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成年礼都有哪些内容?

成年礼,是一个人进入成年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在中国古代,成年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表示他已经成人,被族人认可,之后可以成家。女子15岁行笄礼,之后可以成家。

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成年礼的意义在于提示进入成人的男女: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小孩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实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仪式,完成一个人角色的转变。

冠礼是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变而来,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这样的男子才有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笄礼,是女孩的成年礼,也叫加笄,由女孩的家长为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入一根簪子,改变发式后表示女孩从此步入成年,可以嫁人了。

成年礼要经过三个阶:

1、男孩要脱离正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将幼稚的特征去掉。

2、蜕变期

这个期间要对接受成人礼的男孩进行相关测试,以确定他已经具备成年人的资格。

3、回归正常生活

此时,成为成人的少年不仅社会地位可以得到提升,他们的身份也会得到重新认定。

我国的成年礼,在清朝入关后就被取消了。清朝男子剃发留辫,而加冠及需要盘发加冠,与留辫子的思想相冲突,清朝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禁止汉族加冠礼,这之后,加冠礼便不再举行。


早在先秦时期,古代男子到了20岁会举行一个礼仪,来表示成年,礼仪的内容主要是给男子头顶加上冠,因此此礼仪被称为“冠礼”。冠是一种男子头顶的饰物,但是却有严格的等级分别,只有士族男子到20岁后才可佩戴,一般的庶人只能带个头巾。

到了汉魏时期,冠成了官吏的专用物品,平常门阀士族加普通百姓是不允许佩戴。不过冠还不是最高等级的饰物,比冠更牛的是冕,这个只能是由皇帝及皇帝以下的高官才能佩戴,而皇帝的冠冕又在形式上和高官有所区别,显示前者地位的崇高无上。

随着朝代的更迭,冠的发展变化也很大,到了宋代,秦汉时期的冠已经很少使用,冠的种类变得更加繁杂。以宋代为例,使用比较频繁的冠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天冠,佩戴者:皇帝,场合:朝会等正式会议及活动。通天冠传承秦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人打造,宋代在前者基础上加以修改,高九寸,形状像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在冠前加有金博山。通天冠在皇帝每天上朝时候,还有一些正式的活动上佩戴。

远游冠,佩戴者:皇帝,太子及宗室诸王,场合:生活中。远游冠的形状和通天冠差不多,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冠前没有金博山,取而代之是冠前装有展筩。一般在皇帝生活中穿戴,冠的颜色与衣服颜色需搭配。

进贤冠,佩戴者:皇帝,文职官员。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以冠上梁的数量来彰显等级,最高等级五梁进贤冠乃皇帝专用,场合与远游冠相同。三公及乡、亭候以上有封爵者佩带三梁进贤冠,诸卿、大夫、尚书、刺史、关内侯等佩带二梁进贤冠,朝中低级文官佩带一梁进贤冠。

高山冠,佩戴者:谒者,谒者仆射等。高九寸,以铁为卷梁,类似通天冠,无金博山和展筩。

武冠,佩戴者:武职官员、皇帝侍臣。顾名思义就是武官佩戴的冠,又称大冠、笼冠等。武冠上及两侧装有饰品,不同饰品代表不同职务人员。

法冠,佩戴者:侍御史、廷尉正、监、平等执法官员。法冠高五寸,以铁为柱卷,又称獬豸冠,取獬豸能辨是非曲直之意,传说这种神兽在面对人相争之时会用角去惩罚无理之人。

樊哙冠,佩戴者:皇宫卫士。樊哙冠高七寸,宽九寸,形状似平冕。传说樊哙曾将衣服撕开裹住铁盾,作为冠佩带与头上,闯入鸿门宴营救刘邦,后人一仿制其形状,二寓意其精神,制成樊哙冠,从两晋时期沿用。

小冠,佩戴者:普通百姓。小冠在东晋末期开始流行于民间,在北方使用比较多。


华夏族的成年礼,即冠礼。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

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冠礼的意义:

冠礼对于氏族男子而言,是氏族其他成员对其授予正常成员权力的手段,作为被加冠者,冠礼意味着其已经不再年少,需要主动承担相应的义务。广义来讲,被加冠者通过冠礼洗礼的这种形式,给氏族中其他成员宣告了自己已经成年,性成熟,可以结婚,可以参加氏族活动的信号。同时,氏族也承认该男子已成人,并以此要求被加冠者承担其相应的义务。冠礼的存在使得子女不能无休止的依赖于自己的爹娘。加冠意味成年,即可

以组建自己的家庭,开创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意味着父母不在对子女无限度的抚养。古代氏族通过冠礼使得族中成年男子成为劳动力,继而维持一族发展。


中国古代有“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其中,嘉礼用于沟通人际关系、联络感情,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冠礼就是嘉礼的一种,是古代男子年满20岁时所行的典礼,即加冠以示成年。而女子15岁时行笄礼以示成年。

《礼记》中说:“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礼仪的起点。行了冠礼,表示成人,可以婚嫁,参加氏族各项活动。一般男子二十而冠,但是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会提早行冠礼。西汉年间,汉景帝病重,为了顺利传位,汉武帝刘彻16岁就行了冠礼。

