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平和情绪需要什么来培养?

当我们内心打开来时,我们就有觉醒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敞开,就无法觉醒。

人会有许多情绪、思想、愿望,这些都是遮蔽住我们觉知、觉醒的障碍。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整个的思绪都会被某件事所占据,我们总是设法将一个状态、现象改变成另外一个状态、现象,而不是去看它的本质,这就是没有觉察。一个有觉察力的人,他能从现象中因觉察而走向觉醒、醒悟,导致一种明白与观照。

如果我们凡事内心崩得太紧,应境对人时,凡事都要格外冒出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来替一切言行‘验明正身’,这就是烦恼。放不下‘我’,舍不下‘我’,自然烦恼多多。

只要我们不是刻意纵容自己,只要是一直在努力进取着,心态上就一定要轻松一点,把心量打开后,或许生活的效果会更好些。

烦恼并非是一个离此依彼的对立概念。应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烦恼,坦然面对一切恶果和逆境。

我们本心是主体,心念是客体,我们历缘对境时,常跟着心念走,这就是反客为主,自己如果一直觉得得这一切很正常的话,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六祖慧能云:‘他非我不非’,一直在计较和在意他人的是非,只会增加自己的邪见和嗔心。事实上,一个人既然有时间管闲事,妄论是非,还不如将心放在自己身上用功。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众生都有一颗求取美满和幸福的心,这个心,足以让我们都成为‘有缘人’。


需要给你生命和力量的人培养,让那些给你快乐你相信的人培养。要让哪些懂得珍惜明白的人给你培养,明白你的人你就别说,你说了哪些都是多余的话了。


包容心。

和自身修炼。


一、增长见识

增长见识能提升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心胸,拓展心理边界,具体方法是:

(一)多经历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见更多不同的人、事、物。

比如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单位、城市,到新的学校、单位、城市去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去见识那些和你不一样的态度观点、文化内涵、处事方式、生长历程、未来规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开阔自己。如果条件无法让我们在现实中离开自己的学校、单位、城市,我们也可以试着在网上加入之前没接触过的人、社群、领域等等,看他们的发言,并试着参与进去。

(二)多体会

如果说多经历只是表层,甚至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话,那么真正的目的就应该是通过多经历,来实现多体会,并把这些体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体会这部分分为多思考和多感受:

1、多思考

多思考指的是思维、想法层面。在我们经历了不同的人、事、物之后,我们的观点、想法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会不会认为自己之前坚信的一些东西受到了冲击?甚至之前坚持的观点有可能是错的?我们是不是发现了更好、更对、更全面的观点或方式?内心受到冲击,旧观点松动的时候,就会导致我们的内心失衡,变得不再平和。那么回到文章主题,当我们内心受到的冲击多了,旧观点一次次松动之后,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接纳新事物、越来越不易再次受到冲击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容量”就变大了,就会变得更平和了。

2、多感受

多感受指的是情绪、情感层面。我们从小到大,对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有多少?我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有多强?心理学某流派曾归纳提取出了500个情绪词,包括高兴、愧疚、厌恶、压抑、仰慕等,我们能够在每次自己的情绪出现时,都能捕捉到它,并能准确地描述出这种感觉吗?这恐怕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我们的观点、想法受到冲击,或者被否定时,同时我们也会伴随出现焦虑、羞愧、愤怒、疑惑等情绪(具体情绪因人而异);当我们的观点、想法被人认同,或被称赞时,同时我们也会伴随出现开心、欣慰、自豪、满足等情绪(具体情绪因人而异)。

观点被冲击多次之后会变得更灵活,随观点同时出现的情绪,在被体验过很多次之后,它们的强度也会降低很多。这其实就是内心变得平和的表现。多感受的具体操作方式是:

(1)了解情绪词

请自行在网上搜索“萨提亚500个情绪词”,对照这500个情绪词,多去觉察、感知自己的情绪,尝试做到在自己的情绪出现波动时,自己都能够感觉到,并且能准确地描述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2)了解投射概念

投射是心理学上的概念,通俗的解释是指你心里有什么,你就会觉得外界(世界或他人)也有什么。进一步地应用就是:你是怎样的,你看到的就是怎样的世界。如果用一句话来给投射概念举例的话,那就是“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这里面就是妈妈把她感知到的冷投射给了你,然后她会坚信你也很冷,并要求你多穿衣服。投射概念,其实讲的是“自己与他人”的问题。

(3)了解移情概念

移情也是心理学上的概念,通俗的解释是一个人把他自己对过去的某个人、事、物的情感或态度,转移到了当下的某个人、事、物上,进而对当下的人、事、物产生了他曾经有过的那些情感或态度。对移情的举例是:一个同事经常对另一个同事发怒,因为这个同事长得很像他曾经令人讨厌的邻居。移情概念,其实讲的是“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他人与他人”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情绪词、投射概念和移情概念,其实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①能够“发现”情绪;②能够区分情绪是自己产生的还是他人带给自己的;③能够区分情绪是当下该出现的,还是因为“移情”概念而叠加出现的。即:情绪的性质(如开心、悲伤、愤怒)与程度(强烈或普通),是由当下的人、事、物造成的,还是把对过去的人、事、物的情绪迁移到了当下。把对过去的人、事、物的情绪迁移到了当下时,就会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当我们能够解决上面这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容易地摆脱不属于自己的,或不属于当下环境的、额外的情绪负担,没有了额外的情绪负担,我们的内心就会更容易变得平和。

二、提升内在力量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多经历和多体会是帮助我们增加“内心容量”,是武功套路的话,那么提升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就是提升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的内核能力,属于内功心法。

