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戏剧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1、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所谓理论形态,是指理论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表述形式。在中国古代戏曲论史上,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批评形式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也丰富多彩,除规模较大、自成体系的理论专著外,更多的则是曲话、评点、序跋、尺牍、诗词曲等多种类型。理论专著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曲论著作,从这些曲论著作的内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记载作家生平事迹,品评其创作特色。记载演员生平事迹,品评其演唱技艺。记载戏曲史料,论述戏曲的形成及发展。记载曲目并加以评述。系统论述戏曲创作方法。论述戏曲演唱方法与技巧。戏曲格律谱与戏曲韵谱。融史料考证、品评剧作、议论创作方法或表演技巧为一体的各种曲话。2、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内涵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其内涵也十分丰富。综而言之,可分为戏曲史论、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等三大理论体系。第一、戏曲史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探索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各种戏曲形式、戏曲声腔的艺术特征及其沿革与流变,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戏曲的兴衰及其原因。(2)对戏曲史料的记载,或记载剧作家和演员的生平事迹,或记载剧目,或记载曲坛掌故。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戏曲理论家们对戏曲起源及发展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史料的记载之上的。第二、戏曲创作论。这是一理论体系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戏曲创作中的一些规律问题的探讨。如对戏曲功能问题、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论述。(2)对戏曲创作技巧的探讨。曲论家们围绕音律、语言、情陈,结构等戏曲创作技巧分支,如音律论、语言论、当行论、本色论、情节论、结构论等。第三、戏曲表演论。戏曲不仅是一种文学,而且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因此,戏曲表演理论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中,一是演唱技巧,戏曲理论家们围绕着戏曲表演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台唱、念、做、打等加以论述。在戏曲诸表演技巧中,唱是最主要的,因此,曲论家在论及戏曲表演问题时,也把歌唱技艺作为研究和论述的重点,是演唱技巧中最主要有内容。二是导演论,这方面的论述主要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的曲论著作中,由于早期的导演是由演员或戏班主充任的,这些由演员或班主兼任的导演通常只是以口传身教的原始方式进行导演工作的,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虽有丰富的导演经验,但未能总结出来。直到明代中叶以后,一些剧作家兼任了导演工作后,才从理论上对戏曲导演论进行了总结。在剧作家兼任的导演中,当推冯梦龙和李渔对导演的论述最为完善体系。以上这三大理论体系,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基本内容。在总体上,戏曲理论家们所论述的都没有超出这三大理论体系。三、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的分期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雏形时期--宋金时期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集成时期--清初转折时期--清代中叶终结时期--近代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专著--《曲律》。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征。转折时期--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一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表演论著。二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终结时期--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 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1、先秦至中唐——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5、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扩展资料

中国四大古典戏曲,也称“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古代戏曲,起源于秦朝,比如大名鼎鼎的秦腔,乃是一种时代舞曲,秦朝喜欢祭祀问神,长生不老,戏曲刚开始是祭神用的唱词,老祖宗说的:戏台下无人也得唱下去,唱完,因为台下是没人,但是却有神明在听,到了战国时期,变成了歌舞,到了唐朝已经形成了戏剧,到了宋朝已然形成了有唱的歌本,到了后期,已经成为了一种赚钱的本事,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五大戏曲剧种,到了后面有很多剧种的戏达50多种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

集成时期--清初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

终结时期--近代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专著--《曲律》。

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征。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一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表演论著。二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

终结时期--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發展是源遠流長的過程,但是其中經歷了低谷,也迎來了春天。最出名的就是在元代的雜劇和清代京劇。這兩個高潮點。


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

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中国古代戏剧在这里也指我们熟知的戏曲,戏曲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部分,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具有独特的意识表现力及表演形式,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位置。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是在清末时期,但戏曲的源头和发展却要比清朝早得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戏曲值得我们去探寻它的发展历史,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戏剧发展历史到底是怎样的。