冠礼通常在祖庙中举行,主要步骤为:

第一,卜筮(占卜)。通过占卜确定冠礼举行日期和参加的宾客。

第二,挽髻戴冠。依据身份,士大夫一共要加三种冠,三公诸侯需要加冠四次。士大夫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1、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

2、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

3、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第三,取表字。“冠而字之”,冠礼就算结束了。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别名,称之为字,如孔子,字仲尼。除了父母可直呼其名,其他人都称他的表字。


古代男子成年礼最初是二十岁举行,不过到后期这个年龄就放宽到15~20都可以,标志着男子成年的便是冠礼,和冠礼对应的是女子的笄礼,女子的成年礼便一直是15岁。冠礼早期也叫成丁礼、入社礼,丁代表的就是人丁的意思,社一方面代表的宗庙一方面也代表朝堂的意思,冠礼某种程度代表的是男子开始拥有继承、独立门户、入仕的权利。和我们现在分的婴儿、儿童、少年、青年有点类似,古代大致上分为垂髫、总角、束发、弱冠、而立。。。。。。等。儒家重典《仪礼》的第一篇讲的就是《士冠礼》,可见古人对冠礼的重视,这几个阶段的区分主要就是看发型。

(网络配图)

通常情况下冠礼都是在祖庙举行,由受冠者的父亲主持,会提前一段时间挑选吉日(卜筮),并会在此期间邀请参与大礼的宾客。举行的时候会安排一些亲近的有威望或有才德的长者来帮助将男子头发缠起来挽成发髻(挽髻),最后就是加冠了。相比普通人,身份更高的人可以进行一次以上的加冠,如士大夫三次、三公诸侯加四次。

当然,以上主要说的是男子的成年礼,而女在的笄礼和冠礼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说白了就是个形式而已,就像现在过生日,普通人买个蛋糕,收个手表、手机什么的为礼物,而富裕的人在五星级办大礼,送车送房送卡的。古代冠礼也是这样,在冠礼时或之后会请人“表字”(正式大名以外的别称,如李白字太白),普通人或许正经名字都没有,谁会去折腾这个呢,顶多是请个年长的老人把头发绑一下,代表成年,说不定之前早就把冠礼之前的事情都挑上了肩,这就是那句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参考:《仪礼》、《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冠礼部》


题主好!古代小孩长到二十岁就要加冠,《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行加冠之礼,同时起别名(字),意味着从此就是大人了,社会与家庭都将按成人来要求他。戴冠是成人的标志,该戴冠而不戴,是非礼的。这在先秦时期看的尤为重要,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齐)景公……被(同披丿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宫门),刖跪(因罪被砍去脚的人,这儿的刖跪指守门人)击其马而返之,曰:尔非吾君也。景公惭(指羞愧的意思丿而不朝(上朝)。刖跪批评景公的理由是他披发未冠。《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可见古人对戴冠的重视程度。

成人冠礼

冠跟帽子形制不同,帽子是将头全部罩住,这是汉代以后的事儿。戴冠是指用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复在头顶上,其作用是把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冠圈两旁有丝绳,在颌(下巴)下打结,把冠固定在头顶上。这两根丝绳叫做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颌下,称做緌(Wei),也起装饰作用。例如,《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卫国内乱,子路(孔子学生)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放下武器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因为丝绳断后冠会掉下的,子路为绾绳子而丢了性命,所以孔子感叹说:“君子死必正其衣冠。“

宗庙

既然戴冠对人是如此重要,那么古人的加冠仪式同样隆重。其过程在《礼仪.土冠礼》记载的很祥细:冠礼在宗庙举行,既将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要用筮(古代占卜方法)决定行礼日期,并用筮占卜请哪一位宾来为青年加冠。确定后把日期通知宾家。到行礼那天,将加冠者立于房中,其父请宾进门,入庙就位。将加冠者出房入庙就位,然后行礼。宾把规定的服饰加于青年,共行三次,称为始加、再加、三加,于是以酒祝青年,青年由西阶下,去拜见其母亲。见母后,回到西阶以东,由宾给他起一个别号(名字的字),礼才算完成。

占卜

加冠行礼也就是戴冠过程,先把束在一起的头发在头顶上盘成髻,用緆(一种二尺二寸宽,六尺长的淄黑色〉帛)把发髻包住,然后加冠(冠套),加上冠后还要用簪左右横穿过冠圈和发髻加以固定,簪也叫笄(ji),女子无冠,但也用笄固定发髻。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指头发短而稀少,插簪就有了困难。

弱冠

古人把刚进入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曲礼上》:“二十曰弱冠”,王勃《滕王阁序》“等终军之弱冠,无路请缨“就是指将要行成年礼的人。一般冠礼是在贵族中间进行,平民百姓的冠却简单的多,叫帻巾。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种人,小孩、平民、罪犯和异族人。而未行冠礼的黄毛小子头发任其下垂,称为髫(tiaO),《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髫发一般指童子。平民不戴冠,发髻上复以巾,一直盖到前额,叫帻,应劭《汉官仪》上说: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可见古代并非人人都要举行加冠礼,实际上行成年礼是王公贵族的专有。

汉代冕冠

(图源自网络,不便当刪除)


原始地址:/yule/1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