象的设计,尽管它的语义十分丰富,但如果在诗中只是孤立的,或者组合不当,终究是十分有限的而黯然失色。
意象一般可以分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对比式意象组合、通感式意象组合、荒诞式意象组合、交替式意象组合等,在白居易的诗词中,对于雪这一意象的使用的组合也随处可见。
(二)语言通俗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不少的“雪”意象是伴随着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的。
(三)内涵丰富
“雪”是白居易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事物,而这一事物的出现有时不仅仅是对于雪景的描写,更是作者寄托了众多的内涵在“雪”之中。
不过,雪纵然可以有许多引申的情感表达,但是“雪”的本质仍然是景色“雪”的表达。从物理上来说即为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虽然任何意象的表达都可以被揣摩出众多的含义,但在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却可以认为主要是自然的景色,借雪景来烘托自己的凄苦、孤寂。
,
完全称不上千古名作!
解说透彻,文笔精美
《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时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雪,以其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和装点江山的神奇妙处,赢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在众多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的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初看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发现它古朴凝重,淡雅清新,是百花园中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别致新颖,首先在于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在沉沉的夜色里,雪的形状、姿态无从捕捉,因此,诗人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幅夜雪图画。
首句紧扣主题,“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点明夜雪已下多时。第二句从视觉角度写雪。夜深却见窗户明亮,说明雪下得很大,积雪的反光给黑夜带来亮光。最后两句是从听觉角度进一步描写夜雪。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以想象雪有多大。“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不仅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彻夜难眠,不只因为“衾枕冷”,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孤寂的心情。
正是由于诗人是用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有韵味。
这首五绝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古人咏雪,不乏佳作。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过,古人咏雪,多数是直接写雪,写夜雪的并不多见。因此,白居易的此首诗,在咏雪的诗里也算是别具一格。
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半夜被被子和枕头冰醒了,又看见雪映得窗户变得明亮起来。通过触觉和视觉来描写雪。“衾枕冷”是触觉,“窗户明”是视觉。作者感觉到被子和枕头都变得冰冷了,窗户也被映得明亮,如此,可见雪之大。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前两句是通过触觉和视觉来描写雪下得很大,而这句则是通过听觉来描写。时不时的就可以听见竹枝被雪压断的声音,连竹枝都被雪压断了,更加证明了雪下得很大,积雪之厚重。这首诗全篇都是在通过触觉、视觉、听觉侧面描写雪景,并无一处正面描写。这是本诗的最大特点。
这首诗新颖别致,通俗易懂,句句在写人,却处处在点出夜雪。我想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也是它成为千古名作的原因。
夜雪,区别于其他名作的地方,在于他其实什么也没看见。到底是不是下雪,他猜的。
夜深人静,上床睡觉,被子咋那么冷呢?窗户咋亮呢?嗯?什么声音?咔嚓咔嚓,谁撅我那几根竹子呢?我再听听,没人呐,啊,我知道了,下雪啦,看样子下得还不老小,老沉啦,把我竹子都压折了。可惜了,好容易养活的。人说屋漏偏逢连夜雨,我是被薄还遇打头风。窗户缝里透风,冷得睡不着。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自己这名儿要不要改改?不行,竹子还宁折不弯呢。不易就不易,老子不怕。有本事你们也压死我!睡不着,写个日记吧,没想到一不留神出来个千古名篇。咋滴,就这么牛!是下雪了吗?应该是的。算了,明早上就知道啦!关心关注民生疾苦,此乃文人之所以闻名也!实乃张载老先生之为生民立命!为天下享太平也!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朴实含蓄,静中有动,清新优雅,韵味悠长。
白居易那个作品不是千古名作?
三国演义梁甫吟一首: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满天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片片麟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写的也很好!
↙
我真的不了解白居易,但从其诗中了如指掌。此诗非是道雪,乃是在阐述他的恶劣环境、当时的心态恐惧与及所遭受无力回天的危害,使他高风亮节的为人遭到无情的折难!
