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谢邀,此问说来话长,此前曾在答贴中提到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类似李密的《陈情表》,不仅是叙发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更主要的是告诉新皇帝刘裕,我早就无意于宦途,只想过几天清静的日子。为什么这样讲?先了解东晋的军事部署,有两大主力,一是长江上游的荆州军″,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东晋权臣桓温,桓玄是这支军队的继任者,桓玄还废了晋帝,自立为皇帝,号称桓楚。二是长江下游京口的″北府军″,谢安是这支军队的创立者,打赢了淝水之战,而他的参军刘裕成为继任者,灭了桓玄的桓楚,随后杀了拥立的晋帝,自立为皇帝,史称刘宋,成为南朝的开创者。再了解陶渊明的仕途生涯,主要是随着荆州军的影响力波动的,显然得到了曾祖陶侃的荫庇。他做过桓玄的幕僚,也做过刘裕的参军,对他们的为人应该是了若指掌。更应该记住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两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一篇是《归去来兮辞》,写于405年,辞去彭泽县令时,桓玄是404年逃往四川时被杀的,按照当时的资讯条件,他这个县令的岗位应该是桓玄任命的,刘裕忙着打仗顾不上。桓玄的死应是他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找个理由,闪人。第二篇就是《桃花源记》,写于420年,这年正是刘裕从东晋大将军弑君篡位,建立刘宋的时间,虽然陶渊明已辞官15年了,但对于这些前朝遗老的思想动态还是要摸摸底的,这是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主要动因。以先秦避乱之人自喻,乃不知有汉,不知魏晋,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们桓楚也罢,刘宋也罢,和我木关系,做官我只是混口饭吃,回家种田才是我的本愿。你们放心的忙你们的功名利禄去吧,别找我麻烦了,再找我就不见了。这就是《桃花源记》想表达的意思。


因为当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到处战乱,南方北风都有各种兼并战争.人们心中期望一个像桃花源一样安宁平静的生活场所.陶渊明是东晋人,心中也有这种愿望,他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村落,表达了追求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这个问题你要从要从作者生活的时代来思考。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东晋之前的朝代经历了无数次大规模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贪官污吏横行,导致在东晋出现了厌世情绪,尤其是有文化的士大夫,士人极度厌恶官场国家政治统治,道家思想盛行,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即统治者不干预老百姓生活

从这方面来说就不难理解桃花源记了,作者希望遇到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官场尔虞我诈,老百姓生活快乐富足的社会,如同道家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社会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厌恶。


对不起我不知道。


@号@图片@陶渊明的经典佳作《桃花源记》,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拜读、学习和欣赏了。

今天,回过头来再讲还是意味深长。但是感悟不同的是,人生经历了风风雨雨岁月沧桑,感受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陶渊明老先生当年境况不同。经历不同,作者本身是怀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作者所期望的社会和生活是国泰民安,但是,现实情况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又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现实。只好借助文章疾呼。这是其一。

其二是本身作者就是官场之人,由于与当权者政客们观点不同,但又迫于淫威和打压排挤,只有弃官归田,过上隐居的田园生活。但他仍不死心,唯有用文章来呼吁。

第三是为了不与权贵们正面冲突,也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能用敦文、奏折等公文表达,只能用隐喻的形式表白自己的心绪不宁,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这就是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原因吧。这只是我经历了人生的大半生,而今得出的初浅看法,与大家共勉。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可以关注我并留言探讨。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陶渊明,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田园派的杰出代表,是当时文化界的名人,大名鼎鼎,他的发声是从内心深处的呐喊,表面是既代表了他自己,但实际上是代表了当时社会民众的一种普遍心声。

世人生活普遍困苦,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常发,这一呐喊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期待和向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看似以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和社会风气下的作品。君不见,堂堂大诗人都对当时社会把不满以影射在文字上来发泄,他作为文人,只能以自己的笔,借助来讽刺社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对仕途不满和无耐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名人的心声,很多时候也可能是普通老百姓的心声,休闲富足的生活,是他们的期许和未来,美好的憧憬常常出现在眼前。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更是内心寻求安逸生活的期盼,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不想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只想在安静的一角静静地生活而不受打扰!

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世人对当时生活的无耐和无力的抗争,寻求一种梦幻般的世外桃源而满足于内心深处的期许!

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出任县令的他都已不恋人间,不要说老百姓了,已让人灰心意冷,只想速速逃离,去心中的桃花源!

