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农合一制。春秋以前,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全民皆兵制。战国时期,七雄都拥有数十万兵,能打仗的男子都上前线了。
征兵制。几乎每朝都有,为国家尽义务。
军户制。专门替国家打仗的户口,如民间传说的花木兰家就是,她家就是替国家打仗的。
团结兵制。在武则天时代,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大概就是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民兵制。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实行的兵制。
募兵制。这个不用多说了,给钱招兵。
卫所制。明代兵役制度。
八旗绿营制。清代兵役制度。
三丁抽一,两丁抽一,户藉是抽丁的倚据,丁是性别的古称。抽丁抽男不抽女,古代无女兵,中学课文里花木兰那是古代关于征丁传说写成古文,〞叽叽复叽叽,〞国民党時期则变为〞抓壮丁〞了。
至从有了王朝、有了统治阶级、有了领土疆域、有了势力范围、有了国家利益,就有了士兵,有了军队。在古代又是如何征兵的,下面就由我与大家一起分享:
上古尧舜时期,兵农是一家,由于生产力低下,农具闲时是耕具,战时便是兵器,有些特制的兵器和盔甲,平时存于一处,战时发放。
征兵于西周开始广泛形成,先秦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军功制,参军不仅能解决温饱,立了军功还能光宗耀祖,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兵,一家一户只能选择一人当正式的军士,其余只能是羡卒,相当于预备役。
到了汉朝,义务兵役制度开始建立起来,对征兵条件有了严格的限制,有年龄和身高的限制,但是在汉朝退伍制却没有相应跟上,于是有了少小从军老大回的奇葩制度。
到了三国时,战争频繁,士兵需求大,除了本国征募士兵,还招募降卒以充实自己的实力。
到了晋朝出现了军户制,就是将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家庭,世世代代需选出人当兵,例如花木兰替户从军,好处是不用纳税。
民户籍以交纳租调以代替兵役,不用服兵役,若是交不起租调,也会被征调从军。
到隋朝时出现了募兵制,相当于“雇佣军”,就是以花钱征募士兵,征募条件比较严格,士兵在体格能力方面比义务兵要强许多,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到了元明时期,军户制发扬光大,明朝还建帝了卫所制,卫所制的兵籍是世袭的,没有朝庭恩准是不随便更换户籍,若某个军户籍不幸全家丧生,让其族人顶替,也叫“勾军”。
明朝时期,倭寇海患,朝庭才将卫所制改为募兵制,于是出现了戚继光招募的义乌兵,组建成戚家军,屡屡重创倭寇,稳定了海防。
我是大风起兮云飞扬y,喜欢请关注号,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古代征兵方式与兵制有关,周代兵农合一,以井田为基础,采用六乡六遂制,每次征兵七户出兵一人,一个人一辈子服一次兵役,服役期间无须服其他现役。
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废井田,开阡陌,建立聚,亭,邮,乡,县制度,规定男子二十三岁时便须到管理田地的官员处报告登记,开始服役,其中兵役一年。秦始皇时兵役不足,便大批征调罪人和奴隶为兵。至二世时征发过重,民不聊生。(南方鹏首发)西汉分郡国兵和中央兵,凡二十三到六十五的男子都要服兵役,为期二年,一年守京师一年守边境。东汉以并州幽州冀州为士兵主要来源,罢减郡国兵。三国后的各个朝代开始实行军户制,府兵制,士兵专业化,有的实行募兵,但征兵制一直作为补充存在,王安石变法一度使用民兵制,明朝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接近,清朝的八旗,绿营基本沿用,兵籍可以世袭。以今人眼光审视逝去故事,镜古烛今,我是南方鹏,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