不见山中景,难觅水边村。
推窗观月下,雪寂夜更深。
“已讶衾枕冷,复惊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枝声。”白居易的这首《夜雪》诗,以明白如话的写作手法,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在熟睡中因为忽然天降大雪,因而被冻醒过来的故事。因为这首《夜雪》诗读来颇为有趣,所以被一些人誉为千古名字。但是在我看来,白居易的这首《夜雪》,其实不过是白居易诗作中的一首平庸之作而已。把它誉为“千古名作,”有过誉之嫌。
“已讶衾枕冷,复惊窗户明。”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熟睡中,因为天降大雪而被冻得醒了过来。所以诗人一开头就说:“我已经惊讶被子和枕头为什么会这样的冷了。”注意,诗人在这里不是说“已讶身躯冷”而是说“已讶衾枕冷,”诗人的写作技艺,在此已经是达刻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诗人如果说的是“已讶身躯冷”虽然在情理上是讲得通的,但是却已经是落入俗套了。后世著名的昏君兼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罗衾不耐五更寒”的词句,与白乐天翁的“已讶衾枕冷,”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既然是“已讶衾枕冷”了,那么乐天翁的“复见窗户明,”就更是在情理之中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不论是外面刮风下雨,都不是要先看一下窗户,然后再接着的睡下去吗?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枝声。”在寒冷的冬夜,很多人在醒来之后是不可能马上就睡着的,更何况是在下着雪的冬夜呢。所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乐天翁,在听到了窗外不断有树枝折断的声音后,就知道这个晚上外面的雪,是下得很大的了。不然的话,他老人家怎么会“夜深知雪重,时闻折枝声”呢?在这里,乐天翁又展现了他在写作技巧上远胜于一般平庸的诗人的高明之处。“夜深知雪重,”写的是乐天翁躺在床上,凭着他老人家的听觉而不是视觉,感觉到了今夜的雪是下得很大的。不然的话,他老人家怎么会“时闻折枝声”呢?而如果是平庸的诗人,这两句多半会是这样写的:“辗转复难眠,窗外几重雪?”这样的意境,比起乐天翁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来说,显然是逊色多了。
从乐天翁的这首《夜雪》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是乐天翁的一首平庸之作,但是它就已经是远胜于一般的凡夫俗子的“杰出”之作了。看来在这个世间上,高手就是高手,我等平庸的凡夫俗子不得不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谢邀,先把诗贴上再聊。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诗从字面上讲是很好理解的,这诗20个字除讶和衾两字稍生僻外,其他的字小学生都该识得。讶,惊讶。衾,被子。四句话的意思是被子和枕头变冷把人冻醒了,再一瞧窗户纸发亮,该是雪的反光。夜己深这场雪下得不小,何以知道呢?因为时不时听到屋外竹枝被雪压断的声音。
说到特别之处,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感知。二是感悟。
这场雪不是白居易看到的,而是感受到的,因为下雪前他己睡了。第一句就把这场景写了出来,睡时衾枕就很冷,就不会己讶了,自然会加被子,已讶透出是冻醒的。第二句印证了他对下雪的判断。他没有披衣下床察看,经验告诉他只有下雪,半夜的窗户纸才会发亮,这也是感知,而不是目睹。三四句是感知这场雪的大小,先是时间:夜深。后是重量,折竹声。一句话:白居易窝在被窝里,凭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欣赏了一场未曾见的夜雪。这种手法很特别,也很贴切,所以很妙。
第二层感悟就要从白居易的经历和这首诗的时间背景上去找。简要讲,白居易是从天子(唐宪宗)身边红人(左拾遗,相当秘书),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相当九江县武装部长)的背景下写的。这个落差,不亚于“折竹之声″。此中的感悟,雪是清白的,竹是高洁的,清白的雪压断高洁的竹,这种好心办坏事,可以说是白居易被贬后的心境自况。白居易的江州就好似王阳明的龙场,他的时闻折竹声,成为警醒他仕途的钟鸣。江州之前的白居易是亢奋的,读书做事孜孜汲汲,以至少年白头,就象夜雪悄然累积,以至不能承受之重。江州之后的白居易是舒缓的,为人处世点到为止。雪还是那雪,竹还是那竹,只是不让它成为负累。所以后来他又重回紫禁,并活到的古稀之年。这种感悟很特别,也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