提升内在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爱自己,只有自己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以后,自己的内在力量才会填充并逐渐丰盈,以至于自己内在的力量丰盈了之后,才能有余力对别人好、对这个世界好。爱自己听起来很容易,但实操起来其实很难,因为太过于空泛:什么是爱自己?怎样才算爱自己?具体怎么做?以下为大家分享实操性的方法:

(1)对自己尊重

尊重的含义是: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对方平等,把对方当作有思想感情,有内心体验,有生活追求和有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对自己尊重的方法是:

①接纳自己:我允许自己有负面、消极的东西,我也允许自己所有状态的存在。在接纳我自己时,我对自己没有喜欢、厌恶等批判性的态度。

②对自己礼貌:无论我自己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对自己不批评指责、不歧视嘲笑、不冷漠无情。

③信任自己: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我遇到的困难,即使当下还不足以应对,但在我掌握相关技能,并辅以时间的磨练后,我一定能行,我相信自己。

(2)对自己真诚

真诚的含义是:我们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没有角色式的扮演(例如,在家里我不是领导,我只是父亲,所以不必板着一张严肃的脸)。

对自己真诚的方法是:

①去角色化:通俗地说,就是自己先去角色化地扮演好一个“人”,然后同样地也把自己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角色来对待。例如,对待自己时时,不需要装作像老师一样无所不知,不需要装作像警察一样严肃正经,不需要装作像领导一样端着架子,对待自己只有发自内心的纯粹、坦诚。

②实事求是:自己做得对的,就要发自内心地认可与表扬自己;但是自己做错的地方,也要客观中立地指出错误,甚至需要批评自己。

(3)对自己热情

热情的含义是:人们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

对自己热情的方法是:自己发自内心地想了解自己、倾听自己,或陪伴自己。

(4)对自己共情

共情的含义是: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包括他的情绪情感、态度观点、思考方式等,或者通俗来说就是想他所想,爱他所爱,悲他所悲,愁他所愁。

对自己共情的方法是:使用在《让自己内心变得平和的实操性方法(一)》中提到的情绪词,多去觉察和感知自己的情绪,并能准确地将它描述出来。

(5)对自己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的含义是:对对方的言语和行为中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通俗来说就是看到对方的优点与长处。

对自己积极关注的方法是:

①动力层面:与前面提到的热情相结合,是指发自内心地想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②方法层面:对于明显的优势,很容易被看到,在此不再赘述。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我们很想看到自己的优势,但是却发现自己看到的全是自己的“缺点”,这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发掘自己的优势:

◆肯定自己的动机:事情虽然做错了,但是自己的出发点(动机)其实是好的。

◆肯定自己的态度:事情虽然没做好,但是自己做事的态度很认真,这点很棒。

◆肯定经历的过程: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完成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

◆肯定未来的希望:即使现阶段的情况是悲观的,但是并不会总是悲观,加以时间的辅助,总会有希望和转机出现。

三、模仿他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具身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会有很强的关联。生理体验能够“触发”心理状态。举例来说,人们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反过来看,如果人们做出微笑的表情,那么他的内心也会趋向于变得开心。

利用具身认知的功能作用,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模仿一个我们认为有着内心平和情绪的人,多去观察他,然后模仿他,具体模仿的内容包括:语速、语调、常用词、眼神、表情、手势、肢体动作等等。当我们在外在(生理层面)模仿他的时候,具身认知的作用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心理状态也趋向于变得像这个人一样,那么我们也就慢慢地形成了他这种平和的情绪。(注:我们模仿的这个人必须是积极、正向的,否则如果模仿了一个虽然内心平和,但是是个坏人的话,我们同样会模仿到很多不好的东西,在此需要特别注意)

通过两期的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了:(1)如何增长自己的见识,能够让我们提升心理容量,让内心变得更加豁达、更加灵活;(2)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让自己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内核力量;(3)如何模仿他人,可以由外及内地让自己变得和那个内心平和的人一样。希望这些心理学的技术或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后补充一句:人活在世,喜、怒、哀、惧才是常态,而幸福不是。而且总是保持开心或平和的情绪,并不一定是好事。真正的心理健康是让情绪可以自由地流动,情绪与当下环境的匹配才是最好的,贵在真实。


自我平衡心态,调理心态!


自身修养先达成


靠自己努力最好


谢谢邀请,内心的平和需要用修为来培养,包括善良,宽容,素质,品德,自律,付出,爱心……


真正做到这两点:“不观他人过”和“放下”就能达到内心和情绪的平和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个人需要平和情绪的点不同,我感觉大多数来源于平时的经历,培养可以,但是后天的,有的人通过与生俱来的自信,临危不惧,有的人通过后来的努力,其实就是看自己,我相信你会把握好,在情绪不稳定得时候告诉自己安静三秒钟,有的时候就是那一瞬间,我们的决定做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内心平和的人,一般都会遇人遇事学会宠辱不惊的有休养的人!


涵养和智慧。这和自身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平时待人接物,相交的朋友,都会影响到一个人。

当一个人看懂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太多是非,这时候情绪基本都会很平静了。因为很多事已经看透了,自己内心也不会波澜起伏。

其实这些跟教育没多大关系,因为有很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喷子,他们总会情绪激荡。


人内心的平和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实中的经历来打磨内心的承受度来决定的


心态和修养来培养!


多做一些让自己内心平和宁静的事,多读书,喝喝茶,听听轻音乐。心里面不痛快,有怒气的时候,控制自己不说话,别轻易发脾气。经常做一些让自己觉得,自己心了平和的事。


这方面已经体现了个人能力。悟,忍,坚。


笑笑笑笑,除了笑还是笑。


良好的心态忧雅的品味


苦极了自然看破,累极了自然歇息,烦极了自然平静


原始地址:/yule/4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