1.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追溯到戏剧的源头,我们可以从巫术和祭祀活动说起。

在古代,人们十分信奉鬼神,总会采取各种祭祀活动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或国家的平安或为了表现自己对图腾的崇拜,这些祭祀活动往往会采用比较可怕的形象来进行,也就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这样的活动中往往会具有一定的歌舞组合格式,《尚书·尧典》中记载的“百兽率舞”就是一出典型的具有图腾崇拜意义的原始歌舞:众多以动物为图腾的氏族代表分别装扮成各种动物并模仿其姿态动作进行表演,最终向尧舜氏族的图腾——“龙”顶礼膜拜,象征着臣服。随着祭祀仪式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专职的巫(女性)、觋(男性),从事侍奉天地鬼神和为人占卜、祈祷,也即承担人与鬼神之问互相沟通的使命。在祭祀活动中,这些巫觋装扮成神,且歌且舞。他们歌舞的目的不仅在于娱神,也在于娱人。这些情景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1】汉代至隋代的百戏散乐

封建王朝的建立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或动作的歌舞、简单的叙事表演等古代乐舞、杂技表演集成的“百戏”,“百戏”在汉武帝时期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百戏”为《东海黄公》,演出时一人扮黄公,一人扮老虎进行角斗竞技,以规定的情节(黄公最后因法术失灵而被老虎杀死)去表现内容。可以说,《东海黄公》的演出具备了原始的戏剧形态。

随着朝代的更替,百戏被称之为“散乐”,《兰陵王》、《踏摇娘》等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歌舞小戏在演出形式(歌舞结合,唱白互用等)上和道具(面具、脸谱)的使用上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隋代百戏重兴,炀帝时“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戏场绵延八里,演出盛况空前。百戏在唐代和北宋时期仍较流行。

《兰陵王》

《踏谣娘》

【2】唐代的歌舞参军戏

盛唐时期,各国文化出现大规模的融合,也是在这个时期,为艺术的发展营造了极好的社会氛围。

盛唐时期的戏曲主要以参军戏为主。参军戏是由先秦俳优滑稽表演衍变发展而来。参军戏以讽刺贪官参军(官职名)创制,有参军(被嘲弄者)、苍鹘(从旁戏弄者)二角色,以表演科白为主,以后逐渐加进歌舞以及弦管鼓乐成份,并有女演员参加表演歌唱。参军戏的“脚色”(角色)行当分类比较清楚(参军、苍鹘分别相当于后来净、丑二角),而且在情节上有较为固定的设计安排。

【3】勾栏瓦肆与宋杂剧

在宋代,唐“参军戏”和其他歌舞杂戏进一步发展融合产生了宋杂剧。宋杂剧主要以讥讽嘲笑为主。其副本一般由艳段、正杂剧和杂扮三部分组成,这样的结构有明显的时代印痕喝市民印痕。宋杂剧中已经有了五种相对稳定的角色类型,他们一般在杂剧开演时的“艳段”中都会出现,这也成为了我国戏曲中“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类型的雏形。当时宋代固定的大型游艺场所——勾栏瓦肆,瓦肆又称“瓦舍”、“瓦子”为戏曲的成熟起了推动作用。

3.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元代可以说是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元杂剧已经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这一时期元代戏剧凭借北曲杂剧(元杂剧)和南曲戏文(南戏)呈现出的成熟戏剧艺术形态和涌现出的大量杰出戏剧作品。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

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墙头马上》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其他作家:王实甫《西厢记》、纪君祥《赵氏孤儿》

《西厢记》

《赵氏孤儿》

4.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为“雅部”的昆曲,为宫廷所垄断,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第二类叫“花部”,包括了除昆曲外的所有地方剧种。虽让当时流行的戏曲很多,但是汉戏演员进入北京后,没有单独组班演唱,而是搭入徽班,因此徽汉合流为京剧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

1790年开始,以过五六十年的孕育,1840年至1860年,京剧终于从徽班中诞生。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京剧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综合化

2)虚拟化

虚拟性动作(模仿生活:开门关门喝酒)

3)写意化

人物化妆;人物服饰;人物动作

4)程式化

京剧的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1】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

【2】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3】1899—1968)唱腔低回婉转,做工细腻活泼,善塑造天真烂漫,性情温柔的妇女形象,世称“荀派”。

