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90年的,感觉我们那时候考大学也是很不容易的,你怎么看?

现在考高中比考大学难多了,在班里十名开外的就危险


很简单,扩招

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

自主招生

的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

网上录取

,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这些都是扩招的内容。

1999年

,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

2001年

为21.61%,

2002年

为19.46%,到

2003年

,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再说说我们那时候,中考升学率也不是很高,录取分数高,原因就是大家哄抢买答案,3000多一份,导致水涨船高,录取分数线一度飙升。后来严厉打击,没有了作弊行为,录取分数线线从580降到400以下。而大学纯粹是由于各大高校扩招,只要不太差,一般都能上大学,目的就是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


是很不容易,我是80,98年高考,本市两所省重点高中实力稍差的高中,文科四个班连复读的将近三百人,那年一共考了三十六个本科。我们班考了十个还是十一个,一个北大,一个海大,一个中山大学,剩下的都是能走就走。现在一个班上的比那时一个年级可能都多。噩梦般的时代,能过来真不容易。


作为一名老师,我负责的告诉你,现在农村中学中这个比例也差不多是这样子的。

拿我们上一年中考的数据来说,我们学校总人数313人,参加中考的只占70%,其中升入重点高中的,只占这70%里面的一半,而另外一半,一些进入了一般高中,再剩下的就进入了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是没上学了。

其余的有30%,大部分都是我们老师眼中的学困生,问题生,他们自己不参加中考,直接就去了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或者是拿到毕业证之后就再没读书。

这只是农村中学中的数据,而且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三线城市农村中学数据;城市里面,尤其是大城市里面的数据绝对不是这样的,这次我国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积少成多,所以说本科毕业人数每年七八百万也非常正常。动不动月入过万,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也已经不稀奇了啊!


精英教育变为普及教育,学生质量自然就差了。


现在的大学还是比我那时好考,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扩招。那时初中生更多的是选择中专、技校之类的,初中升高中的估计不到20%,谁家出个大学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小时候成绩不好,很偏科,因此从没想过能上大学,甚至连高中都一度成为奢望。但最后还是奇妙的命运决定了一切,在初二下学期梦醒,走上奋斗之路。到了高中那时状态太好了,可能也是突然开窍了,连最差的语文、英语都追回来了。不过很遗憾没能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以前家里父母和学校老师总灌输上了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因此我进了名校反而突然没了奋斗目标,辜负了命运的眷顾。想来人必需要从小立志,这样才能不会迷失。

儿子现在读初一,班上已经有同学辍学了,我听了都很遗憾。求学之路当时看似难行,过几十年回头看看却是一条通天捷径。小孩子缺乏经验,经不住诱惑,会走很多错路,可悲的是成长的路上又缺乏明眼人指路。

借用儿子的新概念老师转的信息:人与人差别最小的是智商,差别最大的是坚持!


那是因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还是有很多学校升学率很高。我12年高考,我们班68个人58个上一本,全部本科,我们学校一本达线率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两年都是百分之七十以上。我们学校是省重点,全国前一百。上大学时大学旁别一高中更夸张,镇海中学,你可以查查,一本达线百分之九十九。但也知道一些高中很差,我们市里另一所省重点,每年才能考上几十个一本,也不知道是怎么评上省重点的。省重点都如此,更不用说一些非重点的学校了。不得不说不同学校教师水平,学生水平,学习氛围差别都很大,我们学校学习氛围就很好,也听说过一些学校老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家长不关心,天天都是约架的那种,还能指望多高的升学率。


我今年大一,16年高考的。高中三年很苦,尤其是高三,一天到晚做题,考试,讲卷子,早上5点起,晚上12点甚至1点睡,一整年都是这样,很辛苦,而且我是农村的,高中在县城,外面租的房子,偶尔我妈会陪我,经常我是一个人,压力还那么大,现在想想都后怕。


考大学一直都很不容易。你只所以感觉满街跑的都是大学生,主要是对大学的概念没弄清,国家招生计划扩大后,大学首先有了双轨制,就是部分分不够的按计划内自费录取,这就有了一点水分,后来改为三本,加上大专,但很多人认为上了大专就是上了大学,因为大专设置在本科大学。所以让人感觉一个村子有很多大学生,但上的是怎样的大学是不一样的。有时有根本区别。


我和你一样,尽管上的是一般本科,但是也算是层层闯关过来的,感觉也很不容易,那么为什么现在发现满大街的本科生,动辄都是工资呢。看看从1977年到现在我国有多少人考上了大学,你就知道答案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16年我国每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为万人)

从图可以看出,在1998年之前,我国高考录取比例较低,但是从1999年开始,录取比例大幅度上升,参加高考人数也逐年攀升。录取人数从2000年的200万到08年的600多万后面一直维持在600,700多万的高水平上。

再来看一张图:全国高考录取总人数趋势图1977-2016:

截止2016年,我国从1977年到现在共录取10813万大学生。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简单粗略地计算(忽略其他因素),我国现在14亿人口,就有1.08亿大学生。而且2000年之后年轻的大学生就占有9291万。

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所以除去老年人,除去小孩子,你会发现在大街上随便一个就有可能是大学生。这是因为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毛入学率提升,很多人都能上大学,这整体提升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当然也会有相应的弊端,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

你说的收入问题,现在是信息社会,科技发达,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且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再加上通货膨胀,所以确实有很多大学生收入动辄几万,但是并不占大多数,也有很多的别的行业的没有上过大学的收入都很高的。

我们来看另外一张图,全国初中阶段在校人数统计,以2012年为例,大约有4800万初中阶段的在校生,简单以三个年级平均一下,则2012年能够参加中考的考生有1600多万,但是三年之后(2015年)参加全国高考的只有942万。所以粗略计算高中升学率只有942/1600=58.8%这个只是全国大致的平均水平,各个地方还有很大的差异,经济不发达的地方,高中录取比例更低。下图还可以看出,我国的青少年人数在减少。另外有一点,考高中升学率要比大学录取率低很多。

最后将高考人数统计的数据给大家,以供参考:

大学录取率现在大概在70%,要比考高中升学率高。


自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大学从来就没有容易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生成了每年7月(后改为6月)的一大景观。不管自己的成绩如何,所有完成高中学年学习任务的学生都想到高考时放手一搏。金榜题名全家荣光,名落孙三则垂头丧气,茶饭不香。高考无疑成了每个高中学生,乃至家庭的一件大事。多少考生为了能进入理想中的学府,孜孜不倦苦战书山题海。既便如此,能战胜众多竞争者,有幸成为大学生的依然不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育部门知道读大学的艰辛,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按受更多高精尖的知识,并能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因此为了控制生源质量,每年的一本录取率占比从来都是每个省教育主管部门慎而又慎的大事。时至今日,一本的录取率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高考不易上大学难,但依然阻挡不了莘莘学子考大学的求学梦,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


现在也还是农村基本还是这样,我是河南考生,这么跟你说吧。我们学校是县最高的高中,基本可以说全县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当然就像你说的,农村一半学生不上高中,可以说就是初中百分之十的学生,就是这样,我们学校的一本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

大学虽然扩招了,但要想考个好大学却更难了,大学含金量更低了,三本以下大学压根没有什么用。

当然这也离不开河南高校原因。河南高校含金量太低,而河南高考人数太多。落差太大,!


原始地址:/zixun/4028.html