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征啊的。“夫因兵死守蓬茅,麻宁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从诗句分析可能是強迫去当兵。
“一男附书至,二
男新战死,存者且投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意思是说我打不了仗,可准备伙食。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没有办法时,木蘭只好替父从軍了。
唐朝张士贵是领兵元帅,蒒仁贵家境贫寒去报名,张士贵有意不收,因犯了一个“贵”字。
各朝代的招兵方法不同,为什么叫兵役。也就是不给报酬。应当分当的叫兵役。从那两段写实诗,透露了一些情况。
,犹得备晨炊。
――意思是说我打不了仗,可以当后勤,给兵准备伙食。
根本不需要。
古代穷人那么多,饭都没得吃,什么时候被饿死的不知道。军队里好歹管饭,虽然要打仗,但是战死和饿死是两个概念啊。所以只要征兵,穷人都会抢着去。
再加上服兵役是每个成年男子的义务,到现在不也是这样吗。
至于征兵方式,府兵制、募兵制了解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从北魏年间的花木兰一事中可以得知,古代的征兵是摊派到户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说明每户只要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是可以替代的。
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征兵入伍都是一个村镇在一块的,所以花木兰应该不是报她父亲的名字,而是以她自己的名字,只要将名字放到她家的户头上就行了。
我国在商、周时已经有征兵制度。当时规定,每个部落成员在战争期间,都有当兵作战的义务。军队的核心是王家与贵族子弟,基干力量是由平民组成的甲士,最先冲到战场前面的都是一些奴隶。
到了秦汉年间,秦朝征兵是以郡县为单位,每个县会派发一定的征兵数额,而征兵的方法则是由郡守来定,只要到了这个数量就可以了。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并且增加了一项招募少数民族的人。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以及五胡乱华等,征兵成为了一种压力,毕竟春秋战国还有奴隶可以直接驱赶着当兵,但这个时期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奴隶,所以证明一般都是强制性的征兵,上面说的花木兰就属于这个时期。
唐宋元明清中兴的时期,大部分也都是正常的招募兵马,只有到了朝代末的战乱时期,才会有强征兵的情况存在,但这种很少,大部分还是正常招兵,遇到战乱年代招兵会给更多的待遇而已。
尤其是到了清朝,主要军队力量都是满人,汉军在军队中占据的分量很小,这就更不用说什么强制征兵了。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化,因战争规模逐步扩大,征兵制开始成型。一般来说,从西周到唐朝,属于强制征兵制,宋代之后偏向于募兵制。
西周王室直属十四师三万五千人,地方诸侯辖兵500人以上。不过是王室直属部队以周人及殷人为主,还带有较强的部落意识,地方诸侯辖兵也由本部落人员构成。部落正式成员是军队的主力,奴隶则在部队中做杂役。此时,已有强制征兵制的雏形。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混战,战争频率高,战事规模大,对兵员需求很大。各国都立法强制服兵役,成年男子平时轮流服兵役,战时全员为兵。奴隶、农民都被强制征兵投入战争。一直持续到秦汉时期。
汉末三国,实行世兵制。政府指定一部分民户为“军户”,承担服兵役义务,世代为兵,不得擅自脱离军籍。世兵制一直延续到清朝八旗子弟兵制(除宋朝外)。其中,明朝最为盛行。
宋朝,实行募兵制,政府出资招募士兵,自愿从军的可以报名应征,政府不再强制征兵。清朝的绿营和勇营也类试募兵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