【4】1899—1976)他的唱腔奔放挺拔、表演刚健婀娜,世称“尚派”。

戏曲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发展留存到今天,不仅仅需要保留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也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现代化”与“戏曲化”问题,也成为了新时期需要探讨与实践的问题。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何为戏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戏剧有两种涵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时节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又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诸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等。

在我国戏剧一词最早出现在晚唐时期杜牧《西江怀古》诗中,“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菙更荒唐”,意为诙谐可笑。这就标志戏剧定义离不开两个要素的组成。

第一个必须有故事。成为戏剧的前提是不能离开故事,这是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区别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故事,就成了纯粹的杂技或者歌舞表演了,戏剧是将文学、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组成,而形成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形式。

第二个就是对人们行动的模仿。由于戏剧要呈现的是一段故事,无论神话传说,还是现实故事,在这要求束缚下,戏剧表现形式就需要对故事中人物行动进行模仿,这样的模仿就生成了戏剧。

《宋元戏曲史》云: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三个阶段

从远古到春秋战国前戏剧的雏形期——原始宗教阶段

远古时代的原始先民们为了生存,在同大自然中各种威胁和险恶做斗争时,都会进行各种训练演练,虽然是为了更好的在与大自然抗争中获得生存的机会,但出于对大自然的畏惧,他们更是将此认为是对神灵祈祷和崇拜,使得他们有勇气和力量在大自然探索中一往无前。

在获取收获后,出于对神灵保佑的忠心感谢,他们又会举行庆祝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了歌舞等表演元素。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掌握和熟悉,这种演练和庆祝活动从原先的应对自然危机、感谢神灵,逐渐成为一种仪式,这就是宗教仪式雏形。

但这时的宗教仪式具有很大功利性,人们只是通过仪式表演给神灵看,来换取神灵的祝福,可以说是以娱神为主。这样严肃的宗教仪式必然没有观赏性,就是标准的仪式性歌舞,大家走一遍过程而已了。

之所以造成以娱神为主的原因,是因为尽管人们在神之先取得娱乐,但这时人的自娱意识还不强,他们是为神而选择,而不是为自己。

戏剧的形成期:从春秋战国到两宋——民俗表演阶段

从夏、殷到西周,随着君臣子民关系建立,原先追求的以宗教礼仪为主,逐渐演变为以人际礼仪为主要内容,这自然会影响到人们世俗生活,人们的宗教仪式从取悦神,开始向取悦自己转变,因此进入了娱人阶段。

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此时宗教祭祀活动已经褪去了仪式感的光环,显得更加热闹、娱乐化,特别是民间开始自发各类表演活动。

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正民也。公不听,遂如齐。

在这则史料中,鲁庄公想去齐国看民间祭祀,被曹刿以礼制相劝。但鲁庄公却将礼制规定放在一边,执意去参加,可见民间的这种活动绝对很热闹,让人向往,也代表原有仪式感很强的宗教戏剧瓦解了。

从秦一统天下到两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给文化带来新的活力,此时出现最为典型的民俗表演形式百戏,它包含宫廷的倡优表演,还有各种杂耍伎艺等,可谓是一个表演的大杂烩,因此有“百戏杂陈”的说法。在这种民俗表演中,逐渐有些曲目具备准戏剧的成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东海黄公”。在表演中,有人扮演黄公、老虎,二者进行角斗,还配有老虎咆哮声,基本符合戏剧定义的标准。

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城市的形成,市民阶层的出现,对娱乐需求开始增多,于是出现了唐朝的坊市、宋朝的瓦舍,让各种表演有了固定场所。在这中环境下,就有了唐代的戏弄、宋代的杂扮、影戏等民俗表演,而在它们的冲击碰撞融合下,戏剧形态逐渐展现出来,让表演形态终于有了固定的文本、演出形式。

戏剧的成熟期:从宋元到明清——戏剧定型阶段

在宋代已经初步形成戏剧模式,在进入元代以后,由于统治者取消科举制度,大批知识分子没有文化输入的地方,很自然转向“娱乐圈”。一大批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等的出现,他们编写了大量的剧本,对元代以前各种故事进行加工,由此形成了歌曲、宾白、舞蹈固定表演模式的杂剧。