最终他和他们的心中的桃花源也将慢慢消失在眼前……


陶渊明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人都安居乐业的社会里。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陶渊明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人都安居乐业的社会里。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想写就写。


说起《桃花源记》,大家都知道作者陶渊明给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打扰的美丽的世外桃源。说到陶渊明,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的信息背景。

陶渊明,大家都知道他是东晋时期诗人,同时也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为住宅旁种植有五棵柳树,也有“五柳先生”的别称。从诗《归园田居.其一》几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能看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热爱田园、质性自然;不慕富贵、不慕权贵。从《归去来兮辞》前序“余家贫,耕种不足以自给”看,陶渊明先生因为为官清廉,家里的条件确实不好,迫于生计,去离家百里的彭泽县做县令,后又因不喜为官时的一些规则,加之归家心切,所以辞官回家,一共八十余日。

陶渊明先生早年怀有“大济苍生”之志,但当时社会内部动荡,外部也局势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满腔的抱负得不到实现,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坚决,所以为期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是他做官之旅的终止,之后辞官归隐田园。

虽然辞官了,但依旧心系国家,关心着国家的政事局势。刘裕朝政使得国家局势不安,赋税徭役繁重,人们生活苦不言堪。因为无法改变国家的这种现状,因此自己在诗里写了一个与现实完全相反的美好世界,也俗称“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里面宁静和平,朴实无华,但也令人心生向往。想着要是现实社会的生活要是这样也就好了。现实社会的动荡黑暗与理想社会的安静想和现成鲜明对比,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出了作者希望人们也能如桃源里一样生活的美好愿望。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剖析作者内心,也希望现实世界的人们能如桃源里的人一般,避战乱,享宁静,希望人们能过上美好生活。

所以《桃花源记》一诗就是在在这样一个局势不安,社会动荡,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之下创作出来的。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交流。


当现实与理想不相符时,人都喜欢做梦。美好的梦想,是生活下去的动力,是一种景仰,向往。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陶渊明生活在老庄盛行的年代,他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四十岁时,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

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这说明陶渊明当时过得很艰难。

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表面上很惬意,种种菊,喝喝酒,读书、作文。但是,作为一个文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拿,又没一技之长,失去了那分可观的俸禄,生活肯定陷入困顿,这是必然的。他在《五柳先生传》里写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说明他已经到了不仅仅是家徒四壁,而是房屋都已经破败到不能遮风挡雨,身上的粗布衣服都破烂不堪,到处是补丁,而且家里连吃的都没有了。

我们再来想想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官场黑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陶渊明作为一个不谙世事,单纯的读书人,肯定是无法适应的。不仅无法适应,他老先生说不定还深恶痛绝官场黑暗,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所以才愤然辞职。

据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通过《搜神记》里的民间故事加工而成的。

一个人在缺吃少穿,饥寒交迫的时候,最想的就是有吃有穿。就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雪地里,最想的就是温暖的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应该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梦想的火。理想再丰满,也解决不了现实的骨感。我估计,陶渊明的结局,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不了多少。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只是阿Q晒太阳,捉色子似的,借着温暖的日光产生的兴致。陶渊明的精神寄托,也只有在读书、作文上。对于现实,他已不抱任何希望。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陶渊明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桃花源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在我们的时代,还真还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它就是云南丽江泸沽湖。当地的摩梭族人,正过着《桃花源记》里面的生活。他们合伙挣钱,一家出一个人,所得的收入大家平分。没有纷争,没有纠葛。而且他们还沿袭着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传统,一家之主是母亲。他们的婚姻更令人神往,走婚。男人到女家过夜,白天回自己家挣钱干活。也就是男人只管自己家的孩子,这些孩子都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母亲,或姐、妹和别的男人生的孩子。而他的孩子则由女方家的男人抚养。

陶渊明做梦也无法想到的,他的梦想会在几千年后真正变成现实。他更不会想到,他的《桃花源记》,会让以后的人在艰难的时候,不至于对生活完全绝望。

《桃花源记》一篇不到四百字的文章,千百年来久诵不衰。它的生命力远胜那些百万言巨著。为什么?因为它说出了每个人心中所神往而现实中没有的美好世界。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慰藉了自己,也慰藉了后世苍生。这也正是陶渊明的伟大之处。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原因看这里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

陶渊明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

1.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洒,不久,解职归。在官仅80多天。离任时,作了一篇《归去来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稳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

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比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2.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

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

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

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面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

三是受了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

《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原始地址:/xinwen/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