在明清时期,随着戏剧艺术发展,接连出现了昆剧、京剧,而由此掀起各种地方戏诞生,它们登上演出舞台后,让戏剧表演形态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情形,让戏剧逐步成熟。

从戏剧发展史看,我国戏剧起步比较早,但其最终的定型、成熟却很晚,一方面是因为朝代更迭,战乱造成危机,没有给戏剧提供培育的土壤,另一方面文人才子没有加入进来,戏剧的形成需要剧本故事支撑,但科举制情况下,让文人才子将精力大量倾斜到那里去,自然推迟了戏剧的发展。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所谓理论形态,是指理论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表述形式。

在中国古代戏曲论史上,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批评形式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也丰富多彩,除规模较大、自成体系的理论专著外,更多的则是曲话、评点、序跋、尺牍、诗词曲等多种类型。理论专著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曲论著作,从这些曲论著作的内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记载作家生平事迹,品评其创作特色。记载演员生平事迹,品评其演唱技艺。

记载戏曲史料,论述戏曲的形成及发展。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南戏是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北曲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

元杂剧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许多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

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

中国话剧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的年代。

一方面是民族矛盾的激化,1931年爆发了“了乙·一八”事变,日本军队的侵略铁蹄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另一方面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农群众反抗资本家与地宅的斗争波起云涌。

这一时期,中国话剧继续吸收和借鉴西方戏剧,但已从各流派的兼收并蓄转向对现实主义的侧重,现代主义的戏剧实验渐趋消歇。而在时代情势的催动下。

中国话剧一扫既往的浪漫、感伤的基凋,而转向悲愤、抗争,主动地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中国话剧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的戏曲艺术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宝藏,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融会了我国民族民间几乎所有的艺术体裁形成。除了最基本的民歌,歌舞和器乐艺术之外,戏曲表演因素主要包括先秦的配乐舞,优伶的表演技艺,汉以来的白戏,散乐,汉唐以来的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影戏及魏晋以来的话本小说,志怪传奇和两宋以来的各类说唱艺术。至宋元时期,我国的戏曲艺术基本成熟。

在先秦时期,戏曲音乐即已萌芽。春秋时楚国宫廷所出现的“优孟衣冠”的表演,已具备了戏曲的因素。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戏,三年之偏也,一日兵也。”这个解释在金文《师虎殷铭》中还可以得到证明。据《西京杂记》载:余知所有鞠道龙,善为幻术,何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备,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未有自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金刀往大庆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杀。三辅人欲用以为戏,汉帝变取以为角抵之戏焉。记载中“三辅人”是指关中一带之人。因此可推断,《东海黄公》乃是西汉京都长安附近地区的民间艺术。《东海黄公》在汉代,已作为固定的演出节目,但还未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成确立下来。三国时,出现了“优人”,朝异“犯官”的“参军戏”。南北朝至唐代发展起来的歌舞以如:《代面》、《拨头》、《踏摇娘》、《兰陵王八阵曲》等。《踏摇娘》有歌有舞,有故事情节,简直是一部雏型的歌舞小戏。内容讲述北齐有一苏姓,劓鼻,自号郎中,喜好酗酒,醉后常打骂妻子,其妻因向邻里诉苦。表演时先由扮妻子的徐妻出场,边走边唱,旁有人齐声帮和。然后扮丈夫的出场,表现彼此斗殴之状,以为笑乐。到了唐代,三国时期的参军戏形成已经比较固定,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扮演角色,而且有歌唱、舞蹈,说白,化妆,服饰及简单的舞台装置与布景。可以说已经是后代戏剧的邹形。此时,有了“参军”、“苍鹘”两个角色的名称。其主角称为参军,陪角为“苍鹘”。《资冶通鉴·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八年记载:待中宋景疾负罪而妄诉,不已者,采付御史台治之。谓中丞李谨度曰:“服不更诉不已者,出之。尚诉未已者且击。”由是人多怨者,会天早有魃曰:“负冕者三百余人,相公悉以狱抑之,故魃不得不出。”

综上所述,以上可以算作我国戏曲音乐的起源阶段。隋唐时代,特别是唐后期(即,“安史之乱”后),市民文艺的发展为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准备了成熟条件。

我国戏艺术形成的确立,有两种说法,一般认为是12世纪南宋初期兴起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地区)的南戏,距今800余年。也有认为是北宋的“杂剧”确立了我国的戏曲艺术。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亦有杂剧流行,称之为院本。一般认为,艺人们居住的地方叫做“行院”,院本即“行院之本”的意思。若与“官本杂剧”相对,则院本当是属于民间通行的剧本。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宫中观赏杂剧演出。在汴京的瓦子勾栏中已有较大型的《目莲救国》杂剧的表演。杂剧是滑稽戏,傀儡,皮影,说唱,歌舞杂剧,武术等剧泛称。与散乐,白戏意义相同。又作为一种戏剧表现形式存在于各种伎艺中演出,也可作为单独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出。《都成纪胜》载:“散乐,传学教仿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南宋吴自牧《栗梁录》卷二十说:“杂剧”大抵全以故事,务在谏陈事。上不从,则此辈妆做故事,隐其情而谏之,于上颜亦无怒也。

宋杂剧演出包括三部分:一艳段:寻常熟事。二正杂剧:歌、舞,戏三者结合。三散段:滑稽戏。

其形成的固定角色,行当有:付净(发呆、装傻),付末(以付净为对象,打趣逗乐),孤(官更)旦(女性)。

演出形式不仅歌唱,而且有乐器伴奏,结束时乐工演奏的乐曲叫“断送”,演奏者叫“把色”。

南戏是源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75)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曲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又叫“戏文”,“永嘉杂剧”。又吸收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插斜”、“打浑”等成分。徐谓在《南河叙录》中说:“南戏始于宋高宗宗朝……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朝。可见南戏从兴起到兴盛与宋王南迁有一定关系。

南戏有生活气息,有战斗性。宋末曾风靡杭州的《风流王焕贺怜怜》就是一出歌颂坚贞爱情与抨击封建官僚贪暴闲南戏。

南戏由五声音阶构成,风格流利婉转,这与七声音阶风格比较刚劲的北曲大异其趣。剧本可长可短,只曲与套曲可多可少,不受一折一宫调限制可转换宫调和曲牌。其套曲形成以行令最常用,各曲之间已形成一些固定的方式。演唱形成多样化,有独唱,对、轮、合唱。

到了元代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杂剧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王国维在《宋元戏考》中说:“唐代仅有歌舞及滑稽剧,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纯粹故事之剧;故虽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无不可也。然宋,金演剧之结构,虽略如上,而其本则无存。故当日已有代言体之戏剧否,已不可知,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开始也。

元杂剧通常以一本四折演述一个故事,起,承,转,合;外加“楔子”。在音乐方面每折均用宫调的若子曲牌组成一个套曲,通常都在十曲以上。换折时,才能换用另一宫调。乐曲是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方音乐,故又称其为北曲。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筝,筹,拍板等。男主角称为“正末”,女主角称为“正旦”其剧本又分为末本、旦本的两种。

元代特别著名的作家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

关汉卿(1229—1307)号已斋叟,大都人,我国元代著名的戏曲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钟嗣的《录鬼薄》为关汉卿所写的挽词一首:“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捏杂班班头。”可见其艺术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窦娥冤》分为四折,每折一个套曲。每个套曲,由曲牌联缀形式相当灵活。

《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晋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故事。但实际上此剧是关汉卿从元代现实生活出发的崭新创造。窦娥的悲剧是元代社会的产物。

剧中窦娥喊出了控诉黑暗社会的最强音:“有日月朝暮最,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三折(滚绣球)窦娥对天地,鬼神和王法的怀疑和指控,表现了关汉卿对黑暗的元代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在统治黑暗,冤狱遍地,百姓悲苦无告的元代的社会里,窦娥的冤案确实能产生感天动地的社会效果。临刑前,发三桩誓愿:一要颈血溅上旗枪悬挂的丈二白练,二要六月降雪掩盖尸身,三要当地楚州亢旱三年。件件应验,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悲剧有着历史的典型性,所以一直在民间传唱不绝,此剧为昆曲,京剧,高腔梆子等剧种改编演出,至今仍脍炙人口。

作品有鲜明的反封建,反贪官污吏的主题,热情歌颂了民间好坚贞不屈,勇敢地与封建势力进行反抗的英勇精神,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子的悲剧命运。

元杂剧艺术繁荣原因:从客观上,元统治黑暗,对艺术的高压手段也严酷。蒙古贵族得中原统治权后,长期陶醉于军事上的胜利,他们迷信于武力的征伐,对汉人也只注其在武力上的防范,所以在政治,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上与历代相比是相对放松的。

南宋中期崛起的儒家学派一程朱理学,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在思想道德上的一次解放。

三是知识分子在元代是最受歧视的阶层(一蒙,二色,三汉,四南,五医,六工,七猎,八尺,九儒,十丐。知识,分子与下层人民结合,元废科举,才子雕琢戏剧。

元代后期,南戏与北杂剧交流加快,两者互相融汇,各自渐改旧貌。总的趋势是北曲杂剧日渐衰落,南戏进化而成,一种更加完备的戏曲形态,即明清传奇,直到清代中叶,传奇一直是中国戏曲文化代表性的剧种。

明代传奇是明以来以演唱南戏为主的一种戏曲体裁,它盛行于明代以来以演唱南戏为主的一种戏曲体裁,它盛行于明和清代前期,故又称为清传奇。

明传奇一般篇幅长大,一本戏往往分为十“出”或“折”,音乐属于曲牌体,每一出(折)戏各由一套曲牌组成,并以南曲联套为主,间用北曲联套或南北联套。使其情调色彩更具鲜明对比,以适应戏剧情节和矛盾的发展起伏。传奇创作要求文学与音乐一致性,对戏剧情节的组织,乐曲的联套布局,以至句句四声的谐调,韵脚的顺畅等,都极讲究,并重视曲调的歌唱性。

清初,传奇剧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明的《桃花扇》。即南洪北孔。还有李玉的《千忠戮》《一捧雪》,朱作朝的《渔家乐》,朱亲臣的《十五贯》丘园的《虎囊弹》等。

传奇剧中影响较大的有所谓“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

海盐腔源于浙江海盐,元代已有明初已进入两京,大约到晚明逐渐衰退,被弋

昆两腔取代。

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会稽(绍兴)。后来与弋阳阳取代。明末《想当然传奇卷首》,有茧宝主人《成书杂记》谈及余姚腔:用词肤曲,因场上杂自混唱,犹谓以曲代言。文词通俗,唱腔明快,趋向大众。

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大约明初已有,后曾长期与昆腔争逐于剧坛。其特点:“字多音少,一泄而尽。”

昆山腔,起源于元末江苏昆山地区。初时为简朴的地方小戏。后来在梁伯龙专门为它写了个剧本《浣沙记》,在正式搬上舞台。其昆山腔风格是体局静如,以拍为之节。明中叶后期,成为剧坛霸主,有上层观众的扶持,被公认为是戏曲正声。

海盐腔,昆山腔,高雅,婉丽得士大夫青睐,余姚腔,弋阳腔,以其通俗与乡土气而深得百姓喜好。

嘉庆以后,民间新兴的乱弹剧打入北京,这是一种全新的戏曲体制。它采用“板腔体”唱词属诗赞性的整齐句式,常用七字或十字格的上下句作为反复构成唱段。唱腔也由一个曲调作不同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板腔,这种手法符合晚清群众的欣赏要求,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乾隆二年徐孝常为张坚《梦中缘》传奇作序,描绘北京戏园情景;长安(北京)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间迭股倚肩,饮食若吸鲸填壑哄然散去。

代表乱弹剧的最早为西秦腔,又称梆子腔弦乐器而用月琴,后用胡琴为主,月琴为副。康熙四十八年,魏荔彤作《京路杂兴三十律》描绘到秦腔的演出。

夜来花底沐香膏,过市招摇裘马豪。

学得秦腔新依笛,妆如越女竟投桃。

乱弹的另一代表声腔为皮黄腔,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系。西皮由秦腔传到湖北逐渐演变而成;二黄产于安徽,由吹腔演变而成。它于乾隆五十五年由安庆徽班带入北京。嘉庆,道光年间西皮,二簧相互结合。道光·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云:

其一: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慢二簧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

又云:月琴弦子与胡琴,之样和成绝纱音,啼笑巧随歌舞变,十分悲切,十分谣。

叶氏自注:唱时止鼓板及此三物,竹滥丝哀,巧与情合。

乾隆间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谓“秧腔”,“秧”即“弋”之转声。京谓“京腔”,粤俗谓之“高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

关于唱腔风格,国治,光绪年间,分为三派;徽派程长庚,汉派余之胜,京派张之奎。后来谭鑫培汇合三派长处,才使京剧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主要剧目有《卖马》《空城计》《完璧归赵》等。

京剧在光绪年间进入盛期,皮簧名伶主要有:生行——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新三派)等,旦角——陈德霖;净:金秀山;丑:王长林;20世纪20年代后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老生: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

武生:杨小楼

花脸:北方的郝寿臣,南方的周信芳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戏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日印百川,这溪流映射中华文明之光。千百年来,它似灿烂的形式,被认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戏曲剧种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中国戏曲以不同的姿致与形态的布于中国各地城乡,构成了多层次的戏曲文化家族。这个家族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观众中繁衍,竞争,传播,它将瓜瓞绵绵,不绝于世。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

1、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所谓理论形态,是指理论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表述形式。在中国古代戏曲论史上,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批评形式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也丰富多彩,除规模较大、自成体系的理论专著外,更多的则是曲话、评点、序跋、尺牍、诗词曲等多种类型。理论专著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曲论著作,从这些曲论著作的内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记载作家生平事迹,品评其创作特色。记载演员生平事迹,品评其演唱技艺。记载戏曲史料,论述戏曲的形成及发展。记载曲目并加以评述。系统论述戏曲创作方法。论述戏曲演唱方法与技巧。戏曲格律谱与戏曲韵谱。融史料考证、品评剧作、议论创作方法或表演技巧为一体的各种曲话。

2、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内涵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其内涵也十分丰富。综而言之,可分为戏曲史论、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等三大理论体系。第一、戏曲史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探索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各种戏曲形式、戏曲声腔的艺术特征及其沿革与流变,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戏曲的兴衰及其原因。(2)对戏曲史料的记载,或记载剧作家和演员的生平事迹,或记载剧目,或记载曲坛掌故。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戏曲理论家们对戏曲起源及发展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史料的记载之上的。第二、戏曲创作论。这是一理论体系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戏曲创作中的一些规律问题的探讨。如对戏曲功能问题、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论述。(2)对戏曲创作技巧的探讨。曲论家们围绕音律、语言、情陈,结构等戏曲创作技巧分支,如音律论、语言论、当行论、本色论、情节论、结构论等。第三、戏曲表演论。戏曲不仅是一种文学,而且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因此,戏曲表演理论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中,一是演唱技巧,戏曲理论家们围绕着戏曲表演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台唱、念、做、打等加以论述。在戏曲诸表演技巧中,唱是最主要的,因此,曲论家在论及戏曲表演问题时,也把歌唱技艺作为研究和论述的重点,是演唱技巧中最主要有内容。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传统的戏剧数不胜数,比如:京剧,豫剧,晋剧,黄梅戏,秦腔,粤剧,闽剧等等,还有敲大鼓评剧,昆曲等等,发展到现在还有很多剧目不计其数,戏剧也是博大精深。


简单说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

集成时期--清初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

终结时期--近代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古代秦腔起源于西周时候,秦腔古时又叫乱弹,重点在陕西和甘肃一代流传,一直到现在。


戏曲发展

戏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集成时期,转折时期,终结时期。

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

萌芽时期一一先秦至唐代

雏形时期一一宋金时期

成熟时期一一元代至明初

发展时期一一明代嘉、隆年间

繁荣时期一一明代万历年间

集成时期一一清初

转折时期一一清代中叶终结时期一一近代

萌芽时期一一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雏形时期一一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

成熟时期一一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一一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

繁荣时期一一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专著一一《曲律》。

集成时期一一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征。

转折时期一一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一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表演论著。二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

终结时期一一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先秦(萌芽期)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

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二、唐代中后期(形成期)

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

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三、元代(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四、明清(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

五、现代(争辉期)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原始地址:/xinwen